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方離柳塢,乍出花房。但行處,鳥驚庭樹,將到時,影度迴廊。仙袂乍飄兮,聞麝蘭之馥郁,荷衣欲動兮,聽環佩之鏗鏘。靨笑春桃兮,雲堆翠髻,脣綻櫻顆兮,榴齒含香,纖腰之楚楚兮,迴風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出沒花間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飛若揚。蛾眉顰笑兮,將言而未語,蓮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羨彼之良質兮,冰清玉潤,羨彼之華服兮,閃灼文章。愛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態度兮,鳳翥龍翔。其素若何,春梅綻雪。其潔若何,秋菊被霜。其靜若何,鬆生空谷。其豔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龍遊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應慚西子,實愧王嬙。奇矣哉,生於孰地,來自何方,信矣乎,瑤池不二,紫府無雙。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一曲終了,衆人依然沉寂在那美妙的樂曲和歌聲當中,渾然不知道身在何處。樂靈隔着面紗,向那主席上看去,想好好看看如今在大漢的當權者。她看見了,那個穿皇袍的就是大漢的皇上,看他神情卻只有欣賞沒有索取的意思;白色蟒袍的是大漢首席宰相,其表情甚爲複雜,城府太深,不能相信,而且自己也沒有本事能夠駕御他;青色錦袍的是能夠和李相對抗的人,爲人詭詐,自己完成復仇的使命,看來是不能夠指望他了;花白鬍須的老人,看來就是甚有威名的大將軍,此人太過正直,也不能夠指望……哎……

當樂靈將目光從李相的身上轉開的時候,發現了有一個年輕人,其表情是一種和許多王孫公子一樣的貪婪好色。樂靈仔細的打量這個年輕公子,心裡甚爲疑惑,心道:此人究竟是誰呢?爲什麼他左有李忠陪,右有楊陵伴的?難道他是皇上的兒子嗎?心裡頓時有了一個主意。

此時,衆人方纔醒來,都攘業墓鈉鷲評礎5攣淶垡蒼奚偷潰骸骯皇敲恍櫬!崩鈧倚Φ潰骸盎噬希灰牘磁慊噬蝦燃副俊?

德武帝點了點頭,李忠笑着出去了。不知道怎的,冷無爲的心是七上八下的,看着德武帝的表情,心裡隱隱感覺不妙,可自己卻也無能爲力,急的腦門上冒出了細汗……

一會兒,樂靈來到了桌前。此時一直都沒有開口說話的蕭貴中說話了,本來他是一直被李、林二人壓在下面的,可自從前幾日皇上讓他作爲第三宰相後,自己的信心也增強了。

“琴仙子,一直好象都不曾陪酒,怎麼今日改變規矩了?”

樂靈不卑不亢,笑道:“今日和以往有些不同,以前都是些王孫公子所請,就是士大夫和皇族所請也沒有像今天在坐的各位高貴,所以今日小女子當然要改改規矩了。”

呂賢朗笑道:“今天本將軍還真是大開眼界,我還從來沒有聽過這麼美妙的樂曲和歌聲,姑娘真是讓本將軍佩服啊。”

樂靈笑道:“將軍過謙了,小女子怎能受此誇獎呢?”

李忠在一旁,道:“琴仙子,讓我爲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們大漢國的皇上,你敬皇上一杯吧……”樂靈羞澀的道了個萬福,道:“小女子能見天顏,真是三生有幸,小女子敬皇上一杯。”說完將杯中酒飲了下去。

德武帝沒有擺皇帝的架子,笑道:“朕聽過許多曲子,唯有仙子的琴藝讓朕實爲佩服。這杯酒朕喝了。”笑着將酒喝了下去。

李忠繼續介紹了皇后、李妃、林天遠、楊陵、呂賢等人,樂靈都一一陪過。

當李忠將目光轉到冷無爲的身上的時候時,卻發現冷無爲早就眼巴巴的望着他了,心裡暗暗好笑,暗道:想不到你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冷無爲也有弱點啊。對着樂靈介紹道:“這是我們大漢最近崛起的有爲的年輕官員,冷巡撫……”

冷無爲一聽報到自己,忙站了起來,癡癡的道:“琴仙子,近來可好,我敬你一杯。”說完激動的也將酒喝下,由於實在是激動,杯中的酒到灑去不少。

樂靈這時纔好好打量一下冷無爲,嬌軀不由的一震,認出了這個冷巡撫,就是和她相處十幾天,對她愛慕的那位年輕公子。樂靈什麼話也沒有說,將酒喝下。

李忠看出兩人神情有些奇怪,問道:“琴仙子,你們兩認識?”

樂靈笑道:“相爺誤會了,小女子是第一次與冷大人相見。相爺,小女子有點累了,可否讓小女子先行告退?”

李忠皺眉道:“這要問問皇上了?”

德武帝瀟灑的笑道:“姑娘累了就先下去休息吧。”

樂靈施了禮準備退下時,楊陵叫住了她。“琴仙子,老夫有件事想勞煩仙子,不知道仙子能否幫忙?”

樂靈謙恭道:“老將軍有何吩咐,儘管直說,小女子敢不從命。”

楊陵微笑道:“老夫有一位孫女,將要在這個月的二十八日,和這位冷大人成親,想請琴仙子能在那日增加幾分色彩,不知仙子可有空啊?”原來他一直注視着冷無爲的表情,看見冷無爲的那樣表情,和樂靈的舉止,分明是認識的,因此心裡不由的有些擔心了,所以想把話挑明,也同時是在警告冷無爲,你是有妻室的人了,不可妄想別的女人了。

樂靈是何等聰慧,怎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當下道了個萬福,道:“多謝老將軍擡愛,那日小女子一定準時到場。”說完,施了一下禮,望也沒有望冷無爲一眼退了下去。

酒過三巡後,德武帝站起來,道:“朕有些不勝酒力,就先行回宮了,諸位愛卿慢慢享用吧。”剛說完,太監宣道:“皇上回宮……”

諸位大臣們都起身相送,直到皇上的鸞駕走遠後,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沒有皇上在場,各個大臣放開禮儀,大吃大喝,讚頌之詞,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美中不足的是,林天遠、楊陵、呂賢等一干人在皇上離開後,也告辭了。

冷無爲爲在看樂靈一眼,沒有理睬楊陵的暗示,繼續待在那裡,可惜最終也沒有見她一面……

自從樂靈見過冷無爲以後,心裡非常矛盾。樂靈本是前唐後裔,母親便上前唐皇上的貴妃,在城破之時,由一干衛兵捨生救出城去,前唐皇帝早已料知此事會發生,便將埋葬皇室寶物的陵墓告知了樂靈的母親,希望她能夠替他報仇,滅了寧國。誰曾想到,寧國的勢力如日中天,逢打必勝,諸國望之披靡,哪個國家都不敢輕易冒犯其虎威,何況她一個小小的弱女子呢?從此便鬱鬱寡歡,一病不起,臨終的時候,將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託付給了她的女兒。

樂靈相當聰慧,自從目睹母親去世以後,對寧國的仇恨更是無以復加,她前往實力差不多的西商,發現那裡弊症太多,文武官員斗的相當的厲害,心知西商自保還可,如若要他們和寧國相鬥,而且還要滅了他們,那根本是不可能的;樂靈之後又去了和寧國矛盾比較大的大夏,卻發現他們自身難報;樂靈轉而來到了北魏,發現它已經被寧國包圍了起來,要讓它攻寧國,那隻會自取滅亡而已;樂靈很不甘心,又來到了西楚,參加史宰相的壽宴,漸漸的瞭解西楚的當權者根本就沒有多大的野心,而且他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寧國而是南李。

正當樂靈彷徨的時候,大漢的李相,派人相請,要求她參加壽誕,樂靈懷着碰運氣的心理,接受了邀請。由於樂靈的母親沒有來過大漢,對大漢是一無所知,從樂靈以前對大漢瞭解到的,大漢一直是對寧國交納歲幣的,從來都是寧國打大漢,而沒有聽說過大漢打寧國,所以在樂靈的心裡,總是認爲大漢國的人是膽小的,怯弱的,大漢不在她的考慮範圍之內的,所以當大漢的王子邀請時,她連考慮都沒有,就一口拒絕了。可是從西楚到大漢這一路走來,樂靈漸漸的瞭解到大漢的繁榮,大漢的歷史,和大漢以前的輝煌。

樂靈到達京城後,根據各方面的情報,她變的忽喜忽憂,喜的是大漢的和平繁榮,人民之多,經濟實力之強,足可以與寧國相抗衡,也明白了寧國與大漢打了那麼多年,始終也沒有討到多大便宜的原因;憂的是,現在的大漢是內憂外患,軍方缺少優秀的將才和帥才,朝廷內是風起雲涌,變幻莫測。

尤其是最近大漢的國策發生了改變,對待外國的入侵,大漢好象是胸有成竹;而且對官職的變換,也表明了皇上在爭取權力,將地方的權力收回一部分,加強了中央的集權。這使的樂靈欣喜了一陣,好象發現報仇的曙光,爲此她盤算計劃了幾天。今晚,樂靈觀察了包括皇上在內,其他的許多大臣,好象都不是她所能夠利用的的,即使有些大臣雖貪慕自己的才藝,自己也能夠控制他們,但是他們那些人不是官微言輕,就是拉幫結派,毫無自己的主見,因此,也是不能夠指望的。

從壽宴席上回來後,現在在樂靈心中只有一個人選,那就是對自己發癡的,冷無爲。這個人深的皇上恩寵,連吃酒皇上都把他放在身邊,最近他要娶楊姐姐,將來一定會得到軍方的支持,更何況那日他在船上對寧國名將楊純的敘說,必定是對楊純有一定的瞭解,而且據冷無爲述說的,好象還有其中的原因,他的確是一個很好的人選,而且他對自己是那樣的癡迷,自己利用他實在是輕而易舉。

但令樂靈猶豫不絕的是,如果利用了冷無爲,自己的身子必定就交給了他,對此樂靈是沒有感到什麼可惜的或可悲的,因爲報仇是她的心願,也是幫她生活到現在的力量源泉,爲了報仇,樂靈是什麼都可以犧牲的,但是樂靈結交的金蘭楊雪兒,就會無辜的被牽扯進來,她那樣做一定會毀了她的幸福生活,這實在是讓她難以取決。

樂靈身旁的一個老婦,是她的奶孃,平時很少出來走動,所謂知兒莫如母,今日樂靈的表情已經向她說明了一切。奶孃嚴肅的對着樂靈道:“靈兒,你在想什麼呢?”

樂靈從思想掙扎中醒了過來,聽見奶孃發問,嘴上搪塞道:“奶孃,我沒有想什麼?”

奶孃嚴肅道:“你是我奶大的,你想什麼我能不知道,我知道你最近結交了兩個好朋友,你是不是怕自己的報仇傷害到她們,只有友情纔會讓你煩惱。”

樂靈點點頭道:“奶孃,我如果這樣做是不是很自私啊,她們可是我結交的第一個朋友們,我實在是不忍心?”

奶孃慈愛的說道:“孩子,你的心情我懂,可是你要想一想你娘,你娘是怎麼死的,你的父皇又是怎麼死的,爲了報仇你連自己都豁出去了,爲什麼還要珍惜所謂的友情呢?爲了報仇,你就是有太大的不忍心,你也要變成忍心,就是有太大的不願意,你也要變成願意,友情對我們報仇的人來說,實在是太奢侈,太昂貴了……”長長的嘆息聲說明了一切。

樂靈擦乾了眼淚,堅定道:“奶孃我懂了,爲了報仇我什麼都願意出賣,甚至包括我的靈魂,你就等着吧,寧國,我一定會讓你滅亡,實現父皇和我孃的遺願……”

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七十章第420章 帝后之爭(四)第六章第115章 笑話,我是誰第一百四十三章第136章 五色才女宮宮主第385章 不論成敗第一百七十一章第201章 逼宮(一)第六十六章第388章 新的轉折(三)第一百八十七章第378章 指日可待(三)第424章 無爲歸來(三)第345章 權力之爭(二)第231章 會見柔雲公主第131章 李相逝世第329章 出兵(五)第357章 聯姻(三)第388章 新的轉折(三)第一百六十二章第236章 出行南李(三)第一百六十八章第六十三章第七十四章第四十四章第208章 大亂之後(四)第一百五十九章第229章 情難兩全第二十五章第264章 無賴當政(五)第六十一章第二十八章第327章 出兵(三)第一百四十章第377章 指日可待(二)第196章 宮廷之爭(一)第251章 平冤案(六)第六十四章第374章 動盪(五)第387章 新的轉折(二)第332章 大戰在即(三)第293章 突然出現的秦公主第126章 化險爲夷第122章 威逼太子第262章 無賴當政(三)第216章 秋闈(一)第386章 新的轉折(一)第275章 後宮風雲(二)第396章 天下大局(一)第372章 動盪(三)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260章 無賴當政(一)第七十二章第420章 帝后之爭(四)第四十四章第404章 漕幫大會(三)第111章 鬥文會(一)第313章 大赦天下(六)第四十七章第350章 權力之爭(七)第365章 潛入僞寧(三)第284章 出人意料第324章 北魏覆沒(三)第十三章第413章 退(五)第102章 拜訪第392章 佈局(一)第136章 五色才女宮宮主第135章 審判(二)第317章 一人得道(二)第二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256章 爲官之道第350章 權力之爭(七)第108章 團聚第215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二)第199章 火冒三丈第371章 動盪(二)第293章 突然出現的秦公主第二十八章第227章 抉擇(二)第七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249章 平冤案(四)第195章 宮廷之爭(一)第79章 誰能理解第375章 動盪(六)第335章 大戰(二)第二十六章第349章 權力之爭(六)第253章 平冤案(八)第295章 刺殺(一)第334章 大戰(一)第317章 一人得道(二)第380章 不論成敗(二)第117章 冷無爲回京第299章 朝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