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天興伯武成渝被擼掉了伯爵的帽子降爲了縣男的消息,很快就在長安城傳開了,不少人是極爲詫異,畢竟瞭解天興伯之人,都知道他與陛下寵妃武婕妤的關係。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天興伯,竟然毫無徵兆的就被降爲了縣男,一時間此事引起了許多權貴的好奇與探究。
任何時代都不會缺少吃瓜羣衆,對於普通吃瓜羣衆的他們來說,非常好奇天興伯到底做了什麼,導致丟了伯爵的帽子。
於是,坊間有些腦洞大的,就傳出了是因爲天興伯與武婕妤有些不清不楚的關係,使得三郎陛下極爲惱怒,可又沒有真憑實據,這才只是降了爵位,如若不然那與後宮妃嬪有染,那可是殺頭的重罪!
這種寵臣與寵妃桃豔故事,在坊間很有市場,雖然大夥公開場合不敢談論,但是私下裡卻是越傳越邪乎,到了最後就變成了武婕妤原本與天興伯大小青梅竹馬,三郎陛下成了第三者。
當然也有,同情三郎陛下的,畢竟三郎陛下在百姓心目中名聲還是不錯的,於是就成了三郎陛下忙於政務,冷落了武婕妤,天興伯趁虛而入,成爲故事中的第三者。
反正,這個故事的版本還有很多!
坊間的輿論很快就傳到了三郎陛下的耳朵裡,得知自己處罰天興伯之事,被坊間編成了【當朝寵臣與後宮寵妃不得不說的故事】,三郎陛下面色頓時就黑了。
可是坊間的流言蜚語,即便他是大唐的皇帝,有時候也會無可奈何,總不能讓官府出動不讓說吧,若三郎陛下真的這麼做了,那就等於變相的承認了這就是事實,於是三郎陛下就有些爲難了。
好在宰相班子的二號人物,源乾曜得知了這一情況,及時給三郎陛下出了個主意。
原本三郎陛下對於處理武成渝之事是打算冷處理的,也就是不過分宣揚,甚至是控制在一個小範圍內,所以處罰天興伯的詔書就沒有傳出去。
可是誰叫以前的天興伯府太高調了,老子高調兒子更高調,就連府裡的僕從女婢也是鼻孔朝天,對於這樣的勳貴,普通老百姓心裡是比較厭惡的。
等你一朝落難了,那還不一個個躲在角落看笑話,窩在家裡偷着樂啊!
突然有一天,有人發現天興伯府【縣伯】的牌子換成了【縣男】,頓時就在坊間引起了轟動。
於是人們紛紛猜測,是什麼原因使得抱上了陛下寵妃武婕妤大腿,如日中天的天興伯突然就變成了天興縣男了。
因爲處罰的原因不明,加上天興伯與武婕妤的關係,這纔有了那些桃豔的猜想。
直到源乾曜給三郎陛下出了主意,把處罰詔書公佈出去,這才讓吃瓜羣衆瞭解的事情的真相,原來是天興伯勾結強盜,襲殺新豐侯世子。
這消息已經出現,立時就像是一瓢水倒進了熱油裡,炸開了鍋。
新豐侯世子是誰啊?
那是爲農戶們發明了耕田事半功倍的曲轅犁,貢獻了畝產十八石的土豆,那是發明了【十日成書】技藝,使得買書不再是奢侈的消費,讀書成爲了許多人可以參與的事情,還有讓長安城的權貴吃上了神仙美食喝上了神仙美酒,這樣的一個人,你天興伯竟然勾結強盜襲殺?
於是乎,坊間立即就出現了打倒武成渝的聲音,只是生活在這個時代,誰都不敢真的去衝擊一個勳貴,但是明的衝擊是不敢,但是暗處使些絆子還是敢的。
然後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天興縣男府上,經常會莫名其妙的就有石頭飛進來,或者牆根倒大糞,偶爾還有一些臭雞蛋什麼的從天而降。
那些曾經鼻孔朝天的僕從婢女們也成了過街老鼠,就是出門採買東西,若是知道是天興縣男府上的,價格都要貴上三成,嫌貴,嫌貴你別買啊!
事情出現了這樣的變化,是源乾曜也沒想到的,他可不是想坑武成渝的,他純粹是想爲陛下解憂。
三郎陛下對於這樣的結果也是始料未及,他還真是沒有想到武成渝在民間的風評這麼差,至於馮元一這麼受人待見,他倒是不奇怪,畢竟他做的一些事情,即便是三郎陛下也會暗自豎起大拇指的。
我們的事主馮元一呢,在把從武成渝那裡賺來的五千二百五十貫捐出去了之後,就直接躲到了書院裡不出門了。
雖然對武成渝最後的處理結果,他並不是很滿意,但是並沒有去深究,因爲他怕啊,怕三郎陛下找他麻煩。
馮元一知道,以三郎陛下的精明程度,不可能想不出自己在其中的手段,所以他才直接把那五千二百五十貫捐了出去。可即便是這樣,他還是怕,事後若是三郎陛下要治自己一個欺君之罪,他是跑不了的,所有他才躲在了書院,做起了鴕鳥。
當他聽說坊間把三郎陛下處理武成渝的事情,編成了武成渝與武婕妤的桃豔段子後,他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真怕三郎陛下腦門一熱,直接就派人來把自己抓了去。
還好,事情後來出現了變化,把矛頭直接轉向了武成渝,這讓馮元一終於是長長的鬆了口氣,同時也是大爲感動。
“這大唐還是好人多啊!”馮元一抹了抹額頭上的汗。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會記着誰的恩情!雖然在報復武成渝這件事情上,你欺了君,但若陛下真的要因此而治罪於你,老夫一定會到朝堂與陛下理論一番的!”姚崇自從做了雲居書院的山長之後,越發的有派頭了,就是三郎陛下也已經不怎麼放在眼裡了。
“哎呀,還是姚公對小子好啊!今晚小子親自下廚,給姚公弄幾個好菜!”馮元一那個感動啊,若非姚崇一直說會罩着他,馮元一哪裡敢幹出欺君的事啊。
“再來壺好酒!”姚崇補充道。
“自然,好酒管夠!”馮元一笑着,露出了八顆大白牙。
“小子,有好酒爲何不叫上老夫?”門外傳來了孫神醫的聲音。
這段時間以來,孫神醫在馮元一提供的資料的幫助下,醫理認知是一日千里,整個人也變的越發的精神了,甚至一直叫嚷着要編寫一部全新的醫術,把自己的成果記錄下來。
對於孫神醫這樣的想法,馮元一自然是舉雙手雙腳贊同的,爲了幫助孫神醫完成他的大願,馮元一特地從二十個學生中挑選出了兩個有志於醫學的學生,侍奉左右,同時跟着孫神醫學習醫術。
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大唐送走了開元八年,迎來了開元九年。
元正,作爲大唐的春節,在一片白雪皚皚中來了……
這是馮元一來到大唐的第一個春節,也是他融入大唐後,第一次經歷春節這樣的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