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奧林匹克?

ps:明兒還是兩更,預定下各位的保底月票哦o(n_n)o~

在趙無恤和子貢提出的新概念下,曹國的貴族,大商賈,乃至於別國的公子公孫都組織了一支乃至於數支蹴鞠隊和參賽戰車,他們參加一年一次的“聯賽”,蹴鞠分爲甲乙兩個等級,賽馬則分四馬駕轅和兩馬駕轅兩種類型。:6d

莊家子貢向衆人介紹道:“除了春播秋播、夏收秋收,以及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遇到卿大夫的喪葬,或者公族有人亡故,兩項聯賽不得不暫停幾日外。過去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蹴鞠也罷,賽車馳逐也罷,都是最爲吸引國人的競技。”

無恤原本期待的賽馬反倒吃了時代的虧,遲遲不見起色,這是他唯一失算的地方。

因爲貴族家的私卒拉一塊就能開始訓練蹴鞠,數月便能參賽,只是踢得好看不好看的問題。賽車馳逐的話,卿大夫家自有御者和車馬,但能單騎走馬參加比賽的人卻很少。

昨天,在看了一場只有寥寥幾人的賽馬後,子貢的建議讓無恤哭笑不得:“司寇若是在多馬多單騎戎狄的晉陽,或者北燕開辦此業,可能還好些……”

於是無恤只能認栽:“也罷,先將此業停歇,總不能把曹伯的狩獵輕騎,或者武卒裡的輕騎士都拉來比賽。”

在歷史上,再過短短百餘年時間,齊國就會興起賽馬行業,這纔有了“田忌賽馬”的千古佳話。所以無恤也開始擔心,若是歪打正着讓齊國提前興起了單騎走馬的風俗,造就一支難纏的騎兵對手,這反而不美了,還是停了罷。

反正趙無恤舉辦賽馬的初衷是收集優秀馬種,在賽車馳逐的過程中,子貢也會觀察選購來自各國的優良馬匹,效果是一樣的。隨着地盤的擴張。養戰馬和配種的計劃得提上日程了,這可是長達數十年,上百年的工作,還是儘快起步爲妙。

……

競技場西側是參賽者和裁判員的入場口,今天參賽的兩馬駕轅戰車已經提前進入馬欄,待比賽開始的鐘鳴聲響起,馬欄前的柵欄齊齊打開。而後一衆御者便會驅趕着賽車從欄中奔出。

在一陣歡呼聲中,上蓋煤炭殘渣。下踮沙土鋪起碾實的跑道上,參加比賽的五輛賽車上御者各自施展駕馭絕技。馬兒們在鞭梢聲中縱蹄狂奔,如風馳電掣,轉瞬間百十步的距離便一晃而過。

子貢一邊給言偃等人解釋着賽車的規則,趙無恤則直起身子望去。他看到其中兩匹高大的褐色東萊馬,拉着輛標號爲“四”的竹製輕車一車當先,將其他賽車遠遠的拋在了身後,看模樣是一舉奪冠的架勢,然而周遭的曹國觀衆卻發出了一陣陣喝倒彩的噓聲。

無恤問道:“那是哪家的馬車?如此不受人待見。”

子貢對這一比賽極爲熟悉。瞧了一眼便道:“那是齊國陳氏一個小宗家的賽車,車主是名爲陳平仲的年輕人,齊人中獨他願意與我合作,司寇上次應該見過一面。之所以被喝倒彩,大概是他們此次改造了賽車,讓曹人不滿了。”

趙無恤點了點頭,又無奈地搖頭:“還是齊國人機智。其他戰車都是原裝的硬木,十分沉重,但他們卻改進了賽車的結構,讓它變得更輕。看來馳逐競技的規則還是得繼續細化啊,否則日後一定會被人爭相效仿……”

子貢賠罪道:“是賜大意了,不過整場比賽要繞場六週。一週長半里。若是一開始跑得太快,後面就會慢下來,齊國東萊馬的體力不佳,所以齊國人雖然耍了滑頭,但勝負卻猶未可知。”

彷彿是在印證子貢的話,三圈以後,之前還遙遙領先的褐色齊馬車漸漸慢了下來。原本幾十步的車距,也在轉眼之間縮小了一半,緊追他的,是一黑一紅的異色馬,拉着標號爲二的馬車。

看臺上數千人的助威聲中,二號馬車已經追上了齊人的車,並迅速超越了數步距離。只剩下半圈,四號馬車的齊馬力衰,勝負已定。

“那是曹國大司城的馬車……”

子貢言罷,無恤側目看去,朝捋着鬍鬚洋洋得意的曹國大司城行了一禮,以示祝賀。

在拿了無恤和子貢不少好處後,曹國的執政司城大人如今可是競技場的最大支持者。他已經老了,恐怕在這個位子上呆不了幾年,對於地位到了卿這個等級,錢帛和臉面都很重要,所以他家的賽車,選用的是天下最好的鮮虞馬、代馬。

若能能得勝,不僅御者有可觀的獎金,馬匹的身價也會倍增,大司城能得到彩頭分成,同時也可以讓他在國人中的聲望蓋過同僚們。

然而就在大家以爲勝負已經篤定的時候,競技場內卻突然爆發了一陣如同山崩地裂的呼嘯,五千人同聲而出,將馬匹的嘶鳴都蓋過去了。

無恤還未回頭,就聽到一旁的言偃和闞止齊聲喊了起來:“那兩輛車撞到一起了!”

……

這是競技有趣的地方,總會有意外發生,在最後一個彎道時,二號和四號馬車輪子的短轂竟然攪到了一起,一齊停在了離終點只有百步的地方。

機會瞬息即逝,於是最後贏得比賽的,是出人意料的一家。看臺上賭馬的馬券落了一地,國人們罵聲一片,誰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但懂行的人想想就明白了,意料之外,不過,也在情理之中,因爲駕車的正是兩匹通體雪白的馬兒。

整個競技場只要是懂馬的人,頓時一片譁然。

“居然是驌驦馬!”

拉車的是兩匹年幼的驌驦馬,因爲年歲太小所以不被看好。但它們愣是悶聲不出氣地跑完全程,拉短了與對手的差距,並抓住機會完成了衝刺。

車的主人是來自唐國的公子恪,他如今正在側面的一處席位上朝這邊的曹伯、趙無恤、吳國人遙遙行禮。吳人得知他的身份年後,也在屈無忌的帶領下難得地集體起身,回了一禮。

驌驦馬啊,趙無恤嘿然而笑,唐國已經沒了,唐國公子恪能流亡到陶邑。的確是吳國人的鍋。

唐國屬“漢陽諸姬”之一,春秋中期,在楚國的威逼下成了其附庸國,等同封臣。驌驦馬是唐國山地一帶獨有的珍惜馬種,名雲驌驦,馬色如霜,這種馬十分護主。而且耐力驚人,被唐人視爲國寶。

當年楚國的令尹子常。也就是伍子胥的仇家之一,他就頗爲覬覦此馬。竟然在唐成公朝楚時將他扣押,聲稱必要和進獻楚王一樣送他幾匹驌驦馬方能放歸。唐成公不從,於是被囚禁了數年,到了最後,唐國內的卿大夫們受不了了,偷偷違背君命獻馬於子常,才得以將國君贖回。

從此唐成公恨透了楚國和子常,於是五年前。他便與有過類似經歷的蔡侯一起,會同吳國伐楚,他們帶路有方,吳師一舉攻克楚都郢城,爲唐侯報了仇。

可瘦死的駱駝壓死馬,到了第二年,楚國從秦國搬來救兵。子蒲、子虎、子期等人率聯軍數萬,戰車五百乘,大敗吳軍後又在蔡陽夾擊唐軍。四年前的七月,秦楚聯軍圍攻唐國都邑,唐成公戰死,唐遂滅。

唐國的公子恪雖然逃出生天。但已經沒了祖國,他只能輾轉諸侯,去年纔來到了陶丘。沒想到他手裡還有幾匹驌驦馬,今日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所以說,就算是事前掌握了大部分信息資源的子貢,也不可能將比賽的結果猜得半點不差。

輸家方面。對面看臺上齊國的陳平仲報以一笑,而曹國大司城的臉色卻有些不快。

但結果對於經營者卻沒什麼太大不同,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趙無恤根據前世幾次慘痛的經歷,曾經對子貢說過一句語重心長的話。

“要知道,在賭場上莊家是不會輸的!”

……

比賽結束,下面御者牽着馬站成一排,今日是特殊的比賽,所以待遇如同聯賽決賽一般,印着馬車的金爰,銀爰,銅爰,這就是冠亞季的獎品。

賽車之後,是一個讓人放鬆的娛樂表演,先是馳逐超乘,類似後世的馬術雜技。隨後又是一羣倡優上來走了一圈,惹得觀衆哈哈大笑,吳國人也被逗得得樂不可支。

乘着這空隙,子貢還低聲對趙無恤算起一筆賬:

“對於陶邑中普通的國人來說,在這裡消磨一天時光,只要不賭博,門票和彩頭算在一起,也就是一頓饗食錢。侈靡之所提供了新穎的玩樂,所以貴族少年們天天在這兒,富戶子弟一月來四五次,中戶子弟一月來兩三趟不成問題。一旦遇到了賽車、蹴鞠的比賽日,這裡便會爆滿,所以之前只能容納兩千人的那一處簡陋校場便無法滿足需求,這才新建了競技場。”

這裡的店肆和地皮是曹伯當初“賜”給趙無恤的,如今都翻了近百倍的價錢。可以這麼說,在競技場建起後,從前一片荒蕪,連種地都要折本的荒土地,頓時變成了一座大金礦。雖然曹伯也眼紅過,但在子貢“不可殺雞而取雞子”的建議下好歹忍住沒強行收回拋售。

從多方獲利後,雖然創辦還不到一年,但子貢這位“衛賈”在陶丘的勢力和財力就已經直追齊、鄭兩大商賈。和趙無恤在魯國西鄙站穩腳跟一樣,子貢也在陶丘紮了根,各方都打點得當,早沒了一年前受制於人,甚至被競爭對手賄賂曹國市吏軟禁在館舍裡的窘迫!

如今,趙無恤的其餘產業也開始準備進軍陶丘市場,讓子貢能夠與齊鄭商賈,尤其是陳氏商賈們分庭抗禮!

當然,這一切也少不了身旁的吳人,北來的吳國貴族可沒少在這裡拋灑錢帛,無恤是用殺大戶的心態看這些吳人的,他們在無恤眼裡是未來的銅、錫、皮革等原料的供應商。

除卻冶金、造船外,吳地的手工業都比較落後,五年前在破郢之戰裡搶掠了楚人積蓄數百年的財物,銅器金銀都得一車一車的拉,只要打開了銷路,他們還能成爲趙無恤的錢帛搬運工。

表演結束後,便是另一個重頭戲蹴鞠了,在趙無恤的設計下,在子貢的完善經營下,蹴鞠賽制和後世的足球聯賽類似。可惜如今曹國連公室、公族蹴鞠隊加起來,只組建了十多支隊伍,勉強夠湊合打甲級和乙級兩個等級聯賽。而且各支隊伍組建時間尚短,水平層次不齊,去年的聯賽,是趙無恤留下的那支武卒蹴鞠隊毫無懸念地奪冠。

子貢道:“就我所知,一共有十多家卿大夫、商賈,還有外國公子公子已經出資組建蹴鞠隊,等到明年,一定能增加許多。”

無恤點了點頭,蹴鞠一如以往那樣熱鬧,對抗劇烈。國人們最後都坐不住了,站在看臺上衝着場中狂呼亂叫。連正席上的吳國人都漸漸加入了浪潮中,屈無忌還說日後也要組建一支屬於他的蹴鞠隊,送來陶丘參賽。

至於賽車之事,屈無忌倒是沒提,雖然當年就是他的祖先巫臣教會了吳國人駕車作戰,但現在吳國依然少馬,軍隊中車兵的比例極低。再說,若是讓孫武子知道屈無忌將珍貴的軍事物資馬匹、車輿拿來馳逐玩樂,還不得把他軍法處置……

如今侈靡之所的影響已經走出了曹國,影響到周邊國家,一同傳播出去的還有各種競技運動。在競技場建起後這速度會加快,或許再過五年、十年,趙無恤就能將各諸侯國組織到一起,開一場東方版的奧林匹克運會了……

至此,今天的行程接近尾聲,整個過程裡,言偃比較注意自己的形象,只是面帶微笑地觀看,時不時還得幫旁人翻譯幾句。

而一旁的專鯽卻比較獨特,不知道是沒看懂或是不懂規矩,他顯得百無聊賴,抓耳撓腮。當蹴鞠結束後,他便開始拉着言偃,非要他翻譯一些話,說與趙無恤聽。

“魯國的小司寇大夫,這競技場裡的玩樂看似熱鬧,其實都很無聊了,可否能加些有趣的,能見血的玩樂?”

無恤沉吟:“伯魚指的是鬥雞、鬥狗、角抵這些?”

專鯽彷彿聞到了血腥味,他舔了舔嘴脣,拍着腰間的短劍說道:“非也,這些都太過平常,我說的是,在賽場中以兵器格殺,至死方休的比賽。或者單人、數人持兵刃,讓他們與猛獸博鬥,可乎?”

趙無恤一愣,這不就是西方希臘、羅馬的角鬥麼?

他的臉色頓時陰了下來。歡迎您來

ps:感謝書友迅浪,九天炎羽,綠竹漪漪2768,無塵&公子小白,飛龍大哥,042408的打賞!感謝各位的月票!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月票!

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941章 他死了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31章 成氏一族第93章 鼓而成列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767章 萬歲!第11章 幸不辱命第1137章 三箭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638章 抽刀斷水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957章 合縱(下)第481章 齊魯第48章 請君憐惜第65章 暮春三月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6章 亂序者死第651章 大風(8)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837章 運河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40章 碩鼠碩鼠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1193章 楚王勝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88章 伊尹之志第1217章 獲麟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1007章 卸甲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56章 “民主制度”第305章 柳下季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495章 墮四都!第937章 神蝗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323章 亂(中)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733章 虎狼!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83章 雨我公田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12章 呦呦鹿鳴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462章 反壟斷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602章 知瑤第958章 意外第79章 新絳南市第652章 大風(9)第762章 降 下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942章 刑人(上)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711章 葉公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