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帝下旨李嫣帶兵前往福景郡平叛的消息,只有朝中少部分官員知道,並未引起重視。
連當時的庸帝也只是想,讓城北軍儘量拖住白蓮軍,他好有時間抽調邊疆駐守的精銳軍隊回京。
但令庸帝沒想到的是,李嫣帶兵前往福景郡,半月時間不到,他就收到白蓮軍覆滅的情報。
戰場上李嫣如同戰神附體,快速剿滅白蓮軍,而作戰時展現出來的實力,也深深震撼到了他。
這個封建時代,皇位基本上都是由皇子繼承,李嫣畢竟只是一個公主。
未免李嫣影響到其他皇子的地位,在她剿滅白蓮軍後,庸帝曾私下派太監傳旨給她,
“要求她暫時先待在安邑城,治理好封地,解決當地百姓的民生問題,等接到他旨意後,才能班師回朝”。
等李嫣接到庸帝詔書,可以班師回朝時,時間已經過去數月了,
她立馬帶着上萬城北軍,回到皇城外城北軍營地,等待入宮面聖。
城北軍返回皇城外營地不久,朝堂上就傳出,
“三公主殿下帶兵前往福景郡平叛,剿滅白蓮軍,勝利歸來的消息”
短短一個小時不到,消息就傳播了整個皇城,在百姓中引起轟動。
不久後,劉海帶着庸帝的旨意前往城北軍營,不過他在大門口被攔了下來。
此時校場內李嫣正和往常一樣在訓練士兵,
她接到守衛報告劉總管前來後,立馬帶着姜琿和一衆親兵前往大門迎接。
此時的李嫣身着金黃色戰甲,經過數月領兵作戰,整個人氣質變得英氣十足,擡手之間,散發出強大的氣勢。
城北軍營的大門緩緩打開,李嫣從馬上一躍而下,身後的姜琿和親兵也緊隨其後。
劉海見到李嫣從營內走出後,躬身一拜喊道:“奴才劉海,見過昭儀郡主,郡主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嫣聽後笑着說道:“劉總管,今日前來有何要事?”
“奴才這次奉旨前來,請李將軍和姜萬夫長回宮面見陛下”,劉海恭敬說道。
“本將軍知道了,劉總管請稍等片刻”,
李嫣說完,轉身來到一位親兵面前,吩咐道:
“本將軍須前往皇宮面見陛下,你回校場傳本將軍的命令,要求今日務必操練滿三個小時,訓練才能結束”。
王歡聽後立馬雙手抱拳,單膝跪地喊道:“末將領命”,隨即騎馬前往校場傳達命令。
李嫣上馬後對着劉海道:“有勞劉總管帶路了”。
“郡主和姜萬夫長,請”,劉總管說完騎上馬,其他太監也紛紛上馬。
“出發,駕”,
李嫣率先離開,姜琿和親兵也緊隨其後,衆人朝着皇城北城門而去。
二十多分鐘後,李嫣等人騎馬穿過北城門,就來到了午門前停下馬,隨即所有人都下了馬。
因爲皇宮內有禁令,所有人禁止騎馬和攜帶兵器進宮面聖。
李嫣將腰間的長劍取了下來,扔給身後的親兵,
“本將軍與姜萬夫長入宮面聖,爾等在此等候”
“末將領命”
一衆親兵說完,就直挺挺站在午門外廣場等候。
李嫣和姜琿跟着劉總管進入午門,一行人穿過午門,朝着皇宮金鑾大殿走去。
穿過一條條長長的走廊,不久後衆人就來到金鑾殿臺階下。
一座宏偉的大殿出現在李嫣的面前,她一步一步踏上潔白如玉的階梯,在金鑾殿外停了下來。
李嫣和姜琿沒有接到聖諭前,只能暫時在殿外平臺上等待。
不久後庸帝的貼身太監魏公公從大殿中走出,對着李嫣兩人大聲喊道:
“傳陛下口諭,宣城北軍將軍李嫣,萬夫長姜琿即刻入殿面聖,欽此”
魏公公說完話後,返回金鑾殿內。
李嫣聽後心中也沒有太大的激動,她之前見過不少大場面。
她深吸一口氣起邁步走進金鑾殿內,身後的姜琿倒是有些激動。
這是他第一次進入金鑾殿面聖,生怕自己出現一些差錯,一直小心翼翼跟在李嫣身後。
此時金鑾殿內兩側站滿了文武百官,李嫣從文武百官中間緩緩走過,沒有絲毫慌張。
金鑾殿上數米高的臺階上,擺着一張一米多寬的金燦燦的龍椅,庸帝坐在上面微笑看着進入大殿兩人。
李嫣和姜琿在距離庸帝二十米遠位置,單膝跪下,大聲喊道:
“城北軍將軍李嫣,見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城北軍萬夫長姜琿,見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許多官員看着李嫣,都感覺比較熟悉,只是一時間想不起來,之前在什麼地方見過。
文武百官都對李嫣比較好奇,不過此時在朝堂之上,不敢發言。
庸帝對着李嫣兩人說道:“兩位愛卿平身”。
李嫣和姜琿站起身來,對着庸帝躬身一拜後,站在一旁。
“今日朕宣兩位愛卿來,是因爲李將軍帶領城北軍出征平叛,成功剿滅白蓮軍勝利歸來,朕深感欣慰,重重有賞”,
他從面前桌子上,抽出一道貼金軸三彩和一道牛角軸聖旨,對着身後的魏公公說道:“宣旨吧”。
魏公公上前躬身接過兩道聖旨後,起身走了下來,站在李嫣面前,喊道:“城北軍將軍李嫣接旨”。
李嫣單膝跪地後,
魏公公拿出貼金軸三彩聖旨,打開後大聲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李將軍攜城北軍北上平叛勝利歸來,不負聖恩,特賞黃金萬兩,白銀十萬兩,絲綢萬匹”
“賜三品鎮北將軍銜,統領十萬鎮北軍,欽此”。
李嫣雙手接過聖旨,
“謝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隨後退到一邊。
魏公公抽出另外一道聖旨,喊道:“姜萬夫長接旨”。
姜琿急忙上前雙膝跪地,魏公公打開聖旨,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城北軍萬夫長姜琿,協助平叛有功,特賜黃金千兩,白銀萬兩,賜五品將軍銜”
“另城北軍所有軍士平叛有功,賞每人十兩紋銀,欽此”
姜琿雙手接過聖旨後,大喊道:
“謝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也退到一旁。
魏公公轉身對着庸帝躬身一拜後,回到了之前的位置。
接下來就是朝議了,庸帝抽取幾份昨日文武百官遞上的奏摺,在朝堂上進行商議。
頓時朝堂之上熱鬧了起來,各種爭辯聲不斷響起,李嫣頓時感覺一陣頭痛。
她一點都不明白朝堂上文武百官,到底爲什麼要將事情弄得那麼複雜,覺得還是當教主比較好,不需要太過煩心。
臨近中午的時候,金鑾殿內文武百官的爭吵聲才停下來。
庸帝起身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隨後轉身從屏風後離開。
魏公公上前對着殿內所有人,喊道:“退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殿內文武百官朝着庸帝躬身一拜後,有序按官位品級離開。
李嫣本來也想隨衆多大臣們一起離開,
卻突然止步,原來魏公公用真氣對她千里傳音,
“郡主殿下請留步,陛下御膳房有請”。
不久後一位太監劉瑜來到李嫣面前,說道:
“李將軍,請隨奴才來”,李嫣跟着太監從金鑾殿側門走出。
朝着御膳房的方向走去,皇宮內每隔一段距離,都會有侍衛把守。
一刻鐘後,李嫣來到御膳房門外停了下來。
劉瑜對着門外的李嫣小聲說道:“李將軍,請稍等片刻,奴才前去稟告陛下”,隨後走進房間。
不久後房間內傳出,“宣,李將軍面聖”。
隨後李嫣走進了御膳房,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巨大的桌子,上面擺滿了數十道奇珍異味。
庸帝坐在一端,看着李嫣進入後,說道:“皇兒,此處沒有外人,不必太過講究,坐下吧”。
李嫣聽後,回道:“謝父皇”,
隨後她脫掉頭盔放在一旁,坐在庸帝對面椅子上。
庸帝指着一盤用富貴魚製作,邊上放滿各色花瓣的菜,說道:“這是一盤花開富貴,皇兒嘗一下吧”。
庸帝身旁的太監,將菜端到李嫣的面前放下。
“謝父皇”,李嫣用筷子夾起一小段魚肉,品嚐一番,鱸魚肉口感細膩鮮美。
只是可能擺放在桌子上的時間,稍微有些長,魚肉變涼了,不過味道還是不錯的。
庸帝之後陸續讓人,端了幾盤“一世平安”“花好月圓”等菜到李嫣面前,讓她品嚐。
等用餐結束之後,庸帝看着李嫣的眼睛,問道:“皇兒,品嚐了這些菜式,有沒有什麼要求跟父皇提的?”
李嫣頓時明白庸帝的想法,這些菜名都是提醒李嫣,
“不要妄自與其他皇兄爭權,父皇會賜予你這一世富貴榮華,一生平安”。
李嫣思考片刻後回道:“謝父皇,兒臣希望父皇恩准,母后隨皇兒一起返回封地,頤養天年”。
庸帝見李嫣眼神清澈透明,神情自若,也知道她是明白了自己之前的用意。
於是庸帝犀利的眼神一變,微笑着說道:
“既然皇兒希望與昭妃一同前往封地,雖然有些不合情理,不過皇兒有這份孝心,朕在此就答應皇兒的請求”,
“皇兒準備什麼時候回安邑城”。
李嫣想到皇城各種勢力複雜多變,越早離開越好,於是回道:“父皇,兒臣準備後日回封地”。
“好,到時城北軍和你一起返回安邑城,號鎮北軍駐守福景郡邊境吧”,庸帝聽後心中大悅道。
“謝父皇,兒臣就先告退了”,隨後李嫣帶上頭盔,走出了御膳房。
站在御膳房外的劉瑜見李嫣出來後,立馬上前說道:
“李將軍,由奴才領將軍出宮吧”。
李嫣跟在劉瑜身後原路返回,繞過金鑾殿後朝着午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