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戰奪寨

即便能推測樑帝朱裕的居心,想要破局卻是極難。

不要說淮東,韓謙想在棠邑稍稍打開局面,便要用不計其數的人命去填。

與淮東合作,是初建赤山會有求於淮東時就奠定下來的底子,這時對雙方而言更顯得重要。

不僅淮東的西翼防線需要棠邑的存在,淮東駐揚州、東陽的兵馬,要是能夠將兵鋒從樊樑湖南北兩岸稍稍往西延伸出來,同樣能夠減輕棠邑所承受的壓力。

雙方多多少少有着脣亡齒寒的關係。

想到這裡,韓謙跟殷鵬說道:“馮繚在這裡,信王那邊有什麼要求,殷司馬皆可與他商議。”

這時候北岸金鼓聲大作,殷鵬也禁不住定睛看過去,不忙着找馮繚談具體的合作事宜。

三天前,在水軍戰船的掩護下,馮宣率三千甲卒沿滁河南岸西進,於大刺山的西北麓紮下營寨,而壽州軍當時已在對岸的位於亭子山東麓的一座村寨裡駐以千餘精銳。

韓謙所謀求的,自然不是與壽州劃滁河而治就滿足了。

馮宣率部在南岸紮下營寨之後,今日就在水營的協助下,直接出兵在北岸河灘登岸,意圖攻克壽州軍在亭子山東麓所建的營寨,以便將峙立滁河北岸、東西延伸十里、高逾百丈的亭子山控制在手中。

殷鵬趕到亭山大營時,韓謙就站在南岸河灘前觀戰,他也差不多得以親眼看到棠邑兵與壽州軍今天這一場激烈而殘酷的戰鬥全過程。

早初淮東諸人十分擔憂韓謙爲保存實力,不會在北岸積極應戰,但十天前韓謙爲了能在浦陽河流入滁河的河口位置建立營寨,在三十多裡外的浦陽河口與溫博、趙明廷率領的壽州軍大打出手,規模已是不小,叫淮東徹底放下心來。

而殷鵬也早就從斥候傳回來的信報中,知悉諸多細節。

浦陽河口一戰,棠邑兵還是佔據到一定的地利。

畢竟在溫博率精銳步卒趕到準備強攻之時,棠邑兵先在北岸河口建立一定的營壕防禦,又利用在兵甲戰械方面的優勢,予壽州軍重創,最終迫使壽州軍主力退入滁州城,坐看棠邑兵在浦陽河口立足。

殷鵬還以爲韓謙獲得這樣的勝利應該知足,後續只需要分兵滁河南岸以及大刺山西麓、經滁河分流入長江的武壽河東岸建立營寨,差不多就能將包括大刺山在內,往東到棠邑近百里延伸的區域控制在手裡。

雖說朝堂許韓謙在棠邑編兩萬正卒,但韓謙在敘州僅有三千精銳作爲底子,即便能從左廣德軍舊部及流民中召募青壯男丁擴充營伍,在殷鵬看來怎麼也都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棠邑兵纔有可能真正展露出鋒利而噬人的獠牙來。

殷鵬卻是沒有想到,韓謙使三千步甲在滁河亭子山流段的南岸安營紮寨才僅僅不到三天,就又出兵進攻壽州軍在北岸的營寨。

壽州軍在滁州雖然沒有水營可用,雖然壽州軍在亭子山東麓的營寨很簡陋,但跟浦陽河口一戰相比,雙方的優劣勢是徹底逆轉過來的。

壽州軍除了有上千步卒能奪營寨外,北面、東面還集結上千騎兵能直接進攻過來,使得在河灘登陸往外進攻的棠邑兵,兩面受敵,傷亡很大。

然而韓謙卻無視這些傷亡,待兵馬在河灘站穩腳之後,便要求在北岸指揮戰事的馮宣果斷將兵鋒往北延伸,連夜進攻稍稍靠北一些的敵營。

此時殷鵬能看到一艘艘戰船,正源源不斷的運載着兵卒戰械以及各種物資從東面駛來,心裡暗暗吃驚,看情形韓謙是想要在亭子山東麓再發動一次上萬人規模的慘烈戰事啊。

這距離浦陽河口一戰結束,纔過去三天啊!

相比浦陽河口一戰,棠邑兵在亭子山南麓已經佔不到什麼便宜,就殷鵬今日下午所見,下午的戰事打得十分激烈,棠邑兵只在兵甲戰械佔有優勢,其他都處於劣勢,戰鬥進行到現在,棠邑兵的傷亡應該要更慘重一些。

殷鵬猜不透韓謙的意圖到底是什麼,雖說這邊打得越激烈,無疑越能緩解淮東所面臨的壓力,但他也禁不住擔憂韓謙用兵過於激進,一旦失利便會遭受到壽州軍兇狠的反撲,最終連棠邑城都守不住。

那樣的話,就太糟糕了。

不過,殷鵬也知道他再擔心什麼,也沒有他置喙的餘地。

戰事緊迫,雙方都沒有閒情逸致去繞什麼彎子。

天色暗下來,殷鵬帶着扈從,先隨馮繚進營寨談雙方防區邊界有及諸多合作事宜。

這一談便是一夜,北岸的廝殺聲都沒有停息過,夾雜在凜冽的寒風中傳到南岸來。

天光大亮,聽着北岸廝殺聲漸息,殷鵬還以爲雙方暫停激戰先休整。

昨夜雙方商談的事宜,馮繚還需要跟韓謙彙報,纔會有一封相對正式的書函,由殷鵬帶回揚州交到王文謙手裡。

於是殷鵬跟着馮繚一起出營寨去河堤找韓謙。

不過韓謙已不在河堤處,他們登上河堤往北眺望,看到亭子山東麓的敵營裡黑煙滾滾,在更遠的方向,有壽州軍兩千多兵馬正往北面的滁州城方向徐徐退去。

看到這一幕,殷鵬都禁不住愣怔在那裡,就打了一夜,棠邑兵就攻下亭子山敵營?

守亭子山東麓營寨的兵卒,不應該都是溫博從巢州調出來的精銳守軍嗎?

這些精兵強將在溫博的統領下,頂住李知誥的攻勢,守住巢州城半年多時間也不顯疲態,這麼輕易就放棄亭子山東麓的營寨?

殷鵬隨馮繚乘槳船登上北岸,特別是亭子山東麓營寨附近的戰場此時都還沒有來得及清理,大片的屍骸橫七豎八的堆在那裡,簡陋殘缺的寨牆染滿血跡。

粗粗估算,爲攻打一座三四百步方圓的簡陋營寨,就有上千將卒的戰亡,戰事已經可以說是相當慘烈了。

走進營寨,也能看到壽州軍的傷亡也不少,但還是能看得出比棠邑兵的傷亡要少許多。

壽州軍在滁州兵力要佔相當大的優勢,守寨傷亡還要少一些,怎麼就棄寨北撤了?

殷鵬到底也是久經沙場考驗,疑惑了片刻,待他走上殘缺的寨牆,將戰場更完整的收入眼底,便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在棠邑兵架設旋風炮的陣地,血跡猶爲深重,屍骸堆積也多,看得出爲阻止棠邑兵在營寨之外架設旋風炮,壽州軍多次出寨進行激烈的反擊。

難以想象這麼小規模的奪寨戰,一夜之間竟然有三十多架旋風炮被縱火燒燬。

不過,殷鵬也很清楚棠邑兵的弓弩有多密集,也就不難想象爲了燒燬這三十多架旋風炮,守軍要付出多慘烈的代價。

守軍是覺得無力再限制棠邑兵在寨外架設旋風炮以及營寨太小無法抵擋旋風炮轟砸才選擇棄寨北撤的嗎?

想到這裡,殷鵬再仔細看戰場上的痕跡,便能從寨牆以及營寨內外所留的痕跡,看得出哪怕是箭矢,棠邑兵所用都要比守軍密集數倍。

除了被燒燬的旋風炮之外,戰場上被摧毀的各種戰車、戰械,也基本上都是棠邑兵的。

如果說韓謙在搶灘攻寨,用的都是精銳老卒,又在弓弩戰械等方面佔據絕對的優勢,傷亡不可能比守軍還要高,當然韓謙手裡的精銳老卒很有限,傷亡再有限,也經不住幾百人乃至上千人一戰的消耗,除非韓謙用了的都是爲從流民之中剛召募的新卒?

殷鵬有些明白過來了。

慈不掌兵,韓謙能召募的精銳老卒很有限,只能用新卒加精良的兵甲及戰械跟壽州軍拼消耗。

相比較之下,前期集結到滁州的壽州軍皆是精銳,人馬規模佔據優勢,但物資匱缺,拿精銳老卒跟棠邑兵的新卒拼消耗,實在是太虧了。

這是不得以才選擇撤退的吧?

即便想明白這點,待聽到馮繚詢問到這一仗傷亡逾一千六百人,殷鵬也是暗暗吃驚。

“有四五千殘兵及近兩萬民衆在五尖山裡,打下亭子山,這些人馬就能趁夜撤出來;這一仗傷亡是慘重了一些,卻也是值得。”馮繚跟殷鵬說道。

亭子山距離五尖山脈南脈,還有逾三十里的空檔,但棠邑兵在亭子山站穩陣腳,壽州軍又缺乏在空曠地帶結營紮寨的物資,兵馬再強都很難在棠邑兵的兵鋒之前,對五尖山脈南麓進行密不透風的封鎖。

因此,五尖山脈之中的軍民,想要趁夜突圍就會容易得多。

當然了,馮繚跟殷鵬強調這點,即便是淮東,也不希望他們過早的猜到這邊的最終意圖……

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詔(三)第四百七十章 詢問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二百五十六章 掌控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見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五百七十三章 巢湖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二百零五章 說田第二百四十二章 驚瀾第四百五十章 父孝第七百二十七章 崇文殿(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歸來第五十六章 有仇報仇第五百一十章 議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九章 處置第五百一十二章 石樑縣第五百一十章 議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渾水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五百六十七章 訊問第四百二十六章 短兵(一)第五十一章 爺孫第七百六十三章 洛陽(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責難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撤(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四百七十九章 山溪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第三百六十八章 樑國密信第一百一十四章 偷吃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蕩磯田莊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一十四章 相見(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關中(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七百八十二章 舊事(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說逃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二百七十四章 誘敵出寨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秘窟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勢危急第一百二十三章 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化暗爲明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釁(三)第七百章 前奏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五百零五章 訪客第三百八十四章 奪兵第一百零四章 鎮壓第七百三十八章 間隙第七百六十三章 洛陽(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顧慮第五百一十章 議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應急計劃第四百七十九章 山溪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七百四十六章 戰役(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宮莊園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第六百五十九章 稱臣第四百二十章 秘議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戰奪寨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陽(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軍第七十一章 父女之辯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一百七十二章 募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監軍(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緩追(二)第七百八十章 絕望突圍第三百八十八章 以山爲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三百一十四章 人選之迷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五百二十九章 應急計劃第二百七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二十八章 決定第五百八十八章 長街第一百三十一章 質詢第六百一十五章 回京(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