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董安於(下)

見主人發話,家吏這才咬了咬牙,不滿地看了成摶一眼,返回車隊後方的輜車那邊尋找符令,還有一路通過其他諸卿領地時的通關文牒,表明身份。шшш..

而董安於卻在這當口,端坐於安車的蒲席上,居高臨下地朝成摶問了不少問題。

何爲亭?亭的職務是什麼?若是失職,會受到什麼懲罰?

熟悉董安於的人都知道,一連串的疑問,是他說話的風格。

本來,董安於以一上大夫的尊貴身份,向一個低賤的皁吏問話,已經是極其優容謙遜的事情了。誰知成摶卻不領情,他閉口不答,還阻止了身後的兩名亭卒回話。

“請恕小人不能多說,君子有令,將號令、職務等信息漏泄於外,使他人知之者,必將嚴懲。”

家吏正好持着符令回來,聽到這話啞然失笑:“你們這一個破落小鄉,規矩卻比晉陽大縣還要多,還要大!”

成摶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君子在我前來上任時曾言,一亭不掃,何以掃一縣?成鄉雖小,卻也事關四百戶人家安危,二千餘人福祉。故,君子之法,不可不嚴,吾等爲吏者,不可不慎。”

董安於捋鬍鬚的手停了下來,回味着這句話,心中暗暗稱道,既贊這個小小亭吏的膽識,也贊趙氏君子的言行眼界。對於這次從未有過的嚴格盤查,他也不以爲忤。

在成摶將符令來回看了一遍,確認了一行人的身份,就按照禮節,拜倒在路旁,朝董安於行禮賠罪,董安於也一直笑眯眯的,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臨行前,他卻突然扶着車欄,對成摶說道:“現在,你能告訴你。一個亭長一年有多少祿米麼?”

成摶已經確認他的確是晉陽大夫,是趙氏長吏,而且問的事情也不是機密,便回答道:“每日一斗。故衆人皆稱我等亭長爲斗食吏。”

“如此算來,一年才三十餘石?好,老夫看你忠於職守,做一亭長實在是屈才了,可願意隨我前往晉陽。可以讓你做正職的鄉吏,甚至是縣吏,每年有百石粟米,何如?”

亭父和求盜剛剛將樹幹搬開,他們聽聞此言,不可思議地看着成摶,暗道這可是天大的恩賜啊。這矮小黑瘦的成摶真是好運,竟然能得到了晉陽大夫的賞識!日後前程無量,必富貴!

然而,成摶卻出口拒絕了這誘人的徵辟。

他笑着說道:“多謝上大夫美意。但小人已跟隨父親,向君子委質效忠,乃君子之私臣,沒有他的首肯,不敢易位。”

董安於看成摶的眼神,更是不同了,他也不強求,反倒揮手讓御者驅車離開。

在山陽亭的這一耽擱,就過了半刻時間,日頭更是偏西。御者焦心去到下宮時。天色已晚,便想要快馬加鞭。

誰知成摶又在後面遠遠喝止道:“御者!君子有令,亭舍百步以內,不準驅車奔馳。請御者不要讓小人爲難……”

御者高高舉起的鞭子,就這麼呆在了半空,遲遲沒有落下。他臉色十分怪異,這麼大膽的小吏,有生以來還是頭一回見到,御者的身份也是中士。不屑於聽他的勸阻,剛要繼續抽下,還是董安於止住了他。

“無妨,反正主君知道我性緩,等我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他被成摶的舉動惹得哈哈大笑,讓御者稍安,等離開山陽亭百步開外,才駕車趨行。

那個親信家吏也上了車,服侍在左右,他對董安於抱怨道:“成鄉的庶君子也太過嚴格了吧,放眼整個趙氏十餘縣,甚至整個晉國,也沒有對道路來往行人這樣嚴密的。”

董安於卻不同意這種看法。

“此言差矣,你還記得,十多年前我曾去往上邑做邑守的事情麼?”

當時董安於曾擔任趙氏的采邑上地的邑守,赴任途中經過山區,看見一道深澗,兩邊石岸陡峭,如同刀削,險峻無比。

他就扶着車欄,用自己獨有的風格,詢問當地人道:“這條澗有人下去過嗎?”

“沒有。”

“有不懂事的小孩,或者癡聾狂悖的人下去過麼?”

“也沒有”。

“有沒有牛馬犬彘下去過呢?”

當地人被問樂了,笑道:“大夫,這個真沒有。”

董安於事後喟然嘆息道:“我知道怎樣去治理上邑了。如果我執法嚴厲,犯了法就象掉進這道山澗一樣必死無疑,那樣的話,就再沒人敢於犯法了,怎麼可能治理不好?”

此刻,他對家吏教訓道:“庶君子無恤,用的也是這嚴刑峻法的思路,若是趙氏每個縣的地方都能像成鄉一樣有序,每個長吏都能像那斗食亭長一般恪守職責,何愁趙氏不興?”

家吏被訓得唯唯應諾,董安於則捋着鬍鬚想道,這庶君子,難不成和自己一樣,都是子產之政的信奉者和推行者?

現如今,晉政多門,六卿擅權,國將不國。董安於是意識到亂世將至的第一批人,他建議趙鞅經營北方重鎮晉陽,把那裡建設成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堡壘,正是此意!

而亂世,當用重典!

子產死前曾言:唯有德者,才能夠用寬和的方法來使民衆服從,差一等的人,不如用嚴厲的方法!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

董安於自認爲,自己並非有德者,而是那“差一等”的人,這些如火如荼的舉措,是爲救世應急,讓趙氏在亂世裡求活而用!

若趙無恤也是如此,那麼,他能當上世子,甚至是家主,將會是趙氏之福啊!

董安於現在越來越期待着,能見一見趙無恤了。

……

與此同時,在下宮一處偏室內,趙無恤倒是坐於席上,不急不緩,反倒是平日裡以性緩而聞名的張孟談,有些激動地來回踱步。

今天,董安於將至,趙無恤便被趙鞅喚了回來,說是要舉辦一場燕饗,爲董安於接風洗塵。趙無恤又把張孟談也邀請到下宮來,因爲張孟談性緩,故常佩弦以自急,據說這就是效仿董安於所爲,他平生最仰慕的就是晉陽大夫。

“張子,董公的車駕,現在大概才過了我成鄉的山陽亭,離這裡還有十多裡地,你何必如此焦急?且坐下,且坐下。”

張孟談也知道自己有些失態,深呼吸了幾口氣後,便到一旁徑自翻閱起竹簡來。

趙無恤覺得,雖然還沒見到董安於,但今日真是不虛此行,還能看到張孟談如此作態。自從那次登門拜訪過張孟談後,也得到了他的回訪,兩人的關係也漸漸朝知己好友的程度邁進。

見張孟談已經恢復如初,他才轉過頭來,朝案几對面那人說道:“韓子,你我繼續說那事。”

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13章 趙樂聯姻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561章 大將軍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89章 無心插柳第196章 成鄉!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491章 魚第98章 攪動全局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87章 豆在釜中第793章 四君子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636章 中行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34章 巡視鄉里第7章 車騎之爭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462章 反壟斷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935章 人道彌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839章 徐國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516章 訪賢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97章 不棄親暱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15章 君子六藝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152章 欲殺之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17章 割圓之法第77章 吾之子房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899章 計然策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743章 想跑?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番外7 羋月傳(上)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98章 攪動全局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