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

ps:晚上還有一章

廳堂之內,一老一小在席上跪坐,老者顰着眉,在爲年輕的君子診脈,而一旁站立侍候的秀麗女子則一臉擔憂。

半響後,老者才鬆開了診脈的手,淡淡地說道:“並不礙事,只是小病。五月白天最長,陽氣雖盛,陰氣也開始產生,二者形成爭鬥之勢,死生的分界也由此開始。所以司寇要切記齋戒身心,即使在家也不可赤身露體,不可急躁;要暫停歌樂,不近女色,不要妾室進御……”

說完,醫扁鵲瞥了一眼旁邊臉色羞紅的女子,大搖其頭。

這些年輕人啊,就是不知道節制。

趙無恤則笑着讓伯羋退下,說道:“真沒想到剛入五月就得了一場小病,白日裡和孟談說着話便昏昏沉沉的,夜間更開始發燒說胡話,嚇到了旁人。既然並不礙事,小子往後多加註意便是,不過我想着,多半是近來心情急躁導致的。”

扁鵲點了點頭,自從醫院在鄆城建立後,醫家算是有了一個立腳點,不過趙無恤也給他們出了一個難題:官方雖然會提供一些藥材和資金,但醫院要實現收支平衡,依靠自己也能維持的程度,才能在西魯推廣!

這可苦煞了扁鵲,他們的診治國人已經不要費用了,但藥錢卻不能不收,正愁着入不敷出時,所幸從魯、衛、齊、曹等地得知扁鵲大名,前來重金求醫的富庶士大夫不在少數,對待這些人,扁鵲及其親傳弟子診治的費用可是很高的!

所以半年下來,基本實現了轉虧爲盈,當然,盈餘全砸到下去里閭排查疫病的靈鵲上去了。

扁鵲不年輕了,平日他基本是指點弟子,很少親自就醫,只爲趙無恤等少數幾人破例。今晨司寇府的人慌慌張張地去醫院,可把扁鵲也嚇壞了。

他生怕趙無恤有何不測,那西魯這個可以讓醫者事業發揚光大地方還能保全否?所以扁鵲下定了決心,無論如何。一定要讓趙小君子活的長長久久的,就算自己死了也要留下一二弟子做趙無恤私醫。所幸唯一的女弟子是他未婚的夫人,等樂祁喪期結束,可要好好教樂靈子一些養生的醫術。

此時見趙無恤不是什麼大毛病,只是頭疼腦熱。扁鵲開了幾劑藥後便婉拒了留飯,收拾藥箱準備走了。

臨走時他再度囑咐道:“萬事都急不來,切記要吃清淡的食品,不要追求五味俱全;要節制嗜慾,平心靜氣;讓身體處於安靜狀態,作事不可貪快,以等待陽陰鬥爭的結束。”

趙無恤默默點頭,心裡卻苦笑不止,作事不可貪快,以等待陽陰鬥爭的結果?如今局勢微妙。他再度回到瞭如履薄冰的狀態,哪裡能不急,哪裡能枯坐等待?

就算惡疾纏身,他也得拖着病體處理政務,何況現在?

果不其然,扁鵲前腳剛走,趙無恤手下的第一謀臣張孟談後腳便到了。

……

張孟談白衣綸巾,額頭因爲走的急有些汗珠,他一進門就關切地問道:“司寇之病可有大礙?”

“無礙,無礙。”趙無恤與張孟談相互行了一禮。然後招呼他坐下。

這就是先秦君臣關係和後世的區別了,生殺予奪?想多了,大家雖爲君臣,可人格上卻是平等的。相互施禮,這是做人的基本禮數。春秋戰國因爲主君拿大對臣子無禮,對方一揮袖踹了你跑敵國去效命的事情不在少數。

得士者興,失士者亡,故士貴,王不貴。誠哉斯言。

無恤寧願這樣,也不願意跑到某些朝代,面對一堆沒膝蓋骨的磕頭蟲。

得知趙無恤只是小恙後,張孟談也鬆了口氣,雖然他現下是趙小司寇下的第二人,年紀輕輕就可以在許多事情上獨斷。但他卻知道,自己同樣作爲一個外來的晉國人,在西魯的一切都來自於趙無恤的信任和依仗。若是趙小司寇真出了什麼意外,張孟談在軍中毫無根基,甚至無法完整地控制住西魯……

沒事就好,尤其是在這微妙的非常時期裡,這小小的勢力更需要一個主心骨,不至於分崩離析。

“司寇染病一事,僕臣已經封鎖了消息,除了醫扁鵲外,大概就臣下和穆夏知道了,絕不會引發騷動。”

趙無恤頷首,事情交給張孟談就是值得放心:”你做得好,之前我昏昏沉沉,許多事情沒記住,吾等繼續昨日的話罷……“

“司寇,得先吃藥……”一回頭,卻見明麗的少女捧着藥盞進奉,這纔沒多久,伯羋已經將扁鵲開下的藥煎了一盞獻上了。

無恤只能邊喝着苦澀的藥汁,一邊聽張孟談分析局面。

“昨日僕臣已經說過,齊魯講和,對司寇有害而無利。”

昨天張孟談對趙無恤分析說,齊國此番請平,怕的不是魯國,而是他。

“齊國希望憑藉輕重之術,禁鹽困魯,結果卻被司寇和子貢的妙招化解,午道、濟水、濮水被切斷,大河上河盜的劫掠也沒有停止,這讓齊國遭受了不少損失。而齊人氣急敗壞派來的舟師也被擊退,隨着西魯鑄幣,齊刀難以流入,又少了一項能控制魯地貨殖的利器,齊人開始急了。現下還要來硬的話,除非徵發大軍再次開戰,否則已經奈司寇不能。所以他們選擇了軟手,明面上與魯國和解,但其目的,還是在圖謀西魯。”

無恤道:“名不正則言不順,齊侯終於想起來了,我畢竟是魯侯之臣,若是齊魯兩君和解,我也只能罷兵休戰,到時候齊國便可以慢慢休憩,來日再圖我……”

“然,僕臣猜測,齊國請平的一個條件,一定有各自歸還所奪之地!”

齊國控制了魯國的龜田、灌邑等地。

而魯國控制的,則是廩丘!

現在已經位於西魯心臟位置的廩丘,若是齊國再次回到這裡,無恤的這個半獨立政權就失去了整體性,就像在心腹中間被插入了一根尖銳的刺。

齊魯會談雖然只是商議兩國雙方的和平,但這之後晉國若是再無作爲,那魯國君臣肯定會試探着和傳統的友邦衛、鄭也和好,徹底退出戰爭的亂局了。

到那時候,甄城、濮南怎麼辦?按照三桓那欺軟怕硬,寧可送地於敵,也要把排外內鬥進行到底的尿性,他們會聯合齊、衛不斷逼壓趙無恤讓步。到時候非但這些佔領區不保,連現下名爲其他大夫所轄,實則已經被趙無恤控制的高魚、範、秦等邑也保不住!

在張孟談出色的抽絲剝繭下,一個簡簡單單的和談,竟被引出了一大串陰暗的後手,這讓趙無恤額頭頓時爬滿了冷汗。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所以齊魯之間的和談,他一定要阻止!

於是他說道:“我身爲小司寇,也算能參與政事的魯國重臣,又是邊境的大封君,與齊講和之事,我也是能說上話的,主動提出反對何如?”

張孟談搖頭道:“萬萬不可,現下魯侯、三桓,甚至大宗伯孔子都願意與齊和解,畢竟晉齊爭霸與魯國利益無涉,陽虎倒臺後,三桓早就想休戰了,奈何司寇入魯,晉軍又來了兩次,纔不得不撐到現在。所以與齊和解,非但是朝堂卿大夫的心思,也是魯國民衆所希望的。若是司寇一意拒絕講和,反倒會掉進齊侯的陷阱裡,招致全魯怨憤,那時候,齊國圖我就不是三五年後的事情了,而是隨時可以和三桓尋藉口發動……”

君臣關係,這道枷鎖在春秋時還不算鎖死,但仍然能把人壓得不能動彈。兩年前趙無恤在走投無路下入魯,魯國大夫的身份給了他種種方便,可現如今,卻要反受其咎了。

無恤頭疼不已:“反對也不行,同意也不行,那這個死結應該如何解開?”

張孟談道:“還是得依靠晉國能及時干預,魯國主政者膽怯,晉國的威脅能讓他們願意保持現狀,而不是冒險。”

無恤心裡和口中的藥一樣苦澀:“現在趙氏正逢多事之夏,無暇出兵,至少得數月後才能做出反應。而其餘幾個卿,知氏對國外事務一向不感興趣,恐怕寧可失去魯國也要讓趙氏受損,韓魏則是做不了主的。”

晉國現在內外多事,連把邊上的衛國好好教訓一番都難做到,何況越境伐齊逼魯……

張孟談湊近了幾分道:“所以吾等需要的是時間,司寇不如先假意答應和談,但不承諾任何條件,同時要求參與夾谷之會,屆時再隨機應變,伺機主導局面!”

假意答應,然後參加夾谷之會?

“齊國的和談之策,是想離間司寇與魯城的三桓,讓魯國內鬥。但司寇何妨將計就計,既能拖延時間,又能借力打力。齊國此番議和並無誠意,而是有所圖謀,三桓同樣如此,但魯國朝堂裡,還是有人將魯國利益當回事的……”

無恤恍然:“比如魯侯自己,還有孔子!”

爲了削弱趙無恤而出賣魯國既得利益的事情,以孔子的秉性,趙無恤覺得他做不出來,魯侯也會羞於同意。若是趙無恤自己再參與進去,此番和齊國能謀求的,至多就是邊境維持現狀,停止交兵而已!

“然也!但光靠孔子的寥寥數百弟子,還有三桓那些不堪一擊的族兵,並不足以撐起一次和談的武力!魯侯和孔子忌憚司寇,卻不得不依靠司寇,司寇還記得曾對子貢說起的那句話否?”

趙無恤定定地看了張孟談一會,露出了了然的笑,說道:“然,弱國無外交!”

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808章 趙策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653章 大風(10)第436章 醫者心第352章 將治魯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220章 !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1157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602章 知瑤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433章 傷寒(中)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892章 過河卒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481章 齊魯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78章 朋比爲黨第904章 巨輪第469章 第藥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440章 靈鵲(下)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1039章 和氏璧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77章 吾之子房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658章 大風(完)番外8 羋月傳(中)第253章 商丘對第77章 吾之子房第649章 大風(6)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410章 會師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1017章 馮翊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899章 計然策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60章 與子同浴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1017章 馮翊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16章 訪賢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785章 家人第142章 好色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