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啓新3

雖然籍着遼城本家的城下之盟,淮東軍已經暫時離開了安東大羅氏內亂的漩渦,但是一些餘波,還在持續的迴盪着。

比如,正在烏骨水的流域,种師中率領的先頭營還在繼續進軍當中,只是愈發壯大的尾隨行伍之中又多了,來自新佔據烏骨城的千餘名藩兵而已。

雖然經過長途的跋涉和一連串的戰鬥,讓這些堪稱淮東精銳的健兒,滿臉疲色而衣甲沾滿了塵埃和泥點,但是眼眸中的銳氣和鬥志,卻是沒有消磨過多少的。

這一路上形形色色的妨礙和層出不窮的敵人,還有首鼠兩端不怎麼可靠的沿途勢力;或是各色心懷叵測而內鬥不休的諸侯藩家;都沒有能夠成爲阻礙他們的前進步伐和決心的理由。

而他僅僅用了一個重裝加強過的先手營,又在分兵時接受了大隊本部,不利於輕裝行進的大部分物資和載具;再加上來自建安州的若干本地藩兵,就輕易打出了一路偏師的名頭和氣勢來。

不但將虛張聲勢的東進姿態,弄假成真變做了某種既成事實;還在沿途收繳和徵集了不少輜重物資,裹挾到了好些讀作友軍,實爲炮灰的脅從武裝力量。

在領兵官凌厲而不失靈活機變的手段和武略下,在槍炮列陣血與火的攻勢面前,他們自以爲得意的城寨和私屬軍隊,就像是土雞瓦狗又像是紙糊的陣壘一般,根本不堪抵擋或是催如沙崩。

現在,這支一往無前的隊伍,終於在大江奔流的交匯之處,停了下來。而能夠走到這一步,身爲主官的种師中,也已然的有些如夢似幻的很有些神奇和取巧了。

這一次進軍所面對的各種狀況和遭遇的險惡情態,也幾乎將他過往家世和所學,還有軍事生涯中的經驗和判斷等一干潛力,都給強行壓榨了出來。

就像是在強壓下百折不撓的某種無形間的蛻變,讓他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可置信的脫胎換骨,只是隱隱覺得與追趕那位大有成就的兄長距離,似乎又更加近了一步了。

ωwш ✿ttκǎ n ✿c o

“這就楸泊灼城麼,”

种師中握着白銅外殼已經磨損不少的單筒咫尺鏡,看着眼前依山而立,看起來頗爲堅固的城寨。

這裡就是直接或是間接管領安東諸侯數百年,大名鼎鼎的羅藩最東端的直屬據點,正好位於烏骨水等數條水系下游,交匯處的的蘅衝之地。

正好方便就近監控和鎮壓,乃至徵發、差遣附近的附庸諸侯;以決定和影響區域內局勢的重要支點和遙領的飛地。

因此最多的時候常年駐有四個營,約三千人馬,及其上萬名各色的附屬人員和眷屬。歷代城主也是藩主最親近的子侄輩。

但是現在,卻差不多已經年久失修而呈現出某種荒廢的頹勢來了,

而在泊汋城的北面十多裡外,就是大名鼎鼎的泊灼口(即丹樂、鴨綠江交匯處)。

貞觀年間,唐太宗生前最後一次對高盧溝裡的軍事行動,命右衛大將軍薛萬徹爲青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兵3萬乘樓船戰艦,北渡北海灣再擊高句麗,進破泊灼口而虜獲上萬的戰事,就是發生在這裡。

而在高宗滅高句麗而設安東都護府之後,因爲數度反覆而層出不窮的高麗遺民反亂,也在此重新在不遠處的虎山山城舊址,築城駐軍以備地方,這纔有了現在的泊汋城。

羅氏與薛氏世代掌管安東征拓之後,這裡也就成爲了羅氏所掌握下,衆多遠離本家的外圍飛地和要點之一。

後來,安東諸侯大分裂,薛氏出奔北朝的大事件後,羅氏也不得不大幅收縮勢力,通過置換領地和分封世臣和支系分藩,來集中力量和資源與北朝支持下的薛氏,世世代代的征戰下去。

而這裡卻是爲數不多,依舊得以保留下來並且有所投入的重要據點。以繼續行駛和充當羅藩本家,世代鎮撫東南諸侯的軍事存在和影響力的延伸。

直到那場另羅藩上下無比慘痛,用了好些年也沒能恢復過來的大敗,爲了應付和填補西面戰線上的額缺失,同時對應本家大量割讓賠款之後的動盪局面,作爲後方軍事壓力漸少的次要地區,泊汋城裡的軍民幾乎被抽調和遷移一空。

只剩下一干留守的老弱在維持着局面,依靠羅氏世代統治的積威與殘餘影響,繼續在周邊中小諸侯之間,保持着某種超然的地位和基本不變的現狀。

但是現在卻成了事敗叛逃羅肅先的殘黨,所盤踞的最後也是最大的一處據點了。因此,在短期之內,裡裡外外都被匆忙加固和倉促修繕過,而在拆得七零八落的腳手架之間,顯出一種雜亂無章的氛圍來。

而除了原本逃到城中苟延殘喘的叛黨殘餘之外,據說還有附近十數只規模不等,不明武裝的旗號相繼加入,而重新變得人聲鼎沸起來。

對於种師中來說,這也足以作爲他這次進軍的重點和尾聲了,就看他用什麼樣的方式和判斷,來收宮和結局了。

這裡的地理位置也委實不錯,正當東南諸侯難以迴避過去的水陸要衝;只要有船沿着鴨祿水或是烏骨水回溯而上的話,幾乎可以抵達和貫穿大多東南諸侯的領地內,因爲當初爲了交通和水運的便利,很多當地的分藩當初都直接把居城,建築在了水邊不遠的對方;

而且兩條匯合後的水域也足夠深且流速不急,從這裡距離出海口也不算遠,因此中型的海船大可以直接從海上行船過來;而在泊汋城所在的虎山附近附近,也有較大範圍的土地可以進行耕拓和營建,只是有所荒廢或又被附近的勢力所侵佔了而已

如果能夠佔據下來,就可以成爲日後安東沿海貿易的一個重要節點和中轉處。

想到這裡,他不免又看向了後方,那些拉長在跌宕起伏的原野當中,還未能全部跟上來的大隊人馬。

除了少許押糧的建安州所屬外,其中大多數是他一路拉虎皮作大旗,借羅藩之勢徵發和調遣而來的,從屬或是親附羅氏的藩兵,林林總總的也有五千多人。

不論他們的良莠不齊與裝備不全,光是站在一起搖旗吶喊,遠遠看去也是聲勢頗壯,比得上這東南之域內一個較大藩家可以拿出來的全部實力了。

在本部營的督促下,讓他們打打順風戰,圍困一下那些城寨;或是跟在後面乘勝追擊,搶奪點戰利品還行,但是一旦本部出現頹勢,恐怕就有些不靠譜了……

而在淮東,青州、益都,

鎮撫府的後宅大園子裡,由初來乍到的小夫人名義所舉辦的,一場專門招待軍隊眷屬的小型宴會,也正在舉行當中。

衆所矚目之下,

閨名湄湄的少女只能微微苦着臉,看着面前製作精美的菜餚,還是小心翼翼的夾了一塊著放在嘴巴里,努力的作出嚥下去下去的姿態。

既然決定了站在這個那男人的身邊,就一定要接受他相應的一切,也包括做好他所交代和佈置的事情……她如此不停地鼓動着自己,然後又故作輕鬆的夾起一塊。

拔絲蝗蟲,糖醋蝗蟲,油炸蝗蟲,香煎蝗蟲,當然都已經被炮製成看不出本來面貌的一道道精美菜色。

作爲官府鼓吹和宣揚相應食譜的代價,就是必須以身作則的,敢爲人先的當中品嚐這種全新的事物。正所謂是上好下效,既然身爲當地最高官長都要以身作則的話,對方也就在沒有任何推拒和嫌棄的理由了。

清脆的卡茨連聲,就像是打破了某種隱性的堅冰,而讓席間有些沉凝的氣氛,慢慢的鬆動下來。

倒是抱頭蹲,毫不猶豫的夾了一大筷,放在嘴裡輕鬆寫意的吃的咯吱作響。絲毫沒有任何的不適和嫌惡。

這一前一後的表現和作態,頓時讓全場的變得輕鬆和歡快起來,而那些女性也笑容可掬的,紛紛相互鼓勵着,動筷大開朵頤。

“我和他當年一路逃亡的時候……”

嘴裡嚼個不停的小女孩,用一種很低的聲線嘀咕道。

“可是沒少吃過這東西的……”

“用火烤之後,還是挺好吃的呢……”

“就像是……石蛙或是仔雞的肉呢”

“咦……是是……是麼……”

少女有些驚訝,又有些好奇的看着對方稚美的面龐,似乎沒有能夠找到一絲作僞的地方。

“那。那……那我也……多嚐嚐好了”

然後才發覺,其實沒有那麼可怕,甚至因爲專門的烹飪手段而有些香脆可口。

唯有面無表情抱着貓咪的小伽嘉,還是有幾分抗拒和畏懼的心態;因此,她雖然也象徵性的動筷若干,卻是眼疾手快的乘人不注意,都餵給了那隻軍中崇拜的吉祥物,大名鼎鼎的灰斑貓咪“薛定諤”“薛貓爺”了。

而作爲其中出力最多的主廚,身胖腰闊的童貫也是與有榮焉的在旁看着這一切,露出某種滿足的燦爛笑容來。

第871章 撥亂11第1258章 再決8第120章 意外第1203章 淮動3第1042章 殤國2第1120章 歸遠20第1088章 立新18第566章 營生6第760章 徒變10第526章 經略6第1229章 平盧19第279章 朝生暮死罪與罰第649章 後手9第1204章 淮動4第1052章 零落2第1149章 潮新19第475章 漸變5第426章 戰局9第1182章 會江寧6第840章 雲起10第785章 萌動15第1245章 新章5第955章 沉驚5第33章 舊識 驚聞第1010章 夷變10第167章 偶現第843章 風動3第1273章 卷蕩3第994章 跌宕4第169章 微瀾3第616章 悵懷16第36章 扮演第1212章 平盧2第932章 驚破12第908章 臨峙8第309章 淮北紛紛二第1269章 又決9第684章 落盡4第731章 異夢5第375章 再戰4第933章 驚破13第567章 ,營生7第885章 反動5第1036章 瀾動16第276章 孤城、喋血第5章 生與死(中)第1237章 底定7第827章 啓新17第1200章 徐州起4第875章 撥亂15第5章 生與死(中)第435章 天傾2第772章 萌動2第294章 戰淮北八第217章 反差第653章 出援3第162章 迷夢將醒第137章 渾然第746章 思變6第248章 內察第740章 抉擇10第852章 風動12第514章 兵戎4第865章 撥亂5第255章 對練第415章 白馬第1112章 歸遠12第1282章 旋滅2第1034章 瀾動14第834章 雲起4第930章 驚破10第1269章 又決9第822章 啓新12第17章 皆爲名利第434章 戰局14第42章 再行第543章 風雨7第30章 浮生、道途第799章 肘腋9第569章 ,營生9第1230章 平盧14第482章 漸變12第568章 ,營生8第718章 大羅(8)第1202章 淮動2第1095章 立新25第1195章 江寧變9第29章 蘿莉蘿莉,順我心意第496章 聞驚6第1061章 零落11第328章 兩端第44章 醫者父母第334章 許昌第437章 天傾3第933章 驚破13第746章 思變6第900章 反動20第644章 後手4第1236章 底定6第450章 天傾(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