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

bookmark

去年年節時,三皇子與龍雀軍的核心人馬都困在淅川城、荊子口兩地,臨江侯府內自然是絲毫沒有過年節的氣氛。

今年,臨江侯府改爲臨江郡王府了,但此時距離文學從事韓謙脅裹左司兵馬潛逃已經過一個半月的時間,但惡劣的影響並沒有消去,年節期間的氣氛,就彷彿籠罩在暴雨來臨前的烏雲之下,令人喘不過氣來。

內部進行一輪更嚴格的清查,執行更嚴格的監視制度,這已經是攪得雞飛狗跳,但更嚴重的是潛逃事件對郡王府聲勢的打擊。

潛逃事件暴露出三皇子的御下能力薄弱。

雖然對年後才十六歲的少年提出要有極強的御下能力,本身就是一種苛求,但是要想破除立嫡立長的常規,成爲大楚的接班人,這就不是苛求。

潛逃事件也暴露出郡王府的班底存在嚴重的問題。

這種情形下,朝中諸多王公大臣,還有誰會傾向主張用三皇子替換太子,成爲新帝的侯選人?

三皇子以及沈漾等人多次被陛下召入宮接受質詢不說,龍雀軍原計劃從均州徵調一部分兵馬,以周憚爲首,到金陵組建騎營的計劃,也被陛下直接叫停。

這部分人馬在均州已經完成徵調,天佑帝一紙詔書,將周憚及這部兵馬調入鄂州駐守。

雖然天佑帝在詔書裡沒有明確意圖,但明眼人心裡都清楚,韓謙的這次潛逃,沒有潭州的默許、放行,是不可能順利抵達敘州的。

朗州北面的荊州,歷來是朝廷西防蜀地、南鎮潭州的重鎮,乃是大將張蟓率部在那裡坐鎮,不用擔心會出什麼問題。

不過,從嶽州往東,經鄂州、黃州到江州,長江沿岸,特別是南岸的防禦空虛,天佑帝將周憚所部調駐鄂州,意圖還需要說出來嗎?

當然,在調周憚駐防鄂州之時,天佑帝還特地下旨在金陵城裡賜了一座宅子給周憚,用意則更明顯,就是要周憚將妻兒老小作爲人質都送到金陵來,再去鄂州出任行營軍使。

像郭亮、高承源、李知誥、週數、陳景舟乃至鄭興玄、周元、張潛等郡王府及龍雀軍主要將吏,都在鳳翔大街附近給賜了宅子,說白了就是方便就近監視,防止再出現潛逃事件。

這件事件,對郡王府及龍雀軍的打擊,是相當嚴重的,但一直拖到元宵節,朝中都沒有討論最終的處置結論來。

事件很顯然並非郡王府低級官員潛逃那麼簡單。

敘州刺史韓道勳的請罪摺子送入金陵已經有半個月了,池州刺史韓道銘在年前就主動趕回金陵“述職”,留在金陵的韓府等候處置;而七十多歲的韓老太爺韓文煥,更是讓家人擡着病榻進京,要進宮請罪。

只是天佑帝沒有恩允韓文煥進宮,對韓道銘滯留京中也無任何表示。

這時候自然少不了有落井下石的,但偶爾有幾道參劾韓家的摺子送進宮裡,也如石沉大海,沒有迴音。

一輛馬車車轍轔轔的駛入蘭亭巷,用羊角熬煮成的明角車窗,將寒風抵擋在車外,還能讓外面的光明透進來,能大致看清楚車外的景物,不得不讓人讚歎從秋湖山匠坊傳出來的這種辦法,真是巧妙。

“父親,陛下不是已經很有培植三皇子的傾向,韓謙爲何要潛逃去敘州?”

王珺穿着裘襖,臉蛋襯得越發嬌豔明麗,雖然馬車沒有停下來,但她將明角窗推開一角,看到韓家大宅的門庭此時正被數名身穿褐衣甲袍的兵卒守着,門檻上積有灰跡,顯然已經相當長的時間沒有人推開那兩扇門。

這一刻,王珺情不自禁想起兩個月前,她夜闖蘭亭巷來救殷鵬的那一幕。

雖說當時她隔着庭院,在夜色燈光遙遙看了韓謙一眼,但韓謙揮手那一瞬時的灑然似印在她的心間。

便是那一刻的印象,叫她越發難以理解韓謙的這次潛逃。

只是那一瞬的感覺難以作爲理由問出口,王珺在她父親面前,也只能問在三皇子有奪嫡希望之際韓謙爲何要潛逃。

“誰知道呢?”

王文謙攤手說道,他的心思再細膩,也不可能猜到女兒心裡的疑惑到底是什麼,不過,三皇子是不是曾有奪嫡的希望,他也只是一笑了之,三皇子的根基還太淺了。

不過,他此時想到韓道勳、韓謙父子二人,他就沒有琢磨透過,此時多想也無益,令他發愁的,乃是臨江郡王府聲勢大受打擊,信王的機會也隨之變得更加渺茫,因爲陛下那邊此時更不敢輕易去動當下的棋局。

“陛下會如何處置此事?”王珺又問道。

“又能如何處置?”王文謙攤手說道,“韓道勳、韓謙父子太過聰明,敘州在潭州以南,說不定暗中早與潭州勾結,陛下是出兵剿之,還是令潭州剿之?怎麼做都是兩難,我估計陛下沉默那麼久,等忍下這口氣,說不定會反其道而行之啊!”

“反其道而行之?”王珺疑惑的問道,“難不成還對韓家父子賞功給爵不成?”

“鞭長莫及,還能如何?”王文謙苦笑着說道。

“哦!”王珺輕輕應了一聲。

這時候馬車拐出蘭亭巷,王珺不經意間看到蘭亭巷後面的靠山臨街院子裡,門扉打開一道縫,有個綠裳女子往這邊張望過來,訝異的叫了一聲。

王文謙扭頭看過去,那綠裳女子的頭臉已經縮了回去,門扉重新關閉起來,問女兒王珺:“你看到誰了?”

“好像是殷叔叔所說的那個春娘!”王珺當初也只是遠遠看過春十三娘一眼,事後再聽殷鵬提起過,此時也是十分的肯定,說道,“韓謙當初就是在這個春孃的宅院裡,捉住殷叔叔,女兒擔心殷叔叔會受害,情急之下趕去求情,沒想到真將殷叔叔救了下來。如今想來,韓謙當時意識到馮家突然轉變態度後,更主要的是防止這個春娘會落到我們或者太子手裡,只是這麼個人物,怎麼不是韓謙的嫡系,沒有跟着去敘州?”

王文謙眉頭微凝,目前據他們滲入臨江郡王府的信息源,能確認縉雲樓左司乃是信昌侯李普與韓謙共同暗中籌建,裡面定然有韓家的嫡系,也有信昌侯府的嫡系。

這個春娘沒有隨韓謙潛逃敘州,自然應該是信昌侯府的嫡系。

就韓謙這次潛逃而言,必然是精心準備的,或許在馮家案發之前,韓謙就早已經有這個念頭了,要不然很難如此順利。

只是就當時的情勢而言,要是信昌侯府在左司的嫡系力量受到重創,豈非更利他潛逃?

…………

…………

“是什麼人從蘭亭巷出來?”姚惜水站在院子裡問道。

“沒看清楚,”王珺坐在車廂裡,光線頗暗,春十三娘自然看不清楚,說道,“馬車看似普通,但裝的是明角窗……”

羊角加酸蘿蔔水熬煮成液然後凝固成燈罩或窗罩,則稱明角燈或明角窗,這是去年七月底韓謙在雁蕩磯造出十幾盞明角燈送入郡王府後才傳出去的辦法。

真要有心打聽,也不難知道此法,但這看似普通的馬車卻非普通人家就是了,姚惜水心裡想,這時候還是有人在關注蘭亭巷裡的動靜啊!

“敘州有什麼消息傳回來?”春十三娘見姚惜水春眉暗鎖,岔開話題問道。

韓謙潛逃敘州,潭州、辰州事實上已經中斷了商旅往來,這也使得晚紅樓派人潛入敘州打探消息,變得更爲艱難。

不能公然乘船走水路往來,翻山越嶺的話,得耽擱多少時間?

姚惜水也差不多到這時候,才知道敘州那邊最新的情報。

“他父子在敘州演了一出拒子入城、負荊請罪的大戲之後,便解散之前先受四姓大族控制的州營,新編了州營、獄營、水營,此時獄營五百兵卒控制黔陽城,韓謙親率州營五百兵卒以及馮家奴婢到奚氏舊故龍牙山落腳,聽說在那裡已私自新置臨江縣招兵買馬,所用皆是私人……”姚惜水說起探子今日才傳回來的信報。

“……”春十三娘微微一嘆,說道,“現在也還有什麼好說的了,韓家父子此時正全力利用手裡所掌握的資源去鞏固他們在敘州的根基,敘州的土籍大姓勢力沒有什麼動作,大概是在等金陵這邊的態度吧?天佑帝應該也很清楚敘州此時的形勢吧?”

“內府局有沒有派探子過去還不知道,樞密院職方司在潛逃事情發生後就在洪州新設一房,很顯然是方便其眼線探子越過羅霄山,潛入潭州以南的邵衡辰敘諸州刺探情況,天佑帝應該是清楚敘州此時的情勢的。”姚惜水說道。

“朝中會如何處置,李侯爺這兩天有沒有進宮打探最新的消息?”春十三娘問道。

“朝中議論紛紛,天佑帝未置一言,誰也不知道最終會下怎樣的旨意?但除了周憚出任鄂州行營軍使,天佑帝並無往鄂州繼續增派兵馬的意思,估計會讓韓家父子得逞吧?”姚惜水說道。

春十三娘暗暗稱是,這時候聽到外面有快馬馳來,停下來砰砰敲響院門。

春十三娘着人打開院門,卻見是信昌侯府派來的家兵,看到姚惜水稟道:“就敘州事,宮中已傳旨下來,侯爺請姚姑娘、十三娘去侯府……”

“這麼快?”姚惜水相信天佑帝也應該剛剛知道敘州最新的情勢,沒想到這麼快就做出最終決定了,問道,“我義父他人呢?”

“張大人跟侯爺在一起。”來人說道。

姚惜水猜測應該是義父張平最先得到消息,才趕到信昌侯府通稟此事,她與春十三娘也不耽擱,準備馬車便往信昌侯府趕去。

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六百一十八章 監軍(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一百零六章 髒活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變化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歸第七十三章 婚宴第七百七十八章 炮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陵(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潛逃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一百九十九章 籌碼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雲閣第七百三十七章 奪寨第七百七十四章 樊川河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宮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國君臣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話第一百六十四章 風聲第六百一十八章 監軍(一)第十二章 晚紅樓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五百六十八章 選擇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歸第七百二十四章 奪島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一章 千年一夢第三十五章 誤解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第六百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天工匠書第七百零八章 臘月第四百八十七章 定計(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決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詭計第四百零二章 側翼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三章 夢非荒唐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陽殘地第三百二十章 韓師賜教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七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患第三百六十六章 蜀主心思第六百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思州第四百六十六章 韓府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舉薦爲吏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三十章 疫水疏第五百九十八章 宮中(一)第二十三章 翻手爲雲第五百九十七章 聘禮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詔第三百二十七章 獻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歸金陵第七百五十四章 關中(一)第四百二十章 秘議第五百四十六章 奇功可居第一百五十章 條件第一百零三章 州獄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二百五十二章 棋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籌貸第三百三十八章 離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軍第六百零八章 大雪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六百零二章 迎親(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軍購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二百零七章 王府氣勢第五十九章 敘州刺史第八十九章 襲寨第六百六十八章 壽誕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七百六十章 洛陽(一)第四百九十章 實地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二百二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七十七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蕩磯田莊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