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攔

bookmark

韓謙當夜簽署令函,留馮翊在牙帳喝了一頓酒,次日一早便叫他趕去東湖調一部水軍趕往敘州;安豐渠堰堤被毀之後,棠邑水軍與左樓船軍暫時沒有相接交戰的水路,閒着也是閒着,從下游闖入辰州境內,還能迫使洗英父子分兵守辰陽、沅陵等城,何樂而不爲。

不過,馮翊持手令趕到東湖,花一天時間着林宗靖集結起兩營精銳水軍,但還沒有從巢湖出裕溪河口進入長江內,便被沈漾與御史中丞鄭暢拉着極不情願的韓道銘乘織造局的官船攔截。

織造局僅有一艘官船,首尾長不過六丈,由於掌握不了敘州布帆的織法及特別織料,只能採用硬式席帆,此刻橫在裕溪河口,卻擋住十數艘棠邑水軍戰船的去路,要求韓謙趕過來對話。

馮翊也好,林靖海也好,即便不考慮大伯爺韓道銘在船上,也不敢擅自發動進攻,將載有沈漾、鄭暢二人的織造局官船蠻橫撞開。

馮翊、林靖海他們被迫率水軍退回東湖水軍大營,將沈漾、鄭暢、韓道銘以及代表慈壽宮的姚惜水、辰州長史曹休石、代表湖南宣慰使黃化的周啓年等一干人等請進東湖城的驛館裡住下。

韓謙拖了兩天,纔將壽東軍政諸事都交給林海崢、趙啓、奚發兒等人主持,他與郭榮、馮繚等僚屬,在數百侍衛騎兵的簇擁下返回東湖。

返回東湖後,韓謙也不會緊巴巴的第一時間跑去驛館去見沈漾、鄭暢等人。

他先回內宅疏鬆一路快馬奔馳的筋骨痠疼,馮翊拉着王轍先趕過來,大聲喊冤道:“姚惜水這婆娘還真是捨得臉去,自己的屁股不會擦,竟然捨得臉去求沈相、鄭暢出面——都怪你硬拉我在壽東喝酒,耽擱了一晚上,要不然我們搶在他們過來之前西進,哪有這麼麻煩事?”

“沈漾再厲害,他們就一艘破船,顧及情面,不撞翻它,擠開不就得了?”韓謙沒好氣的說道。

“真要撕破臉?不至於吧?再說要擠開他們,黃化在洞庭湖口或沅江江口,也必然會百般設法阻攔我們通過啊。”馮翊問道。

“他們擋着路,擠開他們就叫撕破臉啊?你難道不知道我們戰船在返回敘州的路上,才更有談頭啊。”韓謙說道。

“道理還真是這個道理,但我看到沈漾那老頭心頭就發忤,可能當初在臨江侯府挨多了訓斥,我便勸林宗靖先退回來——這事賴我。”馮翊喪氣的說道。

“那你帶着人將前院的廳堂收拾一下,再與郭大人、袁大人去請他們過來吧。”韓謙說道,將迎客等事交給馮翊跟郭榮以及一直作爲監軍使留在東湖、負責軍功賞罰之事的袁國維去做,他喊王轍過來詢問此次去金陵京中有什麼最新的動向。

雖然韓道銘也被沈漾、鄭暢一起拉過來,爲示公私有別,這會兒也是跟沈漾、鄭暢他們在一起,沒有單獨過來見韓謙,但王轍之前到金陵送奏摺、傳遞消息,這次是跟着韓道銘一起搭乘織造局官船返回東湖,他對這兩天金陵城裡的動向,有所瞭解。

馮翊憊懶的先去前院廳堂收拾,袁國維作爲監軍使,名義上還是延佑帝的特派使臣,這兩天就留在驛館陪同沈漾、鄭暢他們,這邊就剩馮繚、郭榮、高紹、奚荏、侍衛騎軍都虞候趙無忌、棠邑水軍都指揮使楊欽以及聞訊從歷陽城趕回來跟韓謙相聚的王珺。

王轍便說及他這幾天在金陵城裡的情形:“老大人與韓尚書頗想知曉河朔詳細的形勢,這兩天都留我住在府上。大人的奏摺遞上去,朝堂也沒見迴應,也沒有什麼議論傳出,或許奏摺僅限陛下、太后及諸位參政大臣能見。我心想着沒有反應也算是一種反應,原本計劃着這兩天再到臺省打聽一下消息便回來,卻不想大前日將夜之時,沈相與御史中丞鄭大人,便帶着辰州長史曹休石、湖南宣慰使黃大人的賓客周先生登門,要請老太爺出面以息辰敘兩州爭端——尚書大人擔心老大人年邁,便代爲趕來,出東華門時,織造使奉太后口諭追上來……”

王轍說得要比馮翊有條理,至少表面上是辰州長史曹休石拉着周啓年找沈漾、鄭暢乃至鄭榆等人告狀,無論是沈漾,還是鄭氏,亦或是沒有露面的壽王楊致堂等人,顯然都不可能會坐看棠邑借這個機會出兵吞併辰州,只能將韓文煥或韓道銘拉出來,強行阻攔。

當然,馮翊說的也沒有錯,這事看似曹休石、周啓年出面,但必然是姚惜水認識到自己掉進陷阱裡無力掙扎,倉皇逃回金陵。

馮繚蹙着眉頭,沉吟說道:“陛下沒有下旨,還假裝不知此事,由沈相出面勸阻,但姚惜水,或者說呂輕俠到底還是沒有辦法假裝不知此事,還是硬着頭皮說是奉太后的口諭過來,大概也是生怕被沈相跟我們這邊聯手將他們給賣了吧?當然,即便沈相、鄭大人他們或許都並不清楚姚惜水前往攪事的意圖,但辰州長史曹休石代表洗氏過來,想要免遭一劫,想要保住洗氏,必然會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跟沈漾、鄭氏乃至湖南宣慰使黃化說清楚。要不然的話,沈漾、鄭氏、黃化等人即便全力會阻止棠邑出兵吞併辰州,同時也會將洗氏從辰州驅逐出去,由宣慰使府直接管轄辰州才最符合他們共同利益的。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將姚惜水以及她背後的晚紅樓或者說太后一系強拖進來,辰州纔有一些保障。”

韓謙點點頭,在這種細節上的分析,馮繚當真是不比任何人差,他看郭榮、高紹等人都沒有要進一步補充的,說道:“那我們便以這個爲框架,來說說他們過來後可能會有的反應……”

…………

…………

沈漾作爲宰執,也作爲曾教授衆人的皇子傅,登堂入室當然要坐中央主案之後;韓道銘既是參政大臣,又是韓家長輩,他便與鄭暢坐在沈漾兩側。

韓謙這個主人,反倒坐在韓道銘的下首,然後是奉帝旨出監常邑軍的監軍使袁國維、代表慈壽宮的姚惜水以及周啓年、曹休石、秦問以及馮繚、郭榮等人依次而坐。

韓謙禮套是給足了,但從迎接沈漾、鄭暢等人登堂入戶那一刻便寒着臉不吭一聲,迎送之事全由郭榮或馮繚代勞,坐下來更是不作聲。

大家在大廳裡坐下來,突然間都覺得這話不知從何說起。

沈漾、鄭暢不知道要怎麼開這個頭,韓道銘是推脫不開才被拉過來的,看到韓謙的態度,他自然也是坐在一旁裝聾作啞;姚惜水想要假裝整件事跟她沒有任何牽涉,更不能第一個跳出來觸黴頭。

最後還是滿臉苦澀的辰州長史曹休石硬着頭皮坐直身子說道:“辰州洗氏絕無與流寇勾結的可能,還請侯爺……”

“曹大人急於辯解是什麼意思,我有說你們跟流寇勾結嗎?”韓謙截住曹休石的話頭,語氣平靜之極的說道,“我奉旨守禦淮西,以擋逆叛,卻不想流寇膽大妄爲洗掠敘州,殺人放火無所不用其極,說起來也是我身爲敘州刺史失職,疏於防範。我恨不得插翅飛回敘州,將流寇撕成粉碎,相信沈相及諸位大人也慼慼有感。然而,我有守禦淮西職責在身,不能辜負陛下的信任,只能使馮翊、林宗靖率水軍趕回敘州,加強對流寇的清剿,以告慰遭受劫掠、屠戮的敘州民衆——我有說過,或者我敘州兵將,有說過流賊是辰州暗中差遣?”

“……”曹休石正想着怎樣硬着頭皮將話頭接過來,韓謙卻不給他插話的機會,繼續說道,“當然,我沒有說與辰州有關,卻也沒有說一定與辰州無關,一切待攻下龍潭山,將這夥流賊擒住,便自見分曉……”

誰都不傻,真要讓敘州兵馬強攻下龍潭山,將馬匪都殺了滅口,然後丟一堆辰州番兵的殘甲斷矛,不就坐實辰州勾結流賊洗掠敘州的罪名了?

到時候在一堆屍首及殘甲斷矛跟前,辰州能爲自己辯解?

“馬匪逃入辰州,理應辰州出兵清剿?”曹休石說道。

“曹大人,此話荒謬,辰敘皆是大楚疆土,你我皆是大楚之臣,真要是敘州兵將看着禍亂本州的賊寇流入辰州後就應該拍拍屁股離開,豈不是本侯今日坐鎮淮西就成了多管閒事?”韓謙拍着桌子,盯着曹休石,質問道,“曹大人,你說說看,大楚哪條律法說了敘州兵將應該眼睜睜看着賊寇出了敘州,就應該拍拍屁股袖手不管的!”

揖賊捕盜是主要以諸州劃分轄區,但馬匪在敘州境內犯案,敘州兵將又是在追擊過程中將馬匪圍住,即便就算是在辰州境內,照前朝舊律,敘州也斷沒有撤兵的道理,頂多讓辰州共同參與進來。

此時敘州有四千精銳圍於龍潭山下,也不拒絕辰州派兵馬參與圍攻龍潭山,反正辰州派兵馬敢過來就先殺了,待到攻陷龍潭山後,查到實證也好、栽贓也好,都不會有什麼區別。

道理就是敘州四千精銳非但不會退出去,他今天還要繼續往敘州派援軍,確保不讓一個掠奪敘州的賊寇逃走……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權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給你第三百二十七章 獻策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機第五百八十四章 溯流第五百零四章 密談第五百五十七章 對峙(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不停蹄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役(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軍第六十一章 婚約第四百四十八章 婚約第五百六十八章 選擇第六十七章 宮禁第一百零五章 審訊第四百八十五章 顧慮第五百零五章 訪客第一百一十五章 製圖六法第七百七十六章 圍師必闕第四十章 故作鎮定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雲閣第七十一章 父女之辯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五百零三章 商船第七百五十四章 關中(一)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六百三十七章 獨山津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結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疑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二十五章 文死諫第一百零四章 船幫之用第二百二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一百六十九章 彈舉善惡第五百七十三章 巢湖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五百九十七章 聘禮第三百一十六章 神陵司疑雲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線第二百二十一章 無害而肥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七百八十一章 舊事(一)第五十一章 爺孫第四十一章 把柄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對峙第二十五章 文死諫第四百四十八章 婚約第三百六十章 分肥第七百一十七章 驅逐第五百五十六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章 舉吏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兵第二百零九章 縉雲樓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六章 山居第五百一十三章 相見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圍第一百四十三章 籌貸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江東去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來使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喪第一百六十二章 奚氏族人第七百一十章 風瀾第七百九十四章 勸嫁(一)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三百章 水土不服第六百八十八章 狂瀾第六百八十一章 母子情絕第三百零七章 離去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禦山河第七百八十五章 將死第三百六十二章 太妃第六十九章 破綻第六百三十六章 解釋(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問策第四百七十九章 山溪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一百零五章 審訊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第七百九十五章 勸嫁(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圍第五十七章 殺戮第二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二十二章 差點壞事第三百八十三章 秘密(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詔(一)第五百零四章 密談第三百零五章 賞田第六百二十八章 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