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車騎之爭

面對趙鞅的質問,趙無恤也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這趙鞅果然是位梟雄,一怒而諸侯懼,何況是他的家臣下屬,也只有董安於和尹鐸這兩位老臣敢觸他虎鬚。

無恤的表現還算好的了,他的副貳圉喜和牧夏則早已滾鞍下馬,稽首在地。

趙無恤斟酌着語氣說道:“父親,無恤沒有符令,未能調到戰車,所以才擅自做主,單騎而來……”

面對強勢的趙鞅,硬碰硬是不行的,先放低姿態絕對沒錯。

眼看趙無恤低頭認錯,嫡長子伯魯也乘機插話道:“無恤年少不更事,請父親不要責罰他……”

比起仲信和叔齊,他的確是位溫和厚道的長兄,趙無恤只能記在心裡,暗暗感激。

但原本屬於伯魯的世子之位,他卻也會毫不客氣地奪過來,不會禮讓半分!

趙鞅卻不肯就此作罷:“爾等噤聲,讓他自己說下去。”

此時的趙無恤,心中飛速思考對策,前世那些關於趙鞅的故事在他腦海中一一閃現,他覺得,自己似乎已經抓住了某個關鍵的點。

這位日後被尊稱爲“趙簡子”的趙氏宗主,並不是個保守的舊貴族。

相反,趙鞅十分好學,真正做到了不恥下問。他是晉國第一個在領地內頒佈成文法的上卿;也是中國一個宣稱,奴隸有軍功也可以受賞、獲得封地的改革者。

唉,事到如今,只能賭一賭了。

他整理了下思路,解釋道:“父親,小子亂序,有罪,但是無恤並不覺得,單騎走馬是低賤無用。相反,我覺得它比戰車更適合狩獵與作戰。”

一石驚起千層浪,士大夫們都看了看自己華麗偉岸的戎車,又望了望那三匹看上去略顯薄弱的單騎,簡直難以置信。

趙鞅也有些懷疑,並不是他思想守舊,畢竟騎兵取代戰車,還要經過三百年的漫長曆程。

趙無恤指着馬背上的馬鞍道:“父親請看,無恤在廄苑時,突發奇想,做出了這一物件,名爲馬鞍,從此騎手在馬上可以穩如磐石,鬆開雙手也不會輕易落馬。”

小陰謀家叔齊越聽越感覺不妙,事情隨着趙無恤的那一鞭子,開始脫離了他的預想。他正算計着自己是不是要說點什麼,然而從小被家師、家傅灌輸戰車優越論的趙家老二仲信,卻第一個聽不下去了。

仲信義憤填膺地指着無恤斥責道:“荒謬!狩獵作戰,以堂堂正正之師佈陣,御戎、多射、車右三人各司其職。這是上古以來的傳統,你身爲卿族君子,不務正業,卻去研究單騎馬具,成何體統?”

趙無恤不卑不亢地反駁說:“仲兄此言差矣,無恤要是真的對馬匹馬具不上心,那纔是數典忘祖呢。”

“這是哪門子的歪理?”

“仲兄可不要要忘記了!我趙氏的祖先伯益、費昌、造父,都是做什麼的?”

趙仲信頓時啞火了。

伯益是嬴姓上古先祖,因爲擅長養育馬匹牲畜,被舜帝提拔,賜姓嬴,授予封地;費昌是殷商勇士,善於駕車,曾載着湯武參加了滅夏桀的鳴條之戰;趙造父則是西周時的大夫,穆天子西行前往崑崙山,幽會西王母時,就用他爲御戎,據說三天三夜就能往返兩萬裡。

可見,趙氏的歷史,無不與馬匹息息相關,甚至是趙氏的老親戚秦國人,祖上也是靠着秦非子爲周孝王牧馬而闊起來的。

這趙氏子嗣瞧不起老祖宗的看家本領,可不是“數典忘祖”麼。

趙仲信又在擅長的趙氏典故上,被他向來瞧不起的無恤搶白得灰頭土臉,一時也說不出話來。

無恤倒是清楚得很,比起仲信,他今天要過的,可是趙鞅那一關。他索性再次翻身上馬,持弓左右比劃,展示了幾個高難度的動作。

“父親請看,若是能在狩獵中擁有一支騎兵卒伍,便能策馬越過溝塹,攀登丘陵,衝過險阻,橫渡河水,追逐獵物,何樂而不爲?”

說這話時,無恤一邊偷眼去看趙鞅的臉色,發現他美須不抖了,看來怒氣已經消散,他正曉有興趣地看着馬鞍,以及馬背上的無恤。

其實剛開始時,趙鞅是準備過來好好教訓下這個亂序的賤庶子的,甚至想把他扯下馬來,綁在戰車後拖上一陣子。

然而接下來,年輕的無恤卻說出了一番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春秋之人好言志向,當趙無恤拿自己與晉文公、趙宣子相提並論時,趙鞅便開始對這個“賤庶子”刮目相看了。

他以往對趙無恤沒有任何關注,甚至有些厭惡疏遠。但此刻,那單騎走馬的健壯少年,雖然還長着張稚氣未脫的娃娃臉,卻有一股昂揚向上的氣魄,能看出,日後必然是一員善戰猛士。

和年輕時候的自己是不是有點像啊?

也虧得他過去十多年對趙無恤幾乎沒有關注,不清楚他的脾性言談,否則肯定會對兒子前後的性格劇變大生疑竇。

此時趙鞅愛才之心頓起,卻對趙無恤所說的話依然有些不確信,於是他低頭問自己的御戎:“子良,我這庶子說的頭頭是道,你覺得如何?只更換了一件馬具,單騎走馬就能有如此效果?”

雖然趙氏世代善馬,可畢竟做了幾百年養尊處優的卿大夫後,祖傳絕技有些生疏了。

可下大夫郵無正卻是玩馬的專業人士,號稱再世伯樂,對馬匹脾性用途比對自家牀上的妻妾還熟悉。

長着一張絡腮鬍臉的郵無正剛纔一直在眯着眼睛觀看,他評價道:“主上,小君子說的沒錯,車陣行動遲緩,這是缺點,而單騎快速敏捷,這是優點。我認爲,可以讓騎士作爲大部隊的眼睛,用來偵察警戒,跟蹤追擊目標,襲擊散亂流竄的獵物敵人。”

見玩馬的專家郵無正沒有否定趙無恤,趙鞅也作爲了決定。

“既然如此,你做出了這馬鞍,也算有小功勞,我就暫時饒了你亂序之罪!”

這回,輪到趙仲信和他的御戎成何傻眼了,事情就這麼一筆揭過啦?

無恤鬆了口氣,總算忽悠過了便宜老爹。

但尚不服氣的趙仲信又怎麼會善罷甘休?

他立刻向趙鞅請命道:“父親,空口無憑,獵場上方能見真章!車與騎孰優孰劣,可否讓我與無恤比試比試?”

這個建議正中趙鞅下懷,而且要比試,索性四個兒子都要參與進去!他便手持銅鉞,開始指揮車隊。

“家司馬,聽我號令,重新列陣。伯魯,你爲中軍,仲信、叔齊爲右矩,無恤爲左矩。”

“你既然把單騎走馬誇的這麼好,那就讓孤看一看,你能獲取多少獵物,若是比你的兄長們少,可別怪爲父懲罰。你們三人也不可謙讓,都給我盡全力去追獵,要是輸給了一個十二歲的孺子,今天就給我餓着肚子回家!”

衆人凜然應諾:“唯!”

只有趙無恤在腹中暗暗抱怨了一句:“其實我八月時就滿十三了……”

……

宋國大司城樂祁遠遠看着這一幕,他偏過頭問自己的車右,同時也是重要的宰臣陳寅:“子虎啊,你看趙氏之師如何?”

表字子虎的陳寅望着已經由散亂而迅速變爲整序的趙氏車隊,回答道:“僕臣以爲,若是趙鞅在,或者他的宰臣董安於在,趙氏之師就是虎狼。若是趙鞅不在,並且沒有一個好的宗主來統領,趙氏就是一盤散沙!”

“所以,雖然範鞅貪婪而鄙陋,但主上若是想轉而與趙氏交好,依僕臣看來,爲時尚早啊……”

樂祁嘆了一口氣,這次出使,他深知晉國政出多門,公室羸弱,勢必不能護宋使周全。一旦踏上晉國國土,就會成爲六卿各方勢力爭奪的對象,不得不在他們之中做出選擇,這一來就如同入了箭雨刀林,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

所以,他纔會在幕僚姑布子卿爲此行算出了個兇卦後,毅然指定了大兒子爲家族繼承人,要是自己有什麼好歹,家中至少有人照應。

而另一個家臣陳寅的建議是,要不咱就捏着鼻子,在六卿之中擇一強者攀附算了。

只是六卿之中,究竟誰是強者?範氏目下爲執政,但年事已高,不知道還有幾年好活;而趙鞅年富力強,作風強硬,也不可小覷,但就算範鞅明天就死了,晉國執政也是知氏,輪不到他。其餘中行、韓、魏,也沒一家是好糊弄的。晉國形勢複雜如斯,竟如同被重簾遮斷,不能窺其面貌。

更何況,宋國好歹也是微子之後,天下尚存的唯一公爵國,周天子尚且以賓客之禮相待,如今竟淪落到侍奉外國卿大夫的地步了嗎?在來之前,樂祁心中還是存着一絲僥倖,希望能堂堂正正地與晉侯修盟,再將這份盟書光明正大地帶回宋都商丘。

誰想,剛到了晉國,範氏和趙氏就在朝堂上明爭暗鬥,把宋使牽連了進去。範鞅失去外交之權後把氣撒到他們頭上,愣是不讓晉侯接見宋使。至此,爲了完成使命順利回國,樂祁就不得不依靠趙氏幫助了。

此時,趙鞅的戰車已經轉了回來,他賠罪道:“小兒輩們胡鬧,讓樂伯看笑話了。”

樂祁對陳寅微微搖頭,表示自己已經別無選擇,他和趙鞅又謙虛了幾句,兩位卿士並排進入獵場。

趙鞅命令管理獵場的虞人,以牛、羊、豬三牲祭祀此地的山神水主,然後吹響鹿笛,開始狩獵。

他又吩咐人前往介子推墳冢一帶,看看有沒有樂伯幕僚姑布子卿的下落,若是還在,就邀他前來飲宴。

虞人應諾,又湊到趙鞅身邊道:“主上來的正巧,今年秋膘鹿肥,近日僕臣還看到一隻白色的麋鹿進入了獵場,可惜它警惕性極高,追捕數次都無法抓獲。”

白色的麋鹿?曉是趙鞅和樂祁見多識廣,聽罷也不免動容,這可是舉世罕見的瑞獸啊!

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958章 意外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545 師徒、父子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541章 新宋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769章 當歸(下)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1193章 楚王勝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68章 少君魏姬第769章 當歸(下)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836章 復辟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93章 鼓而成列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28章 涉彼北山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44章 始作俑者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591章 天道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1095章 無題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475章 舟師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582章 鐵與血第933章 天災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番外13 秦皇紀(上)第323章 亂(中)第1134章 東胡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44章 始作俑者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第470章 醫院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237章 道路輿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47 2章 學校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479章 孔方兄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996章 楚巫第4章 單騎走馬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