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暖堅持要出院,楚文傑感覺很頭疼:“顧小姐,你應該能想得到,我現在所做的這一切,也是受人囑託。所以,別讓我爲難好嗎?”
顧暖當然明白,楚文傑不會無緣無故的幫她請護工,肯定又是言墨的主意。
她說不想看到他,他這次倒是聽話,果真沒有再出現在她面前。
可他人雖未出現,言墨式的強勢霸道卻無孔不入的佔據她呼吸的每一寸空間,讓她想要忽略他的存在都難。
她不想這種時候,還生活在言墨帶給她的陰影中,因而她的態度很強硬:“我說了我要出院!楚醫生,不管是誰,你或者其他人,都沒有權利限制我的人生自由!麻煩你叫人幫我辦理出院手續,謝謝!”
楚文傑明白,這倆人現在是槓上了,想起言墨昨天離開時,一副依戀不捨又魂不守舍的樣子,楚文傑嘆了口氣,說道:
“顧小姐,我很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老實講,對於言少設計讓你懷孕這件事,作爲好友的我都看不過去了。可你一定不知道,爲了要那個孩子,他忍受了多少常人想象不到的艱辛。”
艱辛嗎?楚文傑的話,顧暖實在無法苟同。言墨他有什麼好艱辛的?在要孩子這種事上,男人向來不是隻有享受的份嗎?到頭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辛苦的還不全是女人?
楚文傑見顧暖不信,便問她:“難道你沒發現,言少的性子和五年前有什麼不同嗎?他變了很多。以前,他性子涼薄、寡淡,冷靜又理智,任何事情都難以讓他將喜怒表現在臉上。
可你再看現在,他人很容易暴躁狂怒,壞情緒一點就燃,脾氣差到爆。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
沒錯,其實顧暖老早就發現了這一點,不過以前,她只當人都是會變的,從來沒往深處想過。
顧暖點了點頭,沒說話。
“你覺得他爲什麼會有那麼大的轉變呢?其實,還不都是因爲你。”
“因爲我?” 顧暖詫異。
“是啊顧小姐,我不知道你五年前爲什麼離開他,這五年間又經歷了什麼,我只知道,你的不辭而別,幾乎去了他半條命。
起初,發現你失蹤,他像瘋了一樣,每天不眠不休的尋找你的下落,似乎,找到你,成了他當時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可是長久的一無所獲,讓他絕望到了極點,到最後,他甚至都說出‘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這種話來。”
顧暖愣了愣,一瞬間內心百般滋味。
逃離他身邊的那段日子,她也曾抱着一絲不切實際的幻想。她幻想着言墨會找到她,跟她解釋所有事,懇求她的原諒。
有好多次,她都輕撫着自己的小腹,無聲的問肚子裡的寶寶:“寶寶,爸爸會來找我們嗎?如果他來找我們,我們要原諒他嗎?”
可她日盼夜盼,也只盼到自己的一顆心逐漸絕望枯死。她等不到他,她以爲自己已經被他徹底放棄。
她是真的沒想到,言墨有瘋狂的找過她。
楚文傑又繼續說:“後來,不知怎的,他又突然下令,停止尋找你的一切活動。只是,他人也像是遭受了一場重大打擊,好長時間一蹶不振。再之後,他將自己變成了一臺日夜連軸轉的工作機器,沒日沒夜的悶頭工作,似乎,是想用高強壓的工作量,填補內心的空虛。”
楚文傑頓了頓,又說:“當然,那個時候我人在美國,有好多事都是聽喬楚說的。那我就再跟你說些,我親眼所見的事吧。
之後的不久,言墨去美國發展他自己的事業,我被邀請成爲他的私人醫生。其實言墨的身體很健康,沒什麼大的病症,他唯一的問題就是,自從你離開後,他便患上了很嚴重的失眠症。
起初,他還能借助安眠藥勉強入睡,到最後發展到,安眠藥對他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整夜整夜的無法入睡,使得他患上了很嚴重的神經衰弱。
顧小姐,言少之所以現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易被激怒,脾氣暴躁,都是他的神經衰弱引起的。你說說,這是不是都是因爲你?”
“神經衰弱?”顧暖訝然。
她詫異於自己從來不知道這件事。實在是,自從五年後她和言墨舊情復燃,言墨除了表現出的情緒暴躁不好惹以外,真的沒有哪裡不正常的地方。
他每晚抱着她睡覺時,比她睡得還要香,怎麼看都不像楚文傑說的,徹夜失眠的神經衰弱患者。
而且,跟他在一起這麼久,她也從沒見他吃過什麼藥啊?
“顧小姐,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楚文傑笑笑,“但你一定不知道吧,自從你回到他身邊後,他的病已經好了很多,可以說,你是治療他的最好良藥。
我想,你也一定也很奇怪,爲什麼從沒見他吃過藥是不是?這纔是今天我想說的。其實之前,他一直有吃藥,他是爲了跟你有個健康的孩子,才強迫自己斷了對那種藥的依賴性。
我現在這麼說,你可能覺得沒什麼,那是因爲你想象不到,作爲一個嚴重的神經衰弱患者,想要擺脫對那種藥物的依賴需要多少艱辛。
我剛忘了說,其實言少不光脾氣變得暴躁,還會偶爾犯頭疼的毛病。那種疼法,如同神經在被一寸寸切割着,簡直是要人命。
可是,爲了和你要個健康的孩子,他都生生忍了下來。他一次次的傷害你,你可能會覺得他很混蛋,但你一定不知道,他比任何人都不想傷害你,他只是,控制不住他自己。”
顧暖覺得,楚文傑的話,多少是震撼了她,她現在才知道,原來和她在一起的那段時間,言墨曾經一個人默默忍受了什麼。
可是,她臉上的表情仍舊是冷的:“你和我說這些幹什麼?”
“和你說這些,只是想要告訴你,對於那個孩子,言少的期盼遠比你想象得多,失去那個孩子,言少的痛苦也絕不比你少。我知道你現在只是因爲失去那個孩子,纔對他一時無法釋懷,可你這樣,只會弄得兩個人都痛苦。
你們已經分別了五年,想想,人生還有幾個五年?與其糾結在過去的得失當中,還不如早些釋懷,和相愛的人一起構築個美好的未來,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