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學堂

王珺探頭往屋裡掃過兩眼,才稍稍提起裙襬,跨過門檻走進來,將幾頁紙遞過來,說道:“這是你要的東西。”

韓謙接過來見是王珺將廣德寨學堂的經辦錢算了一個概數,細細列寫好幾頁紙,用醮墨筆寫的楷字工整娟秀。

他這幾天沒有得到好好的休息,這時頭腦昏沉,接過來也是掃了兩眼,沒有細看便放到一旁,說道:“等馮繚過來,我交給他看。”

馮繚過來後,除了與季希堯分領廣德縣事,差不多還同時分擔赤山軍的主簿、記室參軍等事——即便有馮繚、季希堯等人相助,但這麼多婦孺轉移、疏散,諸事是千頭萬緒,韓謙也是精力被壓榨到極致。

“我拿過去給馮繚看過,這次物用他提筆便要削減掉八成,但照你的要求,這是最基本的條件,不能再節減了。”王珺輕咬着檀脣說道。

韓謙要搞學堂,這麼簡陋、窘迫的物資條件下,不可能讓所有的將卒及子弟接受多高程度的教育,前期除了搞短期的脫盲班外,還有就是要組織基層將吏進行簡單的軍事、吏治及生產培訓。

在茅山、東廬山,軍事及諸多雜務,韓謙能推,則儘可能推給林海崢、高紹、馮宣等人負責,他自己將更多的時間抽出來,編寫一些簡易教材,然後用簡陋的蠟紙油印技術復刻教材。

趙庭兒、奚荏以及杜七娘、杜九娘不在身邊,杜家兄弟這次也過來了,但一個給馮繚拉去當副手,一個給季希堯拉走當副手,韓謙也只能將王珺這個完全沒有當俘虜自覺的閒人用起來,幫他去幹刻寫蠟紙調墨油印等在當世看來還是極爲精細的技術活。

刻蠟油印技術是比前朝中晚期盛行起來的雕版印刷方便許多,但技術各環節都還在雛形亟待進一步完善的階段,韓謙的字跡不夠工整,油墨印出來的冊子就容易模糊,王珺初用鐵尖筆,在鐵模蠟紙上刻的字彷彿夢境世界裡的打印體,印的冊子就要清晰一些。

王珺想學敘州最新的紡棉技術而不得,便退而求其次,近一個月來,王珺倒是以學堂女師自居起來了,還帶着侍婢嘗試着調製更好的油墨。

最初在茅山所辦是小規模的識字班,課堂單一,靡費再巨,還是有限。

這次遷到廣德舊縣,韓謙要擴大學堂規模,教授的範圍也更廣,他去南塘寨之前,便讓王珺擬出新的學堂預算來,沒想到王珺將新的學堂預算擬出來,卻在馮繚面前碰了壁。

見王珺深邃有幽泉般的美眸頗爲堅持的盯着自己看,韓謙便又將她所擬的概算拿起來細看。

雖然就算短期脫盲班、識字班,就搞最基礎的軍吏及生產培訓,但是要覆蓋這麼龐大的人口,規模就小不了。

而且投入不是多少財貨的問題,韓謙手裡有再多的金銀財貨,在面對宣州兵、湖州兵封鎖的情況下,無法換成緊缺的物資都是白搭。

辦學堂就意味着要額外分出手頭最緊缺的物資投入進去。

馮繚被韓謙抓過來負責總後勤,每有繳獲,不管多遠,他都要派人第一時間跑到現場清點,也恨不得將現場的每一個將卒口袋都翻一遍以防私藏,而誰要跑上門申領物資,他比誰都要斤斤計較。

韓謙看過王珺列出來的概算,確實都是一些必要的投入,吩咐侍衛去將馮繚請過來。

半炷香後馮繚跑過來,但他剛進院子看到王珺在場,沒打招呼便溜走了,過了一會兒便捧了一堆文案過來,丟到韓謙的案前,先叫苦說道:

“你這幾天去了南塘寨,這些都是都一個個喊着這兩天必須要列支出去的開銷。這些人也不說體諒我們的難處,我真要是閉上眼睛都簽押同意,明後天咱就什麼事都不用幹了。”

韓謙笑着將馮繚捧過來當“籌碼”的一堆材料推到一旁,說道:“其他地方腰帶再勒一勒,學堂要第一時間接着辦起來。”

“凡事總也要有一個輕重緩急,赤山軍及這麼多的婦孺遷過來都不到十天,立足都談不上,哪裡能兼顧那麼多?”馮繚有他的堅持,說道,“再熬兩個月,赤山軍能進入錢塘江沿岸籌糧,那時可能就沒有這般緊缺。”

“郡王爺說‘敗也人心、立也人心’,你說你聽明白了,但你還是沒有聽明白,”韓謙笑着說道,“這個道理說出口來,幾乎每一個人都會點頭稱是,但古往今來能做到這一點的,卻是不多。”

韓謙是從敘州抽調大量的基層武官及吏員,對桃塢集兵戶殘部的力量也進行充分的利用,但絕大多數都是底層奴婢投附過來的將卒及子弟、女眷,要是一定要用殘酷、血腥的戰事,迫使他們成長起來,赤山軍經得起多少消耗?

短期脫盲班、識字班以及各種培訓班,不僅能加快姿態積極的基層武官將吏及子弟的成長,能不斷培養出更多合格的基層武官將吏,還能及時消除不穩定的因素,有利穩定人心,內部組織構架、凝聚力也就隨之不斷得到強化。

來自底層奴婢的將卒,兵員素質差,不僅僅是其身體孱弱。

學堂的開銷不能省,更不能推後。

韓謙耐着性子,將道理一一說給馮繚知曉。

“那還是有些物用,是可以削減的。”馮繚堅持說道,就隔着長案與韓謙對坐,拿着醮墨筆將學堂概算一條條的重新過目,討價還價削減掉三成開支。

韓謙又將他連夜修改後的授田條陳拿出來,跟馮繚討論,午時馮翊則氣急敗壞的與張平趕了回來,說道:“郎溪城門緊閉,顧芝龍讓人射了一通亂箭,要不是我與張大人跑得快,指不定被插得跟刺蝟似的讓人擡回來見你們——不給他們一點血腥教訓,都不知道天高地厚。”

張平說道:“郎溪城射出來的箭,沒有什麼準頭,他們只是做個姿態,給安寧宮或楚州軍看……”

張平認爲顧芝龍的態度還是溫和的,還是有可妥協空間的,韓謙還是應該利用韓馮兩家在宣州的人脈及影響力,多做些工作。

韓謙沉吟片晌,卻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糾纏,問袁國維:“秋湖軍目前推進到哪裡了?”

“信昌侯率秋湖軍已經抵達廣德寨北面的牛坳山,計劃在牛坳山更充分的休整兩天,然後直撲金鐘嶺!此時衛甄又從溧水縣民挑選千餘青壯,計劃明天去與信昌侯會合。”袁國維說道。

牛坳山位於界嶺山南麓,距離緊挨着浮玉山北麓的廣德殘城,差不多有三十多裡地。

“溧水諸家還是有潛力可以挖嘛。”韓謙笑道。

“兩萬多縣民,皆是諸家族人或養得肥肥壯壯的貼身奴婢,十五到四十五歲的丁壯差不多有近八千人,此前才抽出兩千精銳編入秋湖軍,當然還有潛力可以挖——只是之前你還沒有那麼惹他們恨而已!”馮翊開玩笑說道。

正常情況下,十丁抽二、抽三都可以說相當的窮兵黷武了,但溧水縣民都淪爲背井離鄉的流民,無稼穡家業要操持,能拿得起盾矛的青壯都編入營伍,纔是流民軍的常態。

…………

…………

高紹率赤山軍第二都九千兵馬,徐徐往位於廣德舊縣東部邊緣的九渡山、仙山湖推進。

九渡山高僅六七十米,從北往南綿延三裡許,與南面的仙山湖,湖山相依,是宣州與湖州的分界,也是從廣德往東挺進湖州的大門。

早在數日之前,湖州刺史黃化便着州司馬黃天行率五千兵馬,進駐到九渡山東南麓,利用分佈於仙山湖東岸的幾座村堡塢寨紮下大營。

仙山湖所處的地勢要略高一些,地形的形成,與浮玉山及界嶺山之間的特有褶皺帶地形有關,唯有雨水極充沛的時節,湖水漫漲,才從九渡山東南面石巖差駁、狹窄險陡的湖口傾泄出去,流入太湖之中。

雙方都無法調戰船進入環南北八九里狹長的仙山湖配合作戰。

湖州司馬黃天行將五千兵馬,都部署在九渡山的南麓、仙山湖的東岸,主要是想着赤山軍真要繞過去強攻,側翼及後背必然會暴露在其他方向的湖州兵進攻範圍之內。

高紹則率部推進到仙山湖西南岸,便停止不前,佔下一座逃之一空的漁寨紮下營來,砍伐四周的樹木。

而在這個時候,信昌侯李普率秋湖軍,沿着界嶺山南麓,迅速從後方插入北面的金鐘嶺,從金鐘嶺山間豁口,進入四田墩谷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分兵進駐東南面懸腳嶺與長興縣相接的兩座隘口,堵住湖州兵增援四田墩的口子。

之後,秋湖軍主力從容不迫的全部越過金鐘嶺,完成對位於四田墩內部許家集寨的圍困……

第六百二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五百零二章 新使第一百零二章 威脅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賞第四百章 計劃第二百零五章 說田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攏第九十五章 潰敗第七百三十八章 間隙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謀第四百七十章 詢問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三百一十三章 巫山長峽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賞第二百六十六章 馮繚(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華柱峰棧道第五十五章 秘曹左司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七百八十三章 舊事(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驅逐第八十四章 家宴第二百六十六章 馮繚(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獻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二百二十章 厚禮第二百五十五章 詭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禦山河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帝君臣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六百二十七章 初春第三百二十章 韓師賜教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五百二十章 江心相見第六百一十章 對峙第三百一十九章 琴似故人第六百零六章 意圖(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舉薦爲吏第五百一十九章 營地第四百五十七章 相逢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四百九十二章 接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誥的難處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七十六章 龍華埠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七百八十一章 舊事(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役(三)第一百零三章 州獄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制第六百四十章 任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三百二十四章 熱鬧第五百八十七章 閒時雨第二百二十章 厚禮第六百五十九章 稱臣第七十四章 相贈佳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歸金陵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一章 質詢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四百七十九章 山溪第七百六十七章 賀禮第一百七十五章 秘謀第七百五十八章 關中(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攔虎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滿第二百五十八章 伏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三百一十七章 蔚侯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權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話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撤(四)第四百七十八章 逃獄第二百四十三章 閉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憂第一百四十三章 籌貸第七百一十章 風瀾第二百七十七章 削藩第五百七十章 忠言逆耳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不停蹄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第七百六十一章 洛陽(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三百零七章 離去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給你第二百六十章 血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棄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