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旋滅4

河東道,自太原南下的隊伍浩浩蕩蕩的淹過了晉中盆地,又貫穿了大大部分的汾水流域。

“這是。。刺客?”

行進在還算平整官道上的馬車外,我時不時就看見幾具被放在大板車上,或是掛在路口的杆子上,打成篩子一般的屍體。

“這都已經是第幾次了。。”

“西軍方面就只剩下這些下不得檯面的手段麼”

“或者說是敗犬最後的哀鳴了。。”

“難道和你正在河東地方進行的,遷移大戶的政策沒有干係麼。”

正在我身邊整理文書的十娘,溫容笑兮的道

“據說許多尚未抵達之地的大姓和豪族,都開始爭相逃亡和出奔了。。”

“願意逃走的那也好,省了後續事情的手尾。”

我不以爲意的道。

“剩下這些,不過是垂死掙扎的些許雜音而已。。”

這些針對個別人身的暗殺和襲擊活動,從我進入河東之地就已經開始頻頻發生了;只是在我身邊屢屢受挫和碰壁之後,才逐步轉向那些次要的目標。

這種東西實際造成的直接損害不大,前後也僅有十幾名將校遇害,另有不同程度的人員受傷;卻是能夠噁心人兼帶破壞佔領軍治下的統治秩序,製造更多的緊張關係和對抗氛圍、矛盾衝突的手段。

因此,沿途所過地方的士民百姓的態度,也要比河北、河南、平盧等其他地方更加複雜的多;

既有被生活的艱難和飽經患難的困厄,所折磨成麻木不仁和無動於衷式的呆滯、茫然;也有藏在閃閃爍爍的畏懼與驚恐背後,溢於言表的不信任和牴觸;更不乏在恭順和卑微的表面之下,夾雜着隱隱約約的仇恨與敵視態度。

相比地大物博而人口存留基數較高的河北道,地勢多山的河東道產出則要相對貧瘠一些,而分佈比較集中的人口比例,也造成了某種常年生存競爭和資源壓力之下的民風彪悍;而以宗族、鄉黨形式的抱團和爭鬥,也比其他地方更加緊密和激烈的多。

無論是誰前來佔領、征服和統治這片區域,都要直接面對的最大問題;而且,因爲地理上的天然狹窄與險阻,在早年番胡過境當中所受到的損失要比河北各道小得多;因此在南朝兩度北伐的洛都保衛戰中,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兵員和青壯;

也正因爲這些貢獻和輸血,纔有了後來張德坤以一隻殘旅乘虛而入,輕取河東道北方大部建立地方割據政權的機會。

但不管怎麼說在淮軍橫掃而過的兵鋒之下,河東道境內除太原府以外的十七個州府,已經被拿下了十五個,相應的地方整治和清理工作,也隨着不斷入駐的防戍軍和守備團,還有填充要點的武裝移民所推行開來;

那些曾經林立與境內而讓歷代官府頗爲頭疼和難治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山壘、城寨和屯堡什麼的,在淮軍攻城拔寨的火器面前並沒有能夠發揮出如期的作用,反而因爲地理上的阻隔和消息延遲,而被相繼分割開來而不能呼應,逐一的被拔除和攻克掉,順便還產生了數萬到十數萬的發配勞役人口;

剩下的靠近關內道北部和塞外的豐州和麟州兩地,因爲是河東當地殘餘將門的根本之地,又嚴重牴觸淮軍所帶來的大戶遷移政策,依舊還在依靠呂梁山脈北麓的地勢繼續負隅頑抗。

不過,我的手上也有一個大殺器,就是被俘歸順後啓用起來的前北朝宿將楊可世,從祖上的淵源說麟州可以算是他的鄉祉和故里了。

“各軍彈藥消耗普遍超出預期?”

隨後我又從十娘手中接過一章加急的公文。

“需要暫停下來整補和輸送?。。”

顯然在河東之地順利攻城拔寨的整體攻勢背後,是以比其他地方加倍的彈藥損耗爲代價的,而從淮北到河北,再到河東到的補給線,已經拉的有些過長了,隨着時間的推移也開始呈現出一些問題和積累的隱患來。

因爲太行羣山的阻隔,目前通過太行八徑翻山越嶺進入河東的輸送力量,主要還是得靠河北地方上組織起來的大量畜力,各種牛馬牲畜在運送過程當中傷病摔死的損失,也已經剛剛突破了三位數;

這也不由不得讓人懷念起,總能夠依託黃河或是淮河天然流域,或是分佈期間的運河水系運力,得到後勤保障和河上火力支援,而進行內外線作戰的日常。

因此,針對太行諸陘的孔道拓寬爆破工程也剛剛開始展開;雖然以目前的技術水平無法向後世一樣,改變山西交通環境的整體走勢,但是依靠人力和爆破手段的堆積,清除和填埋掉一些過於險峻的地段和要點,還是可以在預期之內見到效果的。

“好吧。。”

我微微搖了搖頭,在文書上批覆道

“讓河東境內的各個主戰軍和防戍軍,就地抽出一到兩個基數的子藥來。”

“連同河北境內後續抵達的數個補充營一起,”

“優先輸送和加強給南下攻略的主力第二、第五軍。”

至少短期內的治安維持和地方鎮壓,並不需要消耗和動用過多的火器裝備,依靠混裝的冷兵器就可以基本滿足需求了。

“先把關東門戶,河間府境內的戰事和抵抗給結束了再說。。”

“至少要維持住對關內道的俯瞰之勢。。”

“另外勒令他們不要急於進入關內道,繼續保持壓迫和圍困之勢。”

“迫使敵軍不得不來救援,爲首要的目標和方向。”

“然後依託地勢之便充分發揮火力優勢,以儘量殺傷和消滅西軍有生力量,”

。。。。。。。。。。。。。。

荊湖南路,江陵府,

曾經鼎盛一時的南方內陸最大的水師基地,如今只剩下了長期廢棄和閒置的水寨,以及遊曳在江面上寥寥無幾的輸送官船。

而如今,就連這些負責上下游之間中短距離輸送往來的官船,也被在舷幹上釘上了遮護的擋板,首尾都安上了船弩和拍杆、撞角,而臨時化身成爲了某種四不像的“水師戰船”;就此日夜警戒遊曳在江面上,警惕這來自撤城外、對岸和上游的水面襲擊。

因爲在偌大的江陵府境內,可以說除了府城所在的江陵城尚在堅拒之外,包括枝江、監利、石首在內的八縣和赤岸、俞堂、藕池、孱陵等六鎮,都已經淪陷在了那些來自上游的西軍藩鎮手中了。

或者不要說一個江陵府,就是大江沿岸的各州,大都已經淪落在洶涌而來的西軍鐵蹄之下,而只能在這些外來軍隊四出抄掠的痛苦蹂躪當中,兀自忍受或是進行着微薄有限的反抗了。

而這些倉促改裝而成的戰船雖然再不成樣子,但是在江面上對上那些長於馬背而不習水性的西軍,多少還是有所優勢和長處的。因此,當城中許多士民百姓開始摳牆土和吞窗紙的時候,這隻小小的水師還可以吃上新鮮的漁獲。

好在此時正當盛夏,那些明顯遠道而來多有水土不服的西軍,也在暑熱和時疫當中不得不消停下來,而讓局面暫時平靜了許多。因此,這些臨時草就的戰船,也就可以早早結束水上的巡遊,而重新回到隱蔽之處避暑納涼去了

然而,今天註定不會是平靜度過的一天,在夕陽西下的昏色當中一隻出現在江面上的船隊,再次讓江陵城頓然沸騰起來;因爲這是西賊南下之後第一隻從下游而來援軍和物資。

雖然只有同船而來的五千人馬和一萬石雜米,但還是讓江陵城的守軍上下看到了某種希望,而果斷的對着城外駐留之敵發起了一次反攻;

然後在勢如破竹被搗毀的營地裡,他們只找到了一些老弱病殘和被拋棄的破爛;以及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也許在整個江寧境內都已經沒有剩下多少西賊了;

壞消息是,這些暴掠了財貨和人口的西賊,早在前段時間就已經相繼分批南下了,只怕現在都已經足以深入到了靠近五嶺山脈的永州、全州、道州一代了。

第718章 大羅(8)第488章 漸變18第633章 悵懷33第489章 漸變19第156章 該來的第786章 萌動16第653章 出援3第514章 兵戎4第688章 新氣4第806章 淪沒6第868章 撥亂8第261章 動員 炮組第731章 抉擇第863章 撥亂3第709章 啓東(9)第221章 兩處閒愁第214章 召傳、中途第280章 遭遇與反差第1265章 又決5第105章 薄發5第927章 驚破7第660章 出援10第607章 悵懷7第271章 文抄公的憂鬱第978章 浮夢8第305章 戰淮北十九第242章 新軍第1169章 滄瀾19第437章 天傾3第932章 驚破12第977章 浮夢7第679章 出援29第592章 期新2第415章 圖窮第1250章 新章10第684章 落盡4第582章 變數2第1285章 旋滅5第231章 了卻第93章 厚積2第103章 客串第773章 萌動3第458章 歸亡6第1250章 新章10第473章 漸變3第471章 歸亡20第1191章 徐州起第171章 漏網?第662章 出援7第385章 戰雲5第637章 悵懷37第196章 離去第1075章 立新5第355章 平海第635章 悵懷35第345章 牽動第318章 插曲第890章 反動10第1228章 平盧12第106章 薄發6第1064章 零落14第3章 在人間(下)第1125章 浪奔5第771章 萌動第168章 微瀾2第1005章 夷變5第662章 出援7第167章 偶現第939章 驚破19第498章 聞驚8第60章 江寧2第122章 人市第139章 際會第78章 再聞第255章 對練第361章 戰雲4第945章 破釜5第23章 醉聞第216章 理化、現狀第1124章 浪奔4第186章 事辭第465章 歸亡13第654章 出援4第244章 謀求、謝禮第937章 驚破17第1284章 旋滅4第814章 啓新4第209章 世風日下?第909章 臨峙9第867章 撥亂7第1238章 底定8第902章 臨峙2第692章 暮氣2第769章 憂亂9第942章 破釜2第1085章 立新15第843章 風動3第47章 一路向南第445章 天傾13第314章 淮北紛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