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遭遇

收藏,

華燈初上,燈火璀璨,如此繁華的夜景在其它城府難得一見,彷彿有幾分“不夜城”的味道

陳劍臣帶着嬰寧找了一間客棧住落,準備明天再奔赴國子監報到。

今晚,趁着空暇時間,卻可以逛逛京城,品嚐下特色小吃,也算一種放鬆。

眼下國運衰微,患難四起,也不知正明帝怎麼想的,只傳令下去,命令黑衫衛大肆鎮壓,一路斬頭示衆,簡直就是血流成河的慘景。

哪裡有鎮壓,哪裡便有反抗,據說已有幾處州府的百姓揭竿而起,起義造反,頗成規模。

一言以蔽之,反正各地都是亂糟糟的了。

時局混亂,陳劍臣不由擔心起留在江州的母親、魯惜約和阿寶她們。有時候他在想,現階段的情形,就算進讀國子監,出來後也不大好受。亂世來得比預想中更早,更猛烈,指望靠自己當官來力挽狂瀾,實在不現實。

在君權制度之下,往往根源就在皇帝一個人身上。

昏君無道,結果大部分都是朝廷更迭,這纔是大勢所趨。

月上中天,臨近中秋,月亮已有幾分圓意,清冷地懸掛在天上,有如一隻巨大的眼睛,在俯覽大地。

走了幾條街道後,陳劍臣和嬰寧選擇走上街邊的一座酒樓歇腳,要點些小菜,喝點酒水。

當下京城空虛,守軍大爲孱弱,血氣稀薄,嬰寧作爲妖身出入,並不受太大的影響。

酒樓上很是熱鬧,燈籠高點,照耀得如同白晝,賓客們把酒言歡·甚有些“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意思。

找了一個臨街的桌子·點了幾碟小菜,和一壺好酒,便與嬰寧對面坐了,一邊吃喝,一邊閒聊。

約莫一炷香時間後,又有一羣人蜂擁上來·個個都是衣束華麗·帶着僕從,秋天也不怕涼,手執灑金扇,時不時打開輕搖幾搖,風度翩然。

正是一羣公子哥兒·期間簇擁着幾名容顏豔麗的女子,一路逗弄嬉笑不已。

顧盼間,其領首者望見坐在窗前的陳劍臣,雙眸一亮,當即走來,笑道:“哎呀哎呀·這不是留仙嗎?”

陳劍臣卻早認出了他,可以說是一個“熟人”,鄭國公的孫子,鄭書亮。當初在開泰書院,彼此曾經發生過節,不料尚未進入國子監,卻在京城相遇到了。

“原來是鄭公子·多時不見,風采依然呀。”

陳劍臣站起身,略略拱一拱手,算是見禮了。

鄭書亮臉色一沉,又掃了一眼嬰寧·冷哼一聲:“陳留仙,你到了京城·第一時間不去國子監報到,反而到處閒逛,此乃對書院的大不敬,真是枉讀聖賢書。”

陳劍臣道:“哦,那鄭公子熟讀聖賢書,想必有濟世之才,當今天下患難,又爲何來喝酒作樂?”

聞言,鄭書亮的一衆同伴當即憤然變色,指頭點點:

“你是什麼人?膽敢出言無狀!”

“好大膽子,在京城也敢衝撞我等…···”

“書亮,只需你一句話,我立刻便讓僕從‘教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

鄭書亮一擺手,冷笑道:“無妨,他乃是我在國子監的一介同窗,以後我們還有大把的機會交流,走。”

帶領衆人到廂房裡去了。

嬰寧憤憤不平道:“這些公子哥兒,盛氣凌人,該打。”

陳劍臣冷眼道:“冢中枯骨耳,不需要理會。”

《文字法》橫掃天下,無疑讓本來就式微的文風文骨再受重創,敢於直抒胸懷的讀書人基本都被抓被殺了,只剩下些靡靡之音,粉飾太平。

居高臨下,望着下方車水馬龍的景觀,心中嘆息:如此繁華,又能持續到幾時?

同樣一輪明月,川流不息的街道上,兩個和尚迎頭遭遇。

一方身穿大紅袈裟,天庭飽滿,留三縷長鬚,空着雙手;一方身穿白色僧袍,潔白勝雪,面目俊朗,年紀非常年輕的樣子,只要嘴角露出微笑,便能迷倒衆多女香客。

白色僧袍和尚的身後,還跟着一位全身穿青衣的小廝,雖然做男裝打扮,但眉目含媚,明眼人都能看出,她是個女子。

地藏大師望着拂曉和尚,忽地合十道:“阿尼陀佛,這位大師如何稱呼?”

“貧僧金山寺拂曉。”

“原來是拂曉大師,不知大師爲何而來?”

拂曉和尚眉目不動聲色:“地藏大師爲何而來,貧僧亦然。”

地藏大師面目慈祥道:“天下釋家同出一源,大師爲何如此執着?”

拂曉和尚不爲所動:“古言道‘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此一時彼一時也。”

地藏大師鬍鬚飄蕩:“大師數典忘宗,心中豈有佛?”

拂曉和尚合十道:“貧僧心在此,佛亦在此。”

他們語言打着禪機,從身邊經過的人羣紛紛好奇,但根本靠近不了,略微接近些,便被一股柔和的大力推開,心中駭然。

地藏大師凜然道:“我佛卻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說這話時候,舌綻蓮花,隱隱有一尊金光閃閃的形象騰空而起,猶如一座大山,壓下拂曉和尚。

拂曉和尚不言語,微一合十,自有力道萌生,將那無形的金身包裹住,化作虛無。

後面青衣女子面色煞白,差點忍不住要露出一截尾巴來。

地藏大師哈哈一笑:“大師好手段,不如移駕城外,好生談經論禪一番?非如此,不見真佛。”

拂曉和尚道:“善哉,請!”

“請。”

兩人一前一後,袖袍揮舞,凡人們只覺得眼前有人影閃過,待看真些,卻又無影無蹤了,只能認爲是眼花了。

紫禁城深處,養心殿。

此際殿內一盞青燈,光華悠悠;殿外,何頡把地藏大師的算卦結果大聲稟報完畢,垂手侯置,不敢聲張。

片刻,殿內傳來正明帝的聲音:“朕已知曉,你且回府吧。”

“老臣告退,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何頡跪拜之後,趕緊退了出去。自年初起,聖上癡迷修禪之術,開始敬佛,不但耗費巨大人力物力向度印國取經請佛,自己也開始修煉上了。

固然如此,正明帝對於朝政的把持還是非常穩固的,金口一開,令出政行,不容置疑。哪怕現如今何頡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對於帝君依然敬畏非常,不敢有異心。他可知道,到今天爲止,天牢裡已關押了一百三十八位大臣。

何頡絕不想成爲第一百三十九位。

第155章 鬼訊第59章 贈書第214章 刺殺第235章 判官第234章 拒絕第261章 喪事第241章 審判第158章 差距第157章 行令第121章 惡報第131章 消息第87章 書癡第19章 白狐第153章 啓程第55章 小劍第136章 河神第74章 洞府第29章 除夕第221章 法子第201章 打臉第237章 頑石第222章 香火第33章 陰神第282章 瘋了第12章 登門第126章 辦法第160章 傀儡第109章 龍種第11章 鈴鐺第93章 託付第55章 小劍第123章 見佛第188章 黃金第129章 心鬼第19章 白狐第156章 蔑視第268章 開戰第193章 纏鬥第221章 豔、舞第282章 瘋了第261章 喪事第118章 殺惡第241章 審判第146章 侵夢第226章 神明第263章 畫皮第180章 劍光第169章 先生第33章 陰神第275章 入京第256章 夜襲第136章 河神第242章 發難第8章 福字第262章 吸陽第187章 生人第21章 狼來第30章 進學第57章 邂逅第136章 河神第165章 叫板第125章 儒像第51章 昇仙第196章 解決第45章 遭遇第19章 白狐第76章 夜雨第237章 頑石第198章 發明第212章 十天第221章 豔、舞第116章 怪鳥第225章 翻案第24章 破神第95章 疑惑第222章 香火第70章 弘法第168章 過關第165章 叫板第87章 書癡第30章 進學第78章 報信第180章 劍光第36章 明心第203章 數字第248章 捉鬼第204章 風波第220章 寶玉第30章 進學第93章 託付第103章 蛇禍第145章 意動第216章 招供第178章 受困第192章 將夜第169章 先生第267章 討伐第62章 結識第98章 贈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