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二,正帶着小晉君四處巡遊以釋放某種虛假信號的我,接到了一份北方延邊的警訊。
大概七天之前,一隻來自塞外的敵軍入寇剛穩定下來手燕山北路的朔州,從延邊的黑駝嶺到石河鎮一帶破關而入,接連陷沒了相對守備空虛的朔縣、馬邑、保大諸城邑。
而這時,新任的大同防禦使權朔州長史,右郎將曲端,也纔剛剛率部抵達應州的治所金城而已,治下的大部分轄區就已經;而此時他麾下可用之兵,不過同行的兩個邊防營並眷屬和一個輪駐的防戍營,外加上兩千收降留用的涿州團結兵和本地的八百土戶弓手而已。
而敵方乃是是隸屬於西軍陣營的雲中道六鎮之一天保軍的旗號,而前後號稱馬步上萬之衆洶然而至。
身爲打過兩次北伐大戰的老軍伍,曲端並沒有在金城縣內被動防禦或是退往雁門關坐守待援,而是留下自己的旗鼓以及少量駐留兵馬、眷屬和土戶弓手,權作虛張聲勢的固守之態以暫且安定人心。
另一邊卻是親自帶隊潛而北上主動迎擊,由此,在應州西北的龍門山一帶爆發了一場決戰。
先是以爲實力較弱的兩千涿州團結兵前驅,打上淮軍的旗號搶先在山口接敵先頭,分作四陣而據以地形輪流接敵,待到鏖戰數輪之後側翼被突破不敵乃退,遂又變成爲敵軍追擊下的潰敗之勢,一直潰退到了數裡之後的渾源川。
然後,曲端以伏於川上枯草之間的本部三營兵馬暴起火器交擊,而當場打得天保軍大亂不堪而競相潰走,然後轉而再戰於龍門山下,一鼓作氣復破之而殺獲各千。
敵天保軍餘部乃退往馬邑縣,而這時敗走的團結兵也被重整和集結起來,加入到半途追擊當中,遂又殺敵而俘獲各自數百人;自此這隻入寇西軍的勢頭已經被完全給遏止住了。
待到來自蔚州的一部援軍抵達,這隻西軍所部已經被曲端部的再次對戰所敗,餘下騎兵四散而逃出邊塞去了,而殘餘步隊被圍困在了馬邑縣城之內。
至少,在塞外已經開始雪花紛飛的情況下,這些逃走的西軍潰兵已經是不足爲患了。
自此,這場有可能糜爛邊地的西軍入寇,因爲地方守備官的及時處置和採取的對策,虎頭蛇尾的結束了;不過,這次邊警在嘉獎相關人等的同時,也多少提醒了我,要加緊對延邊駐屯力量的建設了。
至少作爲將來對塞外諸藩和幾大都督府,乃至西軍勢力範圍內的西北諸道,進行相應攻略的前沿跳板和前哨基地,需要足夠的長期準備和逐步的經營,正所謂是敵亦可來我亦可往的道理。
與此相比,是在河東數路偏師突進的相對順利。其中中路井陘最後一處關隘的娘子關,已經被隨軍輸送上去的工程炸藥給炸破而宣告易手了;
北路的飛狐陘已經突破了深峽天險黑風塹,而攻入五臺山中開始逐一掃蕩當地的河東軍殘餘。
而進展最大的則是南路的白陘(孟門陘)。已經攻破上黨之地四州之一蓋州門戶的陵川縣,但是也遭到了當地最爲強烈的抵抗,以及來自北面的壺關與高平,乃至南方澤州州府晉城方向的數路河東軍猛烈反撲。
因此,在這些欲以奪還的河東軍不計代價攻打下,轉爲守勢的先手軍傷亡一下子就超過前期的攻略過程。
但是隨着搶在大雪封山堵路之前,不計代價通過白陘羊腸阪的險道,輸送過去的後續援軍和數批物資的抵達,這隻輕裝突擊的先手部隊,還是先難後易的逐步穩住了這處,嵌入上黨盆地的前出據要。
這樣,只要他們能夠堅持到來年的春暖花開,就可以令聚集在河北境內的淮軍,以此爲跳板全面攻略河東道(今山西省大部)的所在;自此南下可以截斷自潼關到懷州柏崖城的兩百多裡關洛咽喉,北上進取羣山環繞之中的太原、晉中諸盆地了。
於此相對應的,則是原本受挫於河北河南方面的西軍,自山南東道的商洛、盧氏一線南下的攻勢如潮;
其中一路人馬攻入南陽盆地,連破西陵、內鄉、鎮平各地,在南陽城外與高寵的關內軍所部大戰連場,先後死傷數千纔不克乃退;
而其他南下的人馬,則相繼陷沒橫掃了鄧州、均州、房州、唐州、隨州,以及光化軍、均平軍、安關軍等多路重鎮,徑直兵臨漢水北岸的樊城之下了
眼看僅僅是半月多時間,已經不知道第幾次的襄陽保衛戰,就再度迫在眉睫了。
但這一切已經與我關係不是太大了,自有已經退守到哪裡的王端臣一行人去操心和對應;
而作爲據有北地半壁而需要時間慢慢消化的北平大都督府,需要防備的是那些已經據有了南陽盆地大半的西軍;
尤其是當他們在南朝經營完備的傳統防線,襄陽——漢水一線受阻之後,就此轉向突破東面的方城和東南向的泌陽一帶;乃至就此突入到淮南道西部與河南道南部相鄰的信陽軍、確山軍、潁昌府等,相對控制力薄弱甚至是三不管的邊緣地帶。
不過,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冬天已近,那些勞師遠來的西軍在相對漫長的後勤補給線的維持,還有兵員、糧械的補充上,也將近抵達一個極限了。
畢竟,作爲他們大軍遠來的折轉與騰衝之要,關內道其實形同一片荒蕪白地,而無法獲得任何的就食和補給的。因此按照北朝傳統的模式,他們會在新佔據的山南諸道境內,就地轉爲分兵哨糧的模式,以休整部伍和士氣,乃至四出搜刮地方積累來年征戰的軍資和物用。
但這也將是淮軍在冬季發起反擊和局部攻勢的機會,以機動性出色的獵騎兵和騎步兵爲主,破壞西軍在當地的準備工作和休整進度。
此外,就是在巡遊路上由我的幕僚班子,呈上來一份最新版本的《初定軍階官秩扎子》,
等待我覈准刊發之後,無論是軍隊還是地方官府,都將統一劃分爲職事、官銜和等階的並行三大類;
職事最簡單,就是實際任職的崗位和官職所在,決定着相應的權利和職責範圍;而在正常固定編制和任期之外,特別委任和追加的職責、名頭的則叫做差遣,也是決定各種勤務補助和崗位津貼、特殊配給的參照標準之一。
官銜/軍銜,則決定着相應體制內與職事配套的級別,與軍隊中指揮權相對等的階級;以及在相應情況下逐級遞交或是替補的優先次序,還有最基本的薪餉、俸祿,以及日常福利待遇的水準。
最後的等階,則是在最基本五類十一等戶口資序之上,代表某種廣義社會地位和榮譽性的身份,更加類似於勳職和散官的存在,同樣在社會交往和公共場所當中,擁有相應的特權和便利。
此外,還有一套繼續維持現狀但是僅作爲榮譽頭銜,今後不再增加下去分作的行、守、試三類的寄祿官體系,也就是皆有名而不任事,僅爲敘遷之階的特殊存在。
自此,原本前朝沿襲下來的那些相對繁複散亂的文武散官、勳職、職事、差遣、爵祿、食邑,還有特進的檢校官和功臣別號,給暫時統合起來變成相對簡單一些事物。
其中,職事從最末微的農官、屯長開始開始暫定爲二十九級,而官銜則最底層的從九品下起步到正三品上爲止,等階則參照以往文武散官和勳職制度,統一訂立爲五十二個階級。
當然了,我還可以創造一些更加前衛的建制和稱呼,來體現出更多與衆不同的地方;比如軍師旅團營連排班,首長政委指導員教導員指戰員,乃至上中下的將校尉士兵什麼的。
但是以現今的生產力和社會發展水準而言,大多數除了刷一點跨時代的逼格和多數人無法理解的超前時髦感,然後大量增加管理成本和重新學習運用的難度之外,就在沒有任何的用處了。
這麼做的主要用途,除了梳理內部簡明等秩和事務之外,還是進一步的從政權體制和名分大義上,繼續與南朝大梁明顯的切割開來。
正所謂是釐官定製,同樣也是建立新政權的重要步驟和階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