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

bookmark

過了兩日李知誥也率十數扈衛趕到荊子口來,跟韓謙會合。

“我見過防禦使杜崇韜了,他從頭到尾都沒有怎麼吭聲,但其他人七嘴八舌,說了種種理由,皆是不同意龍雀軍出守鄧西三縣,希望我等在大洪山西麓紮營!”

李知誥走進經韓謙使人稍加整飭的寨院,看寨院乃是將鎮埠之中一座相對完好的坊院圈圍起來,用木柵牆將殘缺的坊牆缺口堵上,外側也造了諸多拒馬、鹿角,防止有大股兵馬快速進逼寨院,龍雀軍兵馬也能有一個初步進駐的地方。

李知誥將積滿雪的大氅及馬鞭等都交給扈衛,大馬關刀的坐到燒着柴炭的火盆跟前,說起他獨自進襄州城見杜崇韜的結果,說道,

“說辭無非是漢水以北,擔心殿下有遇敵之險,襄州擔當不起責任來……”

“杜崇韜雖然沒有直接表態,但別人所說的話,也應該是他的態度。”韓謙盯着石盆裡的柴炭熊熊燃燒,慢條斯理的說道。

“且不管杜崇韜是怎樣的心態,但要是我們真的同意龍雀軍在大洪山西麓紮營,這個位置位於漢水的東岸,位於襄州城的東南方向、棗陽的南面,實際是位於整個鄧襄防線的最南部,再往南就是郢州,”李知誥看到韓謙的書案有鄧襄地形圖,將地形圖鋪展開來,指出杜崇韜希望他們的駐營地點,說道,“杜崇韜實際上是想將龍雀軍作爲這次西翼集結兵馬的後軍使用,也許壓根就不覺得龍雀軍能有什麼戰鬥力,也許有其他的因素在作怪!”

李知誥恨恨的以拳錘掌,他是不願意接受這個安排的,但目前在襄州,他只能來找韓謙商議此事。

“是啊,這麼一來,跟我們所想的差異就太大了。”韓謙蹙着眉頭說道,也覺得頗爲棘手。

天佑帝還是清醒的,並沒有因爲三皇子楊元溥是其血脈親子,就直接任命其節制西翼諸路兵馬的主帥,僅僅是加以西北面行營招討副使,行營招討使還是由經驗老練、戰功卓越的鄧襄防禦使杜崇韜擔任。

所以說龍雀軍到襄州後,還是要統一受杜崇韜的節制。

即便是如此,韓謙出金陵時,與信昌侯李普、李知誥他們商議,也希望龍雀軍到襄州後,三皇子能儘可能爭到某一方向上的指揮權,絕不能縮到整條防線的最底部充當後軍。

除了軍功以及三皇子楊元溥個人聲望上的考慮外,龍雀軍也需要經歷鐵與血的錘鍊,才能真正成爲強軍。

就影響力而言,龍雀軍是弱旅還是強軍,將會直接左右旁人對他們這些人的態度。

“你主意多,有什麼好辦法?”

李知誥搓着手,將手虛架火盆上烤着,讓凍僵的雙手緩和過來,這麼冷的天趕路,又累又冷,真不好受,盯着韓謙問道,

“第一部兵馬已經進入漢水,再有幾天就能抵達襄州了,但三皇子過來少說還要拖後半個月,要是第一部兵馬就照杜崇韜的安排,先駐紮在大洪山西麓,很多計劃都無法實施。”

他們最初所商議的計劃,第一部兵馬進入襄州後,就由韓謙輔助李知誥率領着沿丹江穀道往西北方向挺進,成爲遏制樑國關中兵馬南出的前鋒戰部。

李知誥從懷裡掏出凍得堅硬的麥餅,撕下一小塊,很艱苦的嚼着,回頭看田城站在一旁,說道:“幫我燒一碗熱湯過來。”

李知誥乃龍雀軍第一都虞候,名義上地位僅次於副統軍陳德、長史沈漾以及監軍使郭從,但信昌侯李普不在軍中,實際上以他的地位最高,他此時也知道田城乃是韓謙所安排的左司兵房主事,但請田城幫着端一碗熱湯過來,卻也不是輕視,有時候更是一種親近的表示。

韓謙看李知誥嚼幹麥餅都直皺眉頭,笑着說道:“我們過來有兩天了,雖然安排不了什麼山珍海味,但熱湯麪還是能供應上的——都虞候稍安勿躁。”

“我真是餓慌了。”李知誥搓手說道。

韓謙示意田城也坐過來說事,雜活安排其他人去幹,沉吟片晌,跟李知誥說道:“我們其實可以不用管杜崇韜到底怎麼想。”

“西翼兵馬糧草都集結於襄州,受杜崇韜的控制,我們要是不聽其命令,擅自北上,他們必然會切斷糧草供應,迫使我們退回去,或者你能解決這些問題?”李知誥說到這裡,卻更期待的盯着韓謙看。

李知誥早年就隨父執輩征戰江淮,自然知道身爲統兵將領,有時候是可以稍稍放肆一些的,更何況龍雀軍的主將是三皇子楊元溥,在杜崇韜面前更可以放肆一些。

龍雀軍不聽從杜崇韜的命令,擅自行動,自然也要承擔因此產生的一切後果,但杜崇韜還敢對三皇子楊元溥軍法行事不成?

然而最關鍵的問題,還在於補給。

龍雀軍擅自北上,杜崇韜不能派人將三皇子楊元溥捉起來,但可以掐斷糧草供給,迫使他們退回來。

李知誥自然也想北上,但他得指望韓謙幫他解決糧草問題,特別是第一批已經進入漢水的兩千精銳,加上馬料,需要每個月供給三千石米糧豆料以及其他必需物資。

李知誥知道以左司目前所控制的船幫、船隊,應該能勉強保障這樣的物資供應強度。

看到李知誥的期待眼神,韓謙嚇了一跳,他吃飽了撐着,由左司承擔如此繁重的物資供給,錢糧花銷豈非也先要由左司墊支?

“我的意思,第一批北上的兵馬,都直接送進襄州城裡去等殿下過來。”韓謙說道。

“無糧則縱亂之?”李知誥遲疑的問道,他能猜到韓謙的用意是什麼,但他要權衡利弊。

第一批兩千精銳直接進入襄州城,杜崇韜不給糧草補給,他們就地徵糧,擾亂的是杜崇韜的根基之地,但樑軍還沒有攻進來,西翼就鬧將帥失和,影響會比較惡劣。

而且杜崇韜身爲大楚有數的名將,面對不聽命令的軍馬,也不可能真就完全束手無措,他們還要考慮杜崇韜可能會有的反應。

“前部先進襄州,等三皇子過來與杜崇韜交涉,過後就能立即安排西進丹江,至少不耽擱時間。要是此時在大洪山西麓駐軍,等三皇子過來交涉,即便杜崇韜同意龍雀軍北上,但龍雀軍重新拔營集結,到時候又沒有水師的戰船幫着運送,少說又要耽擱七八天時間。而耽擱這七八天時間裡,倘若樑國商陝諸州已經往武關增派兵馬,而杜崇韜那時也已經做出反應,在荊子口一線增派兵馬,安排相應級別的鎮將,那我們早初所擬的計劃就都會落空,”韓謙說道,“當然,你暫時還是留在這裡陪我,不要回襄州去跟杜崇韜交涉,省得杜崇韜發急,砍下你的腦袋,那我真是跟殿下,跟李侯爺都沒有辦法交待了。”

李知誥想想也是,他真要依韓謙的計策行事,杜崇韜他不可能直接問責三皇子,也不會拿下面的軍校怎麼樣,他卻不能輕易落到杜崇韜手裡,至少在三皇子過來之前,不能落到杜崇韜的手裡。

要不然的話,他可能會死得極冤。

這時候下面人做了兩碗熱湯麪送過來,還鋪了厚厚一層冒紅油的碎羊肉丁以及不知名的碎香菜葉,香氣撲鼻。

李知誥頓時給勾得肚腸蠕動,看到他手下的十數扈衛也皆有安排,笑着跟韓謙說道:“你的日子過得挺美啊,這荒山野嶺的,你從哪裡搞來的羊肉?”

“有吃的還堵不住你的嘴?”韓謙笑道,並不想太早將左右深山野嶺藏有大量逃戶的事情說出來,催促李知誥趕緊將羊肉湯麪吃下去再說事情。

將兩碗羊肉湯麪吃下肚,李知誥心滿意足的拍着肚皮,說道:“那我們就照你所說的辦!”當下便找來筆墨寫就兩封密信,用印後安排幾名扈衛以最快的速度發出去。

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作第四百八十一章 白夜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二百四十三章 閉城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帝君臣第二百零一章 納妾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三百零三章 決斷之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八十八章 精英斥候第六百二十五章 相遇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六百零六章 意圖(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撤(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三百一十四章 人選之迷第三章 夢非荒唐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驛道第五十三章 用間篇第一百一十四章 偷吃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籌碼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四百四十八章 婚約第三百五十八章 相逢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六百零一章 迎親(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一百九十六章 再見馬循第一百零二章 威脅第一百四十三章 籌貸第七百一十三章 幽宮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七百章 前奏第二百八十章 醫護營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戰奪寨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一百一十七章 謠言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流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疑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六章 山居第四百六十八章 殘屍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一百二十三章 窺心第七百三十章 襄山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釋第二十三章 翻手爲雲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七百三十七章 奪寨第三百六十一章 刺史人選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七百零一章 尾聲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三百二十一章 謀蜀主第一百八十一章 說逃第七百五十七章 關中(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僚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五百八十章 淮東第七百四十九章 戰役(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玄機壺第九十五章 潰敗第二百五十五章 詭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爲期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攏第六百零二章 迎親(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誘敵出寨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十五章 信任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七百二十四章 奪島第二十一章 授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氏第六十七章 宮禁第二百四十九章 雙爐鍊鐵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五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雲閣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憚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心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戲第四百章 計劃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