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一點獎勵
微型貨車?
楊廠長放下筷子,眉頭微微皺起,邊想邊說道,“72年的時候,原來設計製造出BJ130的北汽第二修理廠,正式改名爲二里溝汽車製造廠。
第二年,在上級的指示下,全國所有汽車製造工廠,只要拿着一機部給的介紹信,就可以去二里溝廠領一份BJ130輕型貨車的設計圖。”
(就是這個)
聽到這話,陳凡頓時眼睛發亮,“咱們機械廠有沒有?”
BJ130可是個好東西,之前他在廢品公司拉走的舊書和機械零件,就是用這款車運走的,而且這款車一直到90年代還在暢銷,可見其質量和生命力。
他倒不是看上了這份設計圖,只不過如果有這款車的設計圖,他再拿出自己設計圖的理由就能更加充分!
而且這款車的來歷很有意思。
說起來,還是首都的馬車大軍催生了我國這第一款輕卡車。
想當年啊,汽車還沒有普及的時候,貨物運輸全靠馬車拉,想想首都那樣的城市,好幾百萬人口,每天消耗的物資,那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
把貨物拉進來,然後往外拉的垃圾、糞肥又是一個天文數字。
所以在當時,大車店、貨站、寄養驢馬騾子的騾馬店,都是必不可少的“城市標配”,連偉大的首都也不例外。
騾馬不比機器,那汽車發動機突突突的,一屁股煙噴出來,也只是污染污染空氣,一陣風吹過就沒事了。
可那騾馬是要拉屎拉尿的!
想想看,每天幾萬、甚至十幾萬頭騾馬在城市裡進進出出,那是個什麼場景?!
於是上級就提要求了,所有牲口屁股後面必須要系一個布袋做的“糞兜”,目的有二,一個是要保持街道環境衛生,另一個就是收集牲口糞肥。
比如陳凡的小母馬,在南湖公社跑跑還沒問題,便便拉到別的地方,人家還會感嘆一句“有驚喜”。
可如果要進雲湖市區,就必須在屁股後面掛一個糞兜,免得污染環境。
至於糞兜裝的要怎麼處理?
要是趕大車的不介意,可以自己帶個糞筐裝回去,好歹也是糞肥。
若是看不上、或者嫌麻煩,就要等到去大車店或騾馬店,倒在指定的地方,由店家去處理。
在某些小城市,一直到90年代初中期,都還能看見趕大車的坐在板車上,揮着皮鞭趕着屁股後面掛了布袋的騾子,肆意地在大街上徜徉。
馬車大軍爲城市提供了物資保障,卻也帶來許多嚴重的問題。
其中最嚴重的就是便便。
儘管帶了糞兜,可有時候也不一定能保證全部對準、或者不漫出來啊。
所以“一路揮灑”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首都政府決定研發並生產一種輕型貨車,用來取代到處施肥的馬車大軍,而這個任務便落到了北汽配第二修理廠頭上。
不愧是專業跟汽車打交道的,二修廠只用了短短几個月,就交出來一份超乎想象的答卷,便是這款暢銷多年的BJ130。
只不過,雖說這款車將馬車大軍大幅度減少,卻並沒有徹底幹掉。
將馬車大軍趕盡殺絕的,是另一款更暢銷的車。
也是陳凡準備拿出來的車型。
聽到陳凡的問題,楊廠長略顯尷尬,“要是有的話,你父親也不會一門心思想設計汽車了。”
旁邊李副廠長也說道,“有資格領圖紙的,必須是汽車製造廠,這款車在全國也有二十多家汽車廠在生產,這樣一來,生產同一種產品,汽車廠之間就成了競爭關係,所以本省的汽車廠也不願意其他單位拿到圖紙。”
雖說都是靠計劃生產,可餅就這麼大,分給別人多一點,分到自己頭上的就少一些。而生產計劃直接影響工廠效益、效益又直接影響廠領導的位置和職工福利。
所以即便是這個年代,也有市場競爭。
而且,就算上級想擴大汽車產量也不可能。
雖然現在到處都很需要汽車,可生產汽車的鋼材從哪裡來?
在全國鋼材產量不變、或者增量不高的情況下,四面八方都望着鋼廠嗷嗷待哺。你這邊要擴大汽車產量,另一邊就會減少原材料供應,全國經濟一盤棋,不是那麼好破滴。
楊廠長繼續,“老李說的對,如果我們機械廠也想生產這種輕型卡車,只怕首先江南汽車廠就不會同意。”
李副廠長一唱一和似的,“江南省就他們一家汽車廠,每年能生產一千多輛輕卡,全省的輕卡車都被他們包圓了,連我們都要找他們買車。”
說着兩手一攤,“可是他們也就只能吃個七八分飽,要是我們直接跟他們競爭,只怕我們會有點難受。”
江南汽車廠是省屬單位,比雲湖機械廠整整高一級,而且人家就在省城,跟工業廳的關係也不是雲湖機械廠能比的,從他們的碗裡搶飯吃,只怕不是有點難受,而是會很難受!
楊廠長這時才面露微笑,最後做出總結,“你的想法確實很不錯,就是現實方面有些困難。”
他說着苦笑地搖了搖頭,“要不是因爲這樣,我也不會想着能造什麼就造什麼,只是小打小鬧的話,他們還是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陳凡抿了口茶,瞟了他一眼。
剛纔你是這個意思嗎?明明是找不到方向好不好!
放下茶杯,陳凡卻搖搖頭,說道,“我說的是微型貨車,是一種比BJ130更小的貨車,可不是那種輕卡。”
沒錯,他想給機械廠生產的,便是真正將馬車大軍“趕盡殺絕”,並貼心成爲老百姓致富幫手的麪包車!
拋開國外的不談,說到國內的第一輛麪包車,很多人可能第一反應是神車五菱,而有的人會說是84年下線的天津大發,還有的說82年生產的昌河更早。
但是有一款車,卻比昌河還要早一年。
那就是即將從9356廠正式改名爲淮海機械廠的淮海機械廠!
這話怎麼有點怪怪的?
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轉爲民用之後的第一款產品,便是後世幾乎沒多少年輕人聽說過的“飛虎牌”汽車。
(90年代的飛虎汽車報紙廣告。圖片太長放不下。)
(飛虎汽車)
微型貨車?
楊廠長腦子裡再次閃過這幾個字,看着信心十足的陳凡,才發現剛纔是自己想差了。
他便趕緊問道,“什麼微型貨車?”
陳凡直接用手指沾了點茶水,在桌子上畫了個簡圖,“你看啊,這是一輛板車,在板車頭上裝一臺發動機,就裝在操控臺下面,然後弄兩個座椅,這就是駕駛室了。
後面整個當做貨倉。就這麼一輛四四方方的小汽車,比吉普車稍微大一點點,結構簡單、用料也少,貨倉包起來可以當小客車用,敞開可以拉貨,弄個箱櫃,就是封閉的廂式貨車。
體積小、省材料、還省油,這樣的車要是能造出來,肯定很多地方都需要。”
他說着擡起頭,嘿嘿一笑,“畢竟不是每個單位都要大解放裝那麼多東西,對吧。”
別說,全世界最早的麪包車,就是大衆公司的一名設計師從板車身上得來的靈感,不過大衆造的還是有點大,真正給麪包車定型併發揚光大的,還是小日子。
天津大發就是天津汽車製造廠和小日子的大發汽車公司聯合制造的。
看着桌上的簡圖,李副廠長早已瞠目結舌,“這不就是基層農村常見的拼裝車嗎?!”
在飛虎汽車生產之前,幾乎是全國各地都有這種類似的拼裝車(前文有圖就不上了)。
自己焊個鐵架,或者直接用木製的架子車當底盤,車頭弄個柴油機,再釘一把椅子在底盤上,一輛“貨車”就出來了!
真是要多瘋狂有多瘋狂。
陳凡咧着嘴,非常坦誠地點頭,“對,我這個車的靈感,就是從‘拼裝架子車’上得來的。”
這話一出,幾乎所有人都滿臉無語。
還真是?
陳凡慢慢喝了口茶,笑道,“生產隊老百姓想要拉貨,連臺拖拉機都買不起,或者說買不到,能怎麼辦呢?只能拼湊這樣的架子車用。
如果我們能利用盡可能少的材料,生產出這樣的汽車,無論是客用還是貨用,肯定會有很大的市場。”
他轉頭看着楊廠長,正色說道,“機械廠不缺材料,缺的是大規模生產的批量原材料,而且一口氣吃不成胖子。我的建議是,不妨先生產這種微型貨車、或者說微型客車也好,看看市場反應。
如果市場反響很好,你們就可以順理成章,向專區政府和工業廳申請成立汽車製造廠。
到那個時候,工業廳總不能把機械廠的拳頭產品送給江南汽車廠吧!”
這不是國家任務,而是來自下屬單位的自發競爭,工業廳再偏心也要有個度,不說大力扶持,起碼不會當攔路虎。
楊廠長沉吟兩秒,輕輕點了點頭,“也行。”
他隨即看着陳凡笑道,“那這個車的設計圖?”
陳凡微微一笑,“這個車很簡單,這些天我已經差不多完成設計。”
頓了一下,他又說道,“其實造車最難的還是發動機,只要有發動機,幾乎任何一家機械廠都能生產出汽車來。”
楊廠長等人正要點頭,就聽見陳凡繼續說道,“所以爲了以後不被髮動機卡脖子,我建議你們連發動機一起自己造。”
“啊?”
楊廠長愣愣地看着他,“我們也能造發動機?”
雖然車間配合陳凡修復了兩臺伏爾加汽車發動機,可那只是修復,生產的話……,實話實話,他確實有些信心不足。
陳凡卻不以爲然地擺擺手,“別說小排量發動機,就是大功率發動機,以機械廠的條件,也能一點點的敲出來。唯一的區別就是不能量產而已。”
在忽略法律和專利的情況下,複製發動機最大的難點有兩個,第一個是材料,第二個是工藝,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零件精度和質量。
這兩個也就是所謂的“技術壁壘”,如果沒有合適的材料和設備,即便能將發動機全部拆開、測量,也複製不出來。
可那是針對先進的汽車發動機。
陳凡又沒打算讓機械廠造超跑,自然差不多就行了。
再說了,這個時代的發動機,再先進能先進到哪裡去?
以機械廠的條件,還有單位裡那十幾位八級工,就算弄臺最先進的寶馬發動機過來,陳凡也有把握複製出來。
可能唯一的缺陷就是合金材料了。
也許是陳凡的信心感染了他們,也許是他們本來就不甘平庸。
щщщ☢ ttКan☢ c o
於是三下五除二,機械廠造車的第一款產品,就這麼定下來了。
衆人當即提起酒杯,呼呼啦啦地碰了一圈。
李副廠長放下酒杯,哈出一口長氣,臉色頗有些惋惜,“造微貨的話,之前小凡畫的那兩輛車的設計圖,就浪費了呀!”
楊廠長也輕輕點頭,正準備附和。
這時便聽見陳凡說道,“那兩張圖其實不算什麼,只不過是伏爾加和嘎斯的復刻圖而已。經過這次拆解造車,我心裡已經有了一點想法。”
楊廠長立刻迫不及待地問道,“什麼想法?”
陳凡笑了笑,“我知道你們都想造汽車,尤其是想造和紅旗、上海牌一樣的轎車。我覺得完全可行。”
楊廠長驚訝地看着他,“那伱還建議我們造微型貨車?”
陳凡輕輕搖頭,“不衝突。微型貨車技術含量不高,對發動機等配置的要求也低,甚至用戶對產品的期望值也很低,如果能改造出一條生產線,很容易就可以實現量產。
可是轎車不一樣,對技術、對設備的要求都更高,以目前機械廠的條件,基本上不可能量產。”
這年頭的轎車可不分什麼豪華型或經濟型,只要是轎車,那都是高檔玩意兒。既然是高檔貨,心理預期當然不一樣。
桌上所有人都目不轉睛地看着陳凡。
楊廠長若有所思,“你說不可能實現量產,意思是不是,不量產的話就可以?”
陳凡豎起大拇指,“楊伯伯高見。”
他反手指向屋外,笑道,“就外面那兩輛車,怎麼出來的大家都知道。楊伯伯,你覺得,就咱們機械廠的生產條件,把所有零件都造出來,並且達到我要求的標準,大概需要多久可以造出一輛車?”
楊廠長是主管生產的廠長,對製造自然不陌生,更何況後期他幾乎每天都在過問這兩輛車的改裝進度。
此時聽到陳凡的話,心裡默默盤算了一陣,便說道,“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各個車間分別配合,大概10天內能夠打造出全套的汽車零配件。”
他緩緩擡起頭,“包括髮動機。”
陳凡輕輕點頭,“再加上內飾裝潢,打個富餘,半個月造一輛車,差不多了吧?”
楊廠長點了點頭,“差不多。”
陳凡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在微型貨車之外,再開一個高檔手工轎車車間。”
“高檔手工轎車?”
楊廠長有些迷糊,“難道全部零件都要用人工來造?那樣半個月可不夠。”
陳凡搖頭笑道,“有機器當然用機器,所謂的手工,其實就是相對於流水線而言。另外,這種手工訂製轎車與量產車的最大區別,就是零件尺寸的匹配度要高度契合。如果量產車3000公里出首次故障,那手工車就要達到6000公里,甚至是8000公里。總而言之,四個字可以代表這種汽車,那就是精雕細琢!”
聽到這裡,幾位領導隱隱都想明白了什麼。
微型貨車那是走量的,是機械廠發展壯大的利器,而手工汽車卻是機械廠的門面,展現的是機械廠的技術實力,是機械廠往上升的助力器。
楊廠長臉色越來越興奮,“按照你說的,那這種車會不會有一天能超過紅旗和上海汽車?”
陳凡笑道,“如果說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那是不可能的,人家可是親兒子,機械廠這種後來的可比不上。
可要說質量和檔次,除非他們也推出手工車,否則絕對比不上不惜成本、精雕細琢的產品。”
雖然沒有明說,但所有人都明白了。
這種車不是造出來賣給普通單位的,而是特供上級領導專用!
機械廠不缺錢,缺的是渠道、政策,如果用這種車開路……
可是這種事只能做、不能說,要不然就成了搞特殊,是需要嚴厲批評滴!
楊廠長春風滿面,端起酒杯和陳凡碰了一個,閉口不再談汽車的事,甚至連圖紙都沒問。
有個能畫全套汽車圖紙的專家在,還怕沒有設計圖嗎?
實在不行,就用嘎斯和伏爾加那兩套,換個殼子不就完了。
接下來,陳凡又和幾位領導聊了機械廠產品線的事。
機械廠的產品線實在是太雜了,而且很多都是臨時任務。
缺自行車了,商業局就請機械廠生產一批,缺縫紉機了,又請他們生產一批,缺電風扇、缺東缺西,都能找到機械廠頭上。
誰讓他們設備最全、人才最多呢?
面對這種情況,陳凡酒興上頭,也是一番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你們是坐在金山上啃窩窩頭啊,這麼好的條件,盡給商業局當牛馬了。
電風扇、自行車、縫紉機是很稀罕的東西嗎?有沒有聽說過電飯煲?”
所有人齊齊搖頭。
陳凡左手做了個插插頭的動作,右手手指往下按了一下,“電飯煲,就是煮飯的小鍋,只要通上電,按一下,等着飯熟就行了,都不用管。”
他端起飯碗打了個手勢,“全國有多少城市、又有多少城市家庭?要是每家每戶都能買一隻電飯煲,你們自己算算那是多少錢。”
楊廠長還在思考怎麼用電煮飯,旁邊的趙主席就對着陳凡問道,“那麼哪裡有電飯煲賣呢?”
若是真的插上電就等飯熟,別的什麼都不用管,那倒是挺方便的。
就是這玩意兒好像沒聽說過啊?
雖說我國60年代就進口了電飯煲,可是數量極少,主要是供給外國專家和特定人羣,普通商店很少有賣的。
如果只有一個地方可能有,那就是號稱全國貨品最全的王府井百貨。
可他們都沒去過,自然無從得知。
至於他問哪裡能買到,倒不是想自己用,而是想買回來仿造。
陳凡看着趙主席,嘿嘿笑道,“這個問題問得好,目前只有首都的王府井百貨、友誼商店有得賣,再就是上海的大百貨公司可能有。除了這兩個地方,就只有廣東有。”
婦聯錢主任有些好奇,“小陳老師,你是從哪裡知道的呀?”
其他人也都將目光投向陳凡。
按照他們瞭解的信息,陳凡應該沒有出過雲湖啊。
陳凡微微一笑,眼神有些惆悵,“大家都知道,其實除了醫生和機械工,我還是一名文學愛好者。”
聽到這話,所有人眼裡都露出恍然的神色。
陳凡卻似乎沒有看到,繼續說道,“我寫過幾篇小小的文章,僥倖得到幾位讀者的厚愛,其中一位是廣東廉江的。他是廉江家用電器工業公司的職工,前幾天的時候,他給我寫的信裡,就詳細講了電飯煲這個東西,而且還說他們單位生產的產品供不應求,所以我就知道了。”
說起廉江家用電器工業公司,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是說起這家公司產品的品牌,不知道的人可能不多。
半球就是他們家的。
而廉江除了半球,還有鼎鼎大名的三角。
雖然如今這些品牌顯得檔次沒那麼高了,除了電商平臺,一般只能在城鄉結合部的小家電店裡找得到,可在電飯煲領域,他們也是一度佔領了全國市場、甚至遠銷海外的超級巨頭。
陳凡打了個恍惚,隱約聽見錢主任在問自己,“他沒事跟你寫電飯煲幹嘛?”
陳凡沉吟兩秒,“因爲他給我寄了一臺電飯煲,怕我不會用。”
他擡起頭來,不出意料地看到一雙雙閃爍的目光,很淡定地微微一笑,“電飯煲我可以貢獻出來,還可以畫一份設計圖,……”
話到這裡,便戛然而止。
楊廠長左右看了看,與衆人對了個眼神,當即乾咳一聲,和顏悅色地對着陳凡笑道,“你給廠裡提管理意見、幫助廠醫院的醫護提升業務水平,還帶頭造車,爲廠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經廠辦開會討論,決定給你發一點獎勵。”
陳凡眼睛一亮,“什麼東西?”
楊廠長指了指外面,笑道,“已經放到你車子後備箱了,回去就能看到。”
陳凡沉吟兩秒,“下次我把電飯煲帶過來。”
……
酒足飯飽,陳凡開着自己的新車,得意洋洋地回家。
可惜就是路有點短,剛出廠門,就進了家門。
姜甜甜將院門關好,轉身向陳凡走去,只見他拉開車子後備箱,露出幾隻大紙箱,將裡面塞得滿滿當當,連後排座椅都被放倒。
如果不是陳凡做了改造,在不減少舒適性的同時大大增加了儲物空間,這些東西還放不下,。
姜麗麗還在圍着車子轉圈圈,兩隻眼睛在發亮,“哇,好漂亮的車。”
說着還用手摸了摸,“跟棉紡廠的車完全不一樣,感覺不僅更漂亮,質量也要更好。”
陳凡將一隻紙箱搬出來,笑道,“這可是出動了7位八級工,10位七級工和十幾位中級工打造出來的,質量能一般嗎。”
他看見姜甜甜想要去搬紙箱,趕緊說道,“別動,你擡不動。”
姜麗麗趕緊衝過去給姐姐幫忙,同時問道,“這些是什麼呀?”
陳凡哈哈笑着往裡走,“搬進來就知道了。”
兩姐妹擡一隻箱子跟着進來,輕輕放到堂屋地上。
這時陳凡又返回去,一連搬了兩趟,三人才將三大四小几個紙箱子全部搬進來。
姜麗麗好奇地圍着箱子打轉,“這些都是什麼呀?”
姜甜甜沒好氣地用手指頭戳了她的額頭一下,“就不能穩重一點。”
可是語氣中卻全是寵溺,一點威懾力都沒有。
如今父母恢復工作崗位,連家都搬回棉紡廠幹部宿舍區,住進了原來的兩層小別墅,她們自己的高考分數線也遠超本科線,心情自然愉悅。
如果說在外人面前還有些矜持和習慣性的謹慎,但是在陳凡這裡,兩人都天性盡顯,沒有半分遮掩。
陳凡也是這幾天才知道,原來姜麗麗也能活潑好動,都已經是18歲的大姑娘了,卻還跟沒長大的小丫頭似的,和以前的她完全判若兩人。
陳凡放下最後一個紙箱,看着兩姐妹笑道,“想知道是什麼,打開看看不就知道了。”
姜麗麗也不客氣,跑去書房拿了工具就回來開工。
先將最大的紙箱拆開,裡面竟然又是一層紙箱。
再拆。
等裡面的東西出現,三個人都傻了眼。
姜甜甜直愣愣地看着那個綠色的櫃子,“這個是冰箱?”
雪花牌冰箱,改開之前,是專門生產用來儲存藥品的!
連生產單位都是首都醫療器械廠。
但是嘛,懂的都懂。
總之這玩意兒真不好弄,普通家庭根本買不到,因爲這玩意兒就不是靠票買的,得用設備類的批文。
連陳凡自己都沒想到,機械廠竟然給出了這個東西。
忍着興奮繼續開箱。
有了冰箱打底,後面的東西也就沒那麼震撼了。
第二個大箱子是洗衣機。
(70年代濟南洗衣機)
其實洗衣機走入普通家庭也沒幾年,以前是專門用於賓館、酒店這樣的招待場所,直到70年代初,才允許面向普通家庭出售,如今依然是搶手貨。
冰箱、洗衣機都有了,如果說沒有電視機,陳凡是不信的。
於是他拆開第三個稍小一點的箱子。
把東西拿出來,連姜麗麗和姜甜甜都傻了眼,好奇地圍着打轉,“這是什麼呀?”
陳凡拿起箱子裡的產品說明書,連眼珠子都快凸出來,“空調?!”
沒錯,就是我國第一臺民用空調,雪松牌CKF-3A窗式空調。
(雪松空調)
早在1965年,上海冰箱廠就成功研製我國第一臺空調:三相電源窗式空調。
只不過當時沒有投入民用市場,只是提供給一些特殊部門使用,用來維持房間溫度環境。
一直到74年,春蘭集團的前身,TZ市無線電元件廠才應客戶的要求,研製出第一臺民用窗式空調,產品代碼CKF-3A,品牌爲“雪松”。
姜麗麗和姜甜甜一聽是空調,都來了興趣,圍着空調研究,這東西要怎麼用?
陳凡則跑去另一邊拆箱,同時笑道,“先別管空調,那玩意兒暫時還用不上。”
姜麗麗扭頭看向他,好奇地問道,“爲什麼呢?”
陳凡拆着箱子,看着她笑道,“這個空調只能製冷,不能制熱,最少要等五個月以後纔有用。”
儘管如此,也還是沒能打消兩姐妹的好奇心,她倆圍着空調研究了好一會兒,直到旁邊傳來聲音,才一起擡頭轉身看去。
只見一臺金星牌彩色電視機穩穩當當地放在八仙桌上,陳凡正在調臺。
將電視機背後的天線拉長,彩色畫面上很快出現模糊的圖像。
看到電視,兩姐妹瞬間忘了空調,一起跑到電視機前。
姜麗麗眼裡滿是驚喜,“還是彩電。”
姜甜甜則歪着頭比劃,“這個是19吋的吧,好大呀。”
陳凡扶着天線調整信號,笑道,“對,金星牌19吋彩電。”
說來也有點意思,70年的時候,上海金星金筆廠試製成功第一臺47釐米全晶體管單槍二束彩色電視機,我國第一臺彩色電視機由此誕生。幾乎同時,天津廠也研製出彩電。
可上海這家造筆的工廠又更進一步,在1974年,再次研製出C47—312型彩色電視機。
就是現在桌上這臺。
無論是前面的冰箱、空調,還是眼前這臺電視機,都是緊俏得不能再緊俏的商品,也不知道楊廠長他們用了什麼辦法,才湊齊這套“現代家用電器”。
比起現在全國大部分老百姓還在奢望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陳凡可以算是“一步到位”了。
今天運氣不錯,現在的電視節目是每天分兩次播出,第一次播出有兩個時間段,要麼是上午9點到中午,要麼是下午2點到傍晚。
如果是上午播出,那第二個時間段就是晚上6點開播,一直到10點左右節目結束。如果是下午播出,那就是晚上7點再次開播。
今天就是下午開播第一個時間段,要不然現在還沒節目看。
不過這電視一開,後面的箱子竟然沒人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