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一凡就忍不住笑了。小姑父就是這樣風趣,也只有他敢於把曾經的皇帝當小孩耍。不過他的膽子這麼大,怎麼對她的一些表示一直無動於衷呢?
不過張漢卿說這話是有十分底氣的。不單單是他現在掌握了溥儀的政治命脈,還掐着他的經濟命脈:溥儀在東北的皇家產業,被張作霖政|府變賣了許多充作經濟發展之用,現在條件好轉了,那部分資產政|府拿一半,另一半也是張漢卿送給他的。
“你要聽我話”,也只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帥敢和他這樣講吧!
但正所謂“忠言逆耳”,溥儀退位後住在紫禁城,接觸的幾乎全是滿清的遺老,灌輸給他的也都是封建綱常的東西,使他整天做着復辟清朝、重登帝位的美夢,十幾年的“教育”可說是根深蒂固,哪能這麼輕易地被轉變?
所以溥儀的唯唯諾諾,只是不敢得罪張漢卿的應聲之作,倒不是真的從此洗心革面了。想想也是,以張漢卿如今的地位,沒有足夠的誘餌,他是不會輕易動心的。
政事談不攏,也就聊些風花雪月了。聽着張漢卿有一搭沒有搭地說些沒有營養的話,於一凡首先就耐不住了,她向張漢卿說:“小姑父,難得來皇宮玩,我想四處走走看一看。”
嗯,這沒問題。溥儀立刻叫來幾個太監:“陪這位於姑娘走走,好好伺候着。”
要說和溥儀這位遜帝聊天,真的沒意思:不但知識面少得可憐,關鍵是還好充大尾巴狼,不時露出點不知所云的優越性來。
和其他的幾位耆老就更沒有語言可交流了,信奉君前緘言的他們在溥儀講話時根本不插話,這讓習慣衆人獻智獻策的張漢卿很不適應,而且這根本沒有聊天的氛圍嘛!
好在溥儀對於滿清故事特別是前朝舊事瞭解得很多,讓張漢卿大大滿足了一把挖掘的癮。這些根本不在《我的前半生》裡出現的東西,在他這位當事人口中說來,尤讓人覺得活靈活現----溥儀真是位說書的料,將來不做皇帝做個說書先生,憑藉《前朝二三事》的噱頭也能混口不錯的飯吃。若是找到感興趣的出版商,寫部《清朝那些事兒》,保管一炮而紅。
不過撩陰私的話題如果是邊曬太陽邊聊,還是挺愜意的。但在初冬的上午,在這比較空蕩的大殿,久坐就不那麼讓人愉快了。張漢卿搓搓手,煞風景地問:“這裡有廁所嗎?”
古代大臣們朝見皇帝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既要黑燈瞎火地趕着上朝,還要防着萬一皇帝朝對時間長而大小便產生問題。因爲除非天子示意問答完畢,否則不能擅自請命退出,這時候,憋破膀胱也得忍着。
當然對一些寵臣、年高德勳、可以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的大臣而言,可以跟天子奏明“臣要去更衣、臣身體不適”,天子會優詔特許的,這時就可以請假早退上廁所了。
此外還有少數臣子、實際上的掌權者,如王莽、曹操、司馬昭們這些,他們想幹嗎就幹嗎,天子也管不着。像司馬昭在淮南三叛解決後,哪怕他在朝堂上當衆拉撒,曹奐也只能反過來給他臺階下“晉公勞苦功高,身體不適,還是回去將養吧”。
張漢卿就是這樣一例。管天管地,管不了拉屎放屁,何況這皇帝也管不了他啊?只是這種君前失儀的事,別人不會這麼直接說出來而已。
在諸位遺老閃爍的目光中,張漢卿心安理得地在溥儀皇帝安排的兩位太監的指引下去後殿出恭。由於已處內廷,難免要穿過一些比較敏感的區域。
民國時期雖然男女之防已經大改,但在宮裡還是照舊。突然在這素來保衛重重之地見到一個真正的男人,都覺得驚詫莫名。
宮女們都知道皇帝今天要宴請來自東北的少帥,大家夥兒也滿是好奇,除了皇帝大婚時候有鸞轎和幾名全副武裝的軍警,好多年沒見到個男人呢。一直都聽說這個來自滿清龍脈誕生之地的少帥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想不到見面勝似聞名。
只是大傢伙都想不到,這個少帥後來也是刨了滿清祖墳的那位。
張漢卿上廁所只是個託辭,他再託大,也不好意思說天太冷了,我想出去活動活動筋骨。在都是女人和半男人生活的後宮裡轉悠,那叫一個稱心如意的爽啊。在後世,你可以花上百十塊錢來故宮裡看風景,但建築是死的,哪有活人在裡頭更能見識到真正的文化底蘊?
也只有在這時候,他才徹底放下平時僞藏的面目,變得不再堅定、威武與睿智,而只是一個正常的有心獵奇的男人。
只是,現在已經式微的大內,沒有這麼多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及後宮佳麗三千人了,只有寥寥無幾的宮女過往,其中更只有極個別堪稱中人之姿。怪不得溥儀皇帝不能人道,天天對着這麼幾張讓人提不起興趣的臉,想想也就哼哼了。
皇宮大內要找着一處大小便的地方還真不容易,因爲很多地方不是給皇帝而是給宮裡打雜的下人用的。過去皇宮的廁所可不是當今的馬桶、蹲坑、便池,一般是一個小單間,置一馬桶,有蓋。桶內放乾淨草灰,出恭後蓋一層草灰便完事了,乾淨而環保。
當然還要太監們的及時打掃,也因爲皇宮廁所都在東邊角上,所以出恭也叫“登東”。
張漢卿是皇帝的貴賓,待遇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兩位太監特意帶着他走得很遠但算起來還很乾淨的一處角落,讓張漢卿實地體驗了一下皇宮的“廁所文化”。
有個笑話,講得就是帝后出恭的故事,體現着他們處處與衆不同的尊貴:簡單的一個小便與脫穿褲子的動作,在太監們的口說便是“脫龍袍、掏龍種、高山流水、抖龍頭,一抖、二抖、三抖”,而後是“置龍種、復龍褲。”對於皇后,自然是“露鳳眼、雨打芭蕉、夾鳳眼,一夾、二夾、三夾,最後復鳳袍”。
張漢卿雖然出身算不上高貴,但憑着後天努力,已經成爲中國事實上的皇帝。他珍而重之地掏出龍種,在皇宮裡灑下彌足珍貴的一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