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無題

bookmark

離開六天,周少瑜的蹤跡並沒有泄露,高玉瑤的眼線就那麼兩個,一個不一定能見得着周少瑜,而另一個還是周少瑜的人,想要隱瞞還是很簡單。

畢竟上位者是無需向下位者去多解釋什麼,王府裡甚至不清楚周少瑜這幾天是在哪。確認這個消息,周少瑜還算滿意,至少那女官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還是站在他這邊的。

也不知道高漸申花了多少的時間代價才培養出的暗線,總歸如今算是便宜周少瑜了。

女官入宮的年歲不短,打小就入了宮,早先時候是陪伴在一位年幼的公主左右侍奉,可惜這公主早夭,按道理,像她這般的貼身宮女在公主死後肯定不會有個什麼好結果,還好當時公主的母親和善,也許是爲了思念女兒,總之將其放在了自己身邊。

再往後起起伏伏,那位妃子也最終病逝,但這位女官到底是在皇宮內院站住了腳,一度掌管過宮內衣食乃至內庫的大權,要不然也不會後來受到高玉瑤的信任拍出來監視周少瑜。

女官的名字比較常見和俗氣,皆是入宮後更改,早先時候叫做春妮,年歲大了些便改作了含春,這種含‘春’字的名字,基本上一聽就知道是侍女女婢。

周少瑜不會妄想這麼輕而易舉就會讓含春徹底忠誠於他,那不現實,能在皇宮大院內一步步上位的,哪個都不是好相與的角色,所以周少瑜壓根就不指望能爲他做到哪一步,只需不出賣便好。

只不過,到底還是小看了含春的消息渠道。

對於突然出現的幾位女子,含春並沒有露出任何異色,絕不多問,是皇宮內生存的基本法則,二十餘年早就養成了習慣。

見幾位女子似乎與周少瑜頗爲不一般,含春還主動拜見口言娘娘。好麼,這下可把白氏鬧了個大臉紅,又羞又惱,她自認‘一把年紀’的人了,如今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看着女兒過的幸福開心,結果現在卻扯到她身上,那叫個什麼事。

看來以後,還是要小心一些與周少瑜拉開些距離纔是。

在得到首肯之後,含春這才道:“稟主子,婢子收到消息,昨日夜裡,太后召集心腹議事,似是打算領兵親征,且有讓主子同隨之意。”

哈?

周少瑜一臉懵,心說這不符合高玉瑤的風格吧,那姑娘居然會親征?誇張了吧!

“莫不是與魏國的戰爭很是不順?”周少瑜思來想去也只有這麼個原因了。

“根據目前的消息看來,的確如此……”不曾想含春對於這方面的情報也是如數家珍,着實讓周少瑜意外。

朝廷調集鎮壓魏國的大軍是從北邊調來的,原本是冀州的叛軍對峙,不過眼下扶起了幽王對抗冀州,自然也就能騰出手來。

戰力總歸是有些的,怎麼也是上過戰場的軍隊,而魏國起事,雖說幾乎大部分將領徑直反叛加入魏國,但實際上,位處江南之地的兵丁壓根就沒什麼戰鬥的經驗,至於後來新徵的士卒就更莫說了。

講道理,怎麼看都是朝廷會勝,拋開戰力問題不談,對百姓而言,其實對魏國並沒有什麼歸屬感,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而大梁即便是日暮西山,但江南總歸還是承平的,是以大夥還是更認同大梁,而不是什麼勞什子大魏。

只要操作得當,仍舊是怎麼看都是大梁贏。

奈何朝廷大軍長途跋涉,加之初到南方水土不服,而高層有催促加快出兵剿滅,領兵將領不得已之下只能選擇冒然出征。

兵分三路,其中一路遇見魏國主力,敗的那叫一個徹底。另一路中了計,於一處村落受到當地百姓的熱情歡迎,看起來似乎沒毛病,畢竟理論上心裡頭還是心向大梁的麼,結果……都是假的!

最後一路好一些,卻也被盯死在原地不能寸進。

收到消息的高玉瑤自然不會高興,但不是必要的話,也不是隨隨便便就下旨問責的人,事實上滿朝的大臣,高玉瑤並不怎麼信任,正因爲出自官宦之家,也更清楚那些個大臣在背後是個什麼德行。

高玉瑤忽然想起年幼時看史書,有不少故事都是將領領兵在外,而朝廷遠在千里之外胡亂催促指揮,從而導致大敗。而眼下,就很有這麼個意思。

選擇親征並非心血來潮,而是有着全局的分析。

鎮壓魏國的失敗,也就意味着朝廷必須要派遣新的援軍,如若不然,單靠調去的那支軍隊,已經沒可能完成鎮壓魏國的任務。而從時間效率上來講,目前能派遣的,絕對是守衛京師的軍隊,也就意味着,一旦派出,京師的守衛也變得相對薄弱。

到不是怕京師會被攻陷,還不至於那麼誇張,只不過高玉瑤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當初蜀國大長公主蕭姽嫿並不怎麼受到文臣歡迎,然而再看看她去了蜀州地界之後幹出的事吧。在打出一定地盤並且穩定之後,前去投奔的書生還少?就連鎮西府都老實聽話了,若不是鎮西府已經被打殘,高玉瑤非得跳腳不可。

以前高玉瑤一直都在玩平衡,但現在也發現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存在,高玉瑤也重視軍隊,只不過沒有到達那個層次,但現在不同,有了全新的想法。

仍舊是史書,所謂溫故而知新,歷史是很好的借鑑之處,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一次朝代的更替,必定會亂上很長一陣子,其中冒出的勢力不知凡幾,而其中,不乏得民心內政極好的國度,但最終都走向了滅亡,哪怕其國內處於鼎盛時期。

爲何?因爲軍事實力弱!因爲當權者沒有掌控軍權!

是以要麼只能被捱打,要麼就是麾下大將一反叛,整個國家就猶如抱着金子的小孩,手無寸鐵弱不經風。

此外,掌控軍權還不夠,你還得刷出一定的聲望,看看蕭姽嫿,深受將士愛戴,高玉瑤敢打賭,只要蕭姽嫿牢牢把控住軍隊並且能打勝仗,哪怕麾下的文臣有什麼想法也都是白扯。

而反過來,高玉瑤有什麼?玩平衡?

高玉瑤有自信,但並不介意多一層保險。一直待在皇宮內,除了高層將領誰都只是只聞其名不知其人,又如何獲取將士的忠心?

至於朝政,那些大臣肯定能做好,只不過背後能做成啥樣就未必了。不過沒關係,這也仍舊是高玉瑤樂意看見的,巴不得出點事。

當初和鳳姬私下交易,高玉瑤獲取了一大筆錢財,之後又抄了好些大臣的家,可謂大發橫財,可再有錢也有花光的一天,莫看現在還有那麼一些,但肯定是不夠用的,更莫說一出兵,錢糧的消耗更是瘋長。

而且爲了確保勝利,高玉瑤可是準備直接開拔大軍,人數肯定不會少。那麼對於錢糧的需要自然也就越高。

那麼錢從哪來?靠稅賦?那才哪到哪。抄幾個大臣就能有朝廷一年的稅賦,你敢信?這些吸血的傢伙死有餘辜!

又能獲取大量錢財,又能提高自己對朝政的掌控力,何樂而不爲。

只不過目前擺在眼前最主要的問題便是,縱觀歷史,除卻異族建立的國度,從未有過太后親征的先例,此事必遭反對,何況高玉瑤還準備帶着小皇帝一同前往,如此年幼的皇帝御駕親征?聞所未聞!

然而不帶不行,莫看這些個官吏現在都很老實,高玉瑤也知道這是在自己的高壓平衡之下,自己若是離開京師,保不齊來一個擁戴小皇帝問罪於她的事情,這可不美。

不管背地裡博弈如何,幾日後,高玉瑤最終決斷了此事,封周少瑜爲大將軍,隨軍出征。

沒錯,隨軍,而不是領軍。高玉瑤不會那麼傻。大將軍不過也就是好聽而已,實際領兵着另有其人。

明面上的緣由是因爲周少瑜善戰,怎麼也是打贏了突厥的人。而實際就是就近監視,不放在眼皮子底下,高玉瑤可不放心。必要時,甚至還可以將周少瑜作爲人質,迫使潭州出兵贛州,使魏國來個腹背受敵。

這下子周少瑜可爲難了,如果他只是孤身一人,怎麼折騰都沒關係,然而現在又多了幾位妹子!

天知道會發生這種變故,不然的話周少瑜也不會選擇這時候穿越去勾搭妹子。

將她們留在京師肯定不可能,那太不安全,至於私底下偷偷送走也不是什麼妥當之舉,且不說外頭暗中還有多少人監視,單是目前前往潭州的道路,就不是那麼太平,這幾個妹子可不是人人會武的,且也沒有可信之人護送。

思來想去,索性一併帶走算了,至於被人反對,哥就是要帶,你奈我何?軍中又不是沒別的女子,太后總是吧?就算她身份特殊,可她身邊總要侍奉的宮女吧,這就不少人了。我帶幾個又算啥,反正我又不掌兵,還不許找點樂子?

不曾想,對此高玉瑤反而樂得其見,周少瑜越是如此,也就越說明對那幾個女子的看中,怎麼說也算是一個軟肋,固然若是掌控在自己手裡更好,但也怕把人給逼急了,無論怎麼說,潭州幷州誠徽州,如今都掌控在周少瑜的手裡。

考慮到反正也是待在自己軍中,不怕出什麼幺蛾子,高玉瑤也算欣然應允此事。

本來周少瑜還以爲此事非得引起議論不可,哪曾想,實際上大多人壓根不知道周少瑜也隨軍了,那就更別提什麼帶着女子之事。

雖然高玉瑤決定了親征事宜,但這般大事也不是說想出發就出發,事情一直折騰到來年開春,高玉瑤一身戎裝欽點大軍二十萬,浩浩蕩蕩向揚州開拔。

其中也發生了一件樂事,那就是高玉瑤原本是領着小皇帝一同上的點將臺,奈何看着下邊浩浩蕩蕩的軍隊,小皇帝直接嚇壞了,哭的那叫一個稀里嘩啦,不得不讓女官先將其抱走。自然而然的,點將也就成了高玉瑤的獨角戲。

事實上大夥也不奇怪,畢竟皇帝年幼,而高玉瑤也已經主事朝政有一段日子了,不管外人如何看,最起碼,高玉瑤殺了不少貪官還是挺得民心的。如今只知太后不知皇帝者大有人在。

“想不到奴居然有隨軍的一天。”坐在馬車上,董小宛撩起一絲車簾,前後左右皆是士卒,時不時還有人騎着快馬大馬而過。

董小宛這話得到幾女的認同,隨軍出征這種事,離她們原本的生活那是相當遙遠的事情,畢竟又不是什麼超級犯官家眷然後被髮配到軍中做那啥。

“若是大明有此軍隊……”嗯,這是柳如是的話。

周少瑜反到樂的厲害,柳如是並不知兵,在表象看來,高玉瑤的這支軍隊可謂光鮮,畢竟大多都是後來組建的新軍,鎧甲軍備也都是新的,光是行軍,這能看出個啥。

“明朝並非是沒有善戰的軍隊,只是時也命也,強求不能。”周少瑜搖頭道。

這下子陳圓圓的臉色就有點精彩了,以前不知道也就罷,現在卻是曉得一清二楚,什麼衝冠一怒而紅顏之類的,嘛,說的好像她禍國殃民了一般,天見可憐,她到跟着周少瑜離開爲止,壓根不認識吳三桂是誰。

如此一來,陳圓圓反到覺得慶幸了,真以爲被當做玩物一般讓人搶來搶去的很好玩嘛?

而且,又不是真是因爲她改變了一國命運,衝冠一怒什麼的,不過是故事罷了,可偏生這種故事更讓人喜聞樂見,如之奈何。不管如何,反正被搶來搶去,肯定是真的了。

對此董小宛也有點汗顏,無他,雖然被否認,但的確有傳言說,董小宛就是順治最喜歡董鄂妃,好嘛,嫁給滿清皇帝?還最受寵愛?要不要這麼扯!反正董小宛接受不能。

然後果斷嗔怪的看了周少瑜一眼,這壞傢伙,不用什麼事都拿給她們看說給她們聽嘛,多惱人。

不得不說這支軍隊的士氣很高,委實是人數有點多,基本都認爲此戰必勝,區別就在於,如何在保住自己性命的情況下獲取更多的軍功。畢竟誰還不想混的有點出息?

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常第六百章 任重第四百四十章 唱曲第165章 暗號第七百二十三章 又走!第三百七十七章 清白第三百一十二章 喝酒第七百七十二章 ‘學習’第二百二十四章 火熱第四百五十章 龍陽第一百八十五章 卞敏第八百零一章 反對第131章 狐疑第七百二十八章 辣妹第三百八十章 偷聽第二百零九章 開挖第五百四十七章 會面第93章 作孽第七百零五章 軍師第三百五十四章 董卓第四百九十三章 任務第117章 醉花第六百七十八章 思想第八百三十二章 迎嫁第八百四十九章 鬧劇(下)第八百九十四章 批判第3章 梁山好漢第六百四十三章 一半第二百五十五章 抑鬱第二百五十六章 佛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密謀第八百六十二章 計謀第四百九十章 議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比試第五百零五章 牆角第6章 互相挖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董卓第七百九十五章 變化第四百六十二章 主角第五百九十一章 危言第六百九十章 紫衣第二百四十二章 入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套第155章 冤家第144章 項羽第六百九十二章 試試第七百一十五章 甄姬第八百零七章 密謀第五百八十三章 阿獵第六百八十四章 是誰?第五百三十三章 戲弄第三百三十七章 禮物第六百九十九章 南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焦尾第五百八十六章 啪啪第121章 壯妞第三百七十四章 排外第八百二十八章 鳳姬第二百四十三章 封賞第六百四十二章 胭脂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科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解第八百九十九章 山匪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理第八百一十八章 變化第七百五十八章 楚玉第二百一十二章 操作第七百三十四章 會面第二百六十八章 哧溜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第八百六十八章 黑棍第八百零八章 交易第五百七十六章 法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期待第21章 勾搭第二百六十四章 期待第四百五十六章 玉瑤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莽第七百一十八章 要求第七百九十七章 玉京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推測第五百六十三章 十年第六百八十九章 切磋?第18章 刷臉第二百九十五章 老頭第七百九十三章 應對第六百五十七章 迴歸第三百零三章 愛你第二百一十二章 操作第五百三十四章 芙蓉第六百九十七章 孔丘第32章 騙子第111章 周侗第135章 準備第40章 王師第五百零四章 誤解第六百七十七章 失望第142章 姓戚第一百七十四章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