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尚武。在坦克研製遲遲沒有進展之時,他的第一反應不是引進仿製,而是更加賣力地向中下層軍官兜售武士道精神,以此來麻痹士兵敢於用血肉之軀抵抗現代化的武器。
所以戰場上出現士兵刀砍坦克的場景便不足爲奇了。
與張漢卿“小量快跑”的方案不同,日本人盡善盡美的毛病初露崢嶸:按照其“自力更生”國策制定的坦克計劃,日本技術本部開始制定“重型”坦克設計方案。1925年3月,日本第一份“坦克設計方案”正式出爐。
它的要求算起來不低:
第一,主力坦克應能適應陣地戰和機動戰;
第二,火炮和機槍應具備全向射擊能力,因此坦克佈局應該是主炮塔內裝1門57毫米炮,車體前後的旋轉炮塔內各裝1挺機槍,這樣使坦克對每側都能用1門炮和2挺機槍同時進行攻擊。選用炮彈爆炸威力較大的57毫米炮,在支援步兵作戰時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三,加厚裝甲,主要部分要能抵禦各國主力裝備37毫米反坦克炮;
第四,公路最大行駛速度爲24千米/小時,越野時速也不能太低。因爲當時制式裝甲汽車的行駛速度也就這個水平,這樣它就能伴隨裝甲車作戰,爲其提供較強的支持火力;
第五,只由1名駕駛員操縱坦克;
第六,雖然主要部分要求能抵禦37毫米炮彈,但其它部位只要能防子彈和炮彈碎片就可以了;
第七,車體內的燃料要能保證坦克行駛10個小時;
第八,在滿足上述要求的情況下,全車重量不能超過16噸。
…
1925年6月,計劃書全部完成後,僅用了11個月,日本大阪就接到了試製合同,拿到了設計圖紙。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設計,是因爲日本大量抄襲了法國“色拉”2C型坦克的結構與佈局。到1927年初樣車全部完成,歷時兩年。
以20年代日本的工業水平,能在1年9個月裡生產出一輛全新的坦克,是相當不易的。這輛坦克被日本稱爲“試製一號”,它能在1年9個月內完成,除了主廠商日本大阪工廠有生產4噸卡車的經驗外,日本川崎汽車分部、神戶匆匆廠等阪神地區的廠商也提供了大力支持。
可以說,這輛坦克是集合了全日本工業共同打造的。集全國之力打造,而單獨一個公司無力承擔,可見當時日本重工業水平遠遠落後於歐美強國。
“試製一號”坦克戰鬥全重18噸,與設計方案相比,重了很多。主要是爲了強化作戰能力,採用了三炮塔結構,同時加強了各部結構以提高安全性,造成整車重量大增。
該坦克全長6.03米,寬2.4米,高2.43米,加上車長指揮塔達2.78米,車底高爲0.4米。乘員5人,過壕寬3米。它採用V型8氣缸水冷汽油機,最大功率140馬力。
由於僅有1年多的時間,所以日本沒有研製新型發動機,直接採用大阪工廠生產的一種大馬力汽油機。
“試製一號”坦克有前進6檔,倒車2檔。由於整車重量增加,最高時速未能達到設計要求,僅爲20千米/小時。
它的主炮塔內裝有1門57毫米短管加農炮,炮身長1.39米,射程5700米,彈重2.58千克,炮彈110發,車體前後的炮塔內各有1挺7.7毫米機槍,機槍子彈5 000發,火力死角範圍10~20米。
該坦克有一定的防護能力,主要部位裝甲厚度達17毫米,側面8毫米,底部6毫米。車體內用縱橫鋼樑加固,提高了車體的防護能力,但使整車重量大幅增加。但由於其履帶由特種鑄鋼製造,轉彎半徑11米,使用差動變速時可進行原地調頭。
1927年2月,備受日本陸軍關注的“試製一號”坦克完成了,6月送到日本富士裾野演習場,準備進行野外試驗。參加試驗的設計師和生產者們都擔心試驗失敗會影響今後的工作,所以準備進行一次不公開的內部測試。
然而日本陸軍省、參謀本部、實用部隊等單位都對此項目十分關心,他們以視察、學習等種種理由來到試驗場。最後內部測試變成了公開展出。
當“試製一號”坦克在車庫前方7~8千米的通道順利行駛時,圍觀的日本軍人學者歡聲雷動,這讓一直擔心試驗失敗的製造商們放下了心頭的大石。
第二天“試製一號”坦克又進行了越野能力測試,先後順利的爬上31°的陡坡,超過濠溝和土牆沙袋等多種障礙物。由於新型減震系統性能優異,與過去的“雷諾”和“賽犬”坦克相比,不但速度提高了,駕駛者也感覺更加舒適。
新採用的行星差動變速箱使之具備了原地轉身能力,而且操縱簡便,只需要1名駕駛員就能控制坦克,因此以後日本坦克一直採用這種操縱方式。
由於設計中的計算錯誤,全車重量達到了18噸,造成最大時速從25千米下降到20千米。不過比起“賽犬”坦克僅有8~10千米/小時的速度,“試製一號”坦克還是比較快的,而且它外形高大,行駛起來威風凜凜。
試驗順利結束,它代表着日本具備了坦克的設計能力,對日本之後坦克發展方向影響很大。日本高層對於只有18噸的“試製一號”坦克並不滿意。這種歐美國家認爲太輕的東西,他們反而認爲太重了。
所以此坦克並未投產,經過一年多的調整,日本陸軍高層要求今後開發的坦克重量不應超過10噸!按這個方針,日本後來設計出了89式坦克。
而“試製一號”坦克經過一系列修改,變爲“試製九一”式重型坦克,最後發展成“九五”式重型坦克。也就是到中日戰爭開始時,日軍還沒有一支可以事實成軍的坦克部隊。
而張漢卿研製的T-20坦克在1920年出概念,1922年成型,1924年成軍,到中日戰爭開始時已經規模化了。
經過不斷改進,最終完成的坦克戰鬥全重爲15噸,最大行駛速度30千米/小時,最大裝甲厚度30毫米,火炮口徑同樣選用了炮彈爆炸威力較大的57毫米炮。
一步慢,步步慢。
張漢卿並未跟進現在西方軍界所流行的多炮塔坦克,也並不羨慕周身有4挺機槍的“鋼鐵怪物”,而只是要求坦克研究專家們着眼點在維修的簡易性、優良的機動性、防護性和攻擊準確性上,認爲這纔是未來坦克發展的潮流----這當然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