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河東之地

抱着金飯碗要飯,這是宋朝最爲明顯的寫照。

都說,宋朝缺馬,屢戰屢敗。其實,宋朝缺馬,可是卻不卻錢,憑着強大的財力,完全可以組建一隻騎兵,即便是不能與遼國鐵騎,金軍鐵騎,蒙古鐵騎相比,組建一隻三萬鐵騎完全有可能。

宋仁宗時代,就打算組織鐵騎,可是遭到了滿朝大臣的反對,就是范仲淹也反對。

結果從四川,遼東,大理,青唐羌等地,引進了許多戰馬,戰馬的數量也不少,足可以組建鐵騎,抗衡遼國,金國一二。可是很悲劇,戰馬數量不少,卻是散胡椒麪一般,散到各個部隊。結果每個部隊都有騎兵,但是數量不多,三五百匹馬

騎兵只有集中使用,才能發揮出威力。結果宋朝卻是將騎兵拆開,分佈在各軍,於是各軍都有鐵騎,卻是都是渣。

騎兵一直扮演着步兵“小妾”的身份,不重視騎兵,錯誤使用騎兵,致使宋朝一直進攻缺乏。

不重視騎兵,重視步兵,至少以步抗騎,也有一拼之力。宋初,宋軍步兵之強堪比戰國時期的魏武卒,戰力很是強大,只可惜強大戰力沒有維持多久,就急速的衰退了,衰退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如今,大宋只剩下西軍這一隻可戰之兵。

可在趙樸看來,也是外強中乾,打了順風戰還可以,若是打了一些敗仗,就立刻一潰千里。前景極度堪憂,可是必須一戰,哪怕這一戰是必輸,甚至是必死,也必須一戰。

…………

种師中聽完趙樸的分析,立時驚呆了,驚訝於趙樸的狠辣。

的確是狠辣,以一部分將士爲誘餌,引動金軍注意力;以另一部分將士爲魚鉤,伏擊支援而來的金軍。這個作戰計劃不深奧,重在狠辣,那部分作爲誘餌的將士,可能全軍覆沒,只爲了伏擊一部分金軍。

“這個不行吧!”种師中有些猶豫道。

“將軍,這一戰本身就是必敗之戰。金軍東路軍南下,嚴重的破壞了京畿要地的經濟,不能給我軍送來充足的糧草,而河東路也是遭受金軍襲擾,提供的糧草有限,再拖下去我軍必輸,不用打了,餓就餓死我們;可是盲目出兵,在晉中平原上,與金軍鐵騎交鋒,我們扛得住金軍的襲擾嗎?”

“既然是必敗之局,我們爲何不拼上一把,壯士斷腕,以犧牲一部分士兵爲代價,消滅一部分金軍,消耗金軍的有生力量。金軍不同於我們,女真人人口有限,死了之後就再也難以補充!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只要金軍損失超過十萬,必然難以南侵,我大宋也有喘息的時間!”

“你想到過後果嗎?”种師中道,“這個計劃極爲歹毒,坑害一部分友軍,讓一部分友軍陷入必死之局。若是讓朝中一些大儒知道,你我必然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沒有想過,我知道這一戰是國運之戰!”趙樸道,“若是這一戰輸了,西軍精銳盡數覆沒,金軍西路軍南下,攻佔潼關,東西兩路圍攻汴梁,我大宋就亡了,大宋已經亡了,還在乎這些?”

种師中沉默了,這是一個巨大的抉擇。

“好,拼上一把!”种師道最後開口道。

趙樸深吸了一口氣,這一刻他與這位老將軍命運聯繫在了一起。

………

戰場拼殺,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思量,就少一些損失。

大致的作戰方針已經指定了,可是具體的規劃,還需要細細思考。比如,伏擊地點在那裡,晝伏夜行如何避開金軍偵查,還有那些步卒負責執行,金軍鐵騎南下的時間。這些都需要种師中好好思考,趙樸也插不上手,也樂得清閒。

一天之後,對着河東的地圖,种師中講述起了這次伏擊戰的具體內容。

聽着种師中的講述,趙樸心中也是暗自點頭,种師中不愧是一員老將,作戰計劃上滴水不漏,幾乎是找不到一絲的漏洞。

趙樸道:“一切都死完美的,老將軍不愧是久經戰爭!”

“只是伏擊的兵力不宜太多,不超過一萬人,這一萬人最好在全軍中選撥,在全軍中最優秀的士兵參加伏擊!”趙樸道。

种師中點了點頭。

人上一萬,無邊無沿。在郊外的平地上,七萬士兵站立在平原上,有的是種家士兵,有的是陝西其他部,有的是臨時招募,有的是來自京城禁軍,五花八門,典型的雜牌軍,戰鬥力也是差距巨大。

再好的作戰計劃,也需要精銳的士兵作爲支撐,不然一切都是枉然。

而選兵,是此次戰鬥勝負的關鍵

在高臺上,种師中道、趙樸等居高臨下的看着底下的士卒。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看着臺下,而在旁邊是一個沙漏,沙子不斷的漏下,時間一點點的流逝,十分鐘後一些士兵已經忍受不住,或是伸手撓癢,或是旁邊低語,或是東張西望。

“將軍,這一戰重在紀律,只有嚴格執行紀律,才能合格!那些做小動作的排除在外!”趙樸低聲說着,眼神中滿是失望。站立是最簡單的動作,也是考驗一個士兵紀律性最簡單的,沒有紀律的士兵戰鬥力再強,也是一羣散兵遊勇。

沙漏的沙子流盡,也不過是十分鐘的時間,可是大致掃了一眼,合格的人數不及百分之一,也就是七萬人的隊伍,僅僅有七百人做到“站如鬆”,這些將會重點關注。

同時一旁的幾個書記官快速的划着勾,記錄着那些不動如山的士兵

“疾如風,其許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兵者,紀律爲先,不動如山在先。”趙樸道,“選兵第一關,重在紀律,請將軍下令!”

种師中點頭,開始選兵。

“第一關,考覈耐力,臥倒在地一個時辰,堅持不下去的離開!”

這一關考驗的是紀律,只要紀律好,才能在伏擊中更好的隱藏,不被發覺。此時五月份,太陽正熱,臥倒在地一個時辰,本身就是一中折磨,而能忍受住折磨,有着堅強的意志,本身就是本事。

一開始,七萬人安安靜靜的臥倒在草地上,但是時間一長,一些人就忍受不足了。而這時,一些軍紀官下去,將那些不合格的剔除去,那些被剔除的被淘汰了,無緣參加伏擊。

一個時辰過去了,堅持下去的不足兩萬人;

“古時,吳起選兵,操練魏武卒,士兵披三重甲,持戈配劍,操12石之弩,負矢囊內裝弩箭50枝,攜三日口糧,半天能走一百里。而我的選兵標準下降了很多,第二關,只要攜帶各自武器,從這裡達到榆次城,繞行兩圈,返回這裡,即爲達標!”

隨着种師中的號令,七萬多的士兵開始跑步,而种師中,趙樸等人則是騎馬跟在後面。

從這裡到到榆次城,再返回大約在三十里,來回能堅持下來,就是合格的士兵。宋朝缺馬,沒有太多的代步工具,只能是靠着兩隻腳板行進。這一關考驗的是體力,較好的體力,跑步速度快,不被四條腿的馬追上,纔有活下去的機會。

一個半時辰,有八千人達標。

“八千人足夠了!“看着這八千人,趙樸心中滿是自豪。原本以爲這兩關能過關的不足五千,實際上竟然有五千達標。看來比起現代人,古代人不論是體力上,耐力上都是普遍較高。

“若是金人從雲中增援太原,至少是幾萬人,八千人伏擊金軍,這足夠嗎?”种師中語氣中有些懷疑,伏擊講究的是出其不意,還講究兵多欺負兵少,八千人伏擊,這足夠嗎。

可是,連他也沒有發覺,在懷疑中漸漸的以趙樸爲中心,由過去的不屑一顧,到仔細聽取意見。

“伏擊,最重要的是隱蔽。軍隊太多,最容易暴露,八千正好!”趙樸道,“不要擔心士兵不足,需要擔心的是士兵不夠精銳,細節容易出差錯!這八千人最好集中封閉訓練,將他們培養城山地作戰的王牌之師,成爲金軍的噩夢!”

“金軍強大,也只是在平原上,鐵騎無敵;在山地作戰,他們將品嚐前所未有的惡果!”

“況且,我也沒有打算以八千對抗金軍主力,重在避強擊弱!”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金軍鐵騎是無敵的,在平原上是一切敵人的噩夢。既然在平原上無法爭鋒,那就是在山地作戰,在海軍作戰上,大勝金軍。未來的主戰場將會在河東,川陝,湖北等山地丘陵作戰。只要在那裡擊敗金軍,牢牢守住防線,就有翻盤的機會。

“這是八千精兵,最好按照上面的陣圖訓練,足以在山地無敵!”說着,趙樸取出一摞紙,遞給了种師中。上面寫着詳細的佈陣之法,訓練士兵的綱要,以及如何分進出擊,還有如何應對重甲步兵。

“鴛鴦陣!”种師中一開始不以爲然,可是越是看着,漸漸被其中的內容所迷,不禁感嘆道,“好厲害的大陣呀!似乎在古書上沒有看到類似陣法,莫非是殿下自己創造的!”

种師中精通各種兵法,各種陣圖,可是卻沒有這個陣法的一絲印象,顯然這個陣圖是最新創造的。

趙樸心中道:“這是戚繼光的成名大陣,幾百年後纔出現,你自然不知道了!”

第119章 八字軍的重甲騎兵第170章 再見張所第203章 皇帝的好基友完本感言第319章 酒樓論道第169章 名將養成中第272章 宗澤病逝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463章 彈劾王彥第303章 雞肋第466章 天書傳說第17章 新軍計劃第90章 白天休息第241章 懦夫的武器——神臂弩第262章 成立軍部第464章 定都何方?第64章 忻口伏擊第122章 驚聞第145章 不動如山第251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中)第80章 靖武王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206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195章 血戰第182章 好快的刀第389章 富平之戰(一)第96章 練兵記實第352章 “重錘計劃”第11章 晉之永嘉,宋之靖康第134章 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第329章 野蠻其身體第375章 登陸遼東第279章 血戰南陽第76章 金軍來襲第202章 揚州下雪第343章 民意,國利第313章 物價飛漲的揚州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100章 再見魯智深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33章 宋軍大捷!!第418章 詔獄開始了!第295章 重型弩炮發威第220章 泉州的信第24章 完顏斡離不第419章 清洗的五月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91章 退兵的理由第449章 擡棺出征第453章 出戰第379章 韓世忠在行動第161章 又要遷都完本感言第228章 幕後黑手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441章 尋找新大陸第339章 移民東北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331章 論王安石第390章 富平之戰(二)第343章 民意,國利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戰第311章 功勞薄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76章 金軍來襲第80章 靖武王第318章 災後重建第189章 山東陷落第118章 義軍,流民軍第363章 火器終結了騎兵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363章 火器終結了騎兵第107章 聖旨來了第291章 下雨了!第146章 打球中暑而病死第1章 我是皇子,我怕誰第328章 培養保皇派很重要第348章 使者三問第443章 金國皇帝死了!第326章 銀行是第二國庫!第77章 鼓舞軍心第218章 泉州,海軍第7章 六勝六敗論第348章 使者三問第398章 富平之戰(九)第49章 援救太原第355章 肥豬變野豬!!第289章 金軍退去第97章 熱血酬山河第420章 殿前跪求第45章 崖山之後有中國第185章 前線戰局第328章 培養保皇派很重要第428章 道君皇帝,夢想成真;一入門空門,皇位兩斷!第419章 清洗的五月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426章 二帝回宋第101章 義軍聯盟大會第316章 再見舒文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