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泉州的佳人

南泉州,北定州,這是北宋極爲特殊的兩個城市。

定州位於北方,位於遼宋邊界地帶,這裡建有榷場,是遼宋重要的交易城市。宋朝,可以從遼國換取戰馬、毛皮、鑌鐵等草原產品;而遼國也可以從宋國換取糧食,茶葉、食鹽、絲綢等物品。龐大的邊境交易,活躍了這個城市,從而誕生了一個商業羣體,定州商人,也算是晉商的初級版。

而隨着邊境貿易的繁榮,走私行爲也是大行其道。一些定州商人靠着金錢打通關係,向遼國、西夏、金國等販賣違禁物品,宋國的神臂弩、火藥武器等,都是源源不斷的流入草原國度中。在遼金的大戰的時刻,金國能夠用十年多的時間覆沒遼國,固然是因爲女真驍勇善戰,還有着定州商人遠遠不斷的輸血。

而在南方,泉州則是最大的海上貿易港口。

隨着西夏的崛起,河西走廊、玉門關一代斷絕,宋朝的陸上絲綢之路斷絕,這對宋朝的打擊是致命的。絲綢之路,對中國很是重要,原因之一是就是藉着絲綢之路,可以從其他地域輸入銀銅等。

銅,銀,在古代扮演着貨幣的角色,隨着經濟的發展,對銅銀的需求量也是日漸變大,可是中國一直是一個缺少銅礦,缺乏銀礦的國度。在古代,中國銅銀等礦產奇缺,不得不優先利用鐵器,因爲缺銅。因爲缺乏銅礦,在唐代不得不用絹,實行貨幣的功能。因爲銅礦缺乏,宋朝不得不在四川一帶實行鐵錢,甚至是發信名聲極差的交子。

而銀礦更是缺乏,因爲卻少銀,在宋朝一直是銅本位。在市場上,流行的貨幣是銅錢,交易也多是一貫錢,兩貫錢等;只有在中高層,在一些特殊場合,採用銀子結算。直到明朝時,歐洲開闢了新航路,在美洲大肆掠奪金銀等,最後通過貿易,流入中國,中國才緩解了缺銀的壓力。

宋朝與西夏激戰百年,有很多的理由,其中重要一個理由便是打通西邊的絲綢之路,獲得金銀銅等輸入的渠道。可是激戰了許久,西夏還好似一個不死小強一般,聳立在那裡,就是死不了。

因爲西邊的路上絲綢之路斷掉了,只能大力的發展海上絲綢之路。在這種條件之下,泉州日漸繁榮,成爲南方重要的海上貿易港口。

而宋朝一直不抑制商人,這固然帶來很多的害處,可是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宋朝時歷代最富裕的國家。

在宋朝,商人、地主、官吏、讀書人等本身就是四位一體的。沒有純粹的商人,也沒有純粹的地主,更沒有純粹的官吏,更沒有純粹的讀書人,在很多時刻往往是彼此勾連在一起,甚至是一體出現。

讀書人,若是考中秀才,舉人,甚至是進士等,都會獲得許多的特權,可以免除糧食稅,不用服兵役的,不用服徭役。於是,很多的農民往往會依附在讀書人底下,以免除糧食稅、徭役、兵役等等,於是讀書人也往往是富農,地主之流。

而讀書人又信奉“以本養家,以末發家”,這又涉及到商業,又有商人才成分。

而商人爲了利益最大化,往往靠着金錢開道,獲取官吏支撐;而官吏爲了獲取更多的錢,孝敬上官,也是接受商人的拉攏。

…………

而在所有的階層,羣體中,處在巔峰的則是皇族。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宋朝皇族是悲劇的,他們好似豬一樣的被圈養着;可是他們又是幸福的,享受各種的特權,只要不是造反,可以活得很滋潤。憑藉着政治上的優勢,只要不是太無能,只要不是太敗家,只要不是太廢物,往往都可以掙下一大片的家業。

而趙樸,就是這樣的角色之一。

身爲宋徽宗的兒子,身爲當今的儀王殿下,不僅僅是有着封地的賦稅收入,更是可以大量的兼併土地,可以肆無忌憚的佔據店鋪,只要不是做的太過火,沒有人會理會。御史不會說某某不對,而當地的知府,知州也往往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憑着政治上的優勢,在很多時刻,不需要強迫動手,往往是隻要點點頭,或是打上一聲招呼,就會有人乖乖的送上門,挨宰。

身爲王爺,趙樸不僅在汴梁附近佔據着大量的田地,十幾家店鋪。在江南一些地區,也是有着不少的田產,在泉州也是有着十幾條大船,行走於南海各地,獲取着豐厚的利潤。

而此刻,車轔轔的響聲中兩個女子走下了馬車,看着這座陌生的城市,泉州。

“姐姐,這就是泉州嗎?”

“泉州,距離河東之地,距離汴梁很遠,這裡該不會出現戰亂吧!”

這兩個女子,正是遠道而來的舒紋繡和瑞雪。

此刻,在北方河東、河北、河南等地,殺得昏天黑地,死了無數人,一片末日場景。可是在千里之外的福建路,在泉州這個古城,一切都是那樣的安詳、平靜,似乎一點也沒有受到戰火的波及。

北宋太大了,南北隔離也太大了,此時的泉州還沒有發動戰爭動員,一切都是平靜。很多老百姓們,還是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的睡,一切照舊,很多老百姓們還不知道戰爭爆發了。只有一些書生,一些官員,通過邸報知道宋金大戰爆發了。

於是,書生們在一些酒樓上,在一些花樓上,罵聲不斷,大罵六賊,大罵李綱無能,罵來罵去,罵聲不斷,罵完了之後,還是一切照舊。

“只是不知王爺怎麼了?”

“王爺,也真是的,爲何要去參軍。參軍可是要死人的!”

舒文秀和瑞雪既有些抱怨,又有些埋怨,同時有些慶幸總算是安全了,到了泉州,金軍的鐵騎再厲害,也打不過來吧!

在汴梁第一次圍困解除之後,兩人就離開了,一路上幾經波折,總算是到了泉州。而在泉州,有着趙樸的產業,她們暫時將定居在這裡,直到戰爭的結束。

…………

而隨着戰爭的波折,北方的動盪不安,許多貴族也是紛紛南下,逃難。

只是這個時代,沒有汽車,沒有火車,許多地方連平整的路面都沒有,這注定了南下逃亡,艱難至極。可能水土不服,遇到疾病而亡;可能被惡僕算計,最後死亡;也可能遭到土匪打劫,最後生死。

在亂世,生命是這樣的不值錢。

而在南下的路上,也是步步驚險。若是在太平年間,靠着她們是王爺家眷的身份,沒有人感動他們,即便是一些土匪也是繞着路走。只是到了戰亂,人心已經亂了,她們的身份再也不其作用了,一路上必須小心又小心。

舒文繡和瑞雪,在十幾名家將的護送下,也是驚險的南下,一路之上,多次遇到土匪堵截,官吏敲詐,還有兵匪橫行,幾次差些生死。多虧了管家機智,才一次次避開危險,最後達到了泉州。

而到了泉州之後,總算是安生下來,這讓惶恐的兩女鬆了一口氣。

在泉州的一座院落中,兩人暫時的住了下來。

“這是王爺臨走時,遞給我們的錦囊!”

“說達到泉州時,打開錦囊,上面有王爺的叮囑!”

“如今到了泉州,我們打開吧!”

在燈光下,舒文繡和瑞雪打開了錦囊,上面寫着趙樸臨別前的叮囑。

“原來如此,泉州,原來是王爺最後的後路…………”

第433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311章 功勞薄第36章 你不是皇子,你到底是誰?第233章 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第326章 銀行是第二國庫!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313章 物價飛漲的揚州第468章 天可汗第128章 還都汴梁第290章 趙樸的焦慮症第381章 貓追老鼠第215章 變法(一)第52章 勝利背後的危機第351章 劉豫稱帝第426章 二帝回宋第465章 瘟疫爆發第342章 打人真爽第139章 衙內鬧事第102章 宴會歌舞第377章 皇位之爭?第6章 “宋朝版”的論持久戰第350章 火器研發瓶頸第175章 誘入轂中第295章 重型弩炮發威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162章 不做唐明皇第460章 血戰,魔怔了!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399章 第一次北伐結束第233章 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第309章 宰執天下第457章 金兀朮馳援第90章 白天休息第48章 “護送”金軍出境第258章 金兀朮的算計第251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中)第459章 回馬槍第402章 戰後總結第351章 劉豫稱帝第223章 悲慘世界第242章 精密武器的不足第11章 晉之永嘉,宋之靖康第336章 選後第199章 覆蓋式轟擊第127章 金軍的臭棋第216章 變法(二)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366章 完顏昌的倉惶第302章 捕殺郭藥師第415章 迎回二帝,孝道!第458章 大名府破了第367章 激烈血戰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238信使張憲第81章 帥旗倒了第36章 你不是皇子,你到底是誰?第459章 回馬槍第333章 一同跳火坑第196章 連破三道營寨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259章 秦檜的不甘!第104章 信使來到汴梁第319章 酒樓論道第199章 覆蓋式轟擊第190章 議和再起第350章 火器研發瓶頸第365章 死地第94章 火槍手VS弓箭手第45章 崖山之後有中國第258章 金兀朮的算計第188章 內閣第116章 八恥第302章 捕殺郭藥師第407章 不徵之國第449章 擡棺出征第320章 紙幣與銀行第203章 皇帝的好基友第29章 “救星”种師道第42章 養賊自重第144章 做不到,就換人!第332章 三問第78章 作戰計劃第26章 入城之戰第37章 种師道論戰(一)第147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144章 做不到,就換人!第133章 舌戰羣臣第420章 殿前跪求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446章 金軍對策第72章 完顏婁室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266章 國之將亡,豈能沒有祭品第273章 紀念宗澤老大人第38章 种師道論戰(二)第311章 功勞薄第352章 “重錘計劃”第322章 糧價降了!第33章 宋軍大捷!!第73章 義軍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