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英文版序言:藝術家是人類靈魂的歷史學家

利奧波德·馮·薩克·馬索克於1836年1月27日出生在奧地利加利西亞省的勒姆伯格。他在布拉格和格拉茨學習法理學,1857年成爲格拉茨大學的一名老師。他出版了一些歷史研究著作,但是很快放棄學術研究而全身心投入到文學寫作中。他花了很多年時間在德國萊比錫城修訂了國際評論《在高處》,後來因爲強烈的法國情結,他搬到了巴黎。他最後的幾年時間都待在德國黑森地區的林德荷姆,於1895年3月9日去世。1873年他娶了勞拉·馮·羅梅林爲妻,後者用“旺達·馮·杜娜耶”的筆名發表了許多小說。值得注意的是,在《穿裘皮的維納斯》中馬索克正是用了“旺達·馮·杜娜耶”作爲女主人公的名字。羅梅林於1906年出版了聳人聽聞的回憶錄,引起頗多爭議。

在薩克·馬索克的文學生涯中,有無數的著作都出自於他的筆下。其中,有許多是描寫短暫的旅行,還有一些描寫純粹的超感覺論。但不幸的是,由於經濟原因他不得不寫了一些不配套的結局。

然而,他的作品中具有一些獨特的文學、甚至是心理學價值的成分,但他最主要的文學抱負卻從來沒有實現過。他試圖在《該隱的遺產》中描繪一幅當代生活方方面面以及彼此之間關係的圖景,並且還擬定了綱領性的計劃。這種想法可能源於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他的整個計劃可以分爲六個部分,即愛情、財產、金錢、國家、戰爭和死亡。每一個方面分別由六部小說組成,其中最後的一部是爲了總結結論,對其他小說中設置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然而這個深遠的計劃並沒有實現,只達到了前面的兩部分,即愛情與財產。關於其他的幾部分只留下了支離破碎的片段。當前的這本小說《穿裘皮的維納斯》是屬於愛情部分中的第五本小說。

薩克·馬索克作品的最大特色在於流暢的敘述,對人物和場景生動的刻畫以及無處不在的幽默感,他關於家鄉加里西亞的很多短篇小說也因此成爲鄉土描寫的經典作品。

然而,在他的作品中還有一個因素使他的名字成爲了性心理學中一系列現象的代名詞。這讓他的作品體現出特殊的心理學方面的價值。儘管不能否認作品中常有令人感到厭惡的病態色調,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天性無所謂好或者壞,自私或無私,它在人類的心理與礦物、植物、動物中運轉時遵循的是同樣不可抗拒的規律。

薩克·馬索克是一位異常的詩人,同時也是現在廣爲人知的受虐狂。他的就是完全無條件地服從於異性的意願,成爲她的奴隸,被她羞辱、虐待、折磨(甚至願意被這種折磨推向死亡的邊緣)。這樣的動機是以無以計數的各種各樣的形式來體現的。當然,薩克·馬索克作爲一名富有創造性的藝術家尋求的是絕對的受虐。只是有時,當人類內心的衝動呈現出一種反常或是誇張的形式時,人類就會有那麼一瞬間反思事情的本身。

如果需要爲薩克·馬索克所出版的著作辯護的話,那麼必須記住的是,藝術家是人類靈魂的歷史學家。這令人不禁想起蒙田明智且寬容的隨筆《論歷史學家的責任》,其中這麼寫道:“一個人也許會掩藏起秘密的活動,但是對於全世界都瞭解的事情,對於那些造成了公共影響以及如此多後果的事情保持沉默是無可饒恕的罪過。”

殘酷與性之間奇特的相互關係一次又一次進入到文學作品當中。薩克·馬索克並沒有在此方面創出新意。他僅僅是對於一個原始的動機進行了坦率而有意識的發揚,直到在此方面上已無話可說。對於在作品中所描述的暴力攻擊,他在頗有爭議的作品《價值判斷》中做了解釋。

在文學作品中尋找受虐傾向的蹤跡會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但是我們僅僅只能找到一些暗示的例子。這一主題在讓·雅克·盧梭的《懺悔錄》中反覆出現;它解釋了普雷沃的《曼儂·萊斯戈》中的騎士個性;在左拉的《娜娜》,托馬斯·奧特斯的《得救的威尼斯》,阿爾伯特·朱埃勒的《漁夫》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也能找到與這一天性有關的場景。它以一種隱藏而不易被發現的形式構成了現今許多情感小說中的潛在影響,儘管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小說的作者與讀者並未覺察到小說中角色的性格帶有病態的成分。

夾雜在所有這些奇異與混亂的人類精神源泉中,有些人也許渴望古代世界中那種寧靜祥和、樸素簡單的態度。洛朗·塔亞德在他的《石膏大理石》中有極生動的一段話,很好地再現了這之間的聯繫:

“然而希臘人在他們輕鬆、甜蜜、和諧的城邦之中卻對於所謂的“愛情中的精神紊亂”大加放縱。如果他們不是將愛情視爲某一神明的犧牲品(東方宿命論的想法)的話,他們至少也將其看作是某種巫術,瘋狂或是宇宙中的邪惡力量。之後,基督教掩藏了這些黑暗的靈魂,基督教譴責那些對於他們而言是新的或是威脅到了教條的思想,因爲這些思想會將世界帶回到奴隸時代。”

《穿裘皮的維納斯》是薩克·馬索克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儘管有些矯揉造作的成分以及其他的文學缺陷,但是它無疑仍然是一部嘔心力作,而非爲了刺激病態幻想而創作的。有人認爲男主人公的思想摻雜了許多主觀的成分,從文學角度來講這是作品上的一個缺陷,但從另一方面來講,該書已超出單純的藝術領域範圍,成爲科學、心理學上的一個重要的文獻資料。這是一個極度痛苦的無法避免他個人悲劇的男人的告白,他以寫下自身感受經歷的方式吐露內心從這個角度去讀該書的讀者,以及那些將道德偏見置之一邊的讀者經過仔細閱讀,對書中這個可憐不幸的人將會有深層次的理解,而我們所有人內心深處那些陰暗角落也將被照亮。

半個世紀以來,薩克·馬索克的作品已經在歐洲文學中建立了一定的地位,而在1883年薩克·馬索克作品的週年紀念時,他被法國政府授予“榮譽軍團騎士”稱號。在多年前,當成本低廉的再版書被傳出歐洲時,存在於各個國家的各式道德衛士試圖禁止該書發行,但司法判決的結果始終是出版商勝訴。引用赫伯特·斯賓塞曾說過的話:“阻止人們不受荒唐的事物影響的最終結果導致全世界都荒唐。”這句話尖銳地指出了發生在像《穿裘皮的維納斯》作品上的類似情。”

“當萬能的上帝懲罰他,就將他交到女人手中。”

《聖經·猶滴傳》

第18章 附錄一利奧波德·馮·薩克·馬索克生平簡介第3章第8章第5章第2章 英文版序言:藝術家是人類靈魂的歷史學家第4章第6章第7章第15章第14章第2章 英文版序言:藝術家是人類靈魂的歷史學家第8章第15章第10章第11章第6章第1章 序言:虐戀的文化影響與意義第12章第3章第14章第5章第21章 附錄三:潘光旦譯著中關於虐戀的論述 (1)第17章第13章第1章 序言:虐戀的文化影響與意義第1章 序言:虐戀的文化影響與意義第3章第11章第16章第6章第8章第15章第8章第9章第2章 英文版序言:藝術家是人類靈魂的歷史學家第12章第4章第4章第16章第4章第8章第11章第17章第19章 附錄二:旺達·馮·薩克·馬索克的自白 (1)第21章 附錄三:潘光旦譯著中關於虐戀的論述 (1)第2章 英文版序言:藝術家是人類靈魂的歷史學家第2章 英文版序言:藝術家是人類靈魂的歷史學家第18章 附錄一利奧波德·馮·薩克·馬索克生平簡介第5章第12章第7章第5章第13章第20章 附錄二:旺達·馮·薩克·馬索克的自白 (2)第5章第3章第17章第16章第21章 附錄三:潘光旦譯著中關於虐戀的論述 (1)第18章 附錄一利奧波德·馮·薩克·馬索克生平簡介第7章第4章第8章第16章第13章第6章第18章 附錄一利奧波德·馮·薩克·馬索克生平簡介第19章 附錄二:旺達·馮·薩克·馬索克的自白 (1)第8章第10章第5章第13章第9章第13章第21章 附錄三:潘光旦譯著中關於虐戀的論述 (1)第6章第4章第1章 序言:虐戀的文化影響與意義第4章第3章第15章第17章第12章第13章第11章第4章第21章 附錄三:潘光旦譯著中關於虐戀的論述 (1)第1章 序言:虐戀的文化影響與意義第12章第11章第2章 英文版序言:藝術家是人類靈魂的歷史學家第16章第6章第15章第17章第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