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忻口伏擊

總之,趙樸還是低估了這個時代皇室的震懾力,也小看了士兵對讀書人的敬畏之感。

震懾、敬畏,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着,卻極爲重要。

比如,趙樸戰鬥力差,射箭不行,近身搏擊不行,武器格鬥不行,就連是野外行軍也不行,這種情況下加入軍隊,他絕對是受鄙視的料。

可是加入皇室親王的身份,再加上讀書人的身份,即便是各個方面都是不及格,可是宋兵們照樣是敬畏不斷,沒有人會指責趙樸這不行那不行,而是會說趙樸身先士卒,不避艱險。

原本,爲了提神鴛鴦陣戰鬥力,加大了訓練強度,急行軍路上極爲艱苦,走山路又多守蟲蛇之咬,糧食不足,士兵又疲憊不堪。若是換做其他的部隊,早已盡是怨聲載道,甚至是譁變。可是士兵們看着趙樸貴爲親王,依舊是身先士卒,不避艱險,那些牢騷,那些怨言,都隨之消散。

在經過艱苦的跋涉之後,終於到了忻口。

此時,完顏粘罕的鐵騎大部已經南下,只有輜重部隊還好似龜爬一般的在後方行進。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在幾年前,那時金國精兵不過幾萬人,作戰區域也只是在狹小的幽燕地區,作戰以野戰爲主,攻城爲輔,往往是兩三個月戰鬥就結束。靠着繳獲遼國糧庫,靠着劫掠,以戰養戰,可以支撐住全軍作戰,只需要攜帶很少的糧食。可是如今金國人馬二十多萬,作戰區域也是擴大到了河東,河北,河南等廣大區域,作戰區域極爲廣闊,作戰也是以攻城爲主。宋軍堅固才城池,高超的守城之術,使戰鬥變得極爲漫長,比如圍攻一個小小的太原,動用了十幾萬部隊,幾個月的時間,還是無功而返。

對糧草的消耗也是極大。

再次圍攻太原十幾萬部隊,至少要打一年之久,靠着在太原附近劫掠,根本難以支撐,只能是從後方運送一部分,再從太原劫掠一部分,從而支撐住所有的糧食需求。這些車馬此刻正在通過忻口,向着太原運送糧草。

人要有自知之明,趙樸可不覺得他比完顏斡不離軍事才能更爲優秀,也不認爲完顏粘罕會犯低級錯誤。

襲擊金軍主力部隊,還是算了吧!

女真人原本就在白山黑水間運動,很多時候在山嶺之間爬行,好似猴子一般。下了馬,女真戰士依舊是強者,幾萬女真兵出擊,趙樸可不覺得八千半生不熟的鴛鴦陣,可以戰勝女真人。

在戚繼光的幾年訓練下,鴛鴦陣的確是無敵;可是他不是戚繼光,沒有那種用兵如神的軍事天賦,這些陝西軍戰士也不如戚繼光義烏的五千子弟兵。

柿子找軟的捏!

既然打不過女真主力部隊,那就欺負那些輜重部隊,欺負那些雜牌軍。

於是,趙樸盯住了後方的一隻運輸部隊,全軍不過是五千人,兩千女真鐵騎,三千渤海人、溪人、漢人組成的步卒,還有一萬多的民夫驅趕着馬車

“不打頭,只是打尾巴!就是你了!”

趙樸看着好似長蛇的隊伍,下定了決心,決定伏擊這股隊伍。

…………

計劃決定了,於是開始制定作戰方針。

趙樸是監軍,也是這支部隊名義上的最高指揮官;王彥,一營營指揮使,西軍出身,曾經參加過汴梁保衛戰,在戰鬥中一次次擋住金軍的衝擊。

王大牛,二營營指揮使,是汴梁人,五大三粗,力大無羣,曾經是屠夫,只是在汴梁保衛戰時臨時參軍。有一次,金軍攻上了汴梁城,士兵們都是嚇得心慌不斷,只有王大牛毅然不懼,舉起殺豬刀上前就是一捅,結果乾掉了那個女真士兵,受到了嘉獎。這次救援太原,王大牛頁數加入了种師中的部隊,在選撥中被挑了出來。

李三河,三營營指揮使,是江南揚州人,本是一個奴僕,後來殺了人,被充軍發配到陝西,抵抗西夏的進攻。結果這貨命硬怎麼打也就是死不了,在一次次戰鬥中屢次建立大功,最後一舉成爲了西軍一個虞侯。

而中低級軍官中,原本來自西軍一系佔據了七層之多,這也再一次說明川陝隴右一代,都是誕生強兵。此時的西軍比起先秦時代的的秦國大軍差了很多,可還是遠超過其他地區的強兵。

“金軍強大,此刻正在圍困太原,而种師中將軍正在火速援救太原,可能與金軍發生了大戰,勝負未料。而其他兩路宋軍,我懶得說了,我看不起他們,他們除了扮演運輸隊長,給金軍送裝備,送人頭之外,什麼也幹不了!這一戰的關鍵在於我們!”

“打仗講究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在敵人沒有反應過來時,打上敵人一個悶棍,一棒子打死他!”

“我們幾百裡行進,走了多少山路,我的腳板上都是不知起了多少袍,各位將士更是在行軍中被毒蟲,毒蛇咬傷,路上赤裸很多苦,可是此刻值了!我們晝伏夜行,無聲無息的出現在金軍後方,金軍也沒有發覺我們,我們正好出現在金軍的屁股後面,打他的腚眼,爆他的菊花,打的他叫爺爺!”

“這一戰,必須打殲滅戰,不打擊潰戰。兩千騎兵,三千步兵,全數要死在這裡不讓一個活人逃離出去!只要是燒掉金軍南下的一部分糧食,金軍前線缺糧,那時軍心動搖,輕則是我軍大勝,重則是太原解圍,河東之地盡數得到保全。那時,我必然向皇上向給位表功!“

開場白,不是軍事佈置,而是軍事動員,鼓舞士氣。在連番的鼓動之下,幾個營指揮使,副指揮使,監軍等都是眼神中充滿了戰意。

而趙樸也開始佈置作戰任務。

這一戰是八千對戰五千,從哪一方面來看,宋軍都處在優勢地位。可是趙樸心中卻是極度的沒底線,不僅因爲這是他指揮的處女戰,更是因爲宋軍上下都有恐金症。

雖說平時訓練還可以,可誰知道在關鍵時刻,會不會出了簍子。

“王彥,你率領三千兵馬,負責中間出擊,從中間切斷金軍,將金軍變爲兩截,使金軍步軍與騎軍分離;王二牛,你率領兩千兵馬圍攻金軍步軍,施展鴛鴦陣,快速消滅敵人;而李三河率領三千步兵,攻擊金軍鐵騎!剩餘兩千兵馬,隨我援助各部!”

這一戰,主要是燒燬糧草器械,滅殺運糧隊。這次戰鬥分爲三個步驟,首先是在險要位置攔住頭,斷掉金軍前進的道路,使金軍難以逃離。然後一部宋軍橫插而下,將金軍的步兵與騎兵分割開來,各個擊破;第二步,縮短攻擊距離,避免金軍的騎兵衝擊與弓箭射擊帶來的巨大殺傷力,同時放火燒掉金軍糧草,第三步,若是金軍會趁亂逃跑,向着兩旁的山嶺逃竄,那時西軍就可以發揮山地作戰的優勢,將敵人消滅;第四步,快速撤離到山嶺中,一旦到了山嶺中,金軍騎兵再厲害也追不上。

整個戰役,要求作戰速度快,快速戰鬥,快速撤離。一旦拖延的時間太長,引動金軍援兵攻擊,那時就不妙了。

“記住,這次戰鬥的時間,只有一個時辰,半個時辰解決金軍,逃離戰場,逃離而去,不讓金軍追到一絲痕跡!”分配完任務之後,趙樸再度叮囑道,這一戰至關重要,不容他不小心。

任務下達了,就開始尋找伏擊地點。

一些地方地勢太過險要,一看就是伏擊的地方,自然被捨棄;一些地方太過平坦,也利於騎兵衝擊,也不是理想的伏擊地點;還有些地方距離金軍佔據的縣城太近,也不適合;還有些地區距離山區太原,不利於撤離,也不是最佳的伏擊地點。

伏擊地點有十八處,最後經過諸多思考,由於各個將領分析,決定在一座名爲野狐坡的地方伏擊。

野狐坡,是一斷起伏不平的山坡,這裡有着半個膝蓋高的茅草,中間是一條半米寬的小路,只能是容下一個馬車經過。左邊是一條寬約一米的小河,右邊是茂密的深林,這裡山石密佈,不適合騎兵衝鋒。距離遠處的山嶺,只需要十幾分鍾就可以到達,可以安全撤離。

此處不是最好的伏擊地點,卻是最適合的伏擊地點。

爲了防止出現紕漏,趙樸親自到了伏擊地點視察了三四次,將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是想了一個透徹,最後才拍板。

在六月十八日,五千多金軍,再度護送着糧草,向太原進發,戰鬥一觸即發。

PS:加更到

第421章 賢妃第348章 使者三問第157章 一次次錯過第219章 海軍初成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175章 誘入轂中第54章 鴛鴦陣再現第166章 只有一戰之力,纔有一逃之力第374章 南北合擊第246章 斬將,突圍第374章 南北合擊第274章 張浚西北行第294章 重型弩炮來了!第231章 孔子從軍記第367章 激烈血戰第206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389章 富平之戰(一)第374章 南北合擊第62章 艱苦行軍第149章 變法前的試探第383章 決戰時刻到了第309章 宰執天下第262章 成立軍部第218章 泉州,海軍第15章 屈辱不可怕,就怕忘記第115章 一幕幕恥辱開始了……第426章 二帝回宋第104章 信使來到汴梁第258章 金兀朮的算計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273章 紀念宗澤老大人第158章 軍三司第72章 完顏婁室第391章 富平之戰(三)第178章 殺殺殺,戰戰戰!第414章 賣皇帝掙錢第254章 武備學堂大捷第445章 九死一生的奇襲第83章 襲擊再至第317章 睡着了!第57章 女真雙壁第260章 蘇武牧羊!!第389章 富平之戰(一)第224章 秦檜的蛻變第116章 八恥第214章 拉下水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187章 路遇高僧第182章 好快的刀第128章 還都汴梁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428章 道君皇帝,夢想成真;一入門空門,皇位兩斷!第462章 盛世出,祥瑞現!第150章 政治智慧第46章 金軍退去第322章 糧價降了!第12章 丫頭們,跑路吧!第150章 政治智慧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67章 滅敵第70章 歷史拐點的一處蝴蝶第92章 退兵而回第404章 高麗公主第344章 耶律紅第27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466章 天書傳說第78章 作戰計劃第60章 窮途末路第226章 破虜報,武備學堂第168章 風雨前夕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411章 金國的爭論第64章 忻口伏擊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155章 哭靈第402章 戰後總結第465章 瘟疫爆發第276章 初見秦檜第120章 騎兵第一戰第46章 金軍退去第15章 屈辱不可怕,就怕忘記第140章 打殘五肢第423章 悔過書第84章 折騰死你第214章 拉下水第236章 治傷,輸血第120章 騎兵第一戰第446章 金軍對策第361章 岳飛掛帥第438章 內閣換人第201章 邊疆風雲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125章 帝王之術第76章 金軍來襲第54章 鴛鴦陣再現第364章 奇襲洛陽第237章 變故再生第324章 在商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