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賞之下

bookmark

韓謙往北面看去。

有黑龍山阻隔,他看不到鐵鱷嶺,但黑龍山西側的丹江之中,韓謙在那裡安排有一艘烏蓬哨船,要是鐵鱷嶺爆發戰事,烏篷哨船會以烽火爲號,提醒這邊。

看情形鐵鱷嶺那邊還沒有爆發戰事。

這更顯得詭異。

滄浪城的護牆頂端,只有三尺寬,不足以建垛牆、步道,因此守軍沒有辦法直接站到護牆頂部防禦敵軍,但建滄浪城時,韓謙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在滄浪城內緊貼着護牆建一圈營房,營房頂部覆蓋柵木,與護牆頂端留出半身高的距離。

這麼一來,守軍就可以站到外圈營房的屋頂上,防禦附牆攻來的敵軍。

這時候精銳斥候紛紛穿上戰甲,神色冷峻的站上屋頂。

奴兵編訓才一個半月,基本上還處於能聽從號令、走走隊列的地步,神色間頗爲慌張,被奚昌、奚發兒父子喝斥着驅趕上屋頂,也相當的手忙腳亂。

看奚昌、奚發兒僅穿簡陋的皮甲,韓謙跟田城說道:“找兩套鐵甲過來,給他們穿上。”

韓謙要用奚昌、奚發兒兩人整飭奚氏健勇,不希望看到他們死於這場戰事。

他沒想到樑軍會以滄浪城爲第一拔除的目標,心想樑軍所遣必是精銳,接下來的戰事會相當激烈,鐵甲看似要笨重許多,但防護要強過皮甲一截。

田城將精銳斥候分作八個戰鬥小組,四組人馬各守一面護牆,四組人馬充當預備隊,在斥候戰鬥小組的兩翼,則安排兩到三組奴兵。

即便如此,守軍才一百剛出頭,人數還是太少了一些。

樑軍在一步步進逼中。

除了刀槍盾甲外,這夥樑軍還趁夜打造了十數把梯子,肩扛手頂,往百步見方的滄浪城趕來。有些馬匹後面,還拖拽着剛砍伐下來的樹木,大約一人合抱粗細,應該是想拖到滄浪城前,當成撞開城門的撞木使用。

田城安排人,將十數廂車裝滿土石,推到兩座小型城門之後死死抵住,又跑回來壓着聲音跟韓謙說道:

“看架勢,這夥樑軍是要一鼓作氣,強攻下滄浪城啊——不知道南岸會否派兵增援我們!”

“我們打不退第一波強攻,不要指望南岸襄州軍會增援過來,”

韓謙蹙着眉頭往南岸的襄州軍防壘看去,擔心樑軍會從桐柏山、大洪山與漢水之間的空當穿插過來,往東面的隨州、南面的郢州滲透侵襲,杜崇韜將更多的將精銳兵馬安排在東線,南岸防壘最初有三千駐兵,此時已經被抽調剩一千人,說道,

“他們真要想一鼓作氣攻過來還算好辦,先將二十桶桐油先澆下去。”

桐油可以說是敘州除茶藥之外,最爲重要的物產,無論是點燈制漆,還是防腐防水,江淮等地對桐油的需求量頗大。

即便在敘州收桐油,每桶售價都要三四千錢不等。

而在戰事之中,桐油更是相對優質的引火物,此時插在城頭照明的火把,都是浸漬過桐油的。

滄浪城此時就存有四百桶桐油。

滄浪城的護牆在夯築時,外牆底部刻意留有一道槽溝,打的就是兵力不足,用火攻湊的主意。

田城立即安排人手,將一桶桶桐油貼着護牆,澆灌到外牆底部的槽溝之中,等樑軍蜂擁而上時,至少能打亂樑軍的第一波攻勢。

三百山寨民夫,此時也亂糟糟的被趕到城中校場裡,他們看不到城外的情形,但他們有很多都是鄧襄地區歷次戰事中逃入山中的潰卒,不難從當前的場景看出局勢有多緊迫。

“此時有兩百多樑軍突襲過來,想要一舉攻下滄浪城,有願意上牆禦敵者,賞萬錢,傷亡另恤;有願意直接加入龍雀軍效力者,另賜宅一棟、賜耕田五十畝!”韓謙轉身後,看着場中的粗壯民夫,振聲喊道。

聽了韓謙的話,奚荏直想翻白眼,奔襲過來的樑軍明明四百都不止,到韓謙嘴裡就只有兩百多。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山寨的生存太過艱苦,大家都是苦哈哈,都是賤命一條。

而即便此時不上牆禦敵,等被樑軍攻破滄浪城,他們最好的結果也是會被樑軍擄走充軍苦役,怎麼都不如爲左司做工,除了能飽食,還每月額外有四升鹽的工錢。

當即便有五六十大膽光棍的精壯爬上屋頂,接過長矛木盾站到護牆之後,填住精銳斥候與奴兵的空隙。

…………

…………

楊雄乃是樑軍許州軍的一員副都將,魁梧悍勇,此時一雙虎目盯住晨曦下、漢水邊黑色孤城,他不清楚前鋒將韓元當爲何一意孤行令他們在如此倉促的情形下,強攻下這座孤城。

不過,他們已經偵查過眼前這座僅百餘步的土城。

高不足一丈,城腳根的溝渠,也僅僅是排污水所用,僅有兩尺深而已,守兵能稱精銳者不過四十餘人,其他都是雜奴民夫,楊雄卻不覺得強攻下這座土城有多大難度,但問題攻下來後要怎麼處置。

漢水南岸有襄州軍的一座城壘,有千餘守兵,此時還有十數船楚軍正沿漢水而上,午時也將抵達這裡。

倘若不能及時攻下鐵鱷嶺,派往均縣故城的兵馬稍少,很可能將守不住這裡;而與內鄉的聯繫,被鐵鱷嶺阻斷,派往這邊的兵馬一多,也將吸引楚軍主力會聚過來,到時候在這個旮旯地裡,他們與楚軍主力進行會戰,無論哪方面都將處於絕對的劣勢。

照楊雄所想,還不如照次序,先攻下鐵鱷嶺,然後從鐵鱷嶺沿丹江東岸的殘道進逼過來,用兵更堂堂正正,進退更加的自如。

不過,韓元當堅持命令他率部奔襲此地,楊雄也難以拒絕,只能想着先打下這座殘城再說,到時候形勢真不允許他們堅守,他們三四百騎兵,隨便找個空隙撤出去也容易。

等楊雄真正率部舉起大盾,頂着稀稀疏疏的箭雨,抵達滄浪城下,十幾部簡陋的雲梯搭上牆頭,百餘精銳聚集到牆根準備蟻附而上時,才發現這座小如螻蟻的土城沒那麼好啃。

火把猛擲下來,先是牆根溝槽內的柚洞被引燃一圈,接着一桶桶桐油照着雲梯下聚集的將卒當頭澆灌下來,一捆捆被引燒的柴禾從城來拋擲出來,大部分人被燒得嗷嗷直叫,被迫後撤,十數名已經勇猛衝上護牆的將卒,卻陷入孤不敵衆的困境,殺死對方三五人,渾身便被雜亂捅刺過來的長矛鐵槍刺出一個個血窟窿。

最後十數具屍體,衣甲都被扒得精光,記功的左耳被割下後,就被拋出城外。

楊雄這時候也頓感棘手,都沒有衝上土城牆頭內,加上被澆油燒傷的,他已經損失近三十名精銳戰力,這顯然遠遠超過他的預料。

這樣的話,已經叫他肉疼。

韓謙一臉冷峻的站在護牆內,盯着在東南角江岸聚集的樑軍,一言不發。

他們剛纔也有十二人傷亡,主要是奴兵與上屋助戰的民夫,圍攻衝上牆頭的樑軍精銳時,手忙腳亂,沒有什麼章法,被砍死砍傷。

死傷就要給予撫卹,加上抵擋樑軍第一波進攻,就燒掉五十桶桐油,這都叫韓謙心痛不已——這些桐油是從敘州運來的物資,是抵算到左司名下的,不知道辦事嚴苛的沈漾,事後會不會同意他從戰事開銷裡抵扣。

要不然,多打幾仗,左司的窟窿就要破天了。

韓謙摒棄這些胡思亂想,安排人將戰死的四名民夫屍首送入一間空房裡進行安置,以免死屍刺激到其他人的眼球,會打擊到士氣。

八名傷者情況倒不嚴重,送到下面的場地裡進行清創救治。

田城這時候在屋頂來回走動,剛纔倉促接戰的情形,他都看在眼裡,此時大聲喝斥着提醒奴兵注意穩住陣形,握緊手裡的長矛,對着來敵捅刺便可,又揮舞刀鞘,狠狠的抽打三名在接敵因恐懼會轉身的奴兵、民夫,喝斥他們貼牆而站,準備直面下波衝上牆來的樑軍。

奚昌、奚發兒在奚氏族人裡,與奚荏的關係比較近,因此才被韓謙挑選出來統領奴兵,但奚氏族兵被馮昌裕擊潰投降後,奚昌僅僅是小頭目才逃過一劫,對領兵打仗也僅知皮毛。

不過奚昌與其子奚發兒作戰卻很勇猛,這點在韓謙看來也是足夠了,甚至額外派出幾名精銳斥候跟隨在他們身後,以防有失。

韓謙依舊不忘鼓動更多的民夫登上屋頂助戰,那四名不幸戰死的民夫,也當即找到同寨的,直接咬牙拿出四十餅金子當作撫卹發放下去。

雖然第一時間守軍顯得很慌亂,但氣勢洶洶的樑軍竟然如此就被輕易擊潰,也叫很多人隨之心動起來。

山寨民夫很多人並非是毫無見識、閉塞山野的老農,他們要麼是歷次鄧襄戰事中敗逃入山的潰兵,要麼是潰兵子弟,大多數都粗習拳腳功夫,論個人素質,甚至都要比絕大多數的奴兵要強。

畢竟奚氏族人這些年被贖賣各地,是真正受到慘烈奴役的,一個半月的編訓,還不足以將他們的身體養得壯實。

滄浪城裡所儲備的長矛、木盾數量倒是充足,當下便又有百餘人站出來。

這時候山寨裡一些領頭的民夫也站出來,帶着各自山寨的人手,就顯得井然有序多了;進退間,甚至比奚昌、奚發兒父子所領的奴兵都要訓練有素。

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二百一十六章 參觀田莊第二百三十三章 召見(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初春第七百二十章 金陵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四百五十五章 雞鳴寨第九十五章 潰敗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五百六十章 樑帝居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七百六十七章 賀禮第八十九章 襲寨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七百一十章 風瀾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二百一十九章 爐火純青第六百零八章 大雪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三百零五章 賞田第五百六十七章 訊問零三百一十章 迎親使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滿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中(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一百六十九章 彈舉善惡第五百九十五章 韓家第三十八章 恃怨橫行第七百一十章 風瀾第一百零五章 審訊第三百六十二章 太妃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三百二十七章 獻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詔(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與謀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五百一十三章 相見第三十四章 風未平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六百章 宮中(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孃家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窺心第五十九章 敘州刺史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議第七十九章 深夜闖營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勢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宮月第七百二十二章 河洛(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離城第二百六十章 血戰第二十六章 收奴第七百三十六章 選計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京(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傳旨第七百八十一章 舊事(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變化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四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六百四十四章 剛柔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四百八十章 棋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對峙(二)第七十七章 行刑第七百五十二章 戰後第七百七十六章 圍師必闕第九十二章 滅寨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套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七百章 前奏第五百章 回京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約(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棋局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領第五百二十七章 傳旨第五百五十一章 韓府(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江東去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三百九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六十七章 蜀使第三百章 水土不服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鋒第二十五章 文死諫第二百零五章 說田第六百零八章 大雪第三百六十章 分肥第七十二章 彌補第六百五十五章 兵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