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張孟談

裝飾簡單的廳堂內燈燭閃閃,到處是擺放整齊的卷宗簡牘,外人恐怕不會想到,魯國的行政中樞,居然如此簡陋。

幾年不見,張孟談又長出了新鬍子,兩撇矢狀須準確地勾勒着脣線,下巴上也多了一點短鬚。不過因爲他整理有方,反倒更顯得文質彬彬,他如今正穿着一身布衣,坐在大將軍府邸內,面前的案几上信紙和簡牘堆積如山,旁邊還有筆吏捧着較爲重要的文件,等着他過目簽署,持筆太久,勾勒太多,張孟談握毫筆的修長指節上都染上了墨跡。

若是不知道的人,恐怕不會相信這位略瘦的二十多歲青年,竟是過去一年裡,魯國的實際統治者!

比起中原各國論資排輩的執政卿,張孟談顯得過於年輕了,而且他出身也不高,只不過是一位大夫庶子,卻因爲在趙無恤勢力裡穩居家臣第一的位置,便在趙無恤離開的時候,以家老身份掌管魯國。

因爲現在的魯國,就好比趙無恤的私家後院一般……

張孟談雖然爲人低調,但世人依然爲他的年輕和能幹而詫異,紛紛把他和實際治理着周室的大夫萇弘相提並論。

“不過終究還是陪臣執國命,不合禮法……”讚歎之餘,更多的是不諧的質疑。

魯國的形勢不容樂觀,雖然在趙無恤的東征西討下重新統一起來,二桓和大夫們也表示了屈服。可區區三年,留給他們的時間太少,縣制雖然推行,但統治太過稀薄;士人雖受到提拔,卻仍然在思維裡以國君和世卿爲尊;軍功授田造就的小地主雖然遍佈魯國。可他們的數量和在鄉里中的地位仍需要時間成長。

張孟談知道,這只不過是一個強行捏合到一起的整體,若趙無恤離開魯國。幕府在各地的武力壓制鬆弛,就會遭到世卿和舊貴族們的反彈。

“僕臣年輕。豈能擔此重任?”當趙無恤真的要離開魯國,將國政託付給他時,張孟談頗有些誠惶誠恐。他雖然年少早慧,智謀百出,可畢竟太年輕了些,執掌國政,當年少時的夢想突然實現時,卻怯怯不敢接受了。

趙無恤卻笑着對他說:“因爲你是我的家老。智計百出爲我贏得了魯國,這守魯之任,自然也要交給你了,除了孟談,我想不出其他適合的人選。”

所謂的“趙氏幕府”,完全是由一羣地位不高的年輕士人撐起來的,相比張孟談,無論是冉求、宰予還是闞止,都不如他。

既然趙無恤如此信任,張孟談只能硬着頭皮接過使命。可還是感到了巨大壓力的。

得國易,守國難,肩上突然壓上如此重擔。張孟談最初睡都睡不好,簡直是食不甘味。他在這一年“執國命”的時間裡,可以說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在每一方面都思前想後,小心謹慎。

“我算是理解當年周公征服殷商和東夷後,爲何要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脯了……”他看着銅鑑裡終日勞碌政務,整個人瘦了一圈的自己。苦笑不已。

雖然很勞累和疲倦,但在他的努力維持下。除卻最初的一些小動盪外,大體上魯國之政還是穩定住了。趙氏幕府的僚吏們威望不夠。張孟談就親自去請在野的魯國賢人顏闔。

這顏闔可是連孔丘都很服氣的老前輩,更重要的是,他和在幕府中勢力越來越大的孔門弟子不是一路人。顏闔對孔子相魯期間的一些迂腐做法公然批評,卻又因爲出於公心,讓冉求、宰予等人恨不起來。

趙無恤在時也曾去拜會過顏闔,卻無法誘使他出仕,主君做不到的事情,張孟談卻做到了,他不知用什麼法子說服了顏闔,出來做助宣德教的國老。

這是顏闔公然支持趙氏幕府的標誌,張孟談得名士而定魯國士人之心,上層的士人遂安。

加上受趙氏幕府好處最多,對趙氏政權最支持的軍功士卒,魯國這個看上去搖搖欲墜的盤子,在張孟談接受三個月內再度穩定下來,並承受了齊國人的第一波試探,沒有讓他們佔到太多便宜。而且還源源不斷西向西輸出兵員和武器,助趙無恤打贏河內、河北的戰爭。

可張孟談深知,魯國不但有外敵齊國,內部也有隱患存在,那就是在趙無恤竊魯過程中,利益被損害最大的貴族卿大夫們。

這不,剛剛處理完西魯的告急和東魯大夫的抱怨,柳下跖就從外面走了進來,他對張孟談也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尊敬,微微行禮道:“家老,我來複命了。”

“辛苦柳下將軍了,事情辦得怎樣?”張孟談絲毫不託大,起身笑着朝盜跖見禮。

盜跖頗有些得意地說道:“果然不出張子所料,季孫小兒果然在暗室裡謀劃什麼。季孫肥等十餘人被當場逮捕,在季魴侯的招供下,季氏與齊侯、鮑牧的信件也搜出了不少。”

對季氏的監視持續了數年,在季孫肥以爲趙無恤走後監視者放鬆警惕,開始上躥下跳時,他卻沒想到,張孟談的眼睛一直在死死盯着他!併發覺了這場企圖顛覆趙氏幕府的密會。

聽說沒有意外,張孟談鬆了口氣,“敢問這些人如今在何處?”

盜跖咧嘴一笑:“季氏府邸被我圍了,他們被分開關在不同的屋子裡。”

柳下跖有勇有謀,且粗中有細,處理的還算妥當。張孟談很慶幸趙無恤將這個好幫手給自己送來,如此一來,在主君歸來前守住魯國又多了一份信心。

“敢問張子,這些人要如何處置?”

張孟談修長的手指敲擊着案几,片刻後顰眉道:“如今魯國人心惶惶,齊國已經攻入腹地,不日將兵臨曲阜的傳言滿天飛。若此時殺季孫肥,只怕會驚了魯人,惹出更大的亂子,還是將他和季氏全族徹底軟禁起來,等戰事結束後再讓主君發落。”

盜跖微微一撇嘴,作爲曾經被通緝的大盜,那些試圖作亂者的心思他最清楚不過,富貴險中求嘛!只有嚴刑峻法才能讓他們忌憚,亂世當用重典!

這位家老,還是太心慈手軟了些。

不過張孟談的下一句話,就讓盜跖打消了這種偏見。

“至於其他人,先進行審問,讓他們相互指正,挑出罪行較重的那些,賜白綾,讓他們自行了斷,但留一個體面!”

盜跖一愣,隨即拍手叫好:“就該這樣!其中好幾個人我已經看着很不痛快了。”

張孟談的目光中滿是執國命者的冷靜和無情。“這還不夠,至於那罪行確鑿的季魴侯,他平日便品行不端,常勾搭卿大夫的妻女,招人厭惡,這個人縱然萬死也不會讓人懷念,便可以當成典型,送到東市,當着千萬人的面梟首!他是替季孫肥死的,順便也告訴魯國的世卿和貴族……”

青年大夫揹着手,轉身朝盜跖揚眉笑道:“在魯國,在趙氏統治下,刑不上大夫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若敢再反抗幕府,無論身份如何,只有一個下場,死!”

……

等盜跖心服口服地離開後,張孟談擦了擦額頭的汗,季孫肥一黨被一網打盡,曲阜城內的暗潮便差不多平息了,但齊軍已經憑藉兵力優勢橫掃西魯,不知什麼時候就會黑雲壓城。何況在城外,依然有人蠢蠢欲動啊……

他喃喃地自言自語道:“孟氏,子服何,希望汝等不要犯糊塗,讓我再下狠手!”

要知道,爲了兌現幫趙無恤“守國”的承諾,性情和善,做事總留一手底線的張家老是可以毫不猶豫地舉起屠刀的!無論對方是誰!

張孟談於趙無恤之間,不但是君臣際會,不但知遇之恩,還有朋友對朋友的信任……

如此信摯,他縱然在這泰岱之地嘔心瀝血,也當以死相報!

就在此時,外面卻再度有人進來了,張孟談也習以爲常了,幕府僚吏們遇到大事基本都要來請示他。

腳步越來越近,就着燈光一看,來的卻是剛從西魯回來的闞止,張孟談微微一笑,上前迎接,這一年來,闞止可謂是他的左膀右臂,幸好主君還在魯國發現了這等人才。

不過闞止卻沒有寒暄的心思,他面色肅穆,腳步匆匆,過來隨便一行禮後,便單刀直入地說道:“張子,我在西魯獲知了一個消息。”

張孟談精神一震:“哦,是何消息,莫非是主君那邊……”

“不是衛國。”闞止道,面色越發嚴峻。

“是晉國那邊,韓氏,又敗了!”

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1017章 馮翊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1152章 塞外天子番外9 阿育王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1220章 !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545 師徒、父子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13章 趙樂聯姻第680章 中牟之降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17章 割圓之法第657章 大風(14)第966章 熵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602章 知瑤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283章 擲矛兵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799章 趙魏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54章 冬至(三)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518章 狂人第993章 鳴條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12章 呦呦鹿鳴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658章 大風(完)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462章 反壟斷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652章 大風(9)番外9 阿育王第1007章 卸甲第515章 勝負手第31章 成氏一族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979章 長驅直入第995章 叔侄第651章 大風(8)第46章 一生之敵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93章 鼓而成列第480 金布律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925章 《用間篇》第539章 巫頌(中)第14章 老豺範鞅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235章 晏平仲第105章 端木之風