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程閔覆滅了貴霜,對呂布應該如何處置就越來越頭疼了,雖然呂布此人前半生見利忘義、反覆無常,但是呂布卻幫助了程閔打貴霜,當初貴霜偷襲也是呂布在西域死命的抵擋,若是呂布跑了或者跟貴霜聯合,恐怕戰火就會在華夏境內燃燒,這樣一來華夏必然死傷慘重,所以如今的程閔真的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了。
程閔左思右想沒有個結果,所幸與呂布來個青梅煮酒論英雄算了,於是程閔喝退了左右,就連許褚都給攆跑了,把呂布一個人叫了過來。
程閔溫着酒低着頭看也不看呂布一眼,盯着酒壺說道:“奉先啊,如今貴霜已經徹底被我收服了,我想將西域也囊括在我華夏的領土當中,汝有何看法?”
呂布一怒,心說:當初貴霜偷襲你丫的,要不是勞資幫你阻擋,你還不損失慘重,勞資當初十萬兵馬爲你而亡,隨後你要攻打貴霜,勞資二話不說舉西域所剩無機之兵組成西域協戰軍,打貴霜出力最大的是誰你丫不知道麼?現在想卸磨殺驢了?你丫別忘了,現在西域協戰軍二十萬大軍可是歸我掌管呢,你丫若是不仁,就別怪勞資不義了!
呂布思考之間,程閔突然擡頭,盯着呂布卻雙脣緊閉,也不開口。
呂布頓時被嚇了一跳,心說:雖然這二十萬大軍是歸我掌管,可這特麼也就是程閔一句話的事啊,可惡!程閔這個卑鄙小人!
呂布被程閔盯的直發毛,若是以前,呂布早就一方天畫戟刺死這卑鄙無恥的小人了,可是如今的呂布已經年過四十,到了不惑之年,脾氣也漸漸的好了,尤其是多次戰敗於程閔,明鬥也鬥不過貴霜,已經沒有了雄心了,他思考了許久,無奈的開口道:“太尉大人,我呂布生平沒什麼志氣,只是想有一塊棲息之地,西域是我好不容易得到了,若是太尉大人想擴進華夏版圖,那奉先也無話可說,但是奉先的西域王稱號,請太尉大人務必爲奉先保留!”
程閔呵呵一笑,道:“本官也不過是當朝三公之一,豈能有封王的權利?這樣吧,你來鄴城吧,本官奏明天子,溫侯之位照舊,加封爲飛將,追隨本官吧!”
“呵呵!你不是說我見利忘義、忘恩負義、恩怨不分、反覆無常麼?你不怕我再背叛你了?”呂布自嘲的笑了笑。
“我怎麼可能不怕,不過現在不怕了,你能抵擋貴霜的偷襲,又幫我共同攻打貴霜,如今又說了這麼一番話,你已經值得相信了!”程閔說着說着也是笑了。
“誰知道你會不會卸磨殺驢,把我騙回鄴城,然後再殺了我?”呂布收起了笑容。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汝若是相信我,就跟我回鄴城,若是不信,你就繼續漂泊吧!”程閔繼續笑着。
“好!我呂奉先就信你一次!”呂布又笑了。
程閔也笑了,他二人一起笑着。
隨後程閔將貴霜地區交給了有勇有謀的張遼鎮守,又將二十萬的西域協戰軍改爲貴霜守備軍,全權交給了張遼負責,便回軍鄴城。
……
話說在程閔出征貴霜之前,諸葛亮就已經與貴霜入侵的軍隊作戰了,並且大勝貴霜入侵大軍,隨着貴霜的元帥加利文迪支援,程閔跟安息便集結軍隊準備出征了,貴黃國王大月蘭薩德馬上讓加利文迪撤退回軍守備安息帝國大軍,加利文迪順勢殺了俘虜的漢獻帝劉協,以及荊王劉琮。如今天下已經無主了。
而且這還不算完,因爲貴霜的入侵,整個華夏可謂是狼煙四起,因爲諸葛亮放棄荊州的守備力量,導致荊州守備空虛,袁紹這次聽從郭圖、審配的計謀,出兵荊州。
沮授雖然多次勸阻袁紹,可是袁紹因爲與程閔作戰的失敗,而惱怒不已,他需要絕對的勝利,所以對沮授的勸說不管不顧。
袁紹的三萬大軍,面對毫無守備的荊州,毫無疑問的大勝,幾乎零傷亡便拿下了荊州,如今的諸葛亮可謂是面臨了最艱難的時刻,益州已經被貴霜人的三光政策禍害的慘不忍睹,荊州還被袁紹得到了,諸葛亮憤怒不已。先派蒯越去揚州,準備與曹丕結盟跟伐袁紹。又派法正出使東吳,與孫權結盟。
諸葛亮承諾曹丕,各出兵五萬,諸葛亮攻打司隸,曹丕攻打兗州和豫州,待袁紹滅亡,兗州、豫州二州將送與曹丕,只要司隸一州。
又承諾孫權出兵荊州,雙方各出兵五萬,待袁紹滅亡之時荊州一人一半。
也就是說諸葛亮將出兵十萬,並分兵兩路,一路五萬,與曹丕和孫權同盟,一起出兵滅袁紹。
不得不說,雖然歷史上諸葛亮並無治軍之能,但是無論是歷史還是演義都是多般誇獎諸葛亮的政治才華和外交才華。而現在,諸葛亮依舊是個能人,居然真就完成了他的同盟計劃,孫權和曹丕都決定與諸葛亮同盟。
就在程閔消滅貴霜帝國的時候,諸葛亮、孫權、曹丕三人的同盟,也消滅了袁紹,正式瓜分了袁紹的勢力,如今諸葛亮佔據益州和司隸還有西北半部的荊州,曹丕佔據兗州、豫州、徐州、揚州四個州,孫權則是佔據着交州和東南半部的荊州,刨去程閔佔據的河北,如今的中原真可謂是已經做到了三分天。
諸葛亮得到半部荊州之後,也並不滿足,本來荊州全境都是諸葛亮的。可如今,只奪回了半部,雖然有了司隸一州,司隸很小,隨處洛陽和長安以外基本沒有什麼好地方了,而洛陽和長安也因爲董卓的霍亂和李、郭二人的霍亂,使得這兩處華夏大陸最繁華的城池已經成了費城,雖然經過曹丕和袁紹的開發已經有了些許的起色,可是依舊無法恢復當初的繁華。
而且益州已經被貴霜人洗劫一空,如今諸葛亮能依賴的只有這半部的荊州了,可是荊州的另一半卻是孫權的。
一來他需要在荊州建立反攻中原的根據地,而來他需要荊州的富庶來恢復益州的繁華。但是他又不能對孫權發起進攻,因爲他需要聯合孫權來一起對抗程閔。
不僅僅是程閔,曹丕也勵精圖治,這幾年臥薪嚐膽,曹丕目前的能力恐怕比他爹曹操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加上那個名不經傳的司馬懿,與曹丕聯合打袁紹的時候,諸葛亮也看到了司馬懿的軍事才華,諸葛亮對其恐懼不已,所以諸葛亮需要盟友,他需要跟孫權聯合一起對抗程閔和曹丕。
所以諸葛亮如今可謂是進退兩難,左右都不是人了。
諸葛亮召集法正、蒯越、蒯良等軍師一起討論如今的形式。
“司隸四戰之地,現已頹廢不堪,益州已被貴霜踐踏。現在雖在荊州取得了一塊有限的地盤,但要是周瑜長期屯兵江陵,在荊州也拓展不開,處處受到東吳的制約。我們必須開疆擴土,不然下一個滅亡的必然是我軍!”諸葛亮開口說道。
諸葛亮爲改變這一被動局面,雖和幾位軍師反覆切磋過,但是一直沒有一個定論,這一次也是一樣,衆人都沒有任何表態。
諸葛亮無奈之下,要親自去東吳面見孫權,請求孫權自動讓出長江以北荊州的地盤。衆人百般阻攔,總覺有些不妥,又恐生事端。但是諸葛亮還是很堅決的,雖經羣臣再三勸阻,諸葛亮仍堅持要去。衆人見諸葛亮執意如此,也無可奈何。
按諸葛亮的想法,此行雖“出於險塗,非萬全之計”,但孫權當時“所防在北”,還得依靠他“爲援”,共治曹丕,未必會把他如何。
衆人聽了諸葛亮的這個想法,雖然有些擔心,但看到諸葛亮決心已定,也就只有囑咐他到了江東後,小心謹慎以防變生意外。
諸葛亮到江東,至京口與孫權會面。兩位當代英傑見面,自然互道仰慕之意。果如諸葛亮所料,當他提出“都督荊州”一事時,孫權面有難色,只好說江陵是周瑜血戰打下的,恐怕一時很難辦,還得和周瑜商議。孫權請諸葛亮不要操之過急,還得從長計議。
孫權卻暗中派人通知周瑜,請他做決定。周瑜立即上疏給孫權,鮮明地表明瞭他的立場,而且向孫權獻計說:
諸葛亮以梟雄之資,必非久屈爲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爲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伐,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聚在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孫權一接到周瑜這封疏,立即就把魯肅和呂範招來,請他們就周瑜之疏各抒己見。孫權之所以把彭澤太守呂範請來,是因爲諸葛亮一到江東,呂範就向他“密請留”,建議把諸葛亮軟禁在江東。這和周瑜的意見完全一致。而魯肅卻與周瑜、呂範等人的意見完全相反。唯獨他從“共據程曹”的大局出發,力勸孫權“借荊州”給諸葛亮。孫權爲了綜合平衡兩方面的意見,所以把兩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一同請來。自不待言,呂範完全贊同周瑜疏中所言,認爲這是個絕好的機會,希望孫權當機立斷。
魯肅向孫權解釋道:“將軍雖然英武蓋世,但力量實在不能和曹丕、程閔相比,何況我們剛得荊州,還沒有對荊州百姓有什麼恩信。依我之見,最好把荊州借給諸葛亮,讓他去安撫荊州,這對我們有力。因爲這樣做,是給曹丕和程閔增加了一個勁敵。難道這不也是最好的計策嗎?”魯肅個話顧全大局,連孫權也無法回絕。
孫權雖然沒有聽從周瑜、呂範的意見,把諸葛亮軟禁起來,但卻感到很鬱悶。就在他和張昭、魯肅等人送走諸葛亮之後,正要派人去江陵請周瑜來議事,周瑜卻不請自來了。
周瑜正要一見孫權,得知諸葛亮已去,心裡很無奈,但也無法挽回了。於是,正要只好向孫權另獻一策,他說:
程閔出征貴霜,一時半會是回不來了,河北暫時沒有任何的危險,況且程閔就算回軍也不可能直接打我們,正是我軍發展的大好時機,讓我和奮威將軍孫瑜一道,進兵揚州,得揚州之後再吞併中原,由孫瑜守在哪裡,結好程閔互相支援,然後我軍一道西進,直追諸葛亮,西蜀也是不難打下的。
很顯然,支援是因爲孫權不願與諸葛亮鬧翻,只好避開荊州去向東北發展,最後與諸葛亮爭衡西方。孫權當時聽了支援這一番話,深爲支援這種氣概所感染,精神爲之一振,不但立刻同意了支援這個計劃,而且還派遣使者送書去公安,約諸葛亮“共取曹丕”。
接到孫權的書信,展開,不禁大吃一驚,孫權、周瑜這一招,完全和諸葛亮的計劃相牴觸,諸葛亮建議馬上給孫權回信阻止他,同時還要作好應變的部署。
隨後周瑜竟然大病了一場,無奈之下週瑜上書給孫權說:
當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憂,願至尊先慮未然,然後康樂。諸葛近在公安,邊境密邇,百姓未附,宜得良將以鎮扶之。魯肅智略足任,豈以代瑜。
這封疏充分反映了周瑜忘身憂國、大志未竟的心情,就算大病之下,還是冷靜了下來,從“與程閔、曹丕爲敵”出發,考慮到和諸葛亮相鄰,這個“百姓未附”的狀況,使他不能不認識到在這個時候解決荊州問題是不現實的,要對付曹丕和程閔,非聯合諸葛亮不可,事役他特別舉薦了力主加強聯盟的魯肅接替他鎮守江陵。
魯肅正是在替代了周瑜之後,再次向孫權建議“借”荊州給諸葛亮。到這個時候,孫權就依從了。魯肅從江陵下屯陸口後,諸葛亮就把近在治所從公安遷至江陵。以文聘爲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任王威爲宜都太守、徵虜將軍駐南郡。
從此,諸葛亮取得近在大部分土地,再次實現了隆中戰略中“跨有荊、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