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要不是自家祖母拖着病弱的身子游說了四王八公,太上皇年少未掌權,皇貴妃病弱孃家勢弱,大陳的江山早就當時的果親王改換門庭了。
可是後來呢,太上皇登位之後像是得了健忘症一樣,完全的將之前和甄家約定立甄太妃爲後,尊甄大將軍爲相的事情拋之腦後。
藉口太皇太后留下旨意,去了如今的太后娘娘,還封了親近太后的丞相爲相。
不過他到底還要些臉面,表面上不敢做的太過分,對於甄家看上去也頗爲優容,甚至還封了甄太妃爲皇貴妃。
但是實際上呢,將甄太妃恃寵而驕的名聲大肆宣揚,致使甄大將軍在清流中的名聲破壞殆盡,最後還用了“封賞”的名聲將甄家踢出了京都,發往了西北。
好在奉聖夫人早有打算,靠着聖祖皇后留下來的人脈以及資源,甄大將軍很快在西北站穩了腳跟。
面對強大的威脅,太上皇又“溫和”了起來,不僅對甄大將軍大加讚賞 ,甚至還私下許諾,只要甄太妃誕下子嗣,就會立刻被封爲太子,不過已經被捨棄過一次的甄家已經不相信了。
當年羣臣都以爲皇三子的夭折是甄家出的手,但是卻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情完完全全都是太上皇一手策劃的。
要不然,僅憑着太后和承恩侯的人,又如何能從深宮之中將小皇子神不知鬼不覺的運出來呢。
太后這些年也是恨錯了人,當年追殺皇三子的人並不是甄家,相反,甄家爲了能讓康王順利繼位,在知道清風帝是雙生子之後,還會盡心盡力的保護皇三子。
真正想要皇三子性命的一直都是太上皇。
更可笑的是,太上皇既然都已經選擇了“殺子”,但是卻不想和太后撕破臉,更不想揹負這樣的惡名,於是甄家就被迫背上了這口黑鍋。
也就是自家姑母是個拎不清的,還以爲太上皇真的對她一片癡心,殊不知太上皇根本就沒想過讓她懷上帶有甄家血脈的皇子,每次招她侍寢都會讓人點上避子的薰香。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薰香也不是每次都管用,姑母還是懷上了龍嗣,滿心歡喜的盼着皇子的降生。
卻不想想,太上皇爲了穩固皇位,那可是連嫡出的皇三子都能捨棄的,又如何會將姑母的孩子看在眼裡。
於是在姑母懷孕八個月去看祖母的時候,她又一次遭了暗算,雖說甄家盡力搶救,不過孩子還是沒了。
奉聖夫人擔心會被太上皇找到藉口針對甄家,當機立斷的將甄家二爺外室生的雙生子中的男孩兒報給了暈厥過去的甄太妃,爲了避免這件事情被發現,另外的女孩兒只能送離甄家。
想到那個被送走之後一無所蹤的堂妹,甄寶寧的眼神閃過意思堅定,太上皇把所有人都玩弄於鼓掌當中,卻不知道這種行爲早晚會讓他付出代價。
“甄大公子既然這樣說,百孝就打開窗戶說亮話,只靠着這麼一張不知真假的圖紙就想從我紫武國借兵,那是不可能的。
我紫武國想要的也不是甄大公子說的什麼不危害紫武國,而是借兵給甄家,對於我紫武國有什麼好處。”
牛百孝開誠佈公的道。
“百孝殿下,寶寧之前也說過了,這圖紙只是誠意,爲了就是讓殿下去試驗一下,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圖紙,自然會考慮和甄家的合作,您說呢?”
甄寶寧不急不躁,彷彿真的不把之前的圖紙放在眼裡,這態度也讓牛百孝沉思了起來,想了想,開口對甄寶寧道:
“甄大公子,不是我紫武國出爾反爾,你也知道,大陳到底疆域遼闊,這些年也算是風調雨順,我們紫武國貿然插手的話,你們甄家也不一定能勝出。”
牛百孝這話算是極爲坦誠了,他是真的不看好甄家起兵反了如今的清風帝的。
畢竟相比較之前的太上皇,如今的清風帝在大陳還是頗得民心的,不光賦稅比之前有所下降,就連太上皇時期混亂的朝政也在他執政之後有了改善。
“殿下放心,我甄家的胃口沒有那麼大,也沒有將大陳一口吞下的想法,之前寶寧也說過了,甄家的大本營不在金陵,想拿下的也不是金陵,跟殿下借兵也不是爲了眼前。”
甄寶寧不以爲意,牛百孝到底目光短淺,只要是太上皇還活着,以後大陳的事情還有的折騰。
“甄家想要拿下的是西北?”
牛百孝試探的問甄寶寧。
這話雖說是疑問的口氣,但是卻也有幾分篤定,之前他只當甄寶寧是隨口敷衍,這會兒見他極認真,也多了幾分相信。
怪不得甄家願意將船隻的構造圖交出來,如果甄家想拿下的是西北,這東西對於甄家來說還真的是可有可無。
“正是,百孝殿下,甄家可以將最先進的船隻製造技術提供給紫武國,甚至可以幫着紫武國拿下揚州等地。
唯一的要求就是在殿下要在甄家選定的時機出兵大陳,幫着甄家將西北拿下,和大陳劃山而治。
“劃山而治?”
不止牛百孝,好不容易混到窗戶外面偷聽的楊旭也是倒抽了一口涼氣。
甄家的野心着實不小,居然跳過了推舉帶有甄家血脈的皇子登基,直接想要將西北獨立於大陳。
“正是。”
甄寶寧臉色不變,說的極爲淡定。
祖母當年聽聖祖皇后說過,大陳如果按照舊路走下去。
不過百年就會被其他國家追趕上,再過一百年,那些以掠奪爲愛好的國家,就會從西南沿海一路攻打到京都,整個大陳都會生靈塗炭,炮火連天。
甄家之前想過改變大陳,但是卻根本沒有拿到機會,現在不想被大陳這艘破船帶入深淵,那能做的就是獨善其身。
西北就是甄家給自己選定的地方。
“……”
屋子裡的談話還在繼續,楊旭卻已經聽不下去了,老劉說的沒錯,按照屋子裡諸人的說法,這裡面可不止有異族,還有一個大大的內奸。
劃山而治?
枉費他之前還覺得是世人誤會了甄大將軍,沒想到甄大將軍真的對大陳不懷好意。
得想辦法讓他們這次合作談崩,楊旭這會兒有些痛恨自己的腦子,在這關鍵的時候居然什麼好主意都想不出來。
不過雖然想不出什麼辦法,但是楊旭也知道不能魯莽的將事情大喇喇的說出去,甄家勢大,只怕還沒傳到京都,他的小命就已經沒了。
當做沒聽到也沒用,姓羅的已經是甄家或者是紫武國的奸細了,這事兒一旦爆出來,他們這些驛丞也沒什麼好果子吃。
趁着屋子裡牛百孝和甄寶寧還在討價還價的時候,楊旭躡手躡腳的從小隔間裡挪了出來。正打算去找老劉他們商量一下事情應該如何去做的時候,從屋頂上飄飄悠悠掉下來一個小紙包。
擡起頭就看見一個粉雕玉砌的小公子,正趴在房頂上眼睛亮亮的看着他,手指還做出一個“噓”的手勢。
楊旭大吃一驚,下意識的用手捂住了想要發出聲音的嘴巴,瞪大眼睛看着“他”。
迎春指了指地上的紙包,又指了指屋子裡的牛百孝和甄寶寧,做了一個仰頭喝水的動作。
楊旭摸進小隔間的時候迎春其實就已經注意到了,不過不知道這個武將打扮的男子是想做什麼,所以乾脆沒發出聲音。
這會兒見他出來,雖然不知道他偷聽到了什麼內容,不過看他滿是憤慨的表情,就知道這人肯定和牛百孝甄寶寧不是一夥的。
既然這樣的話,就搏一搏唄。
見楊旭像是明白了她的意思,點點頭拿着紙包偷偷溜了出去,迎春也鬆了一口氣。
別說牛百孝已經打算放她走,和她沒什麼私人仇恨這種傻話,之前在種花國的時候她就聽過一句話。
家國面前無愛豆,同樣,在家國面前也是沒有私人恩怨的,牛百孝所在的紫武國和大陳在邊境一向是有爭端的。
作爲紫武國唯一的皇子,趁着出使大陳的機會偷偷潛入大陳的建州,居然還堂而皇之的住進了大陳專門爲傳遞公文設立的驛站。
這事情本身就是一種對大陳的挑釁。
或許是甄大將軍長久的待在西北邊境的關係,大陳說到甄家,每每都說是金陵省體仁院總裁,但是卻往往都忘了,這一家還有一個甄大將軍。
番邦皇子夜會邊境將軍之子,怎麼看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迎春也不是爲了大陳,只是覺得戰爭何其殘酷,能不發動戰爭,還是應該更和睦的相處纔是。
又看了對面屋頂的情況,迎春百無聊賴的坐回去,開始期待着待會兒發生的事情了。
正想着,突然發現對面屋頂的三個人都動了,迎春一愣,還以爲是底下的事情說完了,結果發現青羽和那兩個蒙面的男子,居然都飛快的朝着遠處掠去了。
緊接着就看見從下面越上來幾個男子,朝着他們離開的方向追了過去。
這是?
這是被發現了?
迎春很慶幸自己動作慢,將身上的衣袍裹了裹,又縮在煙筒旁邊不敢動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