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

bookmark

“怎麼說,雲和的身子無礙吧?”

看到隨駕醫官顧子通從裡廂走出來,陳由檢傾過身子,不由緊張的問道。

“有礙無礙,看怎麼說了——就不知道是不是該賀喜陳侯爺,還是要得替陳侯爺掩飾一二了?”顧子通拱了拱手,笑着說道。

雲和乃是陳由檢的外孫女,現在連名份都還沒有呢,便先懷上了身孕, 陳由檢確實有那麼一點尷尬。

顧騫、朱珏忠則是妙計得售的對望了一眼,打了一個哈哈,不叫陳由檢難堪,他們跟顧子通說道:“雲和郡主水土不服,身子有所不適,還要顧醫師好好開兩劑藥方調理一下……”

“這是子通份內之事,”顧子通拱拱手,說道,“郡主飲食清淡一些,其他卻也是無礙的,也要少經車馬勞頓,在君上身邊伺候也不能太勤勉了……”

“咳!”韓謙在裡廂聽到這話,咳嗽起來,少讓這些人操心他的私生活,怎麼照顧孕婦,他的經驗可未必就差了,反正熬過前三個月就不會有什麼大礙。

聽到韓謙不滿的咳嗽聲,顧子通打了一個激靈,跟外廂房坐着的諸位大人拱拱手,便先告退。

“你們都進來說話吧。”韓謙在裡廂房說道。

顧騫、朱珏忠、陳由檢等人剛要站起來,就聽到雲和在裡廂房跟韓謙小聲嘀咕:“不,你出去跟諸公商議事情吧,臉都快丟盡了……”衆人心想着雲和怕難爲情,心裡一笑,便又在外廂房坐定,等着韓謙出來。

韓謙不情不願的被雲和推到外廂房來與諸公商議怎麼善後這件事情。

朱珏忠沉吟片晌說道:“洛國公應是料到雲和身子或有不適,但二妃那裡是不是先派人去告知一聲?”

朱珏忠言之外意說是朱貞早就知道他妹妹跟韓謙勾搭上了,但王珺、趙庭兒這二女不好惹,他們幾個人心機叵測的撮合這事,要是被二妃懷恨在心,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觸到什麼黴頭,覺得在定名份之前還是要先稟示二妃爲好。

“雲和在我身邊伺候,珺兒、庭兒都已知曉,原本在洛陽就要將這事給定下來,但沒有想到汴梁這麼快就攻陷下來,一時間疏忽了,便情急先趕來了汴梁。雲和有了身孕這事,我剛剛寫了一封書信,待會兒就派人送往洛陽……”韓謙說道。

“君上不欲急於稱帝,然而珺夫人、庭夫人冊封王后、貴妃之事卻可以先行,雲和則可以冊封德妃——國事匆忙,君上念天下民生猶陷水火而欲先拯之,冊封之事擬詔頒告天下即可,儀禮都可以從簡。”朱珏忠說道。

“儀禮確要從簡,雲和亦封貴妃。”韓謙也不習慣大肆操辦什麼典禮,說道。

此外,雖說他不是什麼清心寡慾之人,雲和最終也是叫他情難自禁,但那也是相處久了情難自已,也絕不至於沒有什麼感情就廣納後宮。

所以他也不想搞什麼貴淑德賢的封號區別,將私生活搞得跟小朝廷似的。

朱珏忠他們雖然更傾向保守、傳統,但受新學、新政的影響也深,不至於在無關緊要的封號之事上糾纏什麼,再說雲和並尊爲貴妃,也是他們樂得一見的事情,又問道:“那奚夫人?”

言外之意就是韓謙與奚荏那點事,趁這麼一個機會直接捅破,省得大家平時演戲都累得慌。

“天下一統,奚荏與珺兒、庭兒之功,不在諸卿之下,到時候論功封爵則是。”韓謙對奚荏,寵愛之餘還存有幾分尊重,再說奚荏她自己也不願封爲妃嬪。

再者,目前大梁除了紡織等業已經大規模使用女工之外,待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起來,女性擁有更獨立的經濟地位與能力,勢必也會爭取更獨立的社會地位。

而目前統一中原已經不存在什麼實質性的障礙了,韓謙考慮的是後續社會生產力如何持續發展,避免單獨追求穩定、陷入固步自封、社會停滯不前的困境之中。要不然,設計再完美的制度,也保不住帝國終有一天會在內憂外困的交攻之下崩潰掉。

這也必然要求對女性逐步放開束縛。

韓謙現在除了着手推動女吏的任用外,也想着在時機恰當之時,給奚荏論功封爵,稍稍加快這一趨勢的來臨;又或者說在朝野不得不承認這一趨勢之時,大梁能少一些爭議、內耗。

聽韓謙這麼說,朱珏忠、顧騫等人雖然也是一怔,但好在當世的風氣較爲開化,沒有經歷過後世程朱道學長達數百年的禁錮,前朝甚至都還有女帝稱制的先例在,也不覺得韓謙要給奚荏論功封爵,算什麼多出格的舉動。

再說了,韓謙有再出格的舉動,大家也都能捏着鼻子認下。

誰叫韓謙所開拓的,是他們前所未見的基業?

而說到奚荏在帝業開拓中的功績,不要說顧騫、朱珏忠等人了,棠邑軍出身的嫡系將帥,也沒有幾人能腆着臉跟奚荏比功勞啊。

“那便遵君上所言安排。”朱珏忠等人應道。

“那這件事就這樣了。”韓謙說道。

顧騫、朱由檢他們覺得今天這件事比較重要,沒有叫李知誥、韓元齊等將以軍務來煩韓謙——這件事很快就商議出一個大概,詔書由顧騫、秦問二人負責草擬,韓謙倒落到半日清閒,看天氣晴好,便陪着雲和到雍王宮舊址閒逛。

雍王宮舊址雖然沒有被燒成灰燼殘墟,但歷經戰火,之後又一直荒廢,沒有重修,目前也沒有幾棟殿閣亭臺是完整的。

院子里長滿雜草,韓謙與雲和走進去前,霍厲還堅持派侍衛進去,踩踏那些長得欣欣向榮的草叢,以防有蛇蟲藏在其中。

雖然殘破,雲和走進去,卻能回想無數的舊日時光。

雍王宮肯定是要重新修繕保存下來,但爲了防止地方在財力這麼緊急的情況下爲了修繕而修繕,韓謙便要求韓元齊在雍王宮的舊址之上建設汴梁學院。

現在想要一下子普及全民教育,財力上頗爲困難,但每個行省成立一到兩家綜合性學院,是優先要保障完成的事情。

韓謙與雲和在汴梁一直住到四月下旬。

在此期間,樑軍差不多已經收復燕山以南、淮河以北的全部疆域,目前除了京兆府(洛陽)外,也正式確定設置雍州、河東、河朔、河南、山東、淮南六個行省,隨着河朔、晉北以及河淮等地的收復,大梁編籍民戶也正式超過兩千萬口。

雖說樑楚關係破裂之後,樑楚之間的邊貿實際萎縮逾一半,但隨着樑軍在河朔、晉南、晉中、晉北及河淮等地一系列重大軍事勝利,地方建設、民生賑濟等事也隨之快速啓動,對淮陽、洛陽、東湖、敘州、鄧均、滁州等地的工業品生產需求實際還是繼續持續擴張之中。

韓謙在汴梁這段時間,主要也是推動紡織、造船、採礦、金屬冶煉鑄造、水泥燒製等業,往新收復的區域進行轉移發展,儘快恢復這些地區的生產、民生。

四月底,雲和便已顯懷,孕期反應沒有那麼強烈了,便先返回洛陽養胎。

這時候,第一、第二中央行營軍也都休整完、補充滿新卒,分別從滎陽、汴梁沿穎水、泗水南下,準備發動收復江淮的最後戰事。

第二中央行營軍經過進一步的擴編,戰卒及輔兵總計五萬餘衆,在韓東虎的率領下,沿泗水南下,分駐徐州、泗州,從淮河下游北岸窺視淮東。

第一中央行營軍以及御衛軍第一旅,戰卒及輔兵總計六萬人,則在孔熙榮、馮璋、肖大虎、竇榮、霍厲、盧澤、王樘、何柳鋒等將的率領下,護衛韓謙以及顧騫、朱珏忠、李知誥、馮繚、馮翊、韓道昌、郭卻、喬維閻、秦問、王轍、殷鵬等將臣,於五月中旬抵達東湖,與淮南行省、淮南行營軍諸將臣高紹、楊欽、趙無忌、曹霸、李磧等人會合。

而在此之前,淮南行營軍也相繼進行擴編,步騎擴編到四萬餘衆,水軍擴編到兩萬餘衆,水軍並有十六艘戰艦改造成新式炮艦,共裝備一百六十八門輕型滑膛炮。

樑楚大戰,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相比較樑軍在淮河、長江沿線集結十六七萬兵馬,楚軍在淮東以及長江南岸諸州及金陵集結的兵力更超過二十五萬。

只是在這一刻,當世已經沒有誰,包括楚廷朝野的臣民,會認爲楚軍在這最後的決戰中能有幾分勝算……

第六百一十章 對峙第十章 與人鬥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九十九章 窺探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四百二十章 秘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熱鬧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訪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戰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戰奪寨第六百九十七章 流放第五百二十九章 應急計劃第六百九十九章 會戰在即第一百八十三章 潰敗第十一章 進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六百五十章 新軍第四百八十八章 秋意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數第三百零八章 天涼好個秋第二百四十四章 負荊入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相逢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朔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奪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風聲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七百七十六章 圍師必闕第三十四章 風未平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軌第七百七十九章 奪寨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陽殘地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一百零四章 船幫之用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四章 危機四伏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權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朔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結(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六十一章 婚約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談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七百六十七章 賀禮第五百五十五章 深夜出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條件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國君臣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四百二十六章 短兵(一)第二百二十章 厚禮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變化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三十六章 逼迫第二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河洛(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對峙(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間隙(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關中(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巢湖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二百五十四章 定策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情深厚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驛道第六百零八章 大雪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結(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結(二)第三百零五章 賞田第七百二十四章 奪島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戲第七百三十四章 西征(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陽殘地第七百五十四章 關中(一)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摺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五百二十七章 傳旨第二十七章 水蠱疫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見第一百一十三章 季昆之死第二百二十二章 截道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闋殘詞第六十章 家兵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