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膨漲計劃(4)
散會後汪健請事業部萬明部長和人事項目部曾慶才部長來到自己辦公室。
事業部和人事項目部是公司實現“膨漲計劃”的兩個關鍵部門,而萬明及曾慶纔則是汪健“膨漲計劃”實施的左右臂。爲了保證計劃的落實汪健必須將他們的工作細化,也必須給他們鼓勁。
萬明和曾慶才隨汪健、楊玉琴來到了總經理辦公室。
落座後汪健問萬明和曾慶才:“對今天會議所佈置的工作任務及要求有什麼想法?對‘膨漲計劃’有何意見?”
萬明和曾慶才就具體工作和“膨漲計劃”的實施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和看法。汪健、楊玉琴也就他們的問題提出瞭解決的辦法和措施。
“我似乎感覺到工作的步伐是否拉得太快了些。”萬明說。
汪健將整個企業體系的組織、建立及運營管理交予了萬明,整個企業前期投資主體的責任重擔全壓在了萬明身上。萬明是敢於負責任、善於負責任、勤奮努力的人,近來工作的壓力使他感覺很累,四個實體企業在短短的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裡從無到有,從辦執照、租生產營業場地、租設備到完成各個實體企業的組織機構的設置、人員的組織安排、實現生產經營活動,他是日以繼夜,節假日幾乎沒有休息。萬明深知,目前僅僅只是完成了企業實體設置工作的第一步,而企業體系也只是一個雛型,要想真正形成完善的企業體系,讓它能高效率地運轉,還有大量基礎工作要做。若是按‘膨漲計劃’的步伐往下走,各個企業實體根本沒有休整、完善的機會,大量的基礎工作卻是自已再累也無法順利完成的。這就是他覺得步伐拉得太快了的根本原因。
“從‘膨漲計劃’的時間和進度安排的跨度上看是有些緊,特別是前期時間的安排上更是密不喘息。但我們前期已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只是膨漲的收購工作沒有列入議事日程,我們才放慢了節奏。現在已將膨漲工作列爲中心工作,我們抓緊點,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我覺得有兩點必須引起重視:一是公司在資金的準備上有無把握、是否充分,這是確保實施的關鍵;二是以我們目前這樣的企業規模,根據‘膨漲計劃’的要求,要收購價值在5000萬左右的企業資產,那些國有企業的主管部門是否會覺得我們太小、沒有能力而拒絕與我們洽談。”曾慶才提出了計劃實施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兩個關鍵問題,也是經營管理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及多年企業運營的實踐經驗告訴他“膨漲計劃”的實施過程中必須面對這兩個關鍵問題。
曾慶纔是汪健的中學同學,部隊轉業幹部。大學文化程度,經營管理專業畢業,高級經濟師,曾擔任過某局下屬公司法人經理、局保衛處長,與武警部隊、公安、政法部門相當熟悉,具備豐富的人事保衛工作經驗。目前負責項目的組織,是汪健爲企業收購儲備的專業人才。
“按常規的工作進程,我們的步伐確時拉得太大、太快。”汪健正視萬明的疑問說:“但在公司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我就說過,我們要實現‘跳躍’性發展。所謂‘跳躍’就是超常規,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機遇、贏得時間,降低購併成本。當然也會有一些風險,這就要看我們在實施過程中的操作水平、應變能力及防範風險的水平和能力了。也正因爲如此,才請你們兩人一道細化計劃的具體工作及安排。”
汪健繼續說:“曾部長與萬部長提出的問題實際都是一個方面的問題,只是角度不一樣,都是‘膨漲計劃’實施的有效性問題。這裡我們必須在解除疑慮的前提下統一認識,堅定信念。”
楊玉琴說:“資金問題大家不要擔心,我們已作了充分地準備,目前已經落實的收購資金有1000萬。若目標項目太大,資金不足部分我們再想辦法。總的來說,一定能夠予以保證。”楊玉琴認爲:在融資管道暢通的前提下,位於劉甸經濟開發區的150畝地評估價值1800萬元,籌貸1000萬元應沒什麼問題。於是,胸有成竹。
“需要說明的是5000萬資產的企業人員充抵,斬頭去尾,所需現金就屈指可數了。當然這還要看我們的談判技巧、談判水平以及談判所形成的結果。關於資金問題楊董已給大家交了底,可以肯定地說沒有問題。現在要解決的是以我們現有的企業規模能否站在企業資產購併舞臺上,參與購併競爭的問題。”
汪健拿出香菸,抽出兩支分別遞給萬明和曾慶才,自己點燃一支後繼續說:“我們應該從務虛和務實兩個方面看這個問題。從務虛方面說:我們對自己要有信心,按照我們目前五個公司的註冊資金總規模爲2170萬元,在湖江市象我們這樣規模的民營企業爲數不多,而採用資本運營的方式對國有企業資產購併還沒有引起資本市場的重視,加之我們民營企業機制靈活、決策果斷、辦法變通,規模大小就只是一個相對條件了。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認識了事物的本質和運行規律後,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能夠改變事物運行的軌跡的。你們不認爲改革開放是爲我們這些民營企創造的最好發展條件嗎?你們不認爲我們已清楚地掌握了國有企業解困的本質和運行規律嗎?”
汪健的知識能力和充分的自信使他在思維瞬間能夠運用辨證唯物觀的闊論來論證運營管理的可行性,倒也有一定的說服力。
汪健的話語又重新回到問題上:“從務實方面來說:萬部長剛纔所說的問題,就是我們下一步工作中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要用步伐的緊和密來彌補步伐的大和快。萬部長那裡下步的工作就是建立起完善的企業運營管理、監督考覈體系,保證各個實體企業按照設計規模的要求正常運營、規模運營、效益運營。只要我們的工作做紮實了,不僅有了實體企業運營的效益收入,免除了購併的後顧之憂,還能夠在那些政府官員面前對我們的企業規模和實力誇誇其談,那些官僚們從何來考證你的規模和能力,他們也不會那麼認真地去考證你的規模和能力。對於他們手中的那些特困企業包袱,只要職工不鬧事,他們是甩一個算一個。”
楊玉琴接過汪健話題:“信心是很重要的,你們兩位可不能有半點的鬆勁。今天會議上,汪總佈置了建立起企業集團的組織架構,作好集團運營管理的思想準備和組織準備的工作。一旦集團成立了,你們兩位將是集團企業的分管負責人,對自己的工作可要有信心。”
楊玉琴的願雖然許早了,而且許願的方法上似乎不是那麼順理成章,但基於萬明和曾慶才與汪健之間的友誼及國有企業培養出來的幹部的那種職業精神,他們感受到了汪健的那種購併國有企業資產的決心和信心,爲汪健那種幹一番大事業的雄心所折服,就是困難再大、再苦再累他們也會極盡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