第七百五十六章 情況

bookmark

原大梁朝廷就不經戰的贏弱士卒,和未經過任何訓練的底層百姓,加起來號稱十萬大軍看起來不少,可實際戰力卻可想而知。至於剩下的老幼婦孺,自然也不用再算。

不過相比起別的,這位火鳳娘娘到也還算聰明。

大多的農民起義之所以失敗,原因並非是什麼沒有指導思想或者不切實際之類,其中包含的因素多了,而其中一點,也是舊社會的建制下,舊的貴族死去,新的貴族會取而代之。

然後這一點繼續深入,並沒有藐視古人底層的意思,但缺乏見識缺乏遠見缺乏知識等方面的缺點非常明顯,或許並沒有想到過新貴族取代舊貴族的想法,但趨於本能,在滅掉城中所有高門大戶之後,火鳳娘娘自然毫無疑問的將周王府改制成了她的皇宮。

而她麾下跟隨不久的所謂元老,也跟着迫不及待佔據了一座又一座高門大院作爲自家,不僅如此,他們和曾經的大戶一樣,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大肆招收僕人女婢,並且迫不及待的開始享受,抄沒的家財,在不得不交出一部分之後,也很是自私自利的將剩下的財物視爲私有。

不過終究是沒有底蘊倉促而起的起義,這些人底下可沒形成足夠的利益團體小勢力,忠心的人士也十分有限,這種悍然挑釁火鳳娘娘制定出的教義的行爲,跟作死壓根沒什麼區別。

這不,拿下開封城沒幾天,城內再次人頭滾滾,然後火鳳娘娘還特地強調了教義,均分嘛,雖然這個概念很是理想主義,階級是始終存在的,但她的行爲,無疑還是收買了不少人的心。

當然了,說是均分,也不可能真就全部分下去,不然那什麼來養活軍隊,所以火鳳娘娘還提出一個新鮮的概念,那就是共有財產,作用是養活軍隊自保,後者修建城防水利啊什麼的,這解釋到也說的通,總歸是被接受了。

一系列操作之下,開封城內到是一度團結,當然了,惶惶不安的情緒肯定還會有,到底是造反,而大梁朝廷的威嚴還沒有完全喪失,尤其是洛陽城還保住的情況下。

不過也就只是如此了,在周少瑜看來,這種理想主義制度,很難長久推廣下去,現實的種種矛盾會逐漸增加變強,一旦到了那個臨界點,就會‘嘭’的一聲,這個所謂的起義,即便沒人打也會自我毀滅掉。

何況大梁朝廷又怎麼可能會無動於衷,若沒有稱帝還好,可能還拖拉一段時間,可一旦稱帝,那就是對現有政權最強力的挑釁,必須快速打壓。

就好比宋徽宗趙佶時期,寧願先重兵南下征討方臘,然後在出兵北上一樣,沒有比這事更大的了。

孫守仁所部短期內不可能再戰了,洛陽攻防戰的慘烈程度,甚至讓老卒都爲之動搖,產生厭戰情緒還算小的了,甚至還有承受不來偷偷抹脖子的。好在這一仗同樣打的突厥夠痛,如此大的戰損之下,即便是阿史那隼都壓制不了不滿,所以短期內即便阿史那隼想捲土從來都不可能。

此刻的阿史那隼,算是不得不暫且龜縮,並且同意了衆族長提出的分封制度,將佔據的整個幷州,小部分冀州、豫州,逐一分封下去,而阿史那隼,肯定是佔據泰原城了。

而越是靠近南方,也就越被其他部落嫌棄,因爲那意味着前線,一旦開打,那就是首當其衝。

這時候,分到北地一片土地的阿依努爾跳了出來,和幾位族長達成協議,以少換多,在幷州南部以及豫州西北部佔據了一大片土地。

對阿依努爾來說,這更加方便以後她和周少瑜的貿易,不用繼續像以前那般,每一趟都得繞路,小心翼翼的生怕暴露,還耽誤不少的時間。

而對於周少瑜而言,靠南部的土地,相對也容易掌控一些,雖然都是飛地,可總比處在周圍皆是突厥部落來的好麼。

孫守仁所部沒法再戰,想要剿滅開封叛亂就只能大梁朝廷親自動手,按理說這種事情應當火速發兵圍剿纔對,但高玉瑤卻有着別樣的想法。

當初將大部分土地分封諸王,那就是想甩開包袱,單獨一個洛陽城也只是因爲陪都的關係而沒有加進去,但豫州到底是分出去了的。

結果呢,開封造反,周王被俘。

假設朝廷大軍順利圍剿收復開封,但周王鬧出這麼大的亂子,肯定不適合了,而留在京師的那些草包皇室成員,怕是沒人樂意去接豫州這個爛攤子,畢竟比不得最開始,都被親王的爵位和偌大的權力蒙了眼,管它事哪去了再說。

現在的情況是,大部分親王都不好過,幷州陷落,還好孫守仁給護回來了。周王呢?被叛軍俘了。至於蜀王,好吧,名頭還在,但被蕭姽嫿壓制的不敢動彈,雲王也不好過,因爲蕭姽嫿眼看就要將雲州統一了。

而在冀州的燕王,如今也是焦頭爛額,誰讓先前在幷州作亂的叛軍全部跑到他的地界上了呢。

總之一個個的,除卻潭王似乎過的最好,別的都不咋地,即便是荊州,得,那可是鎮南大將軍府的地盤,誰撼動的了。

這種情況下,可沒人再願意去做什麼執掌一方的親王了,還不如待在京師花天酒地呢。

而對高玉瑤而言,沒人接收這爛攤子,一旦收回,就只能朝廷統管。在高玉瑤看來,甩脫包袱的大梁朝廷正在一個復甦期,可不想多個扯後腿的。

可人家稱帝了不打又不行,着實叫人爲難,不過麼,很快就有了一個充足的理由。

大儒方宏投誠突厥,引得士林動盪,光這件事,就足以叫不少人起了小心思,之後更是出現了洛陽官吏意欲開城投降的事情,若不是衛承恩出現處決果斷,後果不堪設想。

這細心一查,那批官吏多少都能和方宏扯上一點關係,哪怕就算扯不上,也必須要想辦法扯上。

然後打坐方宏一黨,認爲他們不再適合爲官,因爲有反叛的風險。

口號喊得是震天響,可若是沒點好處,又怎麼可能這麼上心。

方宏爲官數載,雖說沒當過丞相,可門徒卻不少,若不是能將這些人扯下來,那會空出多少的官位?

這麼大一塊蛋糕,又如何不叫人動心!

光是應對這件事,高玉瑤都有點焦頭難額,平衡各方勢力,然後自己也要分一杯羹,這事操作起來可不是那麼簡單,就算是皇帝都不可能爲所欲爲,更何況一個聽政的太后。所以高玉瑤也想借此實現利益最大化,儘可能安插忠於自己的人手。

所以高玉瑤‘以大局爲重’,到是暫且沒理會開封的叛亂,其實大抵也是覺得他們掀不起什麼花樣來,也就是稱帝這件事比較叫人頭疼,不過好在卻是個女帝,若是真成了大事也就罷了。可目前這種小打小鬧,在男權社會下,到底沒那麼引人重視。

這種局勢到是讓周少瑜很樂意見到,開封城勢力紮在那,經營一下肯定會強大一下,而且勢必會大軍開拔外出攻略,哪怕再差,也會對朝廷造成一定的消耗。

不得不說,仍舊坐擁半壁江山的大梁朝廷,還是很叫人忌憚的。最好冀州的起義軍將冀州拿下,在突厥那邊肯定不敢隨意去招惹的情況下,那麼自然就是要攻略大梁管轄的青州咯。

在經過周少瑜的冥思苦想,仍舊沒辦法確定到底派哪些人去阿依努爾新分封的地盤掌管。不派妹子吧,不放心,莫看現在誠徽州發展良好,可那都是在妹子們的管理之下的按部就班,實際上並沒有出什麼真正獨掌一面的人才。

但是派妹子吧,人少了就必須派厲害的,而且也不是那麼放心。可派多了,本身看似妹子不少,可各種事情分攤下來也是很缺人手的好吧。

新來的辛憲英是謀士,算是補了缺,也不可能放出去,就算放也不是這麼早就放。甄宓到是補了後勤這一塊的忙碌,這妮子對於數字同樣很是敏感,也很有興趣,算是解放了一直忙碌不已的萬巧巧。

內政方面最厲害的妹子,無非就是徐妙錦、貂蟬她們,貂蟬就免談了,傾國傾城的姿色往那一擺,在實質還是突厥人管理的地方上不是找事情麼。而徐妙錦又以高秀君使者的身份出現過了,不好亂動。曹節的確成長了很多,但還沒到獨自支撐的地步。

至於武媚娘,還需要時間成長來着。

而武方面,想要在那般的條件下謀求自保之力,必須得會練兵,還得打仗很厲害。

符合條件的就兩個,一個李秀寧,一個楊妙真。後者其實很不錯的,只是來到大梁之後,光芒多少被李秀寧遮掩,而且楊妙真的內政能力也並不算低,只是不怎麼管事罷了。人家在歷史上怎麼也好歹是做過‘女高官’的人。

可潭州這邊局勢複雜,鬧不好什麼時候就會出亂子,周少瑜也不敢輕舉妄動。

得,說白了,一是缺人,二是不放心。

缺人還好說,實在不行,往死了穿越唄。不過說起來,新妹子也總歸是需要一定時間融入加培養的。而不放心這事,就有點糾結了。

實在不行?自己親自上?先經營好了,有足夠的實力了,然後再讓別的人來?

不管如何選擇吧,爲了方便掌控瞭解隨時聯繫,大小喬這對姐妹,肯定是要去一個的。

想到此,短期內也應當不會發生什麼急事,便將大小喬都放在身邊,讓她倆多相處一段時間,不然這一去,不是一時半會能回來的。

關注局勢的,可遠不止周少瑜一人,聽見孫守仁和阿史那隼的軍隊損耗如此之高,鳳姬自然是很開心的,不然單單憑藉潭王府這兩萬兵力,想折騰起花樣來難度真心不小,雖說不可能一直都只是兩萬,可終究是需要時間發展的麼,而且養活軍隊也不是個輕鬆事情。

心情不錯的鳳姬還給身在巫縣的周少瑜去信一封,到是沒別的信息,大抵都是思念啊情意啊之類的肉麻話,看的周少瑜直哆嗦,雞皮疙瘩掉一地。

而另一邊孫采薇,就不是那麼高興了。

鑑於蕭璟對她的態度,以及自身對蕭璟的猜疑,孫采薇很難有嫁夫隨夫的感想,但也曉得不可能直接和潭王翻臉。

作爲孫守仁的女兒,最大的底牌自然就是孃家鎮南大將軍府了。將軍府實力越強,潭王蕭璟肯定也就越忌憚,至少明面上都會客氣一些。

然而問題是,孫守仁在洛陽一戰中,固然趕走了突厥人,並殺敵數萬,可對於早就成了大將軍的孫家來說,這些個功勞實際沒啥用,因爲升無可升了,總不能來個異姓王吧。

至於偌大的名聲,實際上也沒多大用,甚至於,若是名聲太大,反而會被皇室視作警惕的對象。

換言之,孫家並沒有獲得什麼實質上的好處不說,還白白耗費了大量的兵力,導致勢力大大的減弱。固然在荊州還有不少的家底,但家底之所以稱之爲家底,那也就是說明不是那麼輕易就動用的。

還在荊州的時候,孫采薇是受到孫守仁不少的寵愛,但不代表出嫁之後仍舊如此,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孫守仁似乎還會那般寵愛她還很難說。再且,如果真那麼重視的話,當初也就不會當做籌碼一般和潭王府聯姻了吧。

若是孫家實力強大,順手幫孫采薇一把倒也不難。可若是孫家實力大減,那麼到底還靠不靠得住也就難說了。

這般的情況下,沒得選擇想要自保的孫采薇,不得不尋求外援,然而思來想去,目前也就是周少瑜一個了。此外也可以想辦法和高秀君接觸一二。

用上自保這個詞,孫采薇覺得一點也不誇張,但凡政治人物,哪怕再不喜聯姻的另一半,起碼錶面的態度要表現出來,哪裡會像潭王蕭璟這般冷淡的不行,尤其是,如果周少瑜所說是真的,那她這個潭王正妃壓根就是個擺設,身後的孃家也毫無作用,孫采薇完全有理由相信,潭王是不是和孫家有仇。

然後,憑藉秦以柳的‘打探’,孫采薇終於知道了,當年奉旨圍剿潭王府的,就是她的父親孫守仁!

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四百七十三章 改制第六百七十一章 戲精第200章 白門第五百八十九章 突厥第119章 一桶第四百三十三章 藥膏第六百九十八章 宋國第七百九十二章 變故第67章 粉絲第六百六十七章 拋棄第95章 嘴角第五百一十九章 吃醋?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戲第八百五十五章 擔憂第二百零七章 百戶第38章 四星第六百七十二章 太多第97章 皮厚第五百七十九章 愧疚第八百二十二章 敲昏第六百零三章 縫合第五百章 梁山第七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三百六十章 下套第三百六十四章 見面第五百零八章 搞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玩壞第43章 靈犀第七百三十九章 威脅第32章 騙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熟悉第六百五十章 歪招第五百零二章 打劫第一百五十九章 興武第204章 閃人第146章 官職第五百八十章 魚乾第七百四十五章 困擾第六百四十六章 婚服第四百六十五章 採花第七百六十六章 戲弄第六百零八章 攻城?第八百一十章 遷徙第七百八十九章 形象第七百五十章 佈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騙子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玉第四百二十四章 牡丹第29章 失望第五百九十七章 抉擇第六百九十八章 宋國第70章 插柳第七百三十章 打擊第六百八十六章 交流第六百七十一章 戲精第2章 美女抽獎系統第八百五十八章 將死第140章 蘿莉第四百九十四章 雞湯第六百零三章 縫合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話第四百三十四章 書信第165章 暗號第二百七十四章 專屬第二百九十七章 排戲第26章 晚宴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飛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道第六百四十章 神仙第46章 情敵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變第五百七十章 僵持第四百一十九章 陸家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寨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回程第七百七十五章 臨行第7章 賭約第五百九十九章 詐敗第五百零一章 好漢第79章 成精第四百五十四章 情話第三百五十章 拜師第四百七十三章 改制第七百六十九章 責問第206章 蟒衣第二百八十九章 練兵第七百一十九章 拜訪第二百九十九章 傻眼第四百四十章 唱曲第五百五十一章 複賽第五百八十五章 繩藝第94章 自卑第八百零六章 獻策第八百二十章 變動第七百零九章 衆議第四百八十一章 搜刮第八百七十九章 手段第5章 抽中一個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