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

高魚大夫魚佗說道:“盜跖(zhi)已經在雷澤、大野澤肆虐了數年,這一帶地勢複雜,濮水、濟水注入其中,湖泊窪地遍佈,期間還有無數小丘可以藏人。≥≥點≥小≥說,於是逃人聚集,以盜跖爲首,他有從卒數千人,橫行大野澤周邊,侵暴諸侯。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之。但魯國內部紛爭,外迫於齊國欺壓,所以無力進剿。”

“盜跖?”

趙無恤知道這是大野澤方圓數百里盜寇的大頭領,這名字後世幾乎無人不知,原來也是這個時代的。

但無恤冥思苦想了半天,都沒想起來他的事蹟,只記得戰國時有人評價說,盜跖是“天下善用兵者也”!

“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樣的人物,廩丘離大野澤也不遠,而歷山、雷澤、大野澤之間的衛國濮陰之地也是我志在必得的地方,所以今後保不準要和他打交道,回邑之後可得儘快開展徵兵,爲這個冬天做好防盜準備!”

……

從廩丘到曲阜,路途至少要五天,得經過三百里路程,過了高魚後,便是魯國重鎮鄆城了,這也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距離。

雖然已經快到仲秋,但鄆地靠近濮水、大野澤,氣候卑溼,所以依然很炎熱,秋老虎一照,無恤等人穿着寬大的深衣廣袖,頓時汗流浹背,只感覺是在蒸桑拿,無恤所帶的騎從虞喜,護衛穆夏等人也流了一頭一臉的汗,卻猶自甲冑不卸。警惕地看着四周。

在太行遇襲後,軍吏們愧疚之餘也痛定思痛。已經總結出了一整套護衛的經驗,所以如今百人之中有長矛兵、有劍盾。還有弩兵,人人都是挑選出的精銳,足以結成趙無恤傳授他們的特殊陣型。

能說會道的子服何客串起了嚮導,他介紹道:“成公四年冬,魯國爲加強防禦,於濟水、濮水以西,大澤以北築城名鄆,地臨曹、衛,一旦有事常常聚軍於此。以防侵軼,這便是鄆城的由來。”

趙無恤頷首,鄆地也是一處交通要地,濮、濟水道連接着齊、魯、曹三國。

他站在張着旌旗和裝飾紋章的駟馬戎車上放眼望去,卻見鄆城之地沼澤遍佈,傳說當年大禹判定這裡是“厥田惟中下”,是比較瘦薄的。

但歷經魯國西鄙一代代先民勤勞的整治、勞作,如何也已經十分適宜耕作了。因爲春秋時氣候比後世要溫暖潮溼,所以雨量充沛的鄆城特別適合種植水稻。

路東數裡外的田野上。在蕭瑟的野樹、叢生的雜草間一條條引水的溝渠蜿蜒南來,流往北去。

子服何也不是第一次路過這兒了,他感慨道:“往年沒有災害的時候,每到秋收。行於午道之上,放目四望,入眼盡是沉甸甸的稻穗隨風起伏。金黃可愛,而現下野上卻狐兔出沒。近乎荒蕪。”

在成鄉甚至親自以身作則下過地的趙無恤也覺得可惜:“這麼好的渠、這麼好的田,本該是人間樂土。現如今卻如此冷清!這田中雜草叢生、灌木簇簇,因爲齊人過境毀壞了不少田地,秋收恐怕要耽誤了,但亡羊補牢猶未爲晚,若不立刻加以整治,恐怕會耽誤冬種和春種。”

子服何認同之餘卻也嗤之以鼻:“鄆城大夫除了加重賦稅外就對邑中之事不理不睬,又哪會擔心這些?子泰請看,這路上流離失所的民衆是不是越來越多了,這都是鄆城大夫治理不善的緣故啊!”

的確,在這原本繁華的午道上,如今有當地的裸着腳踩在水田裡的農人,有士人的牛車,更多的則是流民。

時不時就能看見三五成羣、衣衫襤褸、扶老攜幼的流民或蹣跚地走在道上,或坐在路邊歇息,又或散在田野上、灌木叢中彎頭勾腰地在仔細尋找是否可有吃食,大多隻是撿了田鼠、枸杞,甚至草根野菜來充飢,道邊則有一些餓殍。

宋國人漆萬也在衛隊之內,望着路邊這些餓綠了眼的魯國人,他也感到一絲恐懼,宋國國內局勢還算穩定,除了父親說起二十年前華向之亂時餓過一遭外,其他時候基本都能勉強存活。

“原來大夫轄下和其他人的領邑,竟然有這麼大的區別!”

春秋時宗族力量還比較強大,但魯國單家獨戶的自耕小農已經越來越多,每當戰爭開始,天下大亂,最容易受到衝擊的反倒是他們。若是邑大夫殘暴不仁,或是組織不起像樣的賑濟,流民要想弄點口食就得靠自己,這時候或者選擇投靠大宗族成爲氓隸,要麼流離異鄉。

子服何義憤填膺:“老實的或乞討、或在田野裡找些野菜之類果腹,不老實的就會去搶、就會去偷,而當餓到極處,恐怕連那些老實的也會改了本性。久而久之,其中必會有淪落爲盜寇的,大野澤中盜跖手下那近萬人,就是這麼來的罷!若是不能及早加以治理,遲早會生禍亂甚至會波及到周邊縣邑。”

無恤道:“的確,這時候應該開府庫賑災,招徠流民,組織他們迴歸鄉里,除草墾田,備冬種春耕。

子服何嘆息:“若是在子泰治下當然可以如此,可此雖好計,在鄆城卻是施展不開。”

“爲何?鄆城是魯國西鄙重鎮,又是商賈交易前往陶邑的必經之地,粟米定然不稀缺,現如今戰事已了,分出少部分糧食讓庶民得以撐到秋收,豈不是很好?”

“話雖如此,但鄆城大夫卻死活不肯開倉!我數日前路過時已經勸諫過一次了,但卻毫無用處。”

趙無恤愕然,雖然“肉食者鄙”,但只要是有點見識的大夫,都不會容忍自己領邑內的人口流失,這鄆城大夫是哪根筋抽了?

子服何乘機說道:“子泰有所不知。鄆城在過去常常被齊國奪取,去歲就曾淪陷過一次。隨後之後被齊人歸還,卻落入了陽虎的手裡。他任命了同黨叔孫志爲鄆城大夫防備齊軍。”

“叔孫志,是叔孫氏的庶孽子弟麼?”

“然也,此人倒是知兵,卻不會治邑,整日強徵暴斂,稅畝二半,還要求每丘魯人都要編綴甲衣一件上交。他是陽虎親信,目光短淺,在此地撈夠之後便會被換一個領邑。所以毫不在意國人死活……”

趙無恤默然,他前世時在影視上看過難民逃荒的場景,眼前之慘景與之相較,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眼中露出不忍之色,但身處鄆城地界,這些人是鄆城大夫的領民而不是他的,只能留下部分糧食後告知他們,可以往西邊走上幾十裡地,去廩丘求活。

之所以伸出援手。也是考慮到現在爲趙氏生產瓷器的那些魯國陶匠,就有不少是鄆城籍貫的,這些流民裡難說有他們的親人。

“廩丘不是齊國的麼?”不少鄆城農人對這幾個月濮北發生的巨大疆域變動十分懵懂,他們本就是一生都不離開里閭的老實人。若非遇到兵禍外加災荒,纔不會到處尋覓食物。

封凜用魯國口音對他們說道:“現如今那兒已經是魯國地界了,儘可以放心的去。到時候有粥喝,有地分!”

經過路上的見聞後。趙無恤對鄆城大夫叔孫志印象大壞,但存着某種不可告人的心思。入鄆城沐浴稍事歇息後他還是和子服何拜見了此人。

叔孫志原本是魯侯公室之臣,卻並未得到重用,在投靠陽虎後才混到了一個大夫之職。在筵席上,趙無恤見其人目高於頂,廳堂苑囿裝飾華麗,一盞盞瓷器被整齊地擺在案上炫耀,趙無恤甚至還在他的鞋履上瞧見鑲了珠玉。

爆發戶,這是無恤對此人的定義,對陽虎的用人之道便產生了些許存疑。

“陽虎莫不是因爲魯國的貴族、國人都對他不滿,所以只要投靠的人能用就用,飢不擇食了?”

叔孫志對鄆城的現狀一字不提,只是抱怨盜跖的肆虐導致賦稅減少。

“鄆城向南面臨盜患,向北迫於齊人,實在是處境艱難。盜跖之輩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

叔孫志對盜跖也可謂是深惡痛絕,連吃人心肝這類不知真假的野聞都講出來了,卻渾然沒有察覺他就是造成鄆城之南大盜橫行的源頭之一。

趙無恤一言不發,只是在宴饗後對子服何說道:“天子好利則諸侯貪,諸侯貪則大夫鄙,大夫鄙則庶人盜!我今日算是明白這句話了。”

回到居室後,他則在簡冊上簡單記錄下了今日見聞:“鄆城可圖也!”

……

離開鄆城後,無恤一行人繼續東行,從這裡向東渡過濮水、濟水後,就會經過大野澤北端,走上兩天,再行七八十里後就會到達中都邑!

中都,無論是這次的路徑,還是前世今生的心理上,趙無恤都無法繞過這個地方。

不僅是趙無恤,兩千年後所有中國人都無法繞開它,繞開中都邑的主政者。

崇敬的,巴不得將那人每一句話都放進嘴裡嚼上千八百遍,奉之爲至聖先師,萬世素王;鄙夷的,恨不得殺之而後快,生食其肉,將“孔老二”斥之爲歷史上發生所有壞事情的罪惡之源。

總之,就是一種極其複雜的情緒。

但用子貢師兄顏回的話說,那就是一座“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巨大山丘,他就這麼橫亙在這個時代,無論你是怎樣的情緒,都無法繞過去!

站在濟水渡口的木舟船頭,聽着鴻雁南飛的鳴叫聲,無恤意氣風發地想道:“八月秋高,正是登山俯瞰天下之時,既然來到了春秋時代,不去攀一攀這座尼父之丘,卻是白活一遭了!”

第89章 無心插柳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514章 突騎第95章 劍擊之技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545 師徒、父子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1056章 西施(下)第760章 活捉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1222章 大結局第359章 季嬴第504章 夫差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22章 贈我緇衣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545 師徒、父子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439章 靈鵲(上)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1222章 大結局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362章 大禮議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73章 泮宮公學第283章 擲矛兵第1007章 卸甲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1050章 軍功爵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939章 嘎嘣脆第86章 汔可小康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956章 合縱(上)第1134章 東胡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561章 大將軍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958章 意外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1011章 國殤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774章 搬山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322章 亂(上)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番外8 羋月傳(中)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1009章 函首第881章 少樑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