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

從曹國邊鄙的戎邑往東,濟水河潺潺流淌,其南岸是一片廣闊的草場和林囿,此地名爲“郊”,是曹國的公室狩獵之所。鶯飛草長的五月中旬,一支龐大的狩獵隊伍正疾馳着從林苑裡呼嘯而過。

隊伍裡有十餘乘龐大的駟馬戎車,後面跟着百名手持干戈的徒卒,正是貴族田獵的標準配製。當先的車上是一位身穿窄袖田獵紋皮弁服的年輕國君,他脣上留着短鬚,目光緊緊盯着在隊伍前方側方奔跑的十多頭黑色獵犬。

“陳酒行觴,夜以繼日,強弩弋高鳥,走犬逐狡兔,此其爲樂也”。以犬來作爲嚮導捕獵是中夏貴族很熱衷的事情,爲此一頭良種的中山狄犬可以在陶邑賣到一鎰黃金的天價,原因無他,正是這位新繼位的曹伯陽瘋狂癡迷於田獵之道的緣故。

車隊之外,還有二十多名挽弓搭箭的輕騎士,帶頭的是一位身穿玄色皮弁服,下套狄絝的少年君子,他和騎從們坐在馬鞍上,雙腿緊緊夾着馬腹。

少年君子正是趙無恤,他們一行人在進入曹國後東行了一天,就到達了郊囿,遇到了先前邀他“會獵於濟陰”的曹伯陽。

就在這時,身材狹長的獵犬們發現獵物後發出了一陣狂吠,隨後像離弦的箭般加速朝林子裡衝去。

狩獵的車騎們唿哨一聲後分爲三隊,徒卒涌入密林中不停敲擊手裡的干戈發出響聲驚懼禽獸,戎車和輕騎從左右包抄。不一會兒林中的飛禽走獸驚慌逃竄,被徒卒趕出叢林棲息地,正好中了獵人們佈下的圈套。

圍獵的技巧在於圍,將獵物驅趕到預定的狩獵場,不僅可以提高狩獵的效率。還有着濃厚的軍事訓練意義。

於是片刻之後,百餘隻麋、鹿、獐、兔、狐,甚至還有一頭北方已經罕見的大兕。都往開闊的草場跑去,正好被包抄的車騎堵了個正着。

曹伯陽興奮地拉開大弓在戰車上瞄射。趙無恤和騎從們也不甘示弱地驅馬疾射,一支支箭矢如雨落入獵物羣,不大的草場間獵物驚慌四處奔逃,但無論逃往哪個方向都會被徒卒們用干戈堵回來。

一年前趙無恤就能騎馬射鹿,如今也依然弓馬唿哨,拉力足足有一石半的騎弓瞄準個頭最大的野彘一箭離弦,五十步之外的大彘哼了一聲後應聲而倒。

跟在身旁的騎吏虞喜頓時大喊道:“君子獵得野彘一頭!”

原來,戰車上的多是曹伯帶領的曹國士大夫。他和趙無恤在這次狩獵裡隱隱有較量的心思。

曹伯那邊也不服輸,一時間以戰車爲射箭平臺,箭矢忽然稠密起來,若是這種固定位置的射獵,反倒是能站在車上開步弓的曹人更佔優勢了。

趙無恤也不慌不忙的彎弓施射,幾乎每一箭都會收走一條獵物的性命。不過他早就和騎從們說好了,今日只需要射出了輕騎士的威風和技藝即可,不必拼命相爭。

當射獵完畢後,戰車那邊的獵獲果然比輕騎們稍微多了一點,趙無恤便笑盈盈地用成周雅言向掩不住得意顏色的曹伯奉承道:

“詩言。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徒御不驚,大庖不盈。外臣好久沒有如此暢快地狩獵了。今日見識了曹伯的射獵之術,又見識了曹國衆士的配合得當,真是慚愧難當,外臣恨不能把弓折了,做幫您搬獵物的戎右去。”

他已經聽子貢在信中說過,曹伯陽好面子,比試時讓他半成,造成一個惜敗的結果,這位嗜獵如命的國君纔會開心。

果然。曹伯陽滿臉喜色,口中謙虛了一番。對趙無恤卻比他們初來乍到時更親熱了。

整個上午一共圍獵了三次,獵到的戰利品被運到輜車上拉走。庖廚們在臨時搭建的廬舍外挖竈燒火,懸起了釜,架起了銅架,從陶邑不遠數十里運來的鼎、簋擺放整齊,開始烹烤食物。

趙無恤被曹伯親熱地安排在上賓位置上,曹是隻有一軍兩卿的小國,光趙氏一家的勢力都比他們大,所以曹國的司馬和士大夫們倒也沒人因此而不滿。

無恤一邊陪曹伯飲酒,吃着口味和晉、宋不大相同的曹地食物,一邊思索着此次過曹的事情。

曹國曆史悠久,始封君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曹叔振鐸,爵爲伯國。

按照西周初封時的規矩,侯乃大國,伯是小國,曹國沒有像先代秦伯一樣愣是從附庸逆襲成大國的膽氣,它一直在濟水流域默默無聞。

若要說此國最著名的國君,當屬那個偷窺晉重耳洗浴的變態曹共公。趙無恤暗道幸好這一代曹伯沒有這奇怪的癖好,唯一被國人詬病的,也就是把狩獵當成了吃飯睡覺,當成了朝政國事。

這位曹伯陽其實才剛繼位四個月,別說什麼守孝三年,連三月都沒有。死去的曹靖公纔剛剛下葬,他就在曹國廣設林苑,禁止國人入內砍伐、漁獵,自己則興沖沖地拉着一批年輕的士大夫漫山遍野地鑽。

這不,剛結束了飲宴,他就又曉有興致地對着無恤的輕騎士們研究開了。

“這單騎走馬,在林苑裡穿越河流、山丘、疏林時可比戰車好用多了,只是騎射有些困難。”

他接過趙無恤遞過去的弓箭試着開了一開,笑道:“果然比步弓更輕些,除非在馬上坐定不動,否則這種騎弓只能破敵一甲,甚至射不死厚皮的大彘、熊羆。”

曹伯陽不愧是打獵的行家,只瞧了幾眼,便將輕騎士和騎弓的優劣看明白了。

趙無恤將曹伯遞過來的騎弓又推了回去,同時把自己那匹帶着馬鞍的坐騎獻給了他。

“珠玉贈佳人,寶馬贈英雄,這單騎雖然並不十全十美,但作爲狩獵的輔助倒是不錯。還望曹伯笑納,全當是外臣的一點小小心意。可以交予工匠仿照製作,在曹國也培養出一批圍獵的輕騎來。”

曹伯樂滋滋地收下了,他爲人倒是出手闊綽。傍晚時派人回贈了無恤五十副獵物皮毛做的革甲。

在回到林苑外趙武卒們紮營的矮丘上時,虞喜有些不解地問道:“旅帥。輕騎和馬鞍可是吾等的利器,就這麼輕易送給別國諸侯,真的好麼?”

趙無恤用馬鞭敲了下虞喜頭頂的皮冠,教訓道:“將眼光放遠些,馬鞍也好,輕騎也好,仿照起來並不是什麼難事,在新絳周邊其實已經有所傳播。只是無人能比汝等更精通而已,與其等人偷學,不如做個人情。至於送給曹伯會爲日後留下什麼隱患?”

他冷笑了一聲道:“若是雄才大略的英主,會效仿我狄服騎射,組建一支輕騎士用於征戰。可這嗜獵如命的曹伯陽,只會裝備他的獵手,在夏苗時多玩點花樣,不足爲慮。”

更何況,東周初年小國猛然崛起成爲強邦的短暫機會早已結束,曹國這種侷限於濟水淮河間的小邦。就算晉文公附身曹伯,就算管夷吾重生到此輔佐,恐怕都很難翻起大浪來。

曹國在十多年前就被宋國欺凌得不成樣子。曹悼公前去宋國朝見,遭宋公禁錮而死。隨後曹國三世而亂,曹聲公、曹隱公、曹靖公連續弒兄弒叔,導致君位數易,這個小國就更加不堪了。

更別說如今攤上了曹伯陽這個除了狩獵和斂財外啥都不管的活寶,國政更是半分起色都無。

第二日狩獵結束,一行人沿着濟水拔營東行。

雖然曹伯陽神經大條,敢放趙無恤全副武裝的七百來人過境,但曹國和宋國一樣。也是君權強勢,公室權威尚在。曹國的司馬帶着千餘名曹兵前後夾着趙武卒。警惕的目光從未離開他們半眼。

無恤自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一面吩咐衆人小心提防但不要反應過度起了誤會。一面對衆軍吏感慨道:“俗言道,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曹國雖小,且國君不肖,卻也有中邑十餘,人口三十萬,其間朝堂市坊、里閭鄉鄙間也有不少人才,吾等不能小覷。”

衆人應諾,而在路上,趙無恤也接到了晉國三卿開始攻擊衛國邊邑的消息。

他舉着趙鞅派人傳遞來的帛書對張孟談道:“晉、衛的戰幕已經拉開,我父稱到了六月上旬時,他們必定會渡過大河圍攻濮陽,吾等必須早日解決在曹國的事情進入衛境,好去與他相會!”

趙無恤所謂“需要解決的事”,說起來卻讓人哭笑不得。

曹國之封,最初的目的就是周公要防備殷遺民的宋國而安插的一枚棋子。因爲歷史原因,兩國本來就相互視爲敵人。再加上十多年前曹悼公被宋國囚禁致死一事,使得曹國極其仇宋,在國際關係上,只要宋國贊成的曹就反對,只要宋國反對的曹就贊成。

於是當宋國還留在晉國同盟內時,曹國就派人前往齊侯杵臼的盟會上跪舔;到了宋國因爲樂祁被拘押、遇刺一事,獨立於晉、齊之間時,曹國也結束了和齊國的親密往來,只和與宋是世仇的鄭國交往。

所以,趙無恤讓子貢前往陶邑貨殖和建立落腳點時,就遭到了這麼一攤事:曹伯因爲趙無恤是宋國樂氏之婿,還被宋公禮遇,就連帶把他一起恨上了,竟然將子貢等人嚴加看管在驛館裡,猶如囚禁。

不過曹伯陽也聽過趙無恤在晉國時狩獵獲白麋的傳聞,又受了不知道哪個巫祝的胡亂掐算,覺得若是這個被逐的卿子入曹,定能把祥瑞之氣也一併帶來,助他夏苗時大獲。

於是一個多月前,曹伯便讓子貢寫信,他也親自書於簡冊,鄭重告知無恤不要再呆在宋國,還是棄暗投明,入曹會獵於濟陰郊囿。

如今趙無恤投其所好,又是陪他狩獵,又是贈送狩獵的新玩具單騎、馬鞍等,兩人的關係已經改善。至於貨殖之事,曹伯則笑呵呵地說等到了陶邑公宮中再商量不遲。

然而趙無恤心知事情不會這麼輕易,因爲子貢在信中敘述他在曹國遇到的阻礙,還不止來自曹伯陽。

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1070章 太宰嚭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582章 鐵與血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1007章 卸甲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936章 螽斯第818章 道可道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547章 墮郈(下)第768章 當歸 上第366章 不朽者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1011章 國殤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539章 巫頌(中)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413章 獵國(下)第98章 攪動全局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937章 神蝗第907章 道、勢、術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514章 突騎第942章 刑人(上)第18章 趙氏公議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1098章 濟南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705章 試探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538章 巫頌(上)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941章 他死了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84章 蹴鞠練兵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904章 巨輪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993章 鳴條第31章 成氏一族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794章 壁壘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第204章 君與臣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19章 錦瑟無端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248章 三段射第1176章 特赦第546章 墮郈(上)第12章 呦呦鹿鳴第355章 公輸紙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444章 叛徒第839章 徐國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644章 大風(1)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22章 贈我緇衣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204章 君與臣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359章 季嬴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22章 贈我緇衣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978章 秦騎趙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