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國殤

……

近來韓虎只要一閉上眼睛,就能看到魏駒首級的模樣。

雖說魏氏爲了轉移天災造成的損失,引秦、鄭入寇,大肆掠奪韓氏的人民倉稟,讓韓氏遭受重創,還把虢城圍得水泄不通。韓虎也曾恨透了魏駒,可眼下見有二十多年交情的老朋友死於非命,身首異處,心裡卻又感到一陣陣的悲涼。

還有害怕。

晉國趙氏一家獨大的局面已不可逆轉,魏氏已亡,接下來會是誰呢?

而且他對那個頭顱所代表的含義猜測不已。

是威脅?是恐嚇?是嘲笑?亦或是尋常的傳首告之消息?

肯定沒那麼簡單。

雖然戰爭裡和趙無恤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但韓虎被受邀赴宴時,也猶豫再三。

最後還是他的謀士段規力勸道:“主君必須去!”

他分析道:“趙軍大敗秦、鄭、魏後,士氣正旺,但趙無恤卻沒有急着入秦,而是停駐風陵渡,看着河外地虎視眈眈,倘若主君不去赴會,趙無恤定會對韓氏生疑,說不定那數萬大軍就會渡河南下,配合桃林塞的趙軍一起席捲河外,到時候又是一場兄弟鬩牆,血光之災啊!主君覺得,韓氏擋得住麼?”

“擋不住……但趙韓兩家聯姻結親,我與他也親如兄弟,子泰不至於如此吧……”韓虎十分躊躇。

“一旦威脅到自己,趙無恤連自己的兩個親兄長都能屠戮,更何況義兄義弟?至於聯姻……趙魏、趙知又不是沒有姻親,結果如何?趙武子死後,他的魏氏夫人因害怕趙無恤,遂逃奔回魏氏,怯怯而死,知氏夫人也被軟禁,終日以淚洗面,最後一命嗚呼。主君真的覺得,兩家關係是一介女流的柔弱軀體能承載的麼?”

這些話韓虎聽進去了,縱然有些害怕,但他還是備上禮物,趕赴風陵渡與趙無恤會面。

他沒有走險要的函谷關、桃林塞,那些“跖之徒”把盜跖的死也歸咎到了韓虎頭上,認爲若不是他自行撤離,盜跖也不至於死在桃林……

韓虎心裡大喊冤枉,當時楚王勢頭正旺,大有席捲河外之勢,誰想得到他會突然病逝啊!可他解釋也無用,過去幾天裡函谷關的跖之徒已不止一次阻斷韓兵西去,若不是有軍法約束,他們大概會殺到虢城搶掠一番泄憤吧。

所以韓虎是一葦扁舟渡河,從河東去到風陵渡。

路途中,入眼盡是一片凋敝,晉國的精華河東地區在連綿戰火中損失慘重,百姓流離失所,田地或被拋荒或被兵卒踐踏倒伏,一些秦、魏、鄭的殘兵逃入山林行盜匪之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的居民已經開始返回家中,趙軍控制的地方,秩序在一點點恢復。

等韓虎到風陵渡時,天色近晚,戰場已經收拾完畢,進攻韓氏時不可一世的秦、魏、鄭聯軍現在卻垂頭喪氣地做了俘虜,認命地在地上刨坑,填埋。空氣裡瀰漫着一股淡淡的腐臭,混雜着煙火燻肉的味道,想到這是大量屍體焚燒的殘留,韓虎胃裡一陣翻騰,這直接導致整個宴饗上,他一塊肉都沒吃進去,只是在默默地抿酒。

趙無恤的熱情不減當年,席間片語不提魏駒,不過韓虎卻止不住想,十年前溫縣桃園結義大家其樂融融,今日兩人爲坐上主客,另一人卻已入黃泉,他就感覺到一絲不自在,甚至連酒盞裡的影子,也染上了一絲血紅……

韓虎喝不下去了,停杯於案上,趙無恤見狀拍了拍手後,斟酒的侍從徐徐退下,上來的是一羣“樂工”和“舞者”。

名爲樂工,卻個個五大三粗,沒有琴瑟,卻拿着短蕭金鐃;名爲舞者,卻個個披甲帶劍,殺氣凜然地魚貫而入,一時間帳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

韓虎和隨行的段規等人見狀凜然,卻聽趙無恤說道:

“此行是爲了剿滅叛賊,驅逐敵寇,故而未帶雅舞雅樂,只有短簫鐃歌。這些都是趙氏軍樂,卻正合《周禮》所言,王大捷,則令凱樂,軍大獻,則令凱歌者也。奏樂的是戰場上敲打腰鼓的樂官,舞蹈的也是戰場上斬敵方首級的勇士,二三子謹以劍舞爲韓卿取樂,不知子寅意下如何?”

韓虎面色有些不好看,勉強答道:“昔日黃帝敗蚩尤,使岐伯作軍中之曲,用來建武揚德,鼓舞戰士,正合今日場面。”

趙無恤頷首,示意舞樂可以開始。

蕭鐃並奏的鼓吹曲子在帳內悠揚響起,彷彿真是戰場上的衝鋒信號,那些軍樂身上的殺氣絲毫不比堂上舞劍的武士們薄弱。

“喝!”的武卒也迅速列了方陣,齊齊握劍持盾呼喝,一邊以劍敲擊盾牌,一邊高聲唱道:“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一首被趙無恤修改過的《國殤》伴隨着鼓吹,劍舞,真可謂氣勢如虹,悲壯莫名。

過去百年裡,多有楚人北上投奔晉國,其中更有不少樂官,所以晉國音樂也漸染楚風、楚音,屬於晉地的國風《唐風》裡便有“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楚歌裡的語氣詞“兮”被大量借用,所以對這一首新詩,衆人也不以爲怪,反而爲其中的所表達的悲烈感染了。

席上,趙無恤眉毛上挑,一臉嚴肅,趙氏衆將激動不已,只差起來加入其中,韓氏君臣則在武卒犀利的目光和劍鋒所指下面色蒼白,韓虎已經後背微顫,坐立不安,恐怕已經被嚇到了吧。

最後,鼓吹和劍舞在“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爲鬼雄。”的終曲裡落下帷幕,帳內已是一片肅殺。

“好曲,好樂,好壯士!”韓虎愣神了半響,纔在段規提醒下起身向趙無恤敬酒,祝賀其赫赫武功。

趙無恤與其對飲後道:“此番邀子寅前來,一是你我自開戰以來便未見過,心中想念。其二便是關於晉國的未來……”

韓虎見趙無恤終於將話挑明,心中鬆了口氣,卻聽趙無恤道:“魏氏已滅,魏氏河東地的歸屬,子寅可有想法?”

“不敢,子泰乃晉國上卿,一切都聽你安排!”韓虎感覺自己像是被一隻剛吃完人的虎豹盯上了,逃離還來不及,豈敢再覬覦他口中的食物?他看了一眼謀臣段規,想從他那裡尋求幫助。

趙無恤突然嘆了口氣:“此次諸侯連橫伐晉,若不是靠韓氏出力,還不等趙氏大軍集結,河東估計已經守不住了,故而我不敢忘記韓氏的功德。只是我身爲晉國上卿,不能以私情而忘國事,俗言道一山不容二虎,魏子騰的事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當兩家領地犬牙交錯時,便容易引發衝突,讓人生出異心來。如今趙韓雖好,可假若有一天子寅的家臣慫恿你奪取河東,或是勾結外國挾持,到時候你也身不由己了。”

這句綿裡藏針的話嚇得段規將圓場的話嚥了回去,鼓吹也好劍舞也好都是赤裸裸的威脅,人爲刀俎我爲魚肉,韓虎有種預感,今日若是忤逆了趙無恤的要求,他和衆人很可能就走不出這個大帳了。

韓虎也十分忐忑,問道:“那按照子泰的設想,應該怎麼辦?”

“很簡單。”趙無恤笑道:“再與趙氏交換一次土地。”(~^~)

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13章 趙樂聯姻第839章 徐國第92章 劍名獬豸第834章 石渠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27章 遠送於野第824章 大學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83章 雨我公田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445章 野心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042章 君莫舞第25章 國野矛盾第440章 靈鵲(下)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1217章 獲麟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6章 亂序者死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36章 一言之威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930章 鄒魯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1179章 朝鮮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768章 當歸 上第337章 小司寇番外9 阿育王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13章 趙樂聯姻第285章 名與實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717章 陳恆的救衛計第340章 巫頌(下)第649章 大風(6)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837章 運河第179章 青史留名番外3 上帝之鞭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807章 韓策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162章 狄服騎射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