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喚兒把東西屋的包袱帶上,一行四人復又上了車,往歷口鎮而去。一路行來,只見路的兩邊俱是山丘,山丘之間全是峽谷,很難找得到一些平地,山丘上常常可見溪流湍湍而下,果然是“八山半水半分田”。因平地較少,這裡的茶樹也不是像南方諸省如梯田般一壟一壟的整齊集中,而是一小塊一小塊地分佈於山谷、坡地、河洲等土地肥沃、易墾易植的地方。這裡有肥沃的紅黃土壤,氣候溫和溼潤,雨量充沛,早晚溫差大,常有云霧繚繞,且日照時間較短,構成了茶樹生長的天然佳境,醞釀了“祁紅”特殊的芳香厚味。
行了不久,便到了茶園。見林掌櫃跟着兩位俊秀的公子一起到來,茶園裡的人便都知道——東家到了。
衆人過來一齊向劉青等人見了禮。林掌櫃叫人給丹公子搬了張躺椅坐下,這才指着兩個人,向劉青介紹道:“這位是黃師傅,這位是李師傅,都是從南昌過來的製茶好手。”
劉青見那黃師傅五十多歲,留着八字鬍,瘦瘦小小卻甚是精神;而那李師傅則是三十多歲的中年漢子,體格魁梧,被太陽曬得黑黑的臉上笑容真誠,眼睛清亮。
劉青拱手笑道:“明日便要有勞二位師傅。”
唬得兩位趕緊還禮,那黃師傅道:“不敢當公子禮。小人聽林掌櫃說,公子是製茶大家,小人二人心裡極爲佩服。如今能有幸向公子學習新的製茶手藝,小人二人覺得萬分榮幸。”
劉青道:“好了。客氣話都不說了。林掌櫃,趕緊吩咐大家分頭通知吧。我去看看製茶工具。”
黃師傅道:“公子請跟我來。”
進了製茶間。劉青一一檢查過製茶工具,滿意地點點頭。看得出林掌櫃等人做事都很用心。這些用具基本都符合她的要求。
劉青放下東西,道:“挺好。我們再去看看茶樹。”
茶樹便在門外,劉青急切地走過去,輕輕撫摸着手中的茶樹。這是櫧葉種,是現代鑑定過的國家級珍貴的有性種質資源“祁門種”!她千里迢迢來這裡,就是爲了這“祁門種”!“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祁門紅茶的“祁門香”之所以能聞名於世,這優良的“祁門種”正是它久盛不衰的根本!
只見眼前的茶樹呈灌木型。葉子中等大小,茶樹的姿態如半開展,葉片略略向上斜生;茶葉爲長橢圓形,葉面微微隆起,葉色碧綠,富有光澤,葉質非常柔軟。
摸着手中柔嫩的茶芽,劉青心情甚是激動——她劉青,就要在這裡。在明朝,在1403年的春天,讓祁門紅茶提前展示出她迷人的色彩。“祁紅特絕羣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她要讓這湯色清亮紅豔,香氣似花如蜜的祁門紅茶,在鄭和下西洋的時候。與中國的瓷器一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黃師傅和李師傅跟在劉青後面,看着劉青輕撫茶樹。神情激動,不禁也激動起來。
他們製茶幾十年,也是愛茶人。他們看得出,這茶樹的品種與他們見過的不同。聽少爺說,這位劉公子有製茶秘方,一定要這祁門的茶種方能製成。對此,他們深信不疑!因爲這位劉公子創造的三才杯,那可是深受愛茶人的歡迎。只有對茶性瞭解極深的人,才能創造出那樣的茶具。那麼,劉公子秘製的茶又如何?他們實在是期待。離家幾百裡,如能在劉公子手上學到製茶秘方,他們也就不會再是默默無聞的製茶師傅了;他們,將成爲新茶的祖師爺。
明天!黃師傅撫着鬍子的手,不禁微微有些顫抖。臨到老來,如能成爲製茶的一代宗師,於他而言,此生還有什麼可求的呢?!
第二天清晨,採摘姑娘、媳婦便上了茶山,開始採摘鮮葉,採摘標準是一芽二、三葉。劉青再三強調,要分批多次留葉採。這樣,春茶可採摘六至七批,夏茶可採六批,秋茶則少採或不採,以利於茶樹的生長。劉青還特地叮嚀林掌櫃注意,穀雨前那五日內採茶,必須“一旗一槍”,即採摘一芽和一葉初展的嫩葉,這叫“麻雀嘴稍開”,好製作特級祁紅茶。
祁門紅茶講究現採現制。所以茶青採摘下來後,劉青便指揮黃、李兩位師傅將其薄攤在曬墊上,在日光下晾曬,直至葉色暗綠,這一步,叫蔞凋。
蔞凋後,把茶葉放到揉捻槽裡,用手揉成條狀。
劉青看着黃師傅的手法,道:“黃師傅,你要稍稍用點力,使茶葉出點茶汁,但又不用太用力。對,就這樣。”
“爲什麼要揉出汁呢?”李師傅問。
劉青有些爲難,現代“空氣”、“氧化”等詞,不是他們能聽懂的。
黃師傅看劉青爲難的樣子,趕緊呵斥道:“李勝,這是劉公子家的秘方,你怎麼能亂問。”
劉青忙擺手:“無妨無妨,不是不能說,而是要想想怎麼能讓你們聽得懂。這麼說吧,如果不揉破汁,泡茶的時候,茶裡的味道就不能很好的被泡出來;再就是,揉捻能使它更好的發酵。所以,你們二人要記住——”
兩位師傅連忙靜心屏氣,豎耳凝聽,狠不得將劉青所說的每一個字都牢牢地刻在腦子裡。他們知道,劉青現在講的,必是製茶最要注意的地方;而茶的好壞,就在於製作時的這些細節。
“鮮葉老,那麼揉捻的力度要大些,時間也要長些;反之,鮮葉嫩,力度便要小,時間也短。這樣下來,揉捻過後的茶葉,效果才能一樣。即使原料不好,也能製出好茶。”
李勝張了張嘴,猶豫了一下,還是沒說話。
劉青看見,便問:“李師傅,有問題就問,我教過你們一次,以後這茶就靠你們自己了。如果現在不弄懂,以後製茶出了問題,你們可就不好交待了。”
“我想問,什麼叫發酵?”
“家裡醃過酸菜嗎?把青菜放進壇裡,密封起來,便變成酸菜了,這就是發酵;還有,你們吃的饅頭,這面也是要經過發酵,才能膨脹起來。發酵這步驟,是制紅茶的關鍵。”
李師傅撓撓腦袋道:“饅頭髮過了也是酸的,那這紅茶喝起來是不是也是酸的?”
劉青“噗哧”一聲笑了:“酸不酸,等制好了,你一喝不就知道了?”
一會兒茶青全部揉捻完畢,劉青讓李師傅搬來幾個木桶,指揮他們把揉捻好的茶全放到木桶裡去,加力壓緊,上面蓋上溼布,然後放到日光下焐曬。
劉青看看笑道:“還真像發饅頭。”
李師傅又問:“劉公子,這要曬到什麼時候?”
“這個問題問得好。”劉青讚賞道,這個李勝勤學好問,肯動腦子,難怪年紀輕輕便能成爲製茶師傅。“你過一兩個時辰看一看,如果它們的茶葉以及葉柄顏色都變成了新紫銅色,並且聞起來散發出茶香,便是發酵好了。”
說完,她又正色道:“一定要記住,以顏色變成紫銅色爲準。因爲發酵的條件、揉捻的程度、葉質的老嫩,在每次製茶過程中,都會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不能單看發酵時間的長短,應以發酵的程度爲準。”
發酵需要時間,劉青便叫兩位師傅去休息。自己則搬了把椅子,也到樹蔭下、茶樹旁的丹公子身邊坐下,喝了口喚兒倒上的茶,輕舒一口氣。
丹公子自跟着劉青來到茶園之後,又恢復了原來冷峻不語的狀態,對劉青所做的事只是看在眼裡,並不多問;兀自緊鎖眉頭,神遊天外,想自己的事。
劉青又喝了一口茶,她皺皺眉,看了看手中的茶,對伺立在一旁的喚兒溫言道:“你下去歇息去吧。有事我們再叫你。”
她慢慢將手中的茶喝完,這才親手重新燒水、洗杯、投茶、沖水……
跟前世今生的每一次泡茶一樣,她的心情,就像這茶葉一般,隨着熱騰清泉的盪滌與浸泡,慢慢舒展開來。彷彿所有的塵世喧囂,都被洗滌得乾乾淨淨;心中瀰漫的,是澄澈與安寧。
孔子曾說過一段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是劉青非常喜歡的一段話。雖然這句話的意思是——能明瞭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明瞭自己的價值觀,明瞭生命中什麼對自己是重要的,明瞭自己的追求,如此即便做同樣的事,你心中亦是非常清澈的而安定的。但劉青卻喜歡按自己的意思來理解這句話。
上一輩子,她覺得自己每天都在奔忙——小時候天天忙着學習,忙着上這個補習班、那個補習班;好不容易上班了,便開始爲買房而拼命賺錢;待把房款付清了,又開始爲買車而奮鬥……就像填不滿的溝壑,人一輩子就這樣疲於奔命。直到她生命走到盡頭,回過頭來才發現,房啊、車啊……神馬都是浮雲。
雖然領悟較晚,但她終是明白了孔老夫子那句話的意思。是啊,在浮躁的社會環境裡,我們需要靜靜地坐下來,慢慢沏一壺清茶,讓靈魂在霧氣氤氳中沉澱、澄清,想想清楚這一輩子你最想要的是什麼。這,便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