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一會兒功夫,耿家村的村人都知道大塊頭回來了,個個站在邊上,雙眼殷殷的看着大塊頭、看向黃氏,一個老頭說道,“笨頭娘子,笨頭他……”
黃氏還沒有功夫問,看向自己男人,大塊頭興奮的說道,“東西都賣了,有銀子!”
耿家村的人驚呼道:“銀子?不是銅子!”
大塊頭高興的說道:“這次賣得好,有碎銀子,還有銅子!”
村人不相信的再次問道:“真有銀子?”
大塊頭肯定的點了點頭:“有!”
“銀子長啥樣啊?”
“是啊,俺們光聽說過,可沒見過。”
“天啊,居然有銀子!”
……
黃氏不好意思的朝盧氏笑笑,“大姐,讓你們見笑了,以前都是俺出去賣,東西在俺手裡賣不出價錢,村裡人沒見過銀子!”
盧氏微嘆氣,“不說了,我都懂,我也是前兩個月才知道銀子長啥樣。”
黃氏會說話:“辛苦大姐及家人了。”
“真正辛苦的不是我們,是我這個侄女。”盧氏指着童玉錦說道,“是她領着家裡的大大小小,拿回了你男人的銀子,沒有她,你們的貨什麼都沒有!”
黃氏驚訝的看向童玉錦,“小娘子……”
童玉錦笑笑:“耿大嬸,村裡有空屋子或是院子出租嗎?”
“你們……”
“我們沒有家,平時住在船上,可是冬天船上太冷了,準備在你們這裡過冬,到來年三月份天暖和再出山!”
黃氏有點爲難,滿臉歉意,“我們這嘎啦裡,都是土坯屋,就是土坯屋,還不是每家都有,有些人沒房子找了個山洞住,你們看……”
童玉錦見黃氏說得不是假話,想了想,“那好吧,我們在這裡休整一下,到其他地方再找吧!”
“真對不住,本來想把自己住的地方讓給你們住,可是你們……”童、盧兩家十幾口人,她家的房子讓出來也無濟無事。
“我懂,沒關係,你不必在意!”
“多謝小娘子大量!”黃氏躬了躬身,真誠的說道:“大姐,小娘子,今天晚上在俺們家吃頓便飯吧!”
“不用,不用,大妹子!”盧氏實誠,兩家十幾張嘴,一般人家還真招待不起。
童玉錦也搖頭,“不必了,我們到村裡走走,晚上回船上自己燒飯!”
“那……那……”
童玉錦笑笑,“你還是回家給村人們分銀子吧!”
村人站在邊上聽說了,都高興的給童玉錦跪了下來。
童玉錦嚇了一跳,連忙避開了:“你們這是做什麼?”
領頭的老頭說道,“老頭子跟笨頭出山賣貨,哪知半路淋雨病了,知道笨頭不行,可沒辦法,貨放在家裡也不是個事,笨頭拿出去賣,說不定能得些個銅子,看來笨頭沒賣成,多虧小貴人相助,請受老頭一拜!”
童玉錦抿了抿嘴,感覺到他們生存不易,讓童秀莊上前扶起老人。
老人站起來對身後的村人說道,“大夥都把家裡最好的吃食拿到笨頭家,我們不能白受了恩人的情而不知圖報!”
童玉錦被老頭的熱情弄得不好意思了:“老丈,真不需要!”
“娃子,聽老頭子,讓老頭子儘儘心意!”
童玉錦無法,想了想,“那好吧,既然有緣,我們就一起吃一頓吧!”
“這就對了嘛,小娃子爽快,老頭子我喜歡!”里正耿髮根爽朗的笑道。
童玉錦笑笑,跟着老頭和大塊頭夫婦進了村子,進村之前,悄悄對童家書等人說道,“把船上的吃食拿一半上來!”
盧小芳驚了一下,“小錦,一半可是一個月的量!”
“我知道,去拿吧!”
盧小芳不太願意,盧氏也心疼,但她看了看童玉錦,還是沒有一絲猶豫,“我跟他們一起去拿!”
“謝謝姑姑!”
“姑姑知道你做的對!”
童玉錦朝盧氏笑笑,點點頭,感到欣慰,能懂人情世故,能懂自己真不錯。
果真如黃氏所說,山旮旯裡的地方很窮,有像樣房子的幾乎沒有,都是又低又矮的泥坯屋子。可能是黃氏經常出山,她的家在村裡已經是最好的了,就這樣,也不過是三間大泥坯屋,兩個小土屋而以。
童玉錦在村子裡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除了貧窮還是貧窮,這裡幾乎沒有什麼平整的土地長糧食,他們靠着山上的野果、野菜,板栗、山藥、葛根粉爲生,還有平時用野兔等獵物到山外換一些雜糧!
童玉錦再次回到大塊頭家時,村裡人已經把吃食都拿過來了,有幾個中年婦人已經準備開始做晚食了。
童玉錦看了看近百十人的晚食,還有一羣圍觀的瘦弱孩子,吁了一口氣,把黃氏叫過來,“大嬸,這樣吧,今天的晚食,聽我的,我讓你們做什麼,你們就什麼吧!”
“哦,……”黃氏不自然的愣了一下,擠了擠笑容,“行,小娘子,都聽你的!”
“村子裡的大鐵鍋有幾口,都拿過來吧,漢子們分兩拔,會壘竈的現在就開始壘土竈,會砍材的現在就砍材過來,女人們分三組,洗、切、燒,至於竈臺上的活,我讓我兩個姐姐和姑姑做,你看怎麼樣!”
“行,行,……都聽你的!”村裡吃食不多,黃氏心裡沒底,但她不好意思對恩人有什麼意見。
老頭子是村長,見童玉錦這樣說,馬上按童玉錦的安排分配人手。
就在黃氏愁吃食不夠時,盧氏等人肩着食材到了自家門前,“大姐這是……”
“我侄女說了,我們能在一起吃一頓,有緣份,這不,我們也參加一份!”
“大姐……”
“大妹子,幫我搭把手,拿下來!”盧氏看着愣着不動的黃氏拍了拍她的肩,朝她親切一笑。
黃氏看着成布袋的吃食,知道俺們這裡的東西不多,真是……感動的有點哽咽,含淚笑着:“哎,好咧!”
一場露天晚食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這頓晚餐,包括童、盧兩家人也從未吃過,村裡十口大鐵鍋一起開火,五口大鐵鍋裡燉了各種野味湯,兩口大鍋裡蒸了雜糧饅頭。還有三口鍋,盧氏、盧小芳、童玉繡三人一人一口,進行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