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營中有變

ps:感謝書友藥癮男成爲本書堂主!另外明天臨時有事,所以還是兩更,三更改在週日了”虎,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也!“

趙無恤一直覺得,陽虎,是治理邦國的賢才,也是禍亂國家的桀雄,他從一個小小家臣凌駕了魯侯和三桓,孔子也得仰其鼻息,入齊後又鬧了個大新聞,騙了齊侯的愛將東郭書作爲投名狀降了趙。,

之前無恤之所以陰了陽虎一把,是順勢而動,兩人並無仇怨。但陽虎因爲無恤這一推手在魯國倒了臺,雖然在五父之衢受無恤不殺之義,但他可不一定領情。然後在那日重逢,無恤向陽虎敬酒賠罪後,陽虎卻極其識時務地將那份怨念藏了起來,這幾日除了極盡其能地想在趙鞅面前表現才幹外,還將趙無恤也當成主君般示好。

“魯國北鄙有俗言,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說的便是虎這樣的人。當初還想凌駕小君子之上,終究自食其果,見逐於魯,見疑於齊。虎如今除了趙氏,已經無處可去,還望小君子看在當年初入魯國時,虎曾幫襯過一二的份上,能收留我,虎必世代爲趙氏隸臣!“

單單一個趙氏,其實力已經不下魯國,若是能給陽虎一份比魯國更大的舞臺和功業的話,兩人的恩怨倒還是有可能淡化的。

何況不能徹底消除那又如何,無恤要做,便做叫陽虎又懼又怕的主君,讓他心存忌憚反倒是件好事。

冤家宜解不宜結,所以對於陽虎,無恤倒是想推他一把。讓他入趙鞅麾下,發揮點餘熱也好。

所以說完這句話後,無恤又加了一句:”小子也是愛其才而憂其德,然豈不聞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臣下的賢與不肖,不全在其本人。更重要的是在於爲主上者如何駕御。在魯侯、季氏、齊侯處他或許是亂國之賊,但若是父親能任而用之,或許能成爲強邦之臣。””爲何如此斷言?“

無恤心中暗道:“因爲我記得原本的歷史上就是這樣的,陽虎相趙,幾至於霸!”

但他最後卻拍了個馬屁:”正如其言,主賢明,則悉心以事之;不肖,則飾奸而試之。父親乃是少見的賢明雄主,這世間誰不傾心?也唯有父親能夠壓制陽虎。“

在這個時代。能否吸引人才,個人魅力是佔有很大比重的,而趙鞅就是個極具魅力的人。當那一日雪原之戰,他揮動大旗開始朝齊人反衝時,連趙無恤也熱血沸騰,恨不得作爲一個開弓的小卒追溯着那高大背影而去。

陽虎權力慾強,有野心沒錯;但趙鞅和趙無恤正好能利用他這一點,讓他建功立業。這就好比捕獵時。鷹是兇猛的,馴養得宜。是打獵的好幫手;鴿是溫馴的,再怎麼努力培養,也不可能讓它去抓兔子。

如今也唯有趙鞅,能馴服這隻惡鷹。

趙鞅很滿意地笑道:“吾子能學祁黃羊,薦賢不避仇,這是極好的。如此說來,你覺得可以任用陽虎?”

趙無恤看了垂首不再言的傅叟一眼,說道:“然,可以任用,但永遠不要完全信任他!”

轉頭咬主人的犬。啄了人眼睛的獵鷹數不勝數,不能不防。

這話倒是讓傅叟的眼睛一亮。

“君子所言甚是,即便用之,也不可專信。”

這個道理趙鞅省得,他也下定了決心:“善,陽虎務取之,我務守之,他畢竟對吾等擊破齊人有功,暫且先饒他不死,至於日後,依據他的作爲再行決定。”

如今的晉國暗流洶涌,範氏、中行氏與趙鞅死磕,知氏也是虎視眈眈,身爲家主,他很明白自己的處境,也更明白需要有一流才幹的人幫自己擊敗對手,化解危機。

董安於務建設,尹鐸務守成,郵無正務征伐,傅叟務機變,但趙鞅接下里要翦除小宗、邑大夫等枝葉,還需要一條惡狗。陽虎聰明機智,又爲人狠辣,一旦投入趙氏,除了趙鞅和趙無恤外,他竟無人能夠依仗,必然像一隻獒犬似的瘋狂撕咬主人的敵人,正是主持削小宗的不二人選。

再說,這樣的人才如果不能攬入門下,讓他投入別人懷抱,那無疑是多一勁敵,趙鞅也打定主意,即便不用陽虎,也不會讓他活着走出趙氏的門楣之外!

……

趙鞅追擊齊人期間也沒睡過幾個好覺,今晚又喝了點酒,沒一會就睏倦了。等結束了問對,趙無恤服侍趙鞅在榻上的虎皮氈上躺下後掀開營帳走了出來,朝守在外面一動不動的鄭龍和黑衣衛士們一一點頭,隨即追上了籠着寬袖看夜景的傅叟,看得出,他是在故意等待趙無恤。”傅大夫。“

無恤走過去,朝這位趙鞅帶在身邊的謀主行了一禮,今日陽虎的冒尖表現,很讓他有危機感吧。”見過君子。“傅叟料定趙鞅已經將世子之位許給了趙無恤,加上他近來在西魯的種種表現,故待之如嫡長子,長拜及地。

趙無恤避禮道:”傅大夫這是要回營帳?可願意隨小子走走?“

傅叟一愣:“求之不得。”

夜幕已然低垂,將所有旗幟染成黑色,趙軍的營地位於秦邑外郭,兩人走過十幾個大帳篷和百餘座營火,又避開了夾雜着腐爛和**的戰俘營,登上了牆垣,大雪之後是星光燦爛的晴天。

牆垣上樓闕遮風的位置,有席子和案几,上面有熱過的酒和肉食,邢敖佩劍守在這裡。

隨着吳國使節團也隨趙鞅大軍抵達此地,邢敖按照無恤和屈無忌商量好的條件,離開西魯南下吳國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趙鞅也知道了一些事情,他對兒子在魯國養了個妾室的做法倒是很贊同。樂氏女守孝他能理解,但兒子漸漸長大,不能空等着。他還希望抱上孫子呢!

在國內,今年開春時,長子伯魯已經和韓氏女成婚,但這對小夫妻似乎過的不太融洽,韓姬一直未有身孕。另外兩個兒子生活糜爛,庶女倒是生了幾個。但依舊沒有子嗣,趙鞅盼着趙無恤早日爲趙氏開枝散葉。

總之,薇的地位甚至得到了趙鞅的默認,邢敖更能放心南下了,這幾天他便一直侍奉於趙無恤左近,想要完成自己作爲佐吏最後的職責。

趙無恤請傅叟入座,指點着星空聊開了。

傅叟方纔和趙無恤意見相左,出了營後還是有些忐忑的,他對陽虎實在是比較厭惡和忌憚。建言時帶上了自己的偏見。讓他沒料到的是,趙無恤居然能放下與陽虎的怨憤,主動向趙鞅推薦。若這其中沒有隱情的話,這位庶君子的心胸真是和眼前的星空一樣寬廣了。

但,再寬廣的星空,還是可以被雲彩遮擋住的。

“陽虎的心思叛服不定,就如同流星一樣不可捉摸,君子既然認爲可用之而不可信之。那應當如何駕馭陽虎呢?”

“當然是以美食美服待之,以權柄授之。以親信督之,以君術御之,再以其妻子親友爲質,則可以駕馭住此人。”

趙無恤也養了不少士,對付過張孟談,冉求等不同性格的人才。早就有了一套經驗,他認爲對於陽虎,不需要推心置腹,只需要將他製得死死的。

傅叟撫掌稱善,既然趙無恤對陽虎有如此強的防範之心。看來陽虎不會太過威脅到自己的位置了。

就在這時,無恤卻恭敬地推過來了一樣東西,傅叟接過一看後大驚:”這……這是!“

他手裡是一份布帛製成的契書,密密麻麻寫滿了篆字,居然是鉅野邑一處百戶小邑的所有山林水澤農田,以及濮北一片千畝的公地地契,而最讓傅叟心動的,則是陶丘侈靡之業的部分抽成。”君子這是何意?“契書在手,像是燙手的山芋。”這是無恤的一點心意,無恤的許多建議能順利被父親採納,在家中推行,可少不了傅大夫的幫襯。再者,此番大敗齊人,傅大夫有參贊之功,誘敵深入,等待天雨雪時破之正是出於君口。父親那邊自有賞賜不說,無恤承蒙大恩,也得有所表示才行,西魯百廢待興,缺少絲帛金銀,故奉上養邑,君及君之子孫世代享之,還望傅大夫笑納。“

原來,在趙無恤看來,自己雖然不在國內,但和家臣們的關係也得處理好了,畢竟相隔千里,來回一月,許多事情都會受到延誤。他如今有實力,不怕人進讒言,但這樣可以避免許多麻煩。

董安於是趙鞅之下第一人,一切以趙氏利益爲中心,無恤想不出有什麼能收買他。尹鐸本分,極其簡樸,送了他也不會收。郵無正不好美食絲帛,只愛軍陣之事,無恤有的是主意和他搞好關係。

最後,只剩下物慾最旺,心思也最爲深沉的傅叟了,他心裡支持的人選在伯魯與無恤之間跳來跳去,隨趙鞅的傾向而定。這些小恩小惠自然不可能讓他爲自己所用,但卻能搞好兩人的關係,尤其是多了陽虎這個不確定因素後。

傅叟,就是無恤選定的,在晉國內製衡陽虎的絕佳人選!

果然,推讓一番後,傅叟還是將那些契書收入了寬袖之中,畢竟若是拒絕就太不給面子了。

趙無恤向他敬酒,在席上推杯交盞,兩人的關係似乎近了許多,對於最有希望的未來世子,家主,傅叟也是打定主意要討好的。

酒過三巡,傅叟卻突然嘆了口氣。

無恤再三追問,他才說道:”主君和君子都決定任用陽貨,可曾考慮過要如何安撫魯國方面?再過幾日,來自魯城,前來拜見主君的使者就要到了,他們必然會聽說陽虎就在趙軍中,若是索要,是給還是不給?“

對於扼殺未來的對手,他並未完全死心。

無恤淡淡地說道:”陽虎是決不能留在西魯的,必須去晉國,至於如何操作,我自有主意。“

趙鞅接納陽虎之降後要考慮安撫魯國三桓,而趙無恤也要保證手下的孔門弟子們不要炸窩,畢竟陽虎得罪他們太深。所以他才把冉求,子貢等人統統支開,讓他們去負責別處事務了。

不過無恤已經有了一個主意。

偷樑換柱的主意。

但需要一個說得過去的契機。

就在傅叟還要細問時,城垣下卻傳來了一陣騷動,那是俘虜營,還有傷病營的位置。”怎麼回事?“無恤起身眺望,只見火光動搖,人影穿梭不已,下面顯然產生了一陣慌亂,卻不知原因。”莫不是齊卒反叛!?“傅叟輕聲說道,齊人中的軍吏已經被揪出來分開關押,但齊卒暴動的可能性還是有。只是,在被圍欄關押,有稀粥活命,外面弓弩瞄準的情況下,這就有些不明智了。

無恤派人過去詢問,片刻後,邢敖帶着一位鶴髮童顏,身穿寬大醫袍,上面還沾着不少血污的老者回來了。

無恤眼神好,看的真切,來者正是扁鵲。

扁鵲自從救治了趙鞅以後,又被趙無恤偶然的”細蠱致病說“留在下宮治病研究,同時幫趙鞅調理身體,被趙氏奉爲上賓,任誰見了都得尊稱一聲夫子。

等到兩月前趙鞅出征,扁鵲覺得自己在晉國也呆的夠久,便又隨着趙兵出來,遊歷的同時兼任趙氏軍醫吏。他整天帶着幾位弟子泡在傷病營裡,救死扶傷,活人上百,被視爲能活死人白骨的老神仙,威望極高。

於是兩人連忙走下牆垣迎接。”夫子,你怎麼來了?

此時此刻,天氣還十分寒冷,扁鵲額頭卻沾着汗珠。他呼出了一口白氣,向趙無恤通告道:”還請君子告知中軍佐,速速帥軍離開外郭,在郊外駐紮,營地不要太密集。“

趙無恤聞言,和傅叟對視一眼,從這位趙氏謀主的目光裡看到了一絲少見的驚慌。”究竟出了何事?“

扁鵲沉重地搖了搖頭道:”營中有變,是疫病,是傷寒!“

字數夠足,求,求推薦,求訂閱,求啦!

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1002章 跖之徒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354章 造紙術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11章 幸不辱命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47章 心懷愧疚第42章 勢將去汝!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591章 天道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1009章 函首第824章 大學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413章 獵國(下)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1196章 列禦寇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1050章 軍功爵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74章 射你一眼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640章 投機者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95章 劍擊之技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32章 三裡歸附第27章 遠送於野第873章 王孫勝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042章 君莫舞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83章 雨我公田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70章 數典忘祖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544章 首誅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536章 求婚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194章 醫扁鵲第99章 勇於私鬥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94章 與子同仇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656章 大風(13)第547章 墮郈(下)第693章 哀其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