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吉興再也沒心思惦記臨津江薄弱的兵力如何應付日軍的攻擊了,先保命要緊。他和第8師師長一合計,決定突圍。
但是往哪個方向好呢?
對了,日軍除要在第3軍身上撈取好處外,臨津江他們更是志在必得。前往臨津江的道路,必定重重兇險;往南去,第7師正在死戰,即使逃到漢江南面也是個死字,那可是日軍重兵雲集的地方啊。
只有往東西兩側走了。
兩側的日軍同樣是急行軍,除了輕便的迫擊炮外沒有其它重火力,對同樣輕裝的第3軍堪堪打個平手,突圍的機會不能說沒有。
西面,是漢江下游的溼地,還有禮成江等攔路,肯定沒有日軍跑得快;東面,是北漢江和昭陽江,還要越過太白山脈。
昭陽江!第2軍不是奉命控制昭陽江北的嗎?我們向這裡突圍,由於有太白山脈、金剛山、雪嶽山等山地,日軍肯定無法攜帶重武器追上自己。
都是輕裝上陣,不一定會輸給日軍,還有機會協助友軍對其江北防禦陣地造成兩面夾攻之勢,這樣,庶可減輕自己一部分失利的責任,將功贖罪。
一念及此,他便火速召集了幾位高級軍官,把決定通知大家。對此,軍政治部主任有些意見:“我們撤走好辦,臨津江的壓力便大了,司令部可是要求堅守那裡的。我的意見是趁日軍增援部隊還在進發之時拼全力向北打,我們有三萬人,一時半會之間日軍也很難吃掉我們,這樣能給守衛部隊緩衝時間。撤往東邊,臨津江的實力便弱了不少。”
第8師師長惠德安、軍後勤部長魯穆庭同樣這樣認爲,可是已經打怕了的吉興堅持向東撤。對此,惠德安很生氣:“軍長,第7師還被圍在漢城裡,如果我們撤了,那是置他們於死地!少帥一直講我們的軍魂是‘不拋棄、不放棄’,舍兄弟部隊逃命我是不幹的!”
聽着越來越密集的槍炮聲,吉興心急如焚。他顧不得再和他囉嗦,立即命令:“軍情如火,我是軍長,各部要服從我的命令!”
惠德安大聲說:“要是軍長帶着部隊往槍眼裡鑽,我惠德安沒有二話。但是丟友軍而逃命,我誓死不從!這是亂命!”
軍政治部主任也表態:“無論如何,拋棄第7師不可接受!”
按照張漢卿後來對於軍工制度的改革,政治部主任雖然沒有作戰指揮權,卻可以以各級軍委的名義做出表決決定。軍政治部、軍後勤部兩位主官反對,參謀長、副軍長兩人不表態,實際上就是否決了吉興這個軍長的決定。
不過吉興已經下定決心。他對幾人說:“既然大家意見不一致,那就按照各自的想法兵分兩路吧。我帶一部分兵力向東打,也給你們決定向北突圍的部隊吸引一點火力。接下來的戰事如何決定,由惠德安負責。”
他已決定帶第9師的那個團出發,惠德安是第8師的師長,戰場交給他相對比其他人好得多。
不顧分兵乃兵家大忌,吉興急匆匆帶着第9師的一個團和他的參謀長一道走了,留下面面相覷的一撥人。最需要指揮的時候,司令官卻首先跑了,給險惡的局勢更增困境。
惠德安有種臨危受命的惴惴,不過更多的卻是一種責任。三萬人馬的兩個師,安危繫於他一身。他認爲當務之急,是聯絡到第7師,兩部合力打開中間被隔絕的通道,然後合力向北打。不管最終結果如何,至少能夠吸引很多火力。“不知道第9師防守準備得如何了?”他心裡沉甸甸的:“如果臨津江被日軍佔據,第3軍百死莫贖!”
他的掛念,第9師不知道有什麼反應,反正第7師是收到了。算是天不絕人吧,在心急如焚的第7師師長鄭殿起一迭聲催促下,他終於通過電臺和第8師取得聯繫。
“什麼,撤退?”已經爲進攻損失了接近一個團的兵力,換來的竟然是這個結果!鄭殿起卻顧不得憤怒,因爲聽到軍長吉興已經率先撤走,他明白了事態的嚴重性。
“我部將配合你們以主力攻擊北進,請予配合!”由攻轉守,各部都措手不及,但也顧不得這麼多了。在留下一個主力營殿後後,全師迅速轉入撤退的攻擊中。
嵌入兩師之間的日軍數量並不多,在連續打擊下也未能有效地築成工事。第7師負責進攻的21團也知道這是生死攸關的場合,所以儘管付出了上千人的代價,終於撕開一條長約百米的口子。
按照計劃,第7師迅速佔領第8師的陣地,而第8師則以主力調頭向北攻。輜重管不得了,傷員輕傷隨隊前進,重傷發給武器、留下來保護實在無法履行軍人的職責的傷員。留下意味着什麼,大家都知道。
21團副團長王猛在之前的戰鬥中被打殘了左臂,本來他可以隨隊出發,但是看着432名尚能活動的重傷員和108位完全無法動彈的重傷員,他決定留下來:“反正我也受傷了,就留下來繼續組織戰鬥吧。傷員還能點事情,爲主力的撤退爭取點時間。”
王猛不走,他的警衛員石頭不顧勸阻也留了下來。王猛看着他一灣清澈的眼,那裡純潔無瑕。從來沒注意到,石頭還是個很帥的小夥呢。這個憨厚的甘肅小夥,今年才十九歲,和王猛雖然相處只一年,卻結下了非同尋常的友情。
越是如此,越不能讓他呆在這個必死之地。他很果斷地說:“我和傷員在一起,是我的職責。他們還能繼續戰鬥,沒有指揮怎麼行?你還小,趕快跟着大部隊走!”
無法說動石頭的王猛用一隻胳膊驅趕石頭,但石頭就是不動。石頭已經決定了:“團長留下來,沒有警衛怎麼行?我是他的警衛員,保護他的安全是我的職責!”
這是最殘酷的時候,每一位離開的軍人眼裡都充滿着淚水,軍營內外充斥着沉重的腳步。
不知道誰帶的頭,每位官兵都輕輕地唱起一首由少帥親自作詞譜曲的軍歌《送戰友》:
“送戰友,踏征程,
默默無語兩眼淚,
耳邊響起駝鈴聲。
路漫漫,霧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樣分別兩樣情。
戰友啊戰友,
親愛的弟兄,
當心夜半北風寒,
一路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