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

曾點,趙無恤記得曾聽過這個名字,難道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子?還是曾子的父親來着?

在見識到曾點的性情和行事風格後,趙無恤排除了第一個可能,那麼他懷裡的那個孩童,就是號稱繼承了孔子思想的曾參了,曾參再傳子思,子思再傳孟子,這便是儒家後來追溯的主脈“道統”。新·

任誰都想不到,嚴肅治學的曾子,竟然有這麼一個放肆的老爹。

面對上面鼓瑟依舊的“魯之狷士”,趙無恤對冉求問道:“倚門而歌雖然有他自己的道理,但實在是與世俗不合,也違背了禮法,孔子就任他這麼做麼?”

對於這一點,冉求還是非常自豪的,他說道:“夫子曾言,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爲也。”

中行就是實行中庸的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找不到中庸之人交往,那和狂狷性格的人打交道也成。

狂士的特點是進取:這個社會太黑暗了,我一定要改變這個黑暗不公的現實。一個這樣積極進取的人,就是一個狂者。

狷士的特點,是有所不爲:這個社會太黑暗,沒搞頭了,改變不了了。但是,我固然改變不了這個黑暗的現實,黑暗的現實你也別指望改變我,我還是會按照我的原則去做人的。一個這樣有所不爲的人,就是狷者。

後世的孟子是狂士,莊子是狷士。

冉求解釋道:“夫子認爲,禮不光要停留形式上,光靠表面上人們的語言、人們的眼神、人們的表情、人們的動作來遵循禮。禮應該真誠地表達人的情感,沒有真正的仁愛的感情,費了大力氣來做這些禮儀有什麼用呢?是爲了掩飾內心的醜惡麼?”

“而不同的人表達禮的方式也不同,就說那日去祭奠季武子的人中,有的人舉止哀傷,其實心裡卻沒有哀情。子皙雖然倚門而歌,卻表達出了對季武子的送別之意。並非有意搗亂,而是發自本心。”

趙無恤愕然,經過一路上的見聞和昨日親見,他對早期儒家的包容性有了新的認識。

早期的儒家是很多元的。孔子容忍學生們對他提出尖銳的不同意見,只要不超過底線,大多能寬而恕之。其中有子路這樣的武士儒,性格偏向輕俠;有子貢這樣的商賈儒,專心於辯才和致富;有冉求這樣多才儒。知兵事政務;甚至還有曾點這樣的狂狷儒,行事跟後世儒家的對頭莊子頗爲相似。

目前來看,他們反倒是孔門裡的中流砥柱,但後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使得儒家中子路、子貢、冉求、曾點這類人反而被排斥爲非主流,坐而論道的高冠儒生卻佔據了道統。

是孔子政事遇挫,徹底轉向了學術的緣故?還是在春秋戰國之交的劇變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使得儒家分裂,保守和復古成了主流?

但總之,孔丘這樣一個破落貴族。早年混得慘,理想得不到實踐的機會,但至少現在名聲越來越大。歸根結底,這隻能是一個人內在魅力的結果。能說出這樣一番話的孔子,他的人格魅力都讓無恤有些嚮往,想與之交遊了。

籠罩這座尼父之丘的雲霧漸漸消散,越來越清晰起來。

冉求又道:“夫子也囑咐過,此舉只有子皙一人能爲之,旁人還是要遵守禮儀,不可效仿。這便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對了,大夫的‘錦瑟無端’一句被子貢師兄寫在簡牘上寄回來後,子皙是最喜歡的。整日捧着唸叨,這情況持續了月餘,他今日在此鼓瑟,大概是要爲大夫送別吧。”

就在這時,牆頭上曾點鼓瑟的動作由輕快變成了緩慢,快樂的瑟聲和歌聲開始變得哀傷。

“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譬彼舟流,不知所屆。”

看熱鬧的民衆們已經對此習以爲常,聽到曾點由歡樂轉爲哀傷,面面相覷下漸漸散開了;那些被吸引過來的鄆城流民雖然聽不懂,卻想起了背井離鄉的慘狀,竟然齊齊抽泣起來。

而趙無恤聞聲後也有些色變。

這是詩經裡的一篇《小弁》,傳說是周幽王放逐太子宜臼,宜臼內心憂憤哀怨時所作。詩寫了宜臼的孤獨、流浪、失落、痛苦、思考、質問。

寒鴉羣飛而已則孤獨,柳茂蟬鳴,而自己流浪無處存身,無父母可依。這和趙無恤驟然來到春秋時代那一個月的迷茫,還有最初被放逐時孤苦的心態有些相似。

這幾句詩歌,似乎真是專爲趙無恤而唱的。

隨着“鏗”的一聲響,瑟音和歌聲漸漸稀疏起來,情之所至,曾點竟然也淚流滿面。他懷裡的幼子曾參則不知所措地去爲父親拭淚,年紀小小便能如此懂事,長大一定也是個純純孝子。

趙無恤仰頭大聲問道:“長者如今正值盛年,有名師在上教誨,有子在膝下侍奉,每日鼓瑟,可謂樂矣,爲何流淚?”

曾點握着兒子粉撲撲的小手,看着趙無恤回答道:“我雖盛年,但三十年前方爲少年,三十年後又會在哪裡呢?人生在世,便再有壯志又有什麼用呢?不如靜享其樂。趙大夫曾有‘錦瑟無端’之言,應該能明白點的意思。”

他對趙無恤沒有行多餘的禮儀,因爲曾點覺得在方纔的音樂中,他已經與無恤神遊過一番,不再是初見的陌生人,而是相識多年的熟人了。

趙無恤在兩年前賦的那一句詩傳入了曾點耳中,讓他對無恤這個年輕後輩生出了“知己”之感。今天隱隱竟有勸無恤惜時避世,不要去曲阜赴黑暗的朝堂,摻和刀光劍影的陰謀暗算。

其中愛護後生的拳拳之意,趙無恤是能感受到的。

但人生在世,怎能不爭?如今的時局,譬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爲刀俎,則爲魚肉!

平民士人尚且可以躬耕於荒野隱居逃避,可身爲卿族,若是政鬥失敗。那就是舉族滅亡的下場!

於是趙無恤沉吟片刻道:“子皙是狷者,有所爲而有所不爲;但無恤卻願意做一個狂者,銳意進取,爲民衆致太平……”

他環視四周。提高了聲音道:“雖千萬人,吾往矣!”

這番話振聾發聵,年輕的冉求聽得血脈膨脹,子服何垂首咀嚼着這句話,身後百餘趙氏武卒則齊齊轟然下拜。更顯得無恤鶴立雞羣。

曾點微微一愣,隨即破涕而笑,又逗弄懷裡的幼子去了。他剛纔尚情動淚流,轉眼就歡笑言談,轉變得很突然,但因其自然而然的態度,卻讓人並不覺得突兀,似乎就該如此。

“既然大夫之意如此,那點就不再廢話了。”

曾點一手拍着膝蓋敲打節拍,另一手揮袖說道:“瑟已鼓。願已了,去,去!”

等到趙無恤一行人再度東行後,只聽到身後清音再發,牆頭上曾點柔軟的歌喉裡詩歌復起,他在爲趙無恤送別。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趙無恤偏頭望着漸行漸遠的中都邑,自嘲地笑道:“還真有幾分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感覺。要不是領邑還得着我去維新治理,晉國的紛爭局面還等着回去收拾,我還真想就這麼留在中都,好好看看孔門諸子的衆生百態。”

他現在覺得。這個學派,這個團體還是有希望的,但他們在後世走偏了的路子。趙無恤自不量力,卻想落一子閒棋,幫他們糾正過來!

……

趙無恤一行人向東走了兩天後,從廩丘到曲阜的三百里行程終於要結束了。

這裡濱臨洙水、泗水。丘陵密佈,還保存着周公傳留的風尚,民俗講究禮儀,所以當地民衆表現得小心而拘謹。土地少,人口多,人們節劍吝嗇,害怕犯罪,遠避邪惡,頗多經營桑麻產業,而少有山林水澤的資源。

封凜也在車隊裡,這一路上,他的任務就是將途經的道路記熟,並畫出草圖來。

離城還有六七裡遠,塗道上的行人就漸漸增多。路邊的田野一望無邊,遠處莊園聳立,近處數十上百的農人、隸臣妾散佈田間。手持大杖的皁衣國人挺胸凸肚地站在道邊的田壟上,正指揮幾個野人鋤草澆水。

到了午後,曲阜遙遙在望,子服何介紹道:“曲阜的正式名稱是魯城,所有魯國才以國都爲名,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

趙無恤放眼望去,前方首先是十餘丈寬的城壕,壕中引入了洙水作爲護城河,暮色下河水波光粼粼,看起來就象一幅不斷延伸永無止盡的畫卷。護城河內側,魯卒持戈矛巡視在以夯土和磚石築成的五丈巍峨城牆上,而城牆之下,也有一隊衣甲鮮明的士卒們正列隊站於城門兩側。

“有戎車過來了。”

一輛馬車從城下的木橋上開動,迎着無恤的車隊而來,上面飛虎旗幟迎風獵獵飄揚,車輿上一位身穿黑紅相間深衣的高大士人正拭車而望。

趙無恤見狀心中瞭然,而子服何則勃然色變。

他們都沒想到,竟然是陽虎親自前來出迎!

……

ps:孔子的老相識有叫原壤的,也是一個狂狷者,而且做出的事情還更過分。

《禮記.檀弓下》記載,原壤的母親去世了,孔子幫他清洗棺木。原壤噔噔地敲擊着棺木道:“我很久未唱歌抒懷了。”於是唱道:“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

孔子裝作沒聽見而走開。隨從的弟子問:“夫子不可以使他停止歌唱麼?”孔子道:“據丘所知,未失去的親人才是親人,未失去的老相識才是老相識。”

孔子容忍了原壤的行爲,他最討厭的人不是失禮失儀者,而是“鄉愿”之人。

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439章 靈鵲(上)第547章 墮郈(下)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49章 有女如雲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55章 募兵制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255章 募兵制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951章 連橫(上)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21章 四子分封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799章 趙魏第456章 盜跖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1053章 麟之趾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957章 合縱(下)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907章 道、勢、術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999章 殘城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1161章 如龍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557章 虎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194章 醫扁鵲第679章 叛臣第77章 吾之子房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932章 鹽粒第18章 趙氏公議第892章 過河卒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9章 姑布子卿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70章 數典忘祖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97章 不棄親暱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548章 濟清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228章 歲終上計第205章 臣與君第344章 夜襲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647章 大風(4)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