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章 旋滅8

已經重新易手的長安舊址殘缺城頭之上。

“可以確認,西軍敗走了?”

我看着遠方塵囂直上的煙雲,對着身邊一衆滿臉疲憊又不乏興奮、雀躍之色的部屬嘆息道。

“真有些不容易啊。”

如果用某種戰略遊戲的視角來看的話,就是冥冥之中無數面代表着跌到谷底的士氣值,卻已經變成泛白透明的長條旗幟在憑空亂竄着。

雖然在戰場邊沿還有許多不同旗號騎兵,在交錯衝鋒和追逐當中繼續成羣結隊的捉對廝殺着,但是對於整體的局勢已經是無法改變什麼了。

而長安廢城中的肅清和戰鬥更是早早就結束了。

爲了事先儘可能最大限度殺傷西軍有生力量的效果,外沿接戰各軍也付出了相對沉重乃至有些慘痛的代價;由於儘可能拖滯和吸引敵勢的目的,本陣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投入作爲殺手鐗的諸多信使技術兵器,而在傳統對敵的陣戰之法中也是有所保留,來營造某種稍占上風到勢均力敵的假象。

結果造成先期承受壓力的部隊傷亡較大,至少數十個營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殘損,甚至還有十幾個營頭因爲替換不及而整體建制被打散,或是列陣被沖垮而無法就近收攏起來。

畢竟,一旦失去集羣的掩護而陷入混戰之後,火器威力所提供的殺傷優勢就不再變得明顯起來。這也是吸引敵軍源源不斷添油式的投入兵力,而不是就此受挫退走的陽謀手段。

這麼做的後果是,打到後來就連我的本陣,也一度與好些後續投入戰場或是臨時出擊的部隊,就此相繼失去了聯繫;因爲巨大的戰場交錯擾動和海量兵力的攪合之下,他們也不知道會被混戰在一起的敵潮,給裹卷挾帶到哪裡去,而暫時失去空間上的方位感了。

最後只有我所在內衛軍和牙軍,以及大量技術兵器所構成的本陣和核心野戰工事,得以堅守在原地而繼續用重型火器的轟擊聲,吸引和召喚那些戰場離散的部隊,重新歸還和靠攏過來。

結果還是足足打了兩天一夜,才把這些佔據了數量規模和地理優勢的西軍,從士氣到鬥志再到體能上給逐漸的消磨殆盡,可謂是將結硬寨打呆戰運用到極致的結果了。

這個結果從長遠趨勢上看既是必然的,但在具體過程當中也是充滿了各種偶然性和意外;

比如幾乎和我方騎兵出陣同時發起的,西軍的具裝騎兵衝陣和伴隨其後騎馬跟進的陌刀隊,就差點給我的本陣一個大大的“意外驚喜”;雖然這些人馬俱鎧的具裝甲騎,很快就被密集投射的輕重火力線給覆蓋和攔阻下來,但是他們的慘重傷亡與犧牲的代價,也這些幾乎悶聲不響的陌刀隊得以貼近了我軍的陣線。

結果就是突然齊列長出的刀牆之下,無論是白兵還是銃手,或又是擲彈兵的防陣,都像是被某種可怕的吞噬力量給啃咬下一大塊,只剩下滿地鮮血淋漓的殘屍碎塊。

等到掉轉過來的火炮和排銃齊射,也就從頭頂和當面將這些突入的陌刀殺陣給覆蓋過去了;畢竟,再怎麼堅固的甲冑和悍勇之氣,也不能改變在火藥推動的鋼鐵之力面前,身爲人類血肉之軀的事實。

不過,好在這也就是對方某種迴光返照的最後幾番亮點了;

要是這種在裝備、訓練和維持所費上都是頗爲高昂兵種,在西軍當中都是隨時隨地可以拿出來消耗掉的大白菜貨色的話,那西軍早就可以靠暴兵優勢而吊打全天下了,而不是在被北朝歷代下來變相限制和拘束在西北各道自己玩自己的。

而開花彈和排式機關銃等技術兵器的投入,則是大大加快和催化了這個進程,也徹底撕破了對陣之敵所憑據的最後一點假象和僞裝,或者說是賴以爲支撐的僥倖心理和勝利之望;

然後,第一隻因爲無法繼續忍受傷亡,而成建制逃離戰場的西軍部隊開始出現了,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任何的督戰隊和壓陣的力量,刻意做出阻擋的行徑和舉動了。

然後,不管是原先堅韌不拔或是悍戰不退的西軍步卒,還是橫衝直撞的鐵騎,或又是嚴整森然的弩隊射士,都開始競相在銃炮合擊的推進陣列下,相繼崩決、潰滅開來;而成爲滾雪球一般爭相敗亡的滔滔大勢之中,被身不由自己的裹挾和卷帶起來的一員。

因此,光是初步的陣前收降就已經突破了上萬之數,按照我的估計,作爲偌大西軍聯合的精華和主要戰力,應該都投入到這一戰當中;

畢竟,相比之前那些與北朝關係密切而被嚴重拖累和削弱的,來自朔方、北原、雲中、關內諸道明顯有些良莠不齊的兵馬,這些可都是正好以暇的河西、隴右的旗號,表現出來的鬥志和士氣也是不可與日而喻的。

在長安廢城下一戰打垮了他們的脊樑,或者說是憑仗的信念和底氣之後,剩下的就是如何讓上萬名各色騎兵,最大限度的在追亡逐北當中擴大勝利果實了。

而在剛剛取得了關內道這個腹心之地的戰略主導權以後,我也要開始考慮下一步的戰略方向了,

如今的西軍強勢洶洶而來,但是底蘊和後力難以持久,大敗之後就更加空虛孱弱了,然而所在地方民風彪悍難訓;而南朝雖然看起來頗爲積弱,嶺內各道遍地烽火,但是作爲老大王朝的後勁和底蘊依舊是綿長之久。

究竟是就此分兵兩路南下,而輕取一系列西軍留下的地盤;還是繼續西進以“宜將剩勇追窮寇,莫學沽名做霸王”,更進一步的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呢。

先難後易,還是先易後難的歷史抉擇和關頭,再次擺在了我的面前。

“報。。”

這時一個飛奔上城樓的聲音打斷我的沉思。

“遊騎第四將普速完,已經追上了僞西朝的行駕。。”

“當面擊散扈從馬隊千餘,而擒獲西賊天子李失活,並后妃、內宦、臣公上百人。。”

與此同時,改頭換面而形如一名普通部將的趙熙,也夾雜在一隻打着“肅州團練”旗號的隊伍當中,匆匆進入到被敗退下來的潰兵,攪擾得一片紛鬧的蕭關城中;而將遠出與追兵接戰的塵囂,給暫時拋棄和阻斷在了身後。

而當初在長安廢城之中,所謂親自率軍斷後和爲天子爭取時間,其實都不過是他爲了保全自己,所拋出來的豪言壯語式的煙霧和遮掩而已。

而留在那些矢志不渝爲之斷後將士中的,也只是一個形貌與他相近的族弟而已。畢竟,在如今的局勢下作爲家族重要領頭人他的安危,更要勝過戰敗之後已經岌岌可危的西軍聯盟整體利益了;

正所謂是戰敗之後的存亡之道,有時候只要比友軍跑得更快,能夠搶先一步回到自己的領地和軍隊當中,就足夠了。

。。。。。。。。。。。

扶桑藩,東山道,

武藏國武州今日本之東京都、埼玉縣全境、神奈川縣橫濱市、川崎市全境。境內的戰火,以全境二十二郡數十萬口民衆,盡入南朝陣營掌控的結果而再度平息下來了,

可以說,除了些許沿海的港口及其附屬漁村,還有幾座就近的石炭、銅鐵礦場之外,淮鎮對於境內其他剩餘的田土戶口就一無所取了。

或者說也不是完全一無所取,除了對戰後俘虜的全權處置之外,作爲南朝的武藏國司和西國武藏守在內的大小名主,需要在今後的數年之內繼續提供至少兩道三萬的力役,以供淮鎮的代理人在當地修路鋪橋、開山伐木、挖礦和建造之用。

當然了,作爲正當處於下風和逆勢當中的南朝而言,能夠將一個強大外援就此捆綁在地方上的利弊得失,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因此,作爲發揮了關鍵性作用的重要外援,平將門率領的淮上義從,也在接受了一批來自本土的補給之後,又馬不停蹄的攻入到,北朝、東國陣營所屬的重要諸侯北扈親良和與良王,共管之下的上州上野國境內。

隨即,又在妙義山西側的利根川,大敗北扈親良邀自東面房總半島上的西國援軍,出自上總國和下總國、安房國的聯軍三萬餘人,就此與傾向南朝的諸侯佐竹氏、高屋氏會師,圍住了與良王的駐燁所在羣馬郡的廄橋城。

本章完

第837章 雲起7第379章 戰雲第326章 補兵和裝備第394章 在河北4第927章 驚破7第1058章 零落8第661章 出援11第1257章 再決7第630章 悵懷25第9章 折轉第1253章 再決3第235章 酬謝、 暗示第1087章 立新17第666章 出援16第389章 迴轉4第417章 對陣第271章 文抄公的憂鬱第1009章 夷變9第428章 戰局11第720章 大羅(10)第510章 根本2第1113章 歸遠13第161章 初入本惡第526章 兵戎10第450章 天傾(18)第467章 歸亡16第274章 殷情與妥協第1035章 瀾動15第910章 臨峙10第48章 再變第5章 生與死(上)第499章 起復與投獻第1206章 淮動6第1196章 江寧變10第1087章 立新17第76章 史話第919章 臨峙19第289章 戰淮北二第345章 牽動第7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269章 又決9第179章 再遇第1245章 新章5第1131章 潮新2第42章 再行第1056章 零落6第1241章 新章第1094章 立新24第739章 抉擇4第377章 再戰6第170章 瀾動第38章 彭城第899章 反動19第479章 漸變9第214章 哥哥去哪了第831章 雲起第233章 聽審前後第1172章 滄瀾16第298章 戰淮北十二第1002章 夷變2第480章 漸變10第767章 憂亂7第939章 驚破19第1288章 旋滅8第5章 生與死(中)第1031章 瀾動11第809章 淪沒9第1201章 徐州起5第67章 協談第403章 憂喜3第73章 故交第1266章 又決6第525章 兵戎9第1203章 徐州起7第255章 對練第32章 敘往第295章 戰淮北九第770章 憂亂10第484章 漸變14第1195章 江寧變9第1191章 徐州起第708章 啓東(8)第681章 落盡第567章 ,營生7第1002章 夷變2第1018章 頹然8第963章 沉驚13第782章 萌動12第772章 萌動2第471章 歸亡20第616章 悵懷16第60章 江寧2第991章 跌宕第695章 暮氣5第666章 出援16第516章 兵戎第387章 迴轉2第816章 啓新6第971章 浮夢第563章 營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