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北京政變

一直出工不出力的渤海艦隊也張錨待發。據“奉情局”傳來的消息,艦隊司令溫樹德已裝載約一旅直軍,在主力艦隊護衛下,準備在北戴河登陸,衝擊奉軍後路。

張漢卿一方面認爲形勢已騎虎難下,除了硬扛,別無他法。否則一旦奉軍敗退,馮玉祥更不敢在直軍兵盛之時做此等自取敗亡之事,反倒可能逼迫奉軍退出關外,錯失政治良機。另一方面,他又有些猶豫,擔心馮玉祥最終放棄反戈一擊的計劃,此次大軍出關勞而無功。

可是馮玉祥現在完全是待價而沽的作派,哪還有爲真理、爲正義、爲革命、爲國家付出的樣子?

無怪乎他在正史上是共*黨高層私下裡的反面的人物,是“僞君子”,是作風有問題的人,至少毛爺爺就在批判彭總時帶上他:“人們(林彪)說你是僞君子,像馮玉祥…”而劉少奇也以“魏延式的骨頭、朱可夫的黨性、馮玉祥的作風”批判彭總。

如此看來,那天在其妻子劉德貞的病房前和自己大談信奉孫中山的“三皿煮義”並結成反直秘密聯盟,只是在投機取巧而已。看不出他外表憨厚,實則只能用老奸巨滑來形容。那麼正史上的他投身革命,是不是因爲有別的隱情?此事未曾發生,未敢臆測。

唉,忘記他在歷史上的綽號“倒戈將軍”了!

張漢卿恨得牙癢癢。

“你去聯絡寶航,讓他親自去找馮的隨軍牧師,向他曉以利害,要求他馬上動手。我給他透個底,50萬開撥費、戰後山東歸他。否則,他就將和吳佩孚一樣,是我奉軍和人民軍的大敵!”張漢卿決定釜底抽薪逼他表態了。

哪怕他是自己的敵人,也比這樣曖昧好得多!

寶航就是閻寶航,和馮玉祥都是基督教人士,關係不錯。他去傳話,份量估計馮玉祥能夠掂量出來。

天津、唐山有對奉軍而言重要的汽車廠和相當多的工業企業,而秦皇島更有他未來軍事現代化的核心:坦克製造廠、飛機與艦艇培訓學校。這個丟不得、也不能被打爛了。爲了這個,花去50萬不算什麼。

當然,至於戰後山東的歸屬問題,如果馮玉祥敢要,他就敢安排張宗昌打得他滿地找牙!

接到張漢卿“最後通牒”式的要求,馮玉祥有些膽怯了。投機一次可以,但是要讓他明確界限,他還真不敢和直系綁在一輛戰車上。因爲他深知,即使關內奉軍不幸被戰敗了,張作霖仍有充足的力量捲土重來,而人民軍同樣可以在南方讓奉軍不至於敗得太難看。

奉系的力量允許它失敗,但直系敗不得!

仗打到這時候,也該表現出對國民黨、孫中山的合作意見,否則,等仗打完了,估計也就是那位東北少帥翻臉之時吧?況且人家來說了,50萬大洋,即付;山東督理,已下單。

山東現在確實是無主地,原先的代理督軍張宗昌在津唐打仗。如果直系敗、孫中山入主北京、自己在山東遙相呼應,儼然又是政壇新的力量!他和張之江等人思忖:“此實千載一時之機會,不乘機脫穎而出,一旦山東政權被人拿走,悔之晚矣。”

“我們向瀋陽要什麼有什麼,向保定要什麼沒什麼。”

“誰的力量大,我們就和誰合作!”

不過吳佩孚對他還是有些警惕的,不忘在城郊安排一支軍隊牽制他,這一下又讓他猶豫起來。

張漢卿決定再給他加把火,他判斷馮玉祥雖有投機心理,但是其前提爲雙方勢均力敵,他絕不會坐視奉軍失敗,這樣對他不利。如果奉軍有主動退卻跡象,或可打破馮的坐山觀虎鬥之念。否則,真如馮之念想,奉軍以疲憊之師,遭受重創後如何在與馮系在後繼的利益爭奪戰中取得更大的主動權?

於是張漢卿密電馮玉祥,謂奉軍形勢危急,如果馮部不作最後之決定,奉軍將不得已於明日退出天津,並將與薊縣軍隊一道退回關外云云。

馮玉祥在京時間尚短,根本不知道天津及京沈線上的熱河幾地對張漢卿的非凡意義,他接電大吃一驚,這回玩大了!急回電說已部已完成部署,將立即發動政變。

此時吳佩孚命參謀長張方嚴電催各軍急赴前線,張給馮玉祥一電,爲了加強語氣所以在電文後加了一句:“大局轉危爲安賴斯一舉。”這本來是普通的加強語氣句子,可是在微妙的時候,這句話就有了問題。

馮玉祥雖然已和奉張暗通款曲,但他確有坐觀成敗之意,他要看直軍有了敗兆纔敢動手。吳佩孚上了前線後,馮是猶豫的。他怕吳在前線打了勝仗,他一發動,吳率師回京平亂,他就完了。所以他在待機而動,所得情報來自直軍總部的,是勝利在望;來自日方的,則謂直軍不利,前線危急。

當他收到吳的參謀長來電催促進兵時,特別是吳佩孚從京城裡抽調衛戍部隊的舉動,他認爲直軍失敗的可能性增大了,因此乃下了決心“倒戈”。

移後軍作前軍向北京回師,他要在吳佩孚後方放一把火。11月4日傍晚,馮玉祥率軍撤出前線,回師北京,發動了北京政變。在北京的馮部鹿鍾麟、蔣遇鴻與孫嶽裡應外合,打開城門。

鹿鍾麟率部率先入城,與直系孫嶽的第十五混成旅在城中的部隊會合。士兵們一律佩戴藍布白字的臂章,上寫“誓死救國,不擾民,真愛民”。政變軍隊分兵把守各重要路口,並戒嚴斷絕交通,迅速佔領各部、署衙門。

這次“北京政變”真可謂迅雷不及掩耳,一舉獲得成功,曹錕在事先一點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抓住幽禁了起來。說來也巧,他在上任之初即被點了個《捉放曹》,越怕捉放還是被捉放,看來天意難違。

吳佩孚尚不知後方突變,他率僚屬赴西清督戰,直軍前線士氣轉旺,奉軍攻勢曾受阻遏,戰局頗有轉機。

中午時分,吳佩孚的日籍顧問岡野增次郎急匆匆趕來,他拿來兩處電報,略帶顫音說:“司令,我先後接到來自北京和天津打來的最緊急電報,內容大同小異,北京城內有了大變故!”

吳佩孚大吃一驚,他接過電報,均言“討逆軍第三軍司令馮玉祥等於4日下午六時退出戰場,未經槍戰即攻入北京,發動政變,曹錕總統已失自由,北京情況不明,醞釀鉅變。”

電報中所列參加政變人士均爲直系巨頭,包括馮玉祥、王承斌、王懷慶、孫嶽等。看完岡野的電報,他立刻相信有這種可能,因爲他對馮玉祥並不信任。

當晚,吳佩孚率領高級參謀人員回到總部,立即召集緊急軍事會議於總司令室,各高級將領均出席。吳以沉痛的態度,宣佈北京兵變及總部退卻計劃,瞬息之間,直奉戰場形勢大爲改變。

決定前線軍事由彭壽莘總負責,停止對奉軍的進攻轉入全線防禦,由吳佩孚親率主力第3師星夜返回北京平亂。直到這時候,他還以爲自己有能力力挽狂瀾,準備平亂後再和奉系一決雄雌呢。

午夜,吳吳佩孚自己乘總部專車帶了一團衛隊約有3000人星夜疾馳回返,他拖着沉重的心情和疲累的身體,一夜未眠。總司令部列車於凌晨2時離廊坊,到次日上午4時,列車到達通州站外不足10裡。遇到了從北京潰敗的少量直軍,才知道形勢已經比他想象得更危急。

原來11月5日,馮玉祥在北苑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應付北方時局。出席會議的有孫嶽、黃郛、王正廷等人。這次會上,馮玉祥被推爲國民軍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孫嶽任副總司令兼第二軍軍長。鹿鍾麟入城有功,升任師長,並任北京警備司令,駐紮在東單帥府園。

鑑於孫逸仙尚無確切消息、吳佩孚率軍攻擊楊村等情況,孫嶽提出成立攝政內閣。爲表示歡迎孫逸仙主政的誠意,所定閣員多爲南方的老革命黨員,如黃郛,財政總長王正廷(奉系總長潘復等人並未復職,由一批國民黨人頂職),跟隨孫逸仙來京的國民軍系統李書城,李烈鈞等。會議決定讓曹錕下令停戰,免去吳佩孚本兼各職,並宣佈自動退位。

挾曹錕令吳佩孚很有效,前線直軍也知道了城門失火,都無戰心,大勢已去的吳佩孚不得已宣佈停戰。

在此之前,西北人民軍已攻克鄭州防線,挺進新鄉,並從此直插直軍老巢保定府。

不知道是誰走透了消息,把張漢卿許諾讓馮玉祥擔任山東督理的權宜之計捅出去了,倒讓張宗昌嚇了一跳。

戰後勢必要重新劃分勢力範圍,他知道自己非奉系核心的地位,先行把山東攫到手裡再說,估計老、小張都會不好意思要的罷?所以儘管爲抗擊直系立下汗馬功勞,張宗昌等不及享受勝利果實,藉口追擊直系殘餘,不等命令即迅速再度南下,繼續回山東當他的草頭王去了。

第18章 吾爲四萬萬人爭人格第32章 撩刺第753章 交通大建設(上)第223章 一統第205章 營救第560章 做生意(下)第422章 思索第866章 民國第一場海戰第782章 第一次政治危機第802章 反思第619章 三方反直第942章 火力第747章 授勳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236章 建黨第884章 喋血奮戰第223章 一統第114章 覆手爲雨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429章 迷失第518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308章 歪才正用第983章 惜英雄重英雄第72章 打秋風第237章 政治新星第561章 雅事第299章 投門子第527章 奇襲第970章 顯擺第979章 破局與破家第426章 招商引資第641章 把妹的代價第728章 盛愛頤的邀請第263章 許願第779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上)第505章 出塞第818章 天網第332章 土匪來了第653章 翻臉不認人第661章 溫水煮青蛙(上)第436章 球緣第611章 孫文北上(下)第858章 上兵伐謀第747章 授勳第176章 血泊上的演講第205章 營救第750章 海空之爭第68章 中介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152章 變生不測第395章 鞏固西北第511章 推心置腹第774章 露骨第76章 秀才與兵第937章 鼓勁與泄密第537章 救命的糧食第498章 空城魅影第34章 惺惺相惜第274章 西原借款第884章 喋血奮戰第945章 二鬼子第876章 戰爭升級第15章 前門有感第198章 家務事第880章 輕敵第524章 四省聯盟第248章 摻沙子第454章 蒙古自治前夕第737章 放人第590章 君子成人之美第936章 中場休息第421章 崑崙壓頂第809章 東北大學的大學問第563章 誰比誰更尊貴第516章 長治久安的政策第598章 化敵爲友第783章 皇帝的尊嚴第634章 訛詐第514章 下馬威第848章 用實力說話第146章 試探第998章 突破第522章 趙倜的煩惱第991章 深謀遠慮第693章 精神戰第593章 撞破好事第438章 飯局第621章 直奉大戰(上)第562章 羅敷有夫第760章 最好的時代第694章 911工程計劃第976章 統戰第671章 在鋼絲繩上跳舞第623章 戰地詩人第897章 純屬自衛第231章 對工業體系的一次籌劃第244章 染指江省第319章 頂回去第215章 皿煮集中制的第一次實踐第900章 陰錯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