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一陣爆竹聲響,乾隆四十八年終於來到,見到李塵放聲高吟王安石這位宋朝改革家的詩詞,看着這漫天的煙火,李志也忍不住道;“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梅柳芳容徲,鬆篁老態多;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衆人一同站在院子中,李志所詠之詞伴隨着天空中緩緩灑落的煙火,到還別有一番韻味,李塵眉頭一皺道:“爹爹尚還風華正茂怎麼飲下如此悲觀之詞?”
“哎,生的這樣一個少年老成的兒子,想年輕也年輕不起來了。”李志低頭看着李塵調笑道。
“爹爹,我們往年的新年的時候是怎麼過的?”李塵突然轉開話題道。
“怎麼過的難道你不知道嗎?”李志好奇的問道。
李塵小嘴嘟囔道;“小的時候的事情我是記不起來了,等我記得事情的時候爹爹便一直沉浸於科舉之中每年的春節過得甚是慘淡,上年我們父子呆在那個破舊的茅草屋裡,衣食住行尚還滿足不了哪有心情過得春節?”
聽了李塵的話,李志不由的低下頭,自從李塵的母親去世以後他們父子便一直結廬而居,每天的溫飽都難以解決,想起以前的生活他還真有點想要淚奔的感覺。“其實我們家以前過年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活動,想你曾爺爺在康熙朝的時候從河南遷至錢塘,而且一直我們李家便人丁單薄,想來都是一脈單傳,至此還沒有出過女丁,所以平時的大年初一我們就沒有什麼事情可做。”
“哦。這可真夠可憐的。”李塵失落的道,他原本還以爲可以出去拜個年掙一些壓碎錢,現在呢?只能老老實實在家呆着了。
看着李塵失落的樣子法善四人對視了一眼,彼此之間已經形成了默契,四人來到齊刷刷的站在李塵的面前。看着眼前的四人李塵一陣迷茫卻見法善揮手示意,四人一起拜倒在地口中高聲喊道;“弟子法善、法成、**、法憲給太師太拜年了。”
李塵自己愣了一下,剛剛還想着自己給別人拜年掙些壓歲錢呢?現在呢?卻讓法憲他們討了先,李塵看着拜在地上的四人把手高高舉起,這一下可難爲了李塵,他自己出門有法憲跟着身上從沒有帶過銀子,看着他們的樣子這不是明顯在要紅包嗎?現在的李塵可去哪裡弄紅包呢?這是便見一隻大手伸了過來,在四人的手掌裡不大不小的放了些銀兩。
“好了,你們就不要爲難江流了,你們也知道他這小子身上從來不帶銀子,你們的紅包我給了。”
“寫先生,法善、法成、**、法憲再次給李先生拜年了。”四人手裡拿到銀子也不看多少直接揣在懷裡,四人一轉身有向着李志伸起了雙手。
“你們這羣小子。我的那一份也少不了的你們的。我請你們過來的時候變早有準備。”說着便又從懷裡掏出相同大小的銀兩放在四人的手中。
“呵呵,既然先生這麼爽快,那我們也不能藏着掖着。”法善結果銀子起身**的笑道。
“嗯,我知道了,明天還要出銀子是吧?”李塵看着衆人沒好氣的道。
“呵呵,公子冰雪聰明,自然什麼事情都瞞不過你。”
“嗯,知道,睡覺去,這真是流年不利,大過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出錢。”李塵一邊抱怨一邊向李志施禮。等到中人回過神來的時候邊聽‘啪‘的一聲李塵已經開始關門準備睡覺了。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爲端月,其一日爲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爲“頭”,後引申爲“開始”,因爲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爲“三元”;因爲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爲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大清早的李塵便開始起牀穿黑色那個李志早就爲自己準備好的新衣裳開始早在沈府便開始的各種鍛鍊,但是在大年初一按照以往錢塘縣舊的慣例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爲“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所以李塵在剛開始鍛鍊沒多久的時間便開始陸陸續續的傳來驚天動地的爆竹聲響,這也驚醒了昨晚睡覺較晚的李志衆人。衆人開火下鍋煮了昨日的餃子一起吃過之後,天也漸漸的明瞭起來。
新年的初一,男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後來的“賀年片”。這些暫且不提單說大年初一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衆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爲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有了青幫第六代自己的身份李塵卻沒有了享受壓歲錢的權利,非但如此李塵現在的懷中還揣着李志昨天放在枕頭下邊的壓歲錢,以應付今天可能會來的各種突發事件。事情也不出昨日李塵的預料,今天青幫的在錢塘分部的幫中一大早便在佛生的帶領下過來給李塵拜年,欠前前後後的十幾日可是讓李塵好好的心疼了一把,雖然現在李家並不缺什麼銀兩,但是自從李塵開到清朝之後還是沒像大年初一這樣花錢如此厲害的時候,雖然沒人給紅包銀兩不多,但是仍然架不住人多,單單是青幫的一行人下來李塵便已經撒出去了幾十兩銀子。送走了青幫各位的時候天色已經近午,這個時候張玲又帶着素秋前來拜年惹得李塵又是一陣肉痛,好在張玲每個月送來沈府的銀兩還算不少這也令李塵心裡頗爲平衡一些。
中午的飯,張玲和素秋是留在沈府的吃的,親自下廚的自然是這個現在已經名滿錢塘的大廚有間酒樓的掌廚張大師傅,自從花費了近兩個月傳授張玲廚藝之後,張玲現在已經深得各大菜系的招牌菜做法,只要你來有間酒樓,只要你能叫上名來的全國名菜,有間酒樓就絕對保證你滿意,示意短短的幾個月時間有間酒樓的名聲已經響徹整個錢塘,成爲全錢塘婦孺皆知的一個的名酒樓。
在李家張玲除了獻上自己的拿手好菜的同時自然還要少不了在每年過節的時候的習俗屠蘇酒,相傳屠蘇酒起於晉,昔人有居草菴,每歲除夕,遺閭里,藥一帖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酒尊,閤家飲之不病瘟疫。謂曰:屠蘇酒,屠,割也,蘇,腐也。言割腐草爲藥也。晉海西令問議郎董勳曰:正月飲酒,先小者,何也?勳曰:小者得歲,故先賀之。老者失歲,故後也。但也有人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爲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製而成。由於屠蘇酒的特殊功效,屠蘇酒變成了元日全家飲的一種必不可少的‘飲料’,以祛不正之氣。宋朝文學家蘇轍也在《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飯後送走了張玲素秋,李塵也要忙活自己的事情了,俗話說;二十三,竈王爺上了天,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五擂大鼓,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蒙香斗,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街上走。現在的李塵也要上街好好的轉上一轉,看看有什麼好玩的事情沒有。
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