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

馬車上,西門豹一咬牙,突然對鄧析說道:

“大理,若是,若是有朝一日,律法能夠限制到國君,讓國君也不能濫用****之權就好了!”

西門豹剛說完這話,就發覺馬車裡的氣氛不太對勁,鄧析沒有迴應,只是死死盯着他看,反應過來後一把捂住了西門豹的嘴,然後掀開四輪馬車前的帷幕去看車伕作何反應。

見御者依然自顧自地駕着車,彷彿什麼都沒聽見,鄧析這才鬆了口氣,回頭,揪着西門豹的衣襟,壓低了聲音喝令道:“孺子,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麼?”

鄧析一改溫和爲嚴厲,這讓西門豹吃驚不小,此刻回想方纔自己口不擇言說出的話,也不由冷汗直冒,只能訥訥地說道:“小子,小子……”

鄧析卻已經對他教訓開了:“老朽本以爲你年少聰慧,應該懂得何爲趙法的實質,看來還是不懂,今日老朽便要好好教教你!”

“老朽年輕時候在鄭國作訟師,因覺得子產之法有缺陷,故而寫了一部《竹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力量在鄭國流傳,然而卻被鄭國執政所拘捕,陷於牢獄,差點就被殺了!由此可知,若無君主支持,即便是善法,也難以推行。”

“來到趙氏後,有了君侯的維護,老朽這才能不用顧忌外面的禮制壓力,專心鑽研名法之學,考趙地風俗,制定了《趙律》。這部《趙律》,既是吾等的心血,更是君侯意志的體現。君侯授權吾等編寫成文,設置在官府裡,進而公佈到民衆中去,若無君侯支持,無郡吏執行推廣,無兵卒對違法之事加以鎮壓,法便是一張空文!就像如今在楚、秦等國發生的事一樣,因爲爲政者對法一知半解,貴人和百姓對法充滿敵視,白公勝與大庶長想要推行新法,卻舉步維艱。吾等能生於趙國,在君侯庇護下做事,這是莫大的幸運啊!”

生於時代,便必然受時代所限制,鄧析縱然是名法之學的第一人,但他的思維,依然無法超出春秋戰國法家君權至上的條條框框。

“《趙律》的第一篇就規定君侯世代承襲。‘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君侯乃是聖君在朝,他便是法與道的化身,能見常人之所未見,知常人所未知,是故法應以君侯爲本位,君侯必須有權有勢,才能繼往開來,治國平天下……現如今你卻想要以法凌駕於君侯之上,真是本末倒置,不知所云!”

西門豹連忙垂首:“小子年少無知,口不擇言,知道錯了。”

鄧析依然氣呼呼的,以他過去數十年的經歷看來,西門豹這種想法,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不過也難怪,他自小成長在鄴城,在常平倉和越來越多的靈鵲醫者保護下,沒有饑荒惡疾的襲擾,也不知出了趙國,律法是何等的脆弱。

於是鄧析再三叮囑西門豹,絕對不可以再說這樣的話,哪怕是有這樣的念頭也不可以!

“雖然趙國沒有因言獲罪之說,但若你再犯,老朽依舊要治你大逆不道,妄圖顛覆君侯之罪!”

西門豹唯唯諾諾,然而心裡,那個念頭卻始終揮之不去。

“法源於君侯的意志不假,但反過來,君侯不也要依賴法麼?有法,則上尊主強,民治國安;無法,則君主如有船無水,寸尺難移……既然如此,倘若有朝一日法能夠徹底被百姓萬民接納,成爲司空見慣的事物,到時候,律法是否就不必再依附於君權,反而是爲君者要依賴於律法了?”

西門豹的危險念頭藏於心中,除了鄧析以外無人能知,而長樂宮中,在這場風波平靜後,趙無恤也迎來了一位訪客……

……

“本該是孤親自去探望纔對,豈敢讓孫子挪步?”

趙無恤親自站在日居殿外,看到來者的身影,便要過去攙扶,然而孫武卻搶先朝他拱手行禮道:“君侯莫要小看孫武,我雖老矣,卻依舊能吃下好幾碗稻飯,走路也不必鳩杖。”

“孫子能多加餐飯就好,對於趙國而言,您可是瑰寶一般的人物啊。”趙無恤看了看,因爲舊傷復發,十年來深居簡出的孫武看上去依然很精神,看來那點傷病沒有將他擊垮。

“不敢提當年之勇。”

笑呵呵地隨趙無恤入殿就坐後,孫武再度一拱手:“老朽今日前來,還是想要謝過君侯,能夠****伍封,爲子胥留下一點血脈……”

孫武雖然是兵家,但是對律令也極爲重視,這是他當年號令三軍的準則,所以伍子胥託付給他,被他收爲義子的伍封復仇殺人後,孫武也沒有出面爲他求情,只是重金請了一位訟師,希望能讓伍封不死。然而大理寺最終還是判了死刑,幸而趙無恤一張赦令,讓伍封不必身首分離。

對此,孫武是心存感激的,這份人情,伍封已經被削爵流放,暫時是還不上了,只能由他自己入宮謝過趙侯。

趙無恤笑道:“孫子若是真想謝我,莫不如就此出山,擔任武堂的夫子,把這十年來新總結出的兵法,傳授給趙國的將軍、校尉。”

“這……”

孫武就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他的畢生心血,便是前後兩本《孫子兵法》,上冊是在吳國時總結的,共有十三篇,下冊是來到趙國觀兵後總結的,加入了騎戰、攻城守城之法,以及一些戰略的機變運用。

上冊,孫武早在十年前伍子胥死後便盡數獻給趙無恤,助他伐吳。至於下冊,人必有私心,孫武的兒孫不怎麼成器,他便將那些東西悉數傳授給了伍封,希望能助他成就一番武功,光耀門楣。

卻不想,趙無恤早就盯着那部兵法的下冊很久了,因爲孫武不任官職,長期遊歷於趙國政權之外,所以他也沒強迫,如今乘此機會,豈能不訛一訛孫武肚子裡的私貨?

雖然趙無恤很早就讓手下的筆吏記述歷次戰役的經過,試圖弄出一本戰例操典來,然而不得不承認,大師就是大師,筆吏基本不通軍務,而將吏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們弄出來的東西,跟孫武總結出的精髓,有天淵之別……

更何況,隨着上一代軍官老的老,死的死,趙國長期承平,高級軍官難免出現一些斷層,北疆在虞喜戰死後一度陷入無人做主的混亂,就是一個教訓。更何況,一統的大業仍未完成,往後的滅國戰爭必然規模巨大,趙無恤也不可能每一次都親征,所以必須有一些能主持大局的將軍,他們經驗倒是不缺,但依舊需要一位兵家大師,來幫助他們昇華昇華。

所以趙無恤才萌生了開辦武堂,讓兵法大家爲高級軍官上課的想法。

中國雖然很早就有許多總結戰爭的兵法家,但是系統的兵學卻極少,前秦苻堅開過教武堂,隨即無果而終,北宋王安石也開過武學,但那時候已經是重文輕武的時代,很快就停辦了。

趙無恤希望,司馬法,孫子兵法等經典,能夠傳承下去,讓兵家真正地留存於世,並一代代推陳出新,而不是驚鴻一瞥,後人又得等到外寇入侵時,才從頭總結老祖宗的東西。

因爲欠了趙無恤一個天大的人情,孫武也不好再敝帚自珍,答應了此事。

說定以後,趙無恤又問道:“孫子兵法上冊十三篇,涉及甚廣,卻單單沒有舟戰。我聽說過一種說法,是因爲伍子的水戰之法更好,所以孫子才把舟戰篇給燒了,是這樣麼?”

“慚愧。”孫武笑了笑:“子胥的確作過一篇《水戰兵法》,又稱之爲《伍子胥書》,他冤死之後,便傳給了伍封,伍封入趙後又獻給了君侯……”

“不錯,寡人已經讓人刊印,可惜那時琅琊水師已敗,琅琊的船隻或沉沒或被俘,朝野一片譁然,都視建水師爲空費錢糧的敗筆,寡人也沒機會實踐此兵法了。”

“不過今時不比往日,中原已定,唯獨南方楚、越勢大,往後的戰事,必然要在江湖縱橫的南方展開,騎兵派不上大用,大江之上,更是隻能靠舟戰分出勝負。正好吳國滅亡後,許多子胥舊部帶着吳國水師來投,寡人也是時候以他們爲基礎,再建水師了,孫子可有什麼建言?”

孫武想了想道:“君侯先前崇勾踐之位,將原本屬於楚國的南方伯長之位送予勾踐,是爲了離間楚越關係。況且南下非一朝一夕可成,在江淮之間作戰,也勝負難料,與其以兵卒強攻,還不如等楚國自敗。如今白公勝已入郢做了左尹,開始推行新法,若老朽所料不差的話,短則半年,長則兩三年,楚國必因新法生出動亂來。君上此時在江淮大興水師,這是在逼迫楚越聯合,同時在幫助白公推行新法啊。尤其是楚國,因爲畏懼趙國之勢,新舊兩派之間原本的仇怨,也會先放下,相互妥協,外御其辱……”

“孫子之言極是。”

趙無恤頷首:“寡人正是有這種擔心,故而纔想在即墨、琅琊建水師,避開楚越耳目,等到水師大成後,再南下由淮水入邗溝,進入江淮戰場。”

他笑道:“如此一來,伍封雖然負罪流放,但以他從子胥處繼承的水戰心得,定能以功補過,嶄露頭角!”

孫武替伍封謝過趙無恤,但還是搖了搖頭:“數百艘船,必然要用到江淮大木,如此大的聲勢,就算趙國戶籍制度嚴格,只怕還是瞞不住。”

“所以,寡人還有一個想法,用於麻痹楚、越,甚至是秦、鄭,讓他們認爲寡人短期內沒心思兼併諸侯,從而無所顧忌,該變法的變法,該內鬥的內鬥。”

“哦?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亦或是君侯要示之以弱?但以老朽想來,諸侯並不愚笨,君侯之心在兼併魯、衛、中山後,早已爲天下人所知,想要來一出戰略欺騙,只怕不太容易。”

趙無恤一笑:“只要演得夠真,他們會相信的,首先,要讓孫子知道一件事情。”

拍了拍手,趙無恤讓人拿上來一份密報,這是他手下的特務組織“黑衣”從遠方獲取的。

“這是關於吾等一位故人的消息。”

趙無恤打開了密報,遞給孫武,孫武掃了一眼,眼中大爲驚奇。

“陳恆……找到了?”

ps:《太平御覽.兵部四十六.水戰》引《越絕書》曰:”伍子胥《水戰兵法》,大翼一艘,廣丈六尺,長十二丈,容戰士二十六人,擢五十人,舳艦三人,操長鉤矛斧者四吏,僕射長各一人,凡九十一人,當用長鉤矛長斧各四,弩各三十四矢,三千三百甲兜鍪各三十二。”

下午還有一章

第1137章 三箭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860章 古史辯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436章 醫者心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743章 想跑?第804章 三家第123章食不厭精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518章 狂人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1193章 楚王勝第15章 君子六藝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561章 大將軍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039章 和氏璧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78章 朋比爲黨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759章 此戰到此結束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410章 會師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999章 殘城第69章 大宗小宗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43章 畏此簡書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62章 公族之學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956章 合縱(上)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5章 東門館驛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591章 天道第35章 豎子敢爾!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59章 首禍者死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253章 商丘對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70章 數典忘祖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926章 兵家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76章 一步之遙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