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擊退金軍

歷史上,神臂弩的命運很是悲劇。

在宋神宗時代發明,大量裝備在軍中,可是到了元朝開始失傳。善於騎射的蒙古人,看不上神臂弩。而到了朱元璋時代,神臂弩徹底失傳,僅僅是在《永樂大典》上,描述而已,權當是藝術品,而不是戰鬥工具。

從此之後,神臂弩徹底消失了。

神臂弩的消失,總是讓後人扼腕不已。

這時,趙樸隱約有些明白,神臂弩爲何會消失。武器太先進了,也未必是好事情。

神臂弩,製造耗錢多,不適合騎兵,破碎率高,缺乏完善的修理,註定是悲劇。

由此及彼,趙樸想到了秘密武器——火繩槍,燧發槍。

這些武器,命運與神臂弩有些相似。神臂弩在戰場上屢建奇功,但是真正起得作用不大,至少遼國、西夏、女真,以及後來的蒙古,就沒有大量裝備神臂弩;

而火繩槍,燧發槍,也是大量裝備在軍中,只是起到的作用不大,經常扮演着燒火棍的角色,將士們寧願使用刀槍,也不願意使用火繩槍,燧發槍。而清軍,也沒有大量裝備火繩槍。

宋朝、明朝都是重視先進武器的裝備,卻是忽視了後勤,忽視了實用性,註定了先進的武器,還不如落後的武器實用。

“看來,火繩槍,燧發槍,至少在很長時間內,只能是我的玩具,而不是戰場上制式武器!”趙樸不由的想到。“因爲後勤跟不上,製造業跟不敢。維修人員跟不上……這些問題不解決,新武器更多是扮演着奇技淫巧!”

今天這場交戰,讓他明白了很多。

………

在趙樸胡思亂想的時刻,戰場已經激烈化了。

金軍騎兵反覆衝殺,悍不畏死,一波接着一波,好似潮水衝擊,連綿不斷。戰車大陣搖搖欲墜。一次次面臨崩潰的邊緣,可八字軍戰士還是頑強的抵抗着,不斷的用人命抵擋着。

這一刻,所謂的戰略、戰術,一點用處也沒有,唯有頑強的意志,看誰堅持住了。誰就是最後的勝利。

在劇烈的戰鬥中,神臂弩發射頻率太高了,導致大部分的神臂弩走向了報廢。戰士們不得已只能是使用硬弓,還擊金軍,在射擊頻率上大爲降低,導致遠程打擊不足。前線的壓力加大。好似烏龜殼一般的圓陣,漸漸被敲開來大洞。

短刀手,長槍手,與衝擊而來的騎兵,劇烈的碰撞在了一起。騎兵的衝擊速度很快。藉着戰馬的力道,將擋在身前的兵卒撞飛。立時骨斷筋折。而在撞飛的那一刻,長矛手毫不猶豫的刺出了手中的長槍,將戰馬紮上一個血窟窿。

而短刀手,更是向戰馬馬腿下鑽,可能會被金軍的戰馬踩死,可能會被劈下來的刀劍砍死,但是他們沒有選擇,還是義無返顧的向馬肚子下面鑽,然後砍向了馬腿,刺向了馬的肚子。

戰鬥分爲殘酷,血淋淋的!

但是這一刻,雙方都沒有退縮,都沒有向後跑路,都是勇猛的砍殺向敵人,不是被敵人殺死,就是殺死敵人。

八字軍戰士,在拼死戰鬥着,爲保護皇上而戰;而金軍戰士,也在拼死戰鬥着,爲元帥的賞識而戰鬥。

戰鬥到了最後,雙方的陣型早已盡混亂了,戰車兵也拿起手中的長刀戰鬥;而長矛手也是幾人一夥,圍攻向一個金軍騎兵;弓箭手早已盡丟掉了弓箭,操起長槍,或是戰刀,砍殺向敵人。而金軍在衝進陣內後,戰馬的速度下降了下來,失去了速度,威力也隨着大減,戰馬不再是助力,而是累贅。一些金軍騎兵,乾脆跳下了馬,揮舞着陌刀,或是狼牙棒,砍殺向了八字軍士兵。

金軍沒有明顯的步兵與騎兵區別,上馬就是步兵,下馬就是騎兵;有馬就是騎兵,沒有馬就是步兵;需要馬戰鬥時,就是騎兵,不需要馬作戰時,就是步兵。在騎兵與步兵的轉化中,運轉靈活自如。

雖然是混戰,雙方陣型大亂,可八字軍還保持着以小隊爲主的戰鬥單位,這都是鴛鴦陣影響所致。整個八字軍,以小隊長和副隊長爲核心,進行衝殺,小隊長陣亡了,副隊長頂替,整個小隊凝聚爲一起,縱橫拼殺。

而這一方面,金軍就差了很多,金軍是天生的將士,在戰鬥中磨練出的強軍,戰鬥力當之無愧的強大,可是紀律上就差了很多,在戰鬥中好似散沙一般戰鬥,即便是一些金軍士兵組合起來戰鬥,也多是無意識的,沒有形成模式。

“殺呀!”

“衝呀!”

雙方都在拼殺,都在死戰,都已經殺紅了眼睛,只看衣服不看人,看見衣服不符,就上前砍殺。

在混戰中,唯有中央高臺一帶,還是保持着隊形,有着二百多的近衛,護佑在趙樸身旁,還有五百多的武備學堂學員護衛外圍。

這些武備學堂學員,上的第一堂課,就是血淋淋的廝殺,慘不忍睹的殘肢斷臂,猙獰屍體。

一些武備學員,多是書生,也是第一次見識到了血戰。在書本上,打仗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打仗是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好似蘇東坡的詩詞一般,浪漫唯美;可是此刻的場景,徹底顛覆了他們的是世界觀,那位指揮作戰的將軍下達的命令很是簡單,直接,死板,一點玄機也沒有,一點奧妙也沒有,沒有一絲的藝術性可言,沒有一點唯美之感。

一切都沒有,唯有廝殺,唯有血戰,一批人死光,另一批人頂上去,直到全部死光,或是擊退敵人。

他們是武備學堂學員,也是戰士。也是保衛皇上的衛士,不斷斬殺者衝擊向高臺的金軍士兵。以生澀的手段,殺戮着金軍。

戰鬥波及到了高臺之下,衆多的侍衛都是臉色蒼白,而只有趙樸神色依舊,依舊在胡思亂想,依舊着思考着使用火繩槍、燧發槍的利弊。

似乎一切,都與他無關;

或者是堅信,死不了。

“嗖!”一隻利箭射向了趙樸。立刻被身邊的侍衛用盾牌擋下,四周散亂的箭支,零散射來,都被四周的侍衛擋住,一點也傷害不了他。

這時,一個金軍捍卒,衝向了高臺。殺掉趙樸,滅掉這個宋朝皇帝。只是迎接而來的,是鋒利的長矛,犀利的陌刀,而這個金軍捍卒的功夫很高,手中的狼牙棒揮動。將招呼向身上的各種武器砸開。然後狼牙棒一揮動,砸在了一個近衛上,這個近衛被活活打死。

而這時一些刀槍刺殺在金軍捍卒上,都是被身上的鎧甲擋住,難以傷及。

這個金軍捍卒繼續向前衝殺。所到之處,無人可當。好似一個人形坦克,不斷的輾壓着前方,不斷前進着。

捍卒一步步上前,距離高臺越來越近,似乎潑天功勞近在眼前。

而這時轟的一聲巨響,一個鴿子蛋一般的銅丸打出,穿透力極爲強悍,瞬間洞穿了三層鎧甲,將金軍捍卒內臟轟成了一個稀巴爛。

“這是什麼?”

臨死的時刻,這個金軍捍卒有些不甘心,只是再不甘心,也只是死人了。

他死在了大號的燧發槍下。

早期製造的燧發槍極爲不成功,趙樸本打算製造燧發槍,卻是造出了擡槍。無法裝備騎兵,裝備步兵又不划算,只能是裝備在近衛軍,專門對付那些武藝高強的高手。

不論是武藝如何高強,一擡槍打下去,鴿子蛋般的銅丸飛出,打在身上,管你是九陽神功,鐵布衫,還是金剛不壞之身,全是斃命的料。

而這個金軍捍卒死了,光榮的成爲第一個死在擡槍之下的金軍士兵。

…………

這個金軍捍卒死後,又有一些金軍捍卒衝向高臺,也是陸續被擡槍秒了。

十米的距離,五門擡槍一起發射,近乎是百發百中,必死無疑。

善戰的金軍很多,勇猛的也很多,都是百人敵,是戰場上的猛將,正常情況下,想要殺死他們,需要費一些勁,可是在擡槍無恥的圍攻下,紛紛倒下,至始至終,無一人衝上高臺。

血戰在繼續,身邊一些大臣,卻是心驚膽戰,有些嚇尿了。

“陛下,請速速移駕,免被刀劍所傷!”這時,一個臣子跪倒在地,大哭了起來。

這時,趙樸纔回過神來,心中暗道:移駕,移到哪裡去?一動不如一靜,在這裡不動一下,未必死的了;可是一移動,嘿嘿!”

“卿家放心,吾死不了!”趙樸神情平靜,似乎勝利在握。

他的從容,無疑給四周的大臣,侍衛們,下了一份定心丸。

“看,金軍不是退了嗎?”趙樸道。

衆人望去,才發覺金軍正在緩緩退去;而在撤退時,也是井然有序,一點慌張也沒有。

…………

金軍退了!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一戰,主要是打士氣;這一戰,主要是打突襲。

金軍遠道而來,本身就是疲憊不堪,就是靠着一股氣,靠着必勝的信念,才堅持進攻;在這股士氣之下,金軍屢屢沖垮敵軍,擊敗一股又一股敵人,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除了這次例外。

騎兵善於遠程奔襲,奔襲而來,一些宋軍往往是沒有來得及擺好軍陣,就遭到了騎兵的距離衝擊,被鑿穿,切割爲好幾塊。接着宋軍四處奔逃,金軍就可以騎馬斬殺,揮刀收割勝利果實了,只是這次也是例外。

連續激戰了一個時辰,換了兩次戰馬,騎兵損失近乎一千多,可是還沒有攻克。

久攻不克,金軍士兵已經疲憊,士氣大損,全軍隱約間不願意再戰下去。

而最爲主要的是,金軍僅僅三千人,而宋軍也是三千人,以三千金軍進攻三千宋軍,攻擊一方的死亡率高於防守一方,可能戰鬥到最後,金軍拼光了,可是宋軍還活着。

在戰鬥下去,勝利機會渺茫。

“罷戰吧!”金兀朮神色黯然,“原本想要擒住宋朝皇帝,那時宋軍羣龍無首,江淮,江南等地,唾手可得。只可惜,天不佑大金,一時間難以攻克!”

距離是那樣的近,一些金軍士兵已經接近了高臺,似乎就要衝殺上去,殺了宋朝皇帝,似乎勝利就在眼前,似乎觸手可得,可就是差着臨門一腳,遲遲難以進入。

“殿下此言甚好!”韓常點頭道,心中早不願意開始這場戰鬥。騎兵善於奔襲,卻不善於進攻;若是敵軍軍陣未擺好,可以快速衝擊,衝殺敵軍;只是如今,軍陣已經嚴密,再衝擊,那是找死。

號角聲吹起,金軍騎兵緩緩退去!

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345章 西遼第127章 金軍的臭棋第150章 政治智慧第343章 民意,國利第254章 武備學堂大捷第159章 軍宣司第185章 前線戰局第171章 金軍過河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87章 滅敵兩千第199章 覆蓋式轟擊第284章 跨海擊遼東第26章 入城之戰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6章 “宋朝版”的論持久戰第279章 血戰南陽第50章 該走了第236章 治傷,輸血第160章 昂貴的火器第91章 退兵的理由第272章 宗澤病逝第186章 襄陽城第366章 完顏昌的倉惶第395章 富平之戰(七)第446章 金軍對策第126章 再見張邦昌第327章 定都杭州第403章 高麗使者第423章 悔過書第375章 登陸遼東第100章 再見魯智深第293章 洪水之後,必然有瘟疫第258章 金兀朮的算計第394章 富平之戰(六)第130章 李綱十議第28章 動盪的汴梁第36章 你不是皇子,你到底是誰?第291章 下雨了!第345章 西遼第309章 宰執天下第104章 信使來到汴梁第84章 折騰死你第314章 踩人的感覺真爽!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306章 江南之殤第4章 退路第243章 擊退金軍第336章 選後第419章 清洗的五月第31章 滅狼第83章 襲擊再至第363章 火器終結了騎兵第184章 總結大會第261章 謀戰第325章 趙鼎貶官第52章 勝利背後的危機第33章 宋軍大捷!!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戰第217章 變法(三)第333章 一同跳火坑第415章 迎回二帝,孝道!第247章 武備學堂之戰第333章 一同跳火坑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29章 “救星”种師道第56章 分兵而行第198章 揚州大捷第433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155章 哭靈第265章 背叛,城破第192章 明處議和,暗處偷襲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253章 僥倖獲勝第38章 种師道論戰(二)第222章 金軍之內鬥第432章 中毒緣由第245章 口袋陣第290章 趙樸的焦慮症第368章 屠夫怕神靈第216章 變法(二)第254章 武備學堂大捷第85章 憤而出戰第465章 瘟疫爆發第342章 打人真爽第44章 昔之秦銳士,今之西軍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123章 抗金方略第69章 靖康之恥的真相第132章 普及軍事常識第402章 戰後總結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276章 初見秦檜第316章 再見舒文繡第462章 盛世出,祥瑞現!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256章 傲物則骨肉爲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