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

“不管受怎樣的折辱,不穀都會去鄴城,讓趙無恤心滿意足,好讓趙氏明年後年沒有藉口伐楚,讓楚國渡過這危如累卵的時期。”

熊章記得,在鍾子期將趙無恤“王天下,朝秦楚”的大欲望回報自己後,他是如此說的。

楚國的年輕君主,他願意爲了國家犧牲自己,前往寒冷的北方,去爲趙無恤代周的典禮捧場,只求讓國家延續下去。

北上之前,熊章與葉公訣別,還下了極大的決心,對葉公說道:“不穀此番上鄴,算上盟會朝見耗費的天數,再加上往返的時間,不會超過一百天。百日之內,不穀還未歸來,就請葉公從楚國公室裡選一位出來繼位,如無人可繼位,君可自取!如此,方能斷絕趙氏要挾的妄想!”

風蕭蕭兮,江漢湯湯,郢都楚人都素衣素冠爲熊章送行,鍾子期鼓瑟,葉公及楚國臣民都唱起了悲愴的楚歌,歌罷,楚人皆垂淚涕泣……

懷着一去不復返的忼慨心情,熊章毅然登車北上,於寒冬臘月時,帶着精挑細選的貢物來到了鄴城,趙國的大鴻臚接待了他,並引領他朝見了趙無恤。

十二月三十一日,未央宮中,熊章見識到了這位“一怒則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的中原霸王。

隔着十多步,趙無恤高坐於上,問道:“從季連算起的話,楚人有近一千年的歷史了吧?”

說完,趙無恤還讓人拿出《世本》來,曉有興趣地翻閱指點起楚國的世系來。

楚國乃帝高陽之苗裔,也是中原古族,以祝融爲祖。到了殷商時,遭到了商人征伐,季連被迫南遷到荊山,於是纔有了荊楚之名。

“撻彼殷武,奮伐荊楚。罙入其阻,裒荊之旅。有截其所,湯孫之緒。”算起來,整個殷商時,雖然楚人弱小,卻是從未屈服過的,爲了對抗殷商,他們的祖先鬻熊還投靠了周文王,因爲這點淵源,在周成王時,得以列爲諸侯,但只是蠻夷之邦的“楚子”。

周成王岐陽之會上,第一代楚子熊繹還只能和戎狄一起守着盟會的火燎,沒有參加正式的盟會。

那是楚人最卑微最恥辱的時刻,但在那之後,他們便知恥後勇,開始了篳路藍縷,以啓山林的強國之路。

僅僅過了一百年,已經是南方一個強邦的楚國,就致使前來征討的周昭王南征不復,殞命江漢,報了當年岐陽之會的折辱之仇。

到了熊渠時,更是了不得,不但僭越王號,還封了三個兒子爲王,以示與周的對抗。

自那以後,“不服周”和“我蠻夷也!”的口號,就從楚國人口中喊了出來,他們正式稱王,到了楚文王、楚成王時,楚國已經橫掃南方,滅盡漢陽諸姬,方圓數千裡,儼然一個與周朝分庭抗禮的南方新朝廷。連第一代霸主齊桓公和名相管夷吾,也扼住不住他們崛起的勢頭,召陵之會虎頭蛇尾地結束。在幹掉宋襄公後,楚國的勢力,已經深入中原腹地,直達黃河……

若非晉文公和晉國的橫空出世,只怕楚國早已問鼎成功,殺入洛陽,革了周命,建立一個新王朝了……

城濮之戰雖然敗了,但楚國未傷筋骨,之後楚國再不堪,也是赫赫的南方霸主,與晉國共享霸權,互有勝負。吳國人雖是心腹之患,能攻入郢都,卻無法征服楚國,更不能讓楚人低頭示弱。

現如今卻不一樣,岐陽之會已經過去四百年了,除卻周文王、周成王外,趙無恤,他是第一個迫使楚人低頭臣服的人……

“他一定很得意吧!讓我來北方,不就是爲了向中原人展示,他趙無恤的武功,已經遠超齊桓晉文,乃至於殷武周昭麼?多厲害啊,能逼得楚國去掉王號,自稱臣下,前來入朝覲見!”

面對趙無恤玩味的笑,熊章痛恨不已,羞恥不已,但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如今趙氏已經統一中原,三個月內攻陷了楚國的半壁山河,他只能低頭,只能匍匐在他腳下,並雙手奉上楚國下了血本的貢物:和氏璧、隨侯珠、太阿劍、莫邪劍,還有趙無恤點名要的苞茅。

在這場朝見結束後,和氏璧被未央宮的人收走,趙無恤說要將此寶玉讓能工巧匠雕琢成一枚玉璽,作爲傳國之寶。而幾枚隨侯珠,本該分賜宮中夫人,但趙無恤卻說什麼此物“恐有輻射”,讓人深藏府庫,不許人接近。太阿劍,他自取佩戴,莫邪劍,則派人給已經是一老嫗的莫邪送去。

終於結束了難熬的朝見出來後,熊章與其他諸侯來朝見趙無恤的諸侯、卿大夫們一起參加了宴饗。然而在宴饗上,卻再度被告知,他的事還沒完,明日,也就是正旦初一,屆時趙無恤將登基爲新天子,他還得在會場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什麼,讓我在臺上縮酒?”

……

苞茅是南方的一種茅草,又叫菁茅,盛產於荊山附近,這種東西是楚國的傳統貢品,主要用於縮酒祭祀。米酒裡雜質較多,所以是渾濁的,用這種酒來祭祀天神或祖先是無禮沒有誠意的,所以要先用菁茅過濾掉酒糟,把酒漿裝進大瓦缸,沾過靈茅的酒成爲祭酒……

當年齊桓公糾合諸侯討伐楚人,問罪的兩條理由之一,就是楚人不向周天子貢奉苞茅,周天子“無以縮酒”。

這種事情,本是巫祝或者禮官來做的,如今趙無恤卻點名讓熊章來幹,儼然將他當做臣屬使喚。

這是極具羞辱的做法,熊章滿臉的不情願,想以這種事情不符合禮儀爲由推脫。

趙無恤笑而不言,只使了一個眼色,他的禮官公西華便出言諷刺道:“六十年前,楚君招(楚康王)去世,魯襄公前往郢都參加葬禮,當時楚國仗着自己是強國,便逼迫魯襄公以臣子身份爲楚君穿喪衣,那樣做便符合禮儀了?楚侯既然願意臣服於趙氏,明日起正式成爲君上的藩屬諸侯,行縮酒之事,有何不可?”

熊章也是熱血方剛一男兒,聽聞此言,差點拍案而起,還好身邊的越國上卿文種拉住了他。

“楚君,小不忍則亂大謀……”文種用酒水在熊章手心如此寫道,才把怒髮衝冠的熊章勸着坐了下來,勉強答應下此事。

趙無恤的羣臣心中竊笑不已,甚至連中原的諸侯封君們都幸災樂禍,這是幾百年來,中原對楚的巨大勝利,也是趙無恤用來炫耀武功的戰利品。

於是,翌日,縱然一萬個不願意,楚侯熊章也只能陰沉着臉,捧着自己帶來的土特產茅苞,在公西華的引領下,往未央宮內剛剛築好的“天壇”走去。

……

這天壇,本是夏商周用來祭祀上天的圜丘,趙無恤大筆一揮,將其更名爲天壇。

天壇有三層,階梯一共九九八十一及,由艾葉青石鋪建而成,白玉石的柱欄,繞着圜丘,每層壇面分內外圈,鋪扇面形石塊九圈,以九的倍數依次向外延展,其餘種種都用九的倍數,以象徵天數。

天壇的最外圍,旌旗招展。燕頷虎頭,魁梧雄健,椎髻戴冠的羽林侍衛們操弓執矛,守衛其間。趙氏的宗親、大臣,將吏,乃至於諸侯屬國、封君、蠻夷使者,都穿着莊重的禮服,簇擁成一大更大的圈,眼巴巴地看着天壇上的一切嗎,氣氛顯得有些凝滯和壓抑,但其下卻掩藏着淡淡的興奮。

天壇第一層,是放置着代表九州江山的九個大鼎,在豫州洛陽呆了數百年後,他們終於又回到了殷墟、夏墟所在的冀州之地……

第二層,是放置祭祀所用的酒器的地方,用赤帟陰羽裝飾,熊章便止步於此,忍氣吞聲地任由公西華擺佈,捧着苞茅進行縮酒儀式。

名爲縮酒,其實他只需要比劃一下,剩下的事情自然有趙無恤安排好的人來完成。這幾天,熊章的一舉一動都被監視着,想偷偷下毒都沒機會……

好不容易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後,熊章終於可以退到一邊了。

這時候,今日這場大戲的主角和配角終於來了,一回頭,熊章在臺階上見到了一個比他還倒黴的角色:周的末代天子。

……

自從四年前周敬王死,周的太子也被貶後,周被分割爲東周君、西周君的領地,劉、單二君賣國求榮,唯趙無恤馬首是瞻。新繼位的天子完全是一個傀儡,熊章甚至都記不清他的名字,也無人關心這點。

末代周天子的命運,從他被扶持繼位時,就已經註定了:他就是爲今日陪趙無恤完成天命更易的儀式而存在的!

今日,這個年紀跟熊章相仿的年輕人面色慼慼,冠冕上沒有垂珠,朝服八彩色,腰間插着大圭,和當年周成王岐陽之會的打扮一樣,氣度卻不復當年。他戰兢兢地登上天壇的第三層,在生硬的地面上跪了下來,開始向昊天上帝訴說”周德已盡“這個事實。

“昔文王受命,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並建母弟,以蕃屏周。然至於夷王、厲王,國勢衰微,諸侯干政。後雖有宣王中興,然成康之治不可復返,驪山之難,幽王殞命,幸賴諸侯之力,平王東遷洛邑,然世道已處於無序狀態。自此之後,王失天下,天下失王,周不能護佑中國,南蠻與北狄交侵,中國不絕若線,而後諸侯力爭,伯主迭興,周亦不能制。子朝之亂,周室鼠鬥,混亂不堪……王位傳到予小子身上,每況愈下。昊天在上,周德已盡,不能安天下,九州瀕於顛覆崩潰,昊天上帝之子民,於水生火熱之中,咎待昊天降下新的明王來拯救……”

說完了他的臺詞後,末代的周天子退到了一邊,他的目光,熊章的目光,天壇周圍所有人的目光,放到了今日主角的身上:

趙無恤的車駕已經停在天壇之下,六匹青馬,按照夏商周三代的禮制,用黑羽裝飾車蓋,鳧旌建於車上,儼然是天子的規格。

從車上下來後,煥然一新的趙無恤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他今日衣着鄭重,服大裘而冕冠,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纁裳織藻、粉米、黼、黻紋各二。即所謂的“十二紋章”,這是天子的服飾,各有其寓意。

腰佩楚國獻上的寶劍“太阿”,一步一步,似猛虎登山,趙無恤朝天壇頂層走去。

也是湊巧,昨天還是陰雨綿綿,今日新年吉日,天公作美,是一個湛藍的晴朗天氣,潔白的天壇圜丘在蒼天之眼注視下,顯得神聖而大氣!

趙無恤露出了一絲笑。

在這裡見證一箇舊時代的終結和一個新時代的開啓,再合適不過!

……

在此之前,趙無恤也曾猶豫過,究竟要以何種方式,來終究周朝。

周天子的統治,已經如同枯朽數百年的枯木,他輕輕一彈指便能灰飛煙滅。但在手段上,還是得深思熟慮一番,趙無恤清楚,他現在的地位,好比始皇帝,做的任何決定,都是開中國先河的舉動,是後世人效仿的對象。

而中國古代易代鼎革不外乎徵誅、禪讓兩種窠臼。傳說堯舜禹是禪讓,而商湯、周武則是徵誅革命!

然而在仔細考究後,趙無恤卻發現,禪讓這玩意,根本就不靠譜。

夏商周三代之前,國家還未形成,所謂的堯舜禪讓大概就是部落聯盟中的軍事民主制。甚至於,許多諸侯國的史書都記載着,舜囚禁堯而奪其位,到晚年又被禹流放,這說明唐堯虞舜的更替,採用的依然是暴力手段。所謂的禪讓,只是戰國墨家和儒家對古代的想象,到漢代時,經過漢儒的大力弘揚,堯舜禪讓才大爲盛行。

所以,除非趙無恤想要爲這種不靠譜的更替模式背書,否則擺在他面前的,就只有湯武革命一條路了……

討周主之罪,覆周社稷,並而有之……聽起來挺不錯的,但事情沒這麼簡單。

雖然趙無恤出身嬴姓趙氏,乃是被周人所革的殷商重臣之後,但他跟一直主張,要當年殷商所受災難還之於周人後裔的南子不同,對替前朝復仇沒什麼興趣。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這是來自孔子的預言,他說的很對,你不得不承認,周,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後世幾千年裡中國的制度、文化,基本是周代的延續,甚至連華夏,也是在周的“夏君夷民”分封殖民制度下才定型的。

周制傳於晉,晉制傳於趙,雖然趙無恤號稱吸納三代制度加以損益,但大多數還是周制的模板。他今日大可以盛氣凌人,砍了周天子的腦袋,懸在旗幟上,顛覆他們的文化,把周文王周武王從神壇上拉下來踩上一萬腳。

但他卻說不準,幾百年、千年之後,倘若趙氏德盡,天下板蕩,被人取而代之,他的子孫會不會也遭到這樣的非難和清算?

在孔子眼裡,趙無恤是一個毀滅者,他摧毀了舊的秩序,但他不是神,沒辦法將一切都推倒重來,而必須在舊王朝的基礎上,修建一個新的高樓。

這也是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卻一直能保持核心傳遞下去的原因。

夏商周,都是華夏曆史的一部分,是繼承歷史,加以揚棄,還是爲了一時的猖狂而清算復仇,讓華夏再度陷入一族一姓的私心血仇裡?上演一次又一次推翻舊朝後毀天滅地的文化災難?

趙無恤已然做出了決定。

感謝周公,感謝周人,在建國伊始,這羣很實在的政治家已經爲後世的王朝更替,找到了一個好理由。

那就是天命的轉移!

“周德盡矣!”

當趙無恤登上天壇頂層時,末代周天子的表演進入了高潮,爲此,他不知已經演練過多少遍了。

“周不能安天下,幸虧昊天上帝降下趙侯無恤。趙侯神明英武,拯救危難,使華夏清平,保我祖宗廟宇平安,天下百姓都得感激趙侯的厚賜。《大雅.文王》中有言,天命靡常,只歸有德之人。夏沒有失去民心時,人人都敬重夏後,願意爲其斯民,一旦失去了民心,百姓便寧願與太陽一起滅亡,也不願再受夏統治。殷商沒有失去民心時,商湯武丁,也能與天意相稱,一旦失去了德行,殷命便爲周所革,牧野一戰,大邑商一天之內便覆滅了。”

“如今,周德已盡,予小子自當退讓,將天子之位,交還昊天上帝!”

言罷,末代的周天子開始脫去他的天子服飾衣冠,連腰裡插着的大圭也在地上摔了個粉碎!

與禪讓不同,天子之位並不是直接由周天子交到趙無恤手中,而是先還給昊天上帝,表示自己已經無德再佔據這個位置。

而那誘人的冠冕,則由趙無恤自行從昊天處,再度接過來!

在議定這個儀式時,南子本來興沖沖地要來,想以大巫的身份作爲昊天上帝和趙無恤之間的媒介,但卻被趙無恤拒絕了。

這個惡頭,不能開!

到了這份上,南子的用處,已經不大,在民間散播散播祥瑞和玄王受命的傳聞就行了,天子的冠冕,要趙氏天子自己來取!他便是國君與祭司的合體!君權天授,而不來自任何其他人!

與周初類似,也是文王先號稱受了天命,然後纔有周武王革除殷命之舉,讓天下只剩下一個天命所歸的天子……

直到這時,趙無恤纔算真正成爲新天子,他的新朝”昊“,才能撐起門面開張!

羣臣畢賀,下拜稽首,口稱天子萬歲。

禮官不失時機地大聲說道:“夏君曰後,商君曰帝,周君曰王,各有名號。而今昊君受天命,興義兵,誅兇蠻,平定天下,海內爲郡縣三十六,藩國十二,法令由一統,如此功業,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三王所不及也。故不可再稱王,亦不稱帝、後,臣等昧死上尊號,謂之爲皇帝,自稱爲朕!”

趙無恤一笑,作爲這場儀式的大導演,這一切都是他的意思,淡淡地說了一個字:“可!”

“皇帝萬年!”

在羣臣的恭賀聲中,被趙無恤封爲“周公”的末代周天子失魂落魄地走到天壇第二層處,與不遠千里來到這裡的宋公子商、杞公維站到了一塊。他們是昊朝的“三恪”,均位列上公,此時此刻,與其他楚、秦、三齊的諸侯、使者一起行臣拜君之大禮。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應時動事,是維皇帝。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一片歌功頌德聲中,只有趙無恤一個人心中並不滿足,他很清楚,雖然自己將中原統合,但只算是統一了小華夏。楚、越、巴蜀、朝鮮、西秦,乃至於嶺南、滇池,只有將這些地方也完全納入統治,做到六合同風,九州共貫,纔算是真正的大一統!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如此告誡自己勿要自驕自傲後,儀式也接近了尾聲,接下來,便是以酒水、三牢和燃火祭天地,趙無恤又宣佈改元建元,大赦天下,這一年便是建元元年,也是中國的第一個年號,趙無恤希望,日後的中國紀年,乃至於世界紀年,當以此爲公曆。

掐指一算,這一年,也是公元前475年啊。想到這裡,趙無恤的心情不由搖動了起來。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一年,發生了幾件大事:在吳越,夫差受困將亡,勾踐興起欲霸。在齊國,陳恆殺齊簡公而奪取權柄,完成了陳氏代齊的一大步,然而諸侯晏然弗討。在晉國,這一年也是對趙襄子至關重要的一年,他從趙簡子手中接過了家主的位置,與此同時,魏韓知三家的家主紛紛登上歷史舞臺,他們終將混戰,最後瓜分晉國。

所以在中國的歷史紀年裡,根據司馬遷的《史記.六國年表序》,這一年,恰恰被認爲是春秋終結,而戰國(六國)開啓的一年……

如今,在趙無恤的改變下,無論是他個人命運還是歷史進程,都大爲不同。

但這一年,也是無比重要。

九鼎遷徙,楚君來朝,周王遜位,趙氏爲天子……

還有,就是孔子逝去,《春秋》絕筆。

這一年,同樣是“春秋”的結束。但是,春秋之後沒有戰國,中國不需要再進行一場兩百五十多年的慘烈兼併,不需要有可怕的屠殺,一個新的王朝,定於一尊。將引領中國提前進入一個和平弭兵,文化繁榮的時代……

未來,還需要一步步去小心探索,誰也說不準會發生什麼,好在趙無恤清楚大勢,畢竟那是他來的方向。

一邊暢想着未來,他也回望着過去,回望那段名爲”春秋”的歷史。往事如煙,人們所熟知的歷史,已經面目全非,隨着時間推移,即將消失殆盡。

而此時此刻,趙無恤,他,作爲舊時代的終結者,同時也是新時代的開創者。

他就在這裡,站在潔白天壇上,站在蔚藍蒼穹下,站在厚重九鼎間,站在名爲“現在”的時間節點上。

他受着昊天審視,面對天下人的敬仰,或敵視。

過去,現在,未來……趙無恤若有所悟。

“夫子啊,你說過,三才者,天地人也,以一貫三,謂爲王。但是,我可否也可以這麼認爲?”

“能以一人之力,貫通過去,現在,未來的,亦可爲王!”

能做到這一點的,或許,只有身爲穿越者的他吧?穿梭於時光的洪流,改變自己,也改變歷史。

這一刻,他不再是匆匆的光陰過客,而是這一段時間的主宰者。

趙無恤釋然地笑了:“所以,這便是我的春秋,我爲王!”

ps:六千字大章,寫完手都在抖……大家把這作爲結局也可以,不過真正的大結局在明天。

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722章 公孫勝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911章 沸鼎(上)第932章 鹽粒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396章 鴛鴦陣!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942章 刑人(上)第934章 天道遠第366章 不朽者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543章 宮闕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46章 一生之敵第743章 想跑?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645章 大風(2)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194章 醫扁鵲第83章 雨我公田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518章 狂人第647章 大風(4)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71章 封建制度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547章 墮郈(下)第1220章 !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347章 闞止第539章 巫頌(中)第636章 中行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59章 首禍者死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205章 臣與君第1098章 濟南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770章 死於此!第413章 獵國(下)第237章 道路輿第770章 死於此!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519章 漁父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