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家力量作後盾的經濟發展和軍事改革,都是燒錢的玩藝。可這時候民生凋閉、百業待興,奉天軍政|府從哪裡找錢呢?好不容易還掉了因增兵十營所借的日本貸款,財政收入已勉強夠日常開支了。二十八師的馮德麟不允許衛隊旅佔用奉天的財政,張漢卿也說下大話要“自負盈虧”,現在是見真章的時候了。
近萬人的隊伍要吃飯,要拿餉,要穿衣,沒錢不行。餵豬養雞搞副業可以解決得了溫飽,卻不是建立這支軍隊的本意。跟日本人爭雄,老靠着投機取巧也不行,那是真功夫,靠實力的。連朱元璋都知道“高築牆、廣積糧”的道理,想在這個時代有所作爲,經濟實力是第一位的。一句話,在***時代,打仗燒的不是油,而是錢。
在張漢卿的思想裡,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並不一定會帶來國家實力及地位的上升。道理很簡單:晚清時中國GDP世界第一,照樣屢戰屢敗割地賠款!
正史上抗日戰爭爆發前的1936年,中國的GDP遠高於日本,約爲日本的1.9倍至2.8倍,但無論是日本政|府、中國政|府,還是西方的觀察家,都認爲日本明顯強於中國。
近代,大國地位是靠戰爭來確立的。而和戰爭關係最密切的經濟部門是工業和交通運輸業。
《大國的興衰》一書認爲:經濟總量本身並無太大意義,“數億農民的物質產量可以使500萬工人的產量相形失色,但由於他們生產的大部分都被消費了,所以遠不可能形成剩餘財富或決定性的軍事打擊力量。英國在1850年是強大的,它強就強在擁有現代的、創造財富的工業和由此產生的一切利益”。戰爭中,國內能否生產出足夠的軍需品,並把這些軍需品及時運送到前線,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這也與毛爺爺“集中優勢兵力重點打擊敵人”的軍事戰略的思想一脈相承。
憑心而論,長期以來中國的小農經濟利於統治。縱觀整個中國歷史,只要農民有地種,能夠過上自足的生活,朝代的更替幾乎便成爲不可能。從中學到碩士一直普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育的張漢卿,在回到過去後,更能深深地理解“農業求穩定,工業爲發展,商業得富裕”的含義。
中國太窮了。當中國農民還在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爲一絲口糧而奮鬥時,在美國,此時已普及了收音機,還有世界最大的汽車保有量、世界最大的拖拉機使用量。無論是電子工業的代表,還是機械工業的支柱,美國都甩開中國一大截。
中國的可耕面積太少了,或者說中國農民能用的土地太少了,因爲壟斷和土地兼併。
民國初年,東北土地兼併現象十分嚴重。在農村,往往是一個屯子的田地由一家或幾個大點的地主佔據。失地的農民或爲長工,接受僱主的剝削,或有機會入城,成爲工廠工人,部分乾脆入山爲匪,做些無本買賣。而一旦事有不協,則復回家務農或直接由匪變兵,而後周而復始。這也是民國時期東北匪患盛行,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有什麼辦法可以一勞永逸解決這些土匪呢?張漢卿自然想到了後世執政|黨的作法:分土地,打土豪!事實上,這種做法是非常成功的,歷史也一再證明。想想從陳勝、吳廣起,中國曆代農民起義都是以“分糧分田”爲誘惑的就可知道,那一點土地,在中國百姓心中,擁有多高的地位!
事實上只要有口飯吃,有多少人真心願意做土匪?因爲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他們構成了中|央乃至地方政|府的執政基礎。地主們無休止地壓榨長工的剩餘勞動價值,一些會醉生夢死再揮霍一空,除了增加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外,對國家的進步貢獻極少。前蘇聯成立之初是用和平贖買的方法獲得經濟的控制權,而後來新中國成立前後是用武裝鬥爭的方式從地主手中奪得土地。但是張漢卿不可能使用強行的辦法沒收土地,這樣做會使他和他的父親的政|府立即陷入混亂的境地,沒有一個得力的政|黨和相應受教育的人力根基以完成斗大戶這種大刀闊斧的動作----鬥倒了怎麼辦?誰來治理?
但是奉天軍政|府也沒有能力像後世蘇聯一樣贖買這些田地再分給無地農民。他們擁有的,只是槍桿子!張漢卿自然而然地想起“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名言。是啊,有了這東西,怎麼做不還是政|府說了算!
政|府不能靠吃大戶強行分地而把地主們得罪光了----一些較開明的地主是東北的財富,他們很多人當初因貧窮而攜家帶口闖關東,靠血汗和智慧掙得來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家業,東北正要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需要大批這樣的人才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發揮其潛在的才能。政|府應該是引導而不是強行收歸國有然後搞大鍋飯,這樣其實是一種資源極大的浪費,而且是新的不公平。
像後世“吃大戶”一般,可以吸納一大批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加入,會在短期內取得所謂革命的成功,但是其後遺症卻要經過幾十年之後才發覺它對生產力的阻礙作用。後來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是對這一政策的大規模的修改,何苦來哉!
政|府一定不能出錢,因爲沒有錢,但政|府一定要有錢。這好像是一個死循環。
農民一定要分得土地,這是立足東北的基礎。但是一個鬆散的、安逸的、自主式的農村生活對國力的增強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且現在的情況是,絕大多數的農民無地或少地。
怎麼辦?
經過穿越以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思索,張漢卿漸漸形成了一個想法:政|府用“賒欠”的方法強制收購地主們多餘的土地,來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待一定期限(他的預想是10年或20年)還本。他現在要的是集中全奉天,未來全東北的力量:人力、財力、物力,建立數十、以至數百個政|府壟斷的大型、特大型廠礦,以完成工業的原始積累!這有些借鑑後代的“以農補工”,在前蘇聯成立之初和建國後的中國曾經被全面引用過,雖然殘酷了些,但是對於落後貧窮的現國家要儘快走上現代之路,是最佳的途徑。試想戰後日本經濟的騰飛,有多少功勞屬於政|府直接資助的財閥----松下、日本電工、豐田…,韓國能夠在東亞一隅擠進工業化強國的行列,同樣離不開號稱韓國四大工業支柱的現代、起亞、三星、大宇…
大地主們不同意怎麼辦?徵稅!以人均十畝爲基礎,爲弱稅,按十抽一;其後每十畝設一檔,稅收比前一階段加徵五成。按照後世個人收入調節稅的方式,張漢卿建立了土地收成調節稅。
反而是主動將土地“出租”給政|府的地主,五年後將開始獲得一定量的利息----那時候政|府應該有錢了,還這點利息應該是不成問題的。這個方法說穿了就是寅吃卯糧,借貸發展,不過從經濟學的角度,可行。
不願意賒欠給政|府沒關係,還可以讓債主們有另外一個選擇,即將全部或部分政|府欠款折算成股份,投入到政|府投資的工業企業廠礦的建設中來。可以用借貸的方式每年獲得利息,也可以用入股的方式作爲企業的股東之一。這就相當於用政|府借用民間的資本來完成工業的發展,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社會的閒散資源,將其最大限度地市場化,用經濟學的術語叫做擴大再生產。
比起毛時代中國的國家計劃經濟體制,無疑後來日本韓國實現的國家強力扶持下的市場經濟體制更爲優越,這也是亞洲四小龍崛起的主因。但是與西方國家普遍的弱政|府介入模式相比,作爲後起的國家,他們的政|府對於產業發展佈局,產業發展順序等戰略問題考慮得比較多,對經濟的介入深得多。像戰後,爲了儘快走出困境,日本政|府首先制定的傾斜經濟政策,韓國緊隨,其首先滿足鋼鐵煤礦等基礎產業的需求,解決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而後又適時制定了國民經濟倍增計劃---類似於中國的五年計劃,引導產業界對關鍵性的重化工業、電子工業進行大規模的投資並且給予了全力的扶持。這一政策,使得韓國在“四小龍”中成績斐然。
無論如何,戰後日韓的底子是好的,不像現在的中國,工業基本爲零,有限的幾個會社都是日本人建立的。即便如此,東北的形勢比關內要好得多,一句話,中國的其它地方,更貧窮也更落後。
張漢卿有心從無到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經濟體制,但在目前,他非常深刻地理解了“解放中國的農民,就是解放中國生產力,就是解放中國”的涵義了。工業的發展,其資金來源要從農業中取得,解放農民的任務,先從土地改革開始。
在徵得張作霖許可後,在一羣智囊的簇擁下,張漢卿以太子地位入政奉省北部新民地區,進行史上所著名的“新民土改”試點。他要做的這些新舉措,及其後來無論“裁軍”、還是建黨,新老奉軍高層,都抱着懷疑與謹慎的態度觀望,卻讓他的行動甚少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