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

最難寫的莫過於孔子,爭議太大,身上帶的色彩太多,怎麼寫都會惹人罵,我自己也不是很滿意,勉強算及格線上吧,但他和南子可以說是花費心思最多的兩個角色了。

第三卷會砍去所有旁枝末節,用緊湊的節奏講好故事,寫好本書最重要的**,故事的主要舞臺也會回到晉國,但格局卻會涉及到整個中原大地

有幾個人物是會着重寫的,季嬴當然是第一個,姐黨們可以放心了。

……

此外,解釋下“戰國”這個詞,以下是楊寬《戰國史》裡的東西。

“戰國”這名詞在戰國時已經有了,原來不是時代的名稱,而是指當時連年進行兼併戰爭的七大強國魏、趙、韓、齊、楚、秦、燕而言。如《戰國策·秦策四》載頓弱說:“山東戰國有六。”《楚策二》載昭常對楚頃襄王說:“今去東地五百里,是去戰國之半也。”《趙策三》載趙奢說:“今取古之爲萬國者,分以爲戰國七。”《燕策一》載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

可知當時七大強國都有“戰國”的稱呼。

到漢代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意義還沒有變化,例如《史記·平準書》說:“自是之後,天下爭於戰國。”到西漢末期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纔開始把“戰國”作爲特定的歷史時代的名稱。

那麼最初的“戰國”是何意?《尉繚子.兵令上篇》說:“戰國則以立威抗敵相圖,而不能廢兵也。”大概就是以軍爭兼併爲目的邦國。

所以七月這裡的“戰國”,也是這個原始含義了,倒是挺符合情節的。

沒錯,第三卷的名字就叫“戰國七雄”,容我標題黨一次,上當的人表打我臉。

晉卿兼併,烽火連年,是爲戰國!知、範、中行、魏、韓、西趙、東趙,是爲七雄!

最後,順便幫各位算下時間,第二卷結束時,是公元前499年夏曆七月,趙無恤十九歲,季嬴十九歲半。

希望各位讀者繼續支持七月!求下和推薦票!此章免費。

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647章 大風(4)第1091章 獅子回頭望虎丘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55章 冬至(四)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528章 弒君者(終)第17章 割圓之法第34章 巡視鄉里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836章 復辟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577章 失敗者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742章 暴行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1010章 奴隸制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38章 中門迎客第396章 鴛鴦陣!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208章 成之誓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481章 齊魯第110章 暴雨將至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89章 無心插柳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1050章 軍功爵第35章 豎子敢爾!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89章 無心插柳第462章 反壟斷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283章 擲矛兵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650章 大風(7)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440章 靈鵲(下)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717章 陳恆的救衛計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1176章 特赦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998章 眉間赤第481章 齊魯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859章 龍城飛將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582章 鐵與血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