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聽完雲蘭的一番分析講解,李明仁像是被灌注了一股清泉一樣,思緒汩汩在腦海裡冒出來,恨不得當場打一套拳來讓自己冷靜冷靜。
趙雲蘭看時辰還早,便又躺回去想要睡個回籠覺。屋內的另一人則像是打了雞血般,一點睏意也沒有。
“娘子,你睡覺,我去書房籌劃一番。”
“去吧,明早別來吵我,我要多睡會兒。”
李明仁興奮的應下,自覺放輕了聲音往書房走去,直到雞鳴狗吠,天空有了一點魚肚白,李明仁才從書房出來,此時趙雲蘭還在睡着。
今日學堂休沐,但衙門得當值。李明仁梳洗一番陪着睿文吃了早飯就往前衙去了。雖說一夜未睡,但依舊精神熠熠,連走路都帶着風,與前幾日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大人,今日是有什麼喜事嗎?”曹應發習慣性的拍馬屁,其實也算不得拍馬屁,這人其實是比別人更能感知到上官的情緒,能給李明仁提供一個不錯的情緒價值,這也算是一個曹應發的優點。而這個與之作比較的‘別人’自然是後一步進門的陳一青。
李明仁已經習慣了曹應發的奉承,開心地說道:“一會兒再具體聊,今日有沒有案子審理,沒有的話咱就先去開會。”
縣衙上下早已經理解開會是啥意思,就是大家聚一起說會兒話。
曹應發看着每日事宜紀要的小冊子說道:“今日沒有訴訟案件處理,但今日安排了要下鄉探訪,着手安排徭役事宜。”
這個小冊子也是李明仁讓制的,受雲蘭的影響,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下要做的事,提高做事的效率,每日上堂前翻一翻看一看確保沒有遺漏的公務。
“好,那就先開會,咱把衙役時間定下來今日就抓緊發佈役令,這樣可以留給大夥兒一些時間準備。除此之外,我還有幾個事要同你們協商。”
陳、曹二人坐在新安置的會議室等着,李明仁派人去喊來謝長旺,不到一刻鐘四人便聚齊。
“好,第一件事,先定下徭役時間,我想的是能在秋收前,徭役時長爲二十日,你們看如何?”李明仁不說一句廢話,直接進入開會狀態。
曹應發:“如果是要定在秋收前,那就十日以後,這樣給役夫們一個休養的時間,只是服完徭役後沒幾日就要秋收,壯勞力少的人家就怕吃不消。”
陳一青抿抿嘴,等着曹應發說完纔開口道:“是的,我認爲二十日有些長,這一次只是修河堤,且我們早已派人去檢查了一遍,到時候就能省了這個檢查的時間直接讓役夫們上工,所以可以把時間縮短到十五日,這樣結束後還能多休息幾日。”
謝長旺在這些事上是插不上話的,只需要聽着知道就行。
李明仁接着道:“那就定十八日,我不想因爲縮短了工期導致大家做事毛躁,反而弄巧成拙。這一次我也不打腫臉充胖子,徭役補貼取消,但是我想在役夫的飯食上增加一些費用,保證大家服徭役期間能在飯食上有一個改善,不至於天天都有葷腥,但要保證每天都能有熱湯飯。”
謝長旺這纔開口:“那我這邊就派一隊人去河堤附近現煮飯食,縣衙有多餘的鍋,我們直接帶去,埋個竈就可以煮上。”
李明仁點點頭:“嗯,我就是這個意思。人手就從之前不願意留下的衙役裡來選。說到這兒,就是第二個事,我決定衙門不削減人手了,這些人我都有安排。所以這個是交給老謝去處理,再問一問這三十八人,如果衙門留下他們,他們是否願意。如果還是有不願意的再另說。”
謝長旺內心是高興的,畢竟都是自己帶出來的人,而且這裡面大多數人都是因爲沒有把握能被留下才選擇了離開。
“好的,大人,開完會我就去跟大家聊聊。”
“好,徭役一事可還有意見?”
“沒有。”曹、陳二人應着。要說還得是陳一青心裡開心,李縣令能想通取消役夫的補貼,而改善伙食,這伙食費可是比補貼的銀子少多了,這樣縣衙裡又能寬裕一些。“好,那就說第二個事。剛剛提到徭役後緊接着沒幾日就是秋收,所以我打算今年舉行下鄉助農的活動,選出每個村裡貧困的人家,我們去幫忙秋收,然後聯合每個村的村長協調各村多的壯勞力,村內之間互相幫忙。
縣衙裡也不是一起全部出去,咱們分批次下鄉,也好保證縣衙正常運行。我就在第一批,做個帶頭作用,大家都參與,每個人下鄉兩日。今日我們下鄉去探訪就先大概瞭解一下各村的狀況,做好應對安排。”
“是。”曹應發心裡詫異又有些苦惱,哎~這是躲不掉要去做苦力了,心裡這麼想,但嘴上卻沒反駁。
陳一青和謝長旺反而沒太多感覺,謝長旺還想着到時候直接安排去自家村裡,藉着公事回一趟家看看,幫着家裡乾點兒活。
“對了,縣衙裡交替着安排人手,不允許自己回自己的村,免得出現回去只幫着自家幹活的情況。這事也交由老謝你安排,擬出名單後交個老陳初步審覈,然後曹縣丞複審,最後我這邊確定下去。”
謝長旺內心被一擊只得乖乖應下:“好的,大人。”
“然後關於今年秋收只收兩成稅的事也在發佈役令的同時一起發佈了。今日就先說這件事,一會兒老陳隨我下鄉,再點幾個衙役隨我們去。老曹你抓緊發佈役令和秋收的公告,老謝去負責差役的事。”
“是!大人。”
李明仁去換下官服,帶着人就出了衙門。
趙雲蘭這邊睡到日上三竿才起牀,“春香,怎聽到晴兒在哭。”
“小小姐吃飯時沒見着夫人,有些不開心了,這會兒崔嬤嬤抱着在哄,少爺也在逗小小姐。”
趙雲蘭洗了洗臉,刷了牙,“把晴兒抱過來吧,我抱一會兒。”
“是,夫人。”
穿好衣服,崔嬤嬤就帶着晴兒來了。
“哎喲,讓孃親看看是哪個小可愛在哭哭唧唧呀!”
晴兒向趙雲來伸手要抱抱,嘴裡糊糊的發着短音節像是喊着:“羊(娘)”。
“誒呀,孃親抱抱晴兒寶寶!”趙雲蘭接過小閨女,“走,陪孃親去吃飯,不過你才喝了奶,只能看着孃親吃。”
在自己孃親懷裡,小晴兒安分了不少,不哭不鬧就咯吱咯吱的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來回應着趙雲蘭的話。
“睿文呢?”趙雲蘭沒見着兒子,問道崔嬤嬤。
“少爺去書房溫習功課了。”
“這小子今日還挺自覺,讓何花給我煮碗餛飩,我今日想吃點兒餛飩,再做點兒吃食我一會兒要帶去莊子上,莊子那邊做飯的大姐做出來的飯實在是不太好吃。”
這段時間莊子那邊在蓋廠房,所以請了幾個當地村裡的婦人來做飯,這些婦人廚藝一般,來做工的漢子們不講就這個吃食味道,都是窮苦百姓,每天在家都不能吃個八分飽,而在這邊上工每日的飯食都是給的足足的,管飽的那種,更別說偶爾還沾點兒葷腥,所以大夥兒吃啥都覺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