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 和談還是威懾

橋頭堡方案的提出算是給了民族情結嚴重的小夥們一顆定心丸,但是涉及到具體實施的時間卻是一直沒有提出。

對此軍方和執委會內部都各有看法,就像劉雲說的,軍方的意思很想通過武力威懾逼迫大明新安縣官員就範。

這也許和武力威懾鄭家成功有着很大關係,他們並不認爲坐下談判能和新安縣的政府談出什麼所以然來,還是要先兵後禮來的實在。

對於執委會來說能不打戰當然是最好的,更何況還是以無理由的情況下發動一場戰爭,戰爭的對象還是幾百年前自己的祖宗,說實話很多老同志的心裡的確不能接受。

這武力威懾一個不好就是要擦槍走火的,更何況人家新安縣的官員未必會怕你澳洲大船,人家緊靠內陸不像鄭家那般離不開海上貿易,對鄭家之所以能夠武力威懾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太需要海上的貿易了,沒有海上的貿易支持鄭家根本維持不了十萬私兵的開支。

爲此軍方代表和執委會首先展開了談判,雙方代表各抒己見。

作爲執委會的代表之一,趙世傑站起了身接過發言權。

“我認爲武力威懾應該在合理和不可預估的情況下,如果在目前情況明確條件下貿然使用武力對於咱們的影響並不好,甚至會讓大明的百姓把我們當成倭寇一般看待。要知道,我們可不是簡單要建立一個橋頭堡,橋頭堡的作用也並不是前進基地和貨物中轉站,他還是一座移民中轉站,大明各省的難民到達這裡通過船來到澳洲。”

作爲橋頭堡方案的制定者之一,趙世傑他們的可不擔當是把這裡當成一座軍事基地和貨物貿易中轉站,他們有着更深遠的打算,未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們打算在這建立起一批初級手工業。

背靠大陸的香港除了擁有成本及其低廉的勞力之外,還有原料供應也是相當豐富,如果將一些原本出口的手工業製品放到這裡生產,將會大大節約一筆開支,企業的營業利潤也是大大增加。

當然這種前提必須是需要一個和諧環境,一個澳洲和當地官府人民都比較友好和諧的環境,如果雙方發生了戰爭那這種情況就很難說了。

趙世傑的這種擔憂也不是沒有的,就以大明沿海經常受到倭寇襲擾的情況來說,大多數百姓如果一旦在心裡認定了澳洲老和倭寇一樣那就很難改變了。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目前陸軍和海軍內已經有了相當一部分大明移民,他們是否能接受還不知道,雖然都已經加入了澳洲國籍,但難免人家對故國還有感情,就好比穿越衆對那片故土仍然抱有感情,不希望他受到那麼多災難一樣。

對於這總說法軍方代表已與否定,軍人是以服從命令爲首任,哪裡會有那麼多想法,是你們想太多了,在說對於那片故土他們擁有的只是痛苦哪來的感情可言。

“趙委員所說的合理是否說要對方拒絕這纔算合理,我不認爲這種做法是一件明智的決定,作爲一個新興國家,咱們已經在東南亞有了一定威名正是應該打出這份威名的時候,讓大明的統治階級知道,澳洲不是一個番邦小國,相反的是一個他們根本惹不起的大國。”軍方代表何書文一臉激動的說道。

這傢伙是軍隊內部主戰派,一項講究以武力威懾敵人,據說穿越前就在鐵血網裡經常發表一些主戰的言論,現在就更可想而知了,讓他作爲軍方的代表可以看出,軍方的大佬並無撕破臉的決定,而是給自己留有了餘地。

澳洲是大國,恐怕有這種想法的真的不多,真正的實力別人不知道咱們自己能不知道嗎,總人口目前加起來都不到三萬人,就連本土都沒有完全開發完成,你說這樣的一個國家是大國,就靠着一些先進的武器和設備能算的大國。

“何少尉這樣的言論恐怕有些自欺欺人吧,澳洲的強大與否大家都知道,更何況現時期荷蘭在遠東的力量並不弱。”

劉雲有意提醒對方別太過自大,作爲在巴達維亞長期生活過的一名特工來說,荷蘭人的力量有多強他比在坐的任何人都心裡有數。

一旦他們真正發現發現澳洲的真實實力,以整個巴達維亞遠東的力量對澳洲本土發動進攻,穿越衆就算成功擊敗對方也會爲此損失巨大。

何書文似乎有些被二人問的啞口無言,不知道說出什麼理由來反對,只好瞪着眼看着二人隨後坐下不在發言。

這次軍方之所以和執委會分歧這麼大,歸根結底還是上次對鄭家威懾使得軍方的信心爆滿。

不過這種現象可不是什麼好事,發展大最後很有可能違背軍人不幹政的原則。

別說是無力干涉的前提是好的,就是不好,執委會也要堅決的反對,這種事情決不能開頭,否則日後軍方就會不斷地發生這種事情。

作爲一名理性的政客都會反對,不光是爲了自己的利益也是爲了日後自己的子孫着想。

如果這次談判沒有達成一致,周愛國將會提議召開一次全體代表大會由大家投票決定與否,不過根據劉雲的暗中統計調查,執委會的支持者絕對會大於軍方,雖然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也許在穿越衆這一代甚至第二代都不會發生軍人干政的事情,但難免以後穿越衆逐漸老去不會發生。

軍方的幾個代表已經沒有了聲音,作爲此次會議的主持人趙世傑再次站了起來,“現在我們都各自闡述了自己的理由,顯然軍方的理由並沒有說服在坐的所有人,我想結果大家已經知道,如果軍方的代表覺得有異議,可以申請召開全體代表大會。”

就在趙世傑說話的同時,一名軍方的士兵敲門走了進來,在何書文耳邊密語了幾句,對方臉上的表情明顯有了變化。

第361章 在見恩公第508章 種地插秧小能手第334章 通敵第252章 上兵伐謀第574章 鄭氏的退路第93章 流放第250章 抗議是門藝術第302章 軍方出手第656 整合游擊隊第644章 重回故地第451章 後金的山寨炮第338章 讓步第524章 腐蝕滿清官員第671章 活捉第644章 重回故地第307章 挽回第274章 民族社會問題第489章 歷史的一刻第360章 留學生第322章 阿耶夫的野心第599章 荷蘭人進展第386章 文化行政中心第117章 達成協議第113章 調回國內第318章 留學邀請第135章 換防第239章 常青藤大學第276章 擴軍方案(二)第527章 滿清第二次南下第661章 多爾袞與豪格的談判第7章 伙食問題第171章 發糧第205章 微服私訪第374章 保證第179章 議會第358章 包子圖的計劃第309章 戰事第631章 大員島的新天地第93章 流放第288章 難民第172章 最終結果第350章 領地第219章 自力更生第155章 宗教事務局第431章 戰俘的最終去處第212章 軍火出售第522章 軍備競賽第246章 訓練開始第671章 活捉第222章 苦盡甘來第20章 貿易(一)第355章 蒸汽機船廠第60章 攤牌第571章 歐洲情報司第449章 追擊與調解第306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393章 解決危機的辦法第321章 鄭家的生意第26章 澳洲大使館第229章 歐戰總領事館第10章 利益誘使第87章 荷蘭人的新想法第165章 旅遊簽證第8章 大明人的感慨第660章 圍攻與密謀第543章 兩廣擴軍第224章 天氣預報第205章 微服私訪第445章 兩廣的商業稅(下)第266章 鄉黨第25章 盟友第369章 不同的元旦第382章 職業病鑑定證書第536章 紅十字會第381章 串聯第372章 二貨議員周珂第137章 凱旋歸來第163章 早訓第306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504章 收服民心第591章 轉機第346章 肅清行動第549章 聯合抵制第410章 擴編爲營第217章 爭議第379章 老包從政第130章 不合格品第301章 發展海外礦產(二)第336章 攤牌第22章 炮擊巴達維亞第573章 遠東的戰略佈局第645章 劫加農炮第415章 招募外籍士兵第465章 大國重器(二)第548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498章 有理想有抱負第369章 不同的元旦第313章 反擊第608章 荷蘭人攪局第223章 內鬥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